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合肥市第十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历史9月月考试题

上传人:ni****g 文档编号:548960550 上传时间:2023-04-16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11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安徽省合肥市第十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历史9月月考试题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安徽省合肥市第十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历史9月月考试题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安徽省合肥市第十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历史9月月考试题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安徽省合肥市第十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历史9月月考试题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安徽省合肥市第十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历史9月月考试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安徽省合肥市第十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历史9月月考试题(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安徽省合肥市第十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历史9月月考试题温馨提示:1. 本试卷满分 50 分,考试时间 40 分钟.2. 本试卷分第 I 卷(选择题)和第 II 卷(非选择题)两部分。请将答案写在答题卷上。考试结束后,只交“答题卡”.第 I 卷一、选择题(本大题共 15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30 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史记齐太公世家:“于是武王已平商而王天下,封师尚父(即姜尚)于齐营丘。东就国”这段材料反映了西周时期实行的政治制度是A宗法制 B分封制 C郡县制 D禅让制2、自古以来,我国民间十分重视修订“家谱”。这主要源于古代的 A禅让制B

2、宗法制C世袭制D分封制3、鼎是中国礼仪文化的重要内容。依据西周的礼制,天子殉葬用九鼎,诸侯七鼎,在春秋时期诸侯墓中出现九个鼎的现象,这说明A贵族生活更加腐化 B当时人们更迷信C等级秩序遭到破坏 D当时青铜铸造业更发达 4、有史学家指出:“战国的一个重大变化是逐渐用郡县制替代了分封制。”相对于分封制,郡县制 A. 解决了贵族权力继承的矛盾 B利于选拔人才,扩大统治基础C削弱了相权,加强君主专制 D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垂直管理 5、秦朝在战国官制的基础上建立三公九卿制,下列关于三公九卿制说法有误的是A丞相为百官之首,对百官进行监察,对皇帝负责 B. 御史大夫是副相,执掌群臣奏章,下达皇帝诏令C诸卿在

3、丞相之下,分掌事务 D一定程度上减少重大事情的决策失误 6、司马迁在史记秦始皇本纪中曾用:“法令出一”、“别黑白而定一尊”、“天下之事无大小,皆决于上”。这反映出在皇帝制度下 A皇帝处理一切事务B皇权至高无上C三公九卿形同虚设 D皇帝独尊 7、(秦朝)尽管存在时间短暂,却用一个组织得很严密的帝国结构取代了周朝的分封制;这种帝国结构一直持续到 1912 年最后一个王朝被推翻时才告终。“这种帝国结构”包括 皇帝制度 三公九卿制 郡县制 三省六部制 AB CD 8、有学者评价某一历史事件时认为,罢除中书省,六部尚书归皇帝直接领导。“这样,皇帝既为国家元首,又为行政首脑。”该学者评价的是 A秦始皇创立

4、皇帝制 B唐朝完善三省六部制C明朝废除丞相制度 D雍正皇帝设立军机处 9、“分封制郡县制郡国并行制行省制”,这种演变说明了 A封建中央集权制度逐渐衰落 B中国古代一直在着力解决君权与相权的矛盾C高度集权的政治制度逐渐瓦解 D古代中国的地方行政制度逐渐完善10、梭伦改革的措施中,最能起到打击奴隶主贵族的世袭特权的措施是 A.建立十个地区部落 B. 按财产多寡划分社会等级 C. 废 除 债 奴 制 D. 建 立 陪 审 法 庭 11、公元前 8 世纪,希腊城邦逐渐发展起来,成为孕育古代希腊民主政治的摇篮。古希腊城邦民主政治发展的根本原因是 A城邦面积小,公民有更多机会直接参政 B独立自治使城邦民主

5、发展具有连续性 C商品经济发达,开阔了人们的眼界 D希腊较早地受到平等、民主观念的影响 12、伯利克里在著名的葬礼学说中说:“我们的政治制度之所以称为民主制度,是因为政权是在全体公民手中,而不是在少数人手中。”这段话反映出雅典民主的特征是 A主权在民B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C民主为国内人共享D民主面前人人平等 13、雅典民主政治制度中代表公民利益的最高权力机关是A十将军委员会 B四百人议事会C五百人议事会 D公民大会 3高一年级第一次月考 历史试卷 第 1 页(共 4 页)高一年级第一次月考 历史试卷 第 2 页(共 4 页) 14、德国法学家耶林格这样说过“罗马曾三次征服世界,第一次是以武力,第

6、二次是以宗教,第三次是以法律。而第三次征服也许是其中最为和平,最为持久的征服”。对此,正确的理解是: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元朝的中书省与唐朝的中书省有何不同?(2 分) A为德国法西斯的对外侵略提供借口 B罗马是一个酷爱侵略的国家 C罗马法具有深远的影响力 D罗马法适合所征服的地区 17.(10 分)选官制度是保证统治秩序的举措,历代统治者对此极为关注。阅读下列材料:15、登特列夫认为:“如果没有自然法,意大利半岛上一个农民小共同体的渺小法律绝不可能演变为后来国际文明的普遍法律。”这主要是因为,罗马法 材料一:在古代封建世袭,天子之子为天子,公之子为公,卿之子为卿,大夫之子为大

7、夫, 做官人有一定的血统。但到秦汉时期便不同了。A体现正义、理性等自然法原则B核心是保护私有财产 C维护奴隶主阶级利益D是资本主义法制先导 第 II 卷二、非选择题(本题共 2 小题,共 20 分)16.(10 分)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唐制,每事先经由中书省,中书做定将上,得旨,再下中书,中书付门下。或有未 当,则门下缴驳,又还中书又将上,得者再下中书,中书又下门下。若事可行,门下即下尚书省。尚书省但主书镇“奉行”而已。 朱熹朱子语类 材料二:本朝鉴五代藩镇之弊,逐尽夺藩镇之权,兵也收了,财也收了,赏罚行政一切收了, 州郡逐日就困弱。靖康之役,虏骑所过,莫不溃败。 朱熹朱子语类

8、材料三:元朝大政委于中书省,今冀、晋、鲁、内蒙及河南的黄河以北地区称“腹里”,由 中书省直辖。中书省也称都省,为全国行政中枢。总领各行省,又兼辖腹里。地方设行中书省,简称 “行省”。元制,凡有重大军事,则遣中书省官员前往督之,其班底仿中书省建制,故称“行中书省”。元史地理志中载:“自封建变为郡县,有天下者,汉、隋、唐、宋为盛,然幅员之广,咸不逮元。” 请回答: (1) 根据材料一回答,如果唐朝准备在长安城内兴建一大型工程,该工程在中央从决策到具体实施的基本程序如何?(4 分) (2) 材料二中北宋“尽夺藩镇之权”中“兵也收了,财也收了”的具体措施有哪些?(4 分) 钱穆中国历代政治得失材料二:

9、汉廷每诏举“贤良方正、能直言极谏”之士,简称则日“贤良”孝廉”为孝子廉吏之简称,武帝元光元年,切令郡国举孝廉各一人,是为汉室令举孝廉之始此项制度之演进,一面使布衣下史有政治上的出路,可以奖拔人才,鼓舞风气;一面使全国各郡县常得平均参加中央政局,对大一统政府之维系尤为有效。而更要的,则在朝廷用人,渐渐走上一个客观的标准,使政府性质确然超出乎王室私关系之上而独立。钱穆国史大纲材料三 : 唐取士制度大体沿袭隋朝。士的来源主要是从学校的生徒和从州县来的乡贡 都受吏部考试其中进士科尤为重要。因此唐朝进士科特盛,名人多从进士科出。范文澜中国通史请回答:(1) 材料一表明先秦时期人才选拔的标准是什么?(2

10、分) (2) 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汉代选官制度及其标准。(2 分) (3) 根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指出唐朝采用什么方式选拔人才?分析其积极作用。(4 分)(4) 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从中国古代选官制度演变中得到的基本认识。(2 分) 高一年级第一次月考 历史试卷 第 3 页(共 4 页)高一年级第一次月考 历史试卷 第 4 页(共 4 页) 20192020 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一年级月考教学质量检测历史参考答案第 I 卷一、选择题(本大题共 15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30 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5 BBCDA 6-10 BACDB11-15

11、CADCA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 2 小题,共 20 分)第 II 卷16.(10 分) (1) 程序:中书省草拟,皇帝审核;门下省审议;尚书省将审议通过的兴建计划提交工部;由工部具体实施。(4 分) (2) 措施:在军事上收回将领的兵权,充实中央禁军;在行政上派文官出任地方知州;并设通判监督;在财政上设转运使转运地方钱粮。(4 分) (3) 不同:唐朝的中书省是中央机构之一,掌握决策权,负责草拟和颁发皇帝诏令;元朝的中书省是全国最高行政机构,领导六部,行使宰相职权。(2 分) 17.(10 分) (1) 标准:血缘、世袭。(2 分)(2) 制度:察举制。标准:品德(2 分)(3) 科举制(1 分) 扩大统治基础;提高官员文化素质;加强中央集权(3 分) (4) 认识:选拔人才标准和方式趋向公正;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2 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幼儿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