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院机电安装工程施工方案#变配电系统#电力配电系统#照明系统

上传人:hs****ma 文档编号:548962517 上传时间:2023-07-28 格式:DOC 页数:35 大小:66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研究院机电安装工程施工方案#变配电系统#电力配电系统#照明系统_第1页
第1页 / 共35页
研究院机电安装工程施工方案#变配电系统#电力配电系统#照明系统_第2页
第2页 / 共35页
研究院机电安装工程施工方案#变配电系统#电力配电系统#照明系统_第3页
第3页 / 共35页
研究院机电安装工程施工方案#变配电系统#电力配电系统#照明系统_第4页
第4页 / 共35页
研究院机电安装工程施工方案#变配电系统#电力配电系统#照明系统_第5页
第5页 / 共3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研究院机电安装工程施工方案#变配电系统#电力配电系统#照明系统》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研究院机电安装工程施工方案#变配电系统#电力配电系统#照明系统(3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人类功效实验基地1#实验楼机电安装工程施工方案城建集团七公司人类功效实验基地1#楼项目经理部二一一年七月二十日目 录一、工程概况11.1设计概况11.2编制依据1二、施工组织12.1组织机构22.2主要施工人员配备22.3施工机具配备2三、施工工艺与施工方法43.1电气工程施工4四、质量要求184.1质量标准184.2质量保证措施22五、安全要求265.1组织措施275.2施工现场安全管理制度275.3施工现场班组安全生产规定及制度285.4施工用电制度295.5防火动火制度29六、文明施工及环境保护30一、工程概况1.1设计概况本项目为中过标准化研究院昌平基地一号实验楼项目,属新建工程项目,

2、地下2层,楼高29.2m,总建筑面积10104.74平方米,其中地上建筑面积6913.04平方米,地下建筑面3191.7平方米。机电专业安装工程包括10/0.4KV变配电系统,电力配电系统,照明系统,建筑物防雷接地系统及安全措施的安装与调试。1.2编制依据1.1设计图纸序号图纸名称图纸编号出图日期备注1人类工效实验基地1#实验楼工程强电施工图2010084-12010.122工程弱电人类工效实验基地1#实验楼施工图2010084-12010.121.2 人类工效实验基地1#实验楼工程土建施工组织设计1.3现行施工验收规范、标准、图集序号类另编号名称1国家GB50168-2006电气装置安装工程

3、电缆线路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169-2006电气装置安装工程接地装置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150-2006电气安装工程电气设备交接试验标准GB50194-93建设工程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GB50303-2002建筑电气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319-2000建设工程监理规范2行业3地方DBJ/T01-26-2003建筑安装分项工程施工工艺规程DBJ01-51-2003建筑工程资料管理规程4图集92DQ113建筑电气通用图集02D501-2等电位联结安装图99D501-1建筑物防雷设施安装二、施工组织2.1组织机构序号职 务名 额备 注1项目负责人12项目技术负责人13施工员14质

4、检员15安全员16预算员1资料员12.2主要施工人员配备考虑抢工期和提高工效因素,计划投入电气工人10人,电焊工1人,加上项目部管理人员8人,施工高峰将达19人。2.3施工机具配备该工程安装量大,工期紧,为确保工期的实现,在施工人员配备计划的基础上,将以提高机械化作业作保证。具体投入机械详见下表:主 要 施 工 机 械 表序号机械名称数量型号性能1切割机1J3G2-400良好2电焊机1BX-6-200良好3直流电焊机1AX3-300良好4套丝机1TQ-50良好5液压弯管器1SWQ-2A良好6砂轮机2良好7手提式砂轮机3良好8台钻1AD2-7124良好9电锤2PHD-38良好10电钻30-13良

5、好检 测 工 具 一 览 表序号设备名称规格型号单位数量备注1万用表500型MP-14只42兆欧表ZC2503-500型只23钳形电流表302-1000A只24接地电阻测试仪2C-8只15系统检测箱GF-1只1三、施工工艺与施工方法由于本工程安装项目系统多,由动力、照明、防雷接地系统、给排水等组成。设备材料规格种类多,施工工期短,工程配合面广,时间紧,施工质量要求高。为此必须做好充分的施工准备,全面规划,合理部署,采取正确的施工方法与技术措施,妥善安排力量,精心组织施工,才能按期、按质完成所承担的安装任务。本工程必须按如下施工工艺顺序组织施工:先地下、后地上,安装工程力求做到与土建施工配合,合

6、理交叉,认真做好各项预留预埋工作。考虑主体工程和其他工程的交叉配合问题。对主体工程不要破坏建筑物强度和建筑物的美观;对各工种相互间的配合,要尽量考虑好电气线路、给排水、空调水管道、通风空调管道的关系,不要在施工时发生位置冲突,要按设计规定距离设置。先预测、后安装管道和电气等专业。凡有条件的均应提前预制,这是缩短工期、提高工效、保证质量的前提。先重点、后一般。如混凝土楼板、墙身、梁内的各种暗敷管线必须及时配合。安装的设备是建筑物内的一种设施,必须积极维护保证良好的使用功能,还要考虑到交付运行后的维修便利,所有管路应注意建筑物的美化问题。在实际施工中,我们除了须认真遵守有关国家规范之外,同时还应遵

7、守当地供电、供水、消防、质监等部门制定的有关规定和管理条例,确保优质工程。 3.1电气工程施工3.1.1分部工程特点本工程电气安装包括:照明配电系统、动力配电及控制系统、防雷与接地系统。(1)电力、照明配电系统采用三相五线制,系统接地的形式采用TN-S系统。保护线(PE)和中性线(N)仅在变压器中性点处汇集一点接地,全系统内PE线和N线相互绝缘,不允许相互连接。图中所有回路均按回路单独穿管,不同支路不应共管敷设。各回路N、PE线均从箱内引出。(2)电力配电电压采用220/380V;照明配电电压采用220/380V。(3)系统内所有PE线应采用黄绿相间的色标的专用接地线,以便区别和检查。 (4)

8、所有电气装置的金属外壳等外露导电体和电缆桥架、金属管道、建筑物金属构件等装置外导电体均与PE线可靠联结,并应形成良好的电气通路。(5)消防负荷的配电电缆选用WDZBN-YJY-0.6/1KV型铜芯低烟无卤耐火交联聚乙烯电力电缆。普通负荷在桥架内敷设的配电电缆选WDZB-YJY-0.6/1KV型铜芯低烟无卤阻燃交联聚乙烯电力电缆,)除注明外,配电电缆均选用YJV-0.6/1KV型铜芯电力电缆。双路电源线在桥架内或线槽内敷设时应用隔板分开。电缆离开桥架或线槽时须穿钢管保护。消防电源线在封闭防火线槽内敷设或单独穿管敷设。敷设有消防回路的线槽或明敷的保护管须涂防火涂料,暗敷时应敷设在不燃烧结构内,且保

9、护层厚度不小于30mm。在电缆桥架上敷设的电缆在进入和引出桥架时,需穿钢管、金属蛇皮管、挠性金属套管或配线槽等保护,导线在线槽内敷设应按回路绑扎成束。(6)在本建筑地下一层内设有总等电位联结箱。建筑物内防雷引下线、配电系统的保护接地线以及建筑物内电系统的保护接地线以及建筑物内的金属构件、电梯轨道、金属线槽、进出建筑物的金属管道等均需作等电位联结,总等电位连接均采用各种型号的等电位卡子,不允许在金属管道上焊接。具体作法参照国标图集02D501-2。3.1.2施工流程施工准备预留预埋防雷接地及等电位安装管路敷设暗装箱盒安装基础型钢及支吊架预制安装桥架敷设配电箱安装变压器安装中、低压开关柜安装母线槽

10、安装电缆敷设管内穿线、线槽内放线照明器具安装机电检查接线电气调试。3.1.3电气配管本工程电线管采用阻燃JDG管和镀锌钢管,材质必须符合设计文件的技术规范要求。(1)配管工艺流程:检查材料预制加工管路敷设管路连接箱盒固定关键部位处理。(2)钢管施工工艺要求a.煨管:采用手扳煨管器。使用手扳煨管器时,移动要适度,用力不要过猛。管子煨弯,凹扁度应不大于管外径的1/10,弯度应不小于90度,弯曲内径应不小于管外径的6倍。b.管子切断应采用钢锯。管子断口处应不歪斜,管口要刮铣光滑、无毛刺,管内铁屑应除尽。c.线管配好后,管口及其各连接处均应密封;当线路暗配时,电线保护管宜沿最近的路线敷设,尽可能减少弯

11、曲。d.电线管在遇到管长度每超过30m,无弯曲;管长度每超过15m,有一个弯曲;有二个弯曲的情况时,中间应增设接线盒或拉线盒,且接线盒或拉线盒的位置应便于穿线。e.保护管不宜穿过设备或建筑物、构筑物的基础;当必须穿过时,应采取保护措施;电线保护管的弯曲处,不应有折皱、凹陷和裂缝,且弯扁程度不应大于管外径的10%。f.水平或垂直敷设的明配电线保护管,其水平或垂直安装的允许偏差为1.5%,全长偏差不应大于管内径的1/2。浇灌于砼内的电线管,其径向环绕于电线管四周任何点上之砼或抹面层的厚度不得小于15mm。明装电线管须整齐排列,固定间距不得超过1.2m,以鞍形夹予以固定。g.当金属电线保护管、金属盒

12、(箱)、塑料电线保护管、塑料盒(箱)混合使用时,金属电线保护管和金属盒(箱)必须与保护地线(PE线)有可靠的电气连接。h.整个电线管系统须在安装后能保持电气及机械方面的连续性及防水性能。电线管所有接头采用带螺纹的连接管箍,两端旋入电线管,套管长度为管外径的1.5-3倍,管与管的对口处应位于套管的中心。i.钢管与盒(箱)或设备的连接应符合下列要求:暗配管与箱(盒)连接,采用锁紧螺母固定,管口须有护线塑料套咀;当钢管与设备直接连接时,应将钢管敷设到设备的接线盒内;当钢管与设备间连接时,对室内干燥场所,钢管端部宜增设镀塑金属软管后引入设备的接线盒内,且钢管管口应包扎紧密;对室外或室内潮湿场所,钢管端

13、部应增设防水弯头,导线应加套保护软管,经弯成滴水弧状后再引入设备的接线盒。与设备连接的钢管管口与地面的距离宜大于200mm。j.线管穿过变形缝时应有补偿装置。(4) 电气配管注意事项a.JDG管与其配件(如直接、锁母、接线盒)材质应一致。b.暗敷管的埋设必须紧跟土建主体结构或砌体施工,技术人员、班组作业组长将结构施工图和建筑施工图与电气施工图对照,并与土建测量放线人员密切配合,找准建筑物空间几何尺寸和门窗洞口位置,保证预埋到位准确。c.在现浇板(梁、柱)内预埋管应固定在结构主筋,管子外壁与模板保持不小于15mm的距离,以保证砼的保护层厚度。d.暗配管应符合下列要求用细铁丝将导管直接固定在楼板钢

14、筋上或用铁丝和铁钉将导管固定在墙上,固定间距为1.5-2.0m。对于暗装的箱、盒等设施,因具体尺寸不能确定的,应根据图纸位置及预留尺寸,先制作木质箱、盒预埋在结构墙、柱、板内,并保证位置及预留尺寸,固定牢固可靠。按照图纸,配管应沿最近的路线敷设,并应尽量避免与其他专业的管道交叉、重叠,尽量减少弯曲。当配管必须弯曲时,其弯转角度应保证大于90度;每条管路禁止有三个以上的转角,且不得有“S”弯;在弯曲处不得有折皱和压瘪,以免发生穿线困难或损坏导线绝缘。导管超过下列长度时,中间应加装接线盒或拉线盒,其位置应选在便于穿线处:管长每超过45米无弯曲;管长每超过30米,有一个弯曲;管长每超过12米,有三个弯曲。配管时,如遇管路较长,弯头过多穿入钢丝有困难时,可在配管时预先在管内穿好钢丝,以便穿导线时使用,为避免管内积水,导管在水平配置时,中间部分略高于两端,形成一定的排水坡度。导管敷设完毕后,向上的管口应及时用木塞封堵;对于接线盒等可用废纸堵塞,以免杂物进入且在穿线前不得开启。导管沿顶板、梁或墙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