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工管理】小型混凝土预制件施工技术交底.docx

上传人:cn****1 文档编号:548961427 上传时间:2023-09-04 格式:DOCX 页数:3 大小:11.9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施工管理】小型混凝土预制件施工技术交底.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施工管理】小型混凝土预制件施工技术交底.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施工管理】小型混凝土预制件施工技术交底.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施工管理】小型混凝土预制件施工技术交底.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施工管理】小型混凝土预制件施工技术交底.docx(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小型混凝土预制件施工技术交底一、预制场场地标准有形化建设路基四队管段内各个混凝土预制场应因地制宜,根据自己预制场地的地形地貌进行合理的分划布局,如下河清预制场应加大场地规划,以便于生产区与生活区的区分;DK647预制场宜利用地势平坦的优势,加大力度进行预制场的标准化建设;DK653预制场场地处于凹地,则应该做好预制场的防排水工作;DK681预制场在场地规划上应及时确定施工区域的作业范围,并用防护栏进行围绕。施工场地在规划时应本着“合理布局,方便施工”的原则,材料堆放区应距离搅拌机较近,方便施工过程中的材料取用;制作区应紧靠搅拌机建设,同时应根据预制件和模具的数量设置48个振动台;养生区一般在场

2、地内侧,选取地基较好的场地进行预制件养生,防止在养生过程中地基的沉降;存放区一般应搁置在外侧,且道路通畅地区以便于后期预制件的出场。预制场地内材料堆放区采用红砖砌墙进行施工材料料仓的隔离,水泥料仓顶部还应搭设彩钢棚,底部垫高离地,防止水泥受潮。预制场地还应在醒目位置设置明显标识牌,如生产区,制作区,养护区,存放区等,便于作业场地的区分。在材料堆放区,应在标识牌上注明产品的规格,产地,编号等。特别是DK681预制场应加强此项建设。在施工危险区段应设置安全条幅,并注明其施工注意事项,如搅拌机高压,养护区防止塌伤等,确保安全施工。制作区的振动台应采用“一机一箱一闸,严禁多台一箱或电线的胡乱拉设.预制

3、场内应根据预制件的总量及日生产量设置12个水池,方便施工及养护用水,若一个水池则应设置在搅拌机旁边,养护时采用泵送抽水。二、预制件施工注意事项1、施工原材料必须采用经理部提供的各项材料进行施工,严禁使用未经批准的施工材料,如私自采用其他材料,产生任何工程事故由预制场自行承担,与兰新经理部与架子队无关。每批次砂石料的进场必须要有架子队实验室实验员于现场进行取样.(架子队实验室任主任电话:13299323267)2、预制件模具的循环使用周期为100次左右,请勿超额使用。在施工前,应用红油漆在模具上标示出刻度值,防止预制件厚度的偏差.空心预制件厚度为8cm,实心预制件厚度为15cm。(预制件的允许误

4、差为3mm)3、施工过程中每天预制件的施工配合比应在我队实验员的检测下进行调配,不得随意更改,若因私自更改施工配合比而产生的工程质量问题,预制场承担一切责任。4、在施工配料时,应在每一个工作班前对计量器进行校核,确保施工配合比的精确。(配料数量的允许偏差为:水泥、混合材料正负1;粗细骨料正负2;水、外加剂正负1%)5、混凝土搅拌时间不得少于2分钟,可根据拌合的均匀情况、颜色等现象延长拌合时间,出料后不得出现离析,沁水现象,一个工作日内应至少检测两次混凝土的坍落度,检测时间应在出料后15min以内。出料后的混凝土在运输途中不得任意加水.6、在混凝土入模前应用干毛巾对模具进行擦拭,保证模内干净、无

5、杂物,并及时做好模具使用次数。7、振动台在制作时表面钢模面积宜为1m*1m,厚度应大于1cm,高度为50cm左右,并于四角安置弹簧。混凝土在振捣时一般分为两次振捣,第一振捣时间一般为60s80s,在此后应对预制件表面进行一次铁模收光,第二次振捣时间为30s-40s,以保证水泥在产生化学反应后气泡的排除及缝隙间的密石。8、预制件成型后在强度达到50%以上才可进行脱模,根据目前天气应为48小时左右。在脱模过程中应防止对预制件的磕碰现象,在拆模完成后,应及时对模具上残留的混凝土进行清洗,如残留混凝土难以清除干净,可将模具在稀释的盐酸中浸泡2min左右,再次进行清洗.9、预制件的养护周期一般应为14天

6、,养护时应保证成型的预制件表面保持湿润状态,并用土工布或草帘进行覆盖。在养护时应将每天生产的预制件分次堆放,以便于养护周期区分.养护完成后,预制件在码垛时高度不应超过2m,防止倒塌。10、每天生产的预制件数量应在当天及时上报于我队核算员处,若未予上报,则架子队在月底计量中不计未上报的预制件数量。(核算员:蔡坤荣15101745452)三、混凝土预制过程中的安全质量保证措施1、建立入场培训制度,坚决做到“先培训,再入场”,并做到人人持证上岗。2、加强施工场地内的用电安全、机械设备操作安全等各个方面的管理工作,做到将安全意识深入人心。场地内应设置安全标示牌。3、施工过程中加强文明环保施工,创造一个文明、安全的施工环境。4、加强质量监管力度,严格按照技术交底进行施工,在混凝土检测方面加大抽检力度,做到“三保一促”。 5、做好施工过程中的各项原始记录,并建立相应的质量台账,并及时进行签认、归档。 后附标准预制场平面图。接收人: 交底人:刘勇 2011年4月9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公司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