小学群文阅读教学的价值.doc

上传人:re****.1 文档编号:548962667 上传时间:2023-05-02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3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群文阅读教学的价值.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小学群文阅读教学的价值.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小学群文阅读教学的价值.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小学群文阅读教学的价值.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小学群文阅读教学的价值.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小学群文阅读教学的价值.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群文阅读教学的价值.doc(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小学群文阅读教学的价值、课型和发展的方法 阅读教学,是教师在一个单位时间内指导学生阅读相关联的多篇文章。群文阅读教学是拓展阅读教学的一种新形式,更关注学生的阅读数量和速度,更关注学生在多种多样文章阅读过程中的意义建构,对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小学群文阅读教学的主要价值 (一)增加阅读的数量,让学生读得更多 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河,多读书、多积累是我国传统语文教学的宝贵经验。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下文简称2011年版课标)在“课程目标”中规定,第一、二、三学段的学生课外阅读总量分别不少于5万、40万、100万字。世界各国也非常重视儿童的阅读量,美国纽约州规定

2、小学生每年必须读25本书。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当前我们的语文教学,教师仍然比较重视语文教材中课文阅读的教学。以小学语文12册教材、每册教材平均30篇课文、每篇课文平均500字计算,阅读总量只有15万字左右,这样的阅读量是远远不够的。群文阅读教学,学生在一节课中读五篇左右的文章,有效地增加了学生的阅读量,扩大了学生的阅读面,为学生阅读素养的发展提供了必要准备。 (二)提高阅读的速度,让学生读得更快 当今社会已经进入信息化时代,每天都会产生许多新知识。为了获取更多的信息,必须学会快速阅读。法国在20世纪70年代就将快速阅读列为独立学科,并列入国家重点科研项目。2011年版课

3、标在“课程目标”中提出,第三学段学生默读一般课外读物每分钟不少于300字。快速阅读是一种技能,技能是需要训练的。当前我们的语文教学,一篇500字左右的精读课文要教两课时,略读课文要教一课时,教师可以慢慢教,学生可以慢慢读,这种单一的阅读教学方式严重影响了学生阅读能力的提高。群文阅读教学,学生在一节课中读五篇左右的文章,就能提高学生的阅读速度,提高学生快速阅读的能力,提高学生思维的敏捷性和灵活性。 (三)强化阅读的主体,让学生读得更乐 学习不是学生简单地接受教师的讲解,而是学生自我建构的过程。2011年版课标在“基本理念”中强调:“语文课程是实践性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

4、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当前我们的语文教学,一节课教一篇文章,学生很快读完,内容基本理解,教师只好不停地问、不停地讲,学生被动地答、被动地听,主体意识缺失,阅读兴趣降低。群文阅读教学,学生在一节课中读五篇左右的文章,新的阅读内容不断激发学生的阅读期待,教师不得不少问少讲,学生忙着进行看书、思考、陈述、倾听等语文实践,真正成为语文学习的主人。 (四)丰富阅读的方式,让学生读得更深 单篇文章阅读、多篇文章阅读、整本书阅读,是人们日常生活和工作中的三种阅读方式,三者不可替代。2011年版课标在“教学建议”中指出,应加强对阅读方法的指导,让学生逐步学会精读、略读和浏览;各个学段都要重视朗读和默读

5、。当前我们的语文教学,一节课教一篇课文,用大量时间的咬文嚼字、感情朗读,关注精读、朗读方法的指导。我们有时需要细嚼品味式的慢阅读,有时也需要整体把握式的快阅读。群文阅读教学,学生在一节课中读五篇左右的文章,不仅加大了学生的阅读量,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在多篇不同作家、体裁、内容的文章阅读中进行比较归纳、分析综合、深入思考,关注略读、默读方法的指导,这样就为学生学习多样化的阅读方式、终身阅读与发展奠定基础。 二、小学群文阅读教学的基本课型 (一)基于单元整组教学的群文阅读课,让教材的功能充分发挥出来 现行的小学语文教材是以主题组单元的,一个单元围绕一个主题往往选编了四篇课文,为开展群文阅读带来极大的便

6、利。如人教版五年级上册第六组主题是“父母之爱”,课文有“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地震中的父与子慈母情深学会看病。我们可以先指导学生精读最有特色的课文“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感受别样的父母之爱,体会父母之爱的深沉,习得抓住人物语言、神态、动作描写体会人物情感的阅读策略,再运用群文阅读的方式教学其他三篇课文;也可以先分课教学,再利用“回顾拓展”中“交流平台”的提示在“本组课文中,有不少描写人物外貌、动作和语言的语句读一读课文中这样的语句,体会这些语句好在哪里”,上好单元总结课,把单篇课文教学时获得的散乱的知识系统化,完善学生的认知结构。 (二)基于略读课文拓展的群文阅读课,让略读课文教学简略而

7、丰厚 人教版小学语文教材从三年级开始,每个单元选编了一篇略读课文,到了五、六年级每个单元选编了两篇略读课文,并在教师教学用书中再三强调略读课文“理解内容的要求要低于精读课文,一般是粗知大意”“主要靠学生运用在精读课文中获得的知识与方法,自己把课文读懂”。为了更好地体现略读课文的编写意图,我们可以采用群文阅读的方式教略读课文。如教学人教版五年级下册略读课文刷子李,我们可以让学生先读课文,再泛读俗人奇事一书中的张大力苏七块泥人张等多篇文章,在大量阅读中充分感受冯骥才笔下的人物形象,体会人物描写的方法,以一篇带多篇,提高学生的读写能力。 (三)基于综合性学习的群文阅读课,让阅读材料成为探究学习资源

8、为了加强语文课程内部诸多方面的联系,加强与其他课程以及生活的联系,促进学生语文素养全面协调地发展,2011年版课标在“学段目标与内容”中还提出了“综合性学习”的要求。人教版小学语文教材从五年级开始,每册教材安排了一个单元的“综合性学习”,并提供了多篇“阅读材料”。如六年级上册综合性学习“轻叩诗歌的大门”,选编了诗经采薇(节选)春夜喜雨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天净沙秋太阳的话白桦等“阅读材料”。这些“阅读材料”与课文不一样,不能一篇一篇地教。我们可以运用群文阅读的教学方式,让学生在多首诗歌的比较阅读中发现诗歌描写内容、古诗与现代诗表达方式、不同诗人表达风格等方面的异同,充分感受诗歌魅力,为学生接下去开

9、展确定主题、搜集诗歌、整理诗歌、编小诗集等实践活动打开思路。 (四)基于课外阅读教学的群文阅读课,让课外阅读的指导更有成效 随着儿童阅读的推广,书店里学生课外阅读的内容非常丰富。读什么,怎样读,是摆在学生、家长、教师面前的两大问题。围绕某一主题选择一些相关的文章,开展群文阅读是一种课外阅读的好方法。课外书中还有一些书是由多篇小文章组成的,如俗世奇人中外神话故事等,与人教版小学语文教材单元主题配套的同步阅读等,我们也可以运用群文阅读的教学方式。我们还可以开展群书阅读的指导。如人教版六年级上册第七单元“课外书屋”,提示学生课外阅读我国着名作家沈石溪的狼王梦第七条猎狗、加拿大作家西顿的小战马红脖子、

10、美国作家杰克伦敦的荒野的呼唤海狼等作品,就可以在学生自主选择书籍阅读的基础上进行交流讨论,深入感受人与动物、动物与动物之间丰富的情感。 三、小学群文阅读教学的关键策略 (一)有主题地萃取文章,让群文紧密聚合起来 群,在现代汉语词典中的意思之一是“聚在一起的人或物”。群文阅读教学,首先是要选好文章,围绕一个主题把多篇文章聚在一起。否则,群文阅读就会群龙无首,杂乱无章。基于教材单元整组、综合性学习等群文阅读教学,教材中本身就有主题。基于课外阅读、略读课文等群文阅读教学,需要教师从文章内容、人文内涵、表达方式等多角度确定主题,围绕主题精选文章。 从文章内容角度定主题。以时间为主题,如“春天的儿童诗”

11、“描写晚霞的美文”群文阅读;以人物为主题,如“老舍笔下的小动物”“我的老师”群文阅读;以事物为主题,如“千姿百态的荷花”“故事中的狐狸”群文阅读;以事件为主题,如“送别诗”群文阅读等。 从人文内涵角度定主题。以生命教育为主题,如“尊重生命”“生命的价值”群文阅读;以成长教育为主题,如“名人成长小故事”“难忘的童年生活”群文阅读;以爱的教育为主题,如“人与动物”“师生之情”群文阅读;以学会思考为主题,如“从不同角度看同一事物”群文阅读等。 从表达方式角度定主题。以写作体裁为主题,如“创世神话”“演讲稿”“儿童诗”“西湖民间故事”群文阅读;以写作方法为主题,如“反复结构的童话故事”“结尾出人意料的

12、小小说”“有特色的人物外貌描写”群文阅读等。 (二)有结构地呈现文章,让群文有机组合起来 任何事物都是由多个要素按照一定的结构组合而成的有机整体,优化要素的结构就能提高整体的功能。在群文阅读教学中,不能一篇一篇孤立地呈现文章,也不能把多篇文章无序地全部呈现,最好有一定的结构,才能取得群文阅读教学的整体效应。我们可以根据文章主题和特点,合理选择举一反三式、分组递进式、反复重读式等群文阅读教学结构,有效地呈现文章。 举一反三式的群文阅读教学结构,即先读一篇文章,再读一组文章。如高利佳老师教学的群文阅读“反复结构的童话故事”,先指导学生阅读小壁虎借尾巴,理解小壁虎分别向小鱼、老牛、燕子借尾巴的经过,师生共画文章的情节结构图;再指导学生阅读渔夫和金鱼的故事七颗钻石犟龟一组文章,自己画一画每个童话故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