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湖心亭看雪 19.doc

上传人:博****1 文档编号:548957794 上传时间:2024-01-15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2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12湖心亭看雪 19.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12湖心亭看雪 19.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12湖心亭看雪 19.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2湖心亭看雪 19.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12湖心亭看雪 19.doc(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湖心亭看雪 隆安县南圩镇初级中学 马金焕教学目标:1、阅读课文,反复诵读,培养诵读能力。2、积累文言词汇,培养自主阅读理解能力。3、体味文章写作手法及语言风格,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教学重点:理解本文的写景特点(白描手法)。 教学难点:理解作者的情感。 教学方法:1、诵读法 2、讨论法与点拨法相结合。本文文字较浅显,注释较详细,学生自读课文,把握文意不成问题。在此基础上教师引导学生把握文章的写作特色和语言风格。 教学准备:多媒体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一、导语新课 人们常说“上有天堂,下有苏杭。”,苏州杭州的美景确实很令人神往,今天,我们就跟随着张岱,一起到湖心亭看雪。二、出示作者简介,了

2、解作者,了解湖心亭的来源。 三、出示学习目标 齐读目标 1、阅读课文,反复诵读,培养诵读能力。 2、积累文言词汇,培养自主阅读理解能力。 3、体味文章写作手法及语言风格,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四、品读文本 (一)一读课文,读准字音 1、集体朗读 2、扫除生字 (二)二读课文,通晓文意 1、集体朗读 2、讨论完成重点字词的解释 (三)三读课文,走进作者 1、观其痴行 (1)都说这篇短文里有一个地方前后矛盾,你能找出来吗? 独往湖心亭看雪、舟中人两三粒而已、舟子喃喃曰 (2)请在文中找出一个最恰当的字来评价张岱。 “痴” (3)哪些句子能看出作者的痴? 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是日更定矣,余拏一小

3、舟;独往湖心亭看雪 2、赏其痴景 (1)请学生找出描写湖中雪景的句子。 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日。 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2)请一个学生朗读写景的句子,赏析雪景。 哪些字词用得好?好在哪里? 三个与字,写出了天地茫茫、浑然一体的浩大的景象(大) 痕、点、芥、粒写出了景物的渺小与朦胧感(小) (3)了解白描手法(展示白描手法的相关知识) 张岱就这样寥寥几笔,不加渲染,却能勾画出美丽雪景,这种写法叫什么呢? (白描) 3、悟其痴情 (1)作者到了湖心亭,有何奇遇?(遇到金陵人。) (2)当时双方的心情如何?双方各有什么样的举动? (大喜;拉余

4、同饮,余强饮三大白) (3)湖上得遇知音,张岱如何处理? 都说知音难求,作者不经意之间,却遇到了,可遇到的人却引起了他的故国之思 (4)如何理解张岱的“独往湖心亭看雪”? 作者是孤傲的,他选择这一特殊时间出行,是因为他不愿跟人同赏雪景,只愿独自品尝那一份雅趣。他不愿和人深交,只愿融入自然中,和自然为友,而不愿进入世俗的生活。他醉情于世俗之外的闲情雅趣。四、再读课文,课堂小结 今天,我们通过学习湖心亭看雪,不仅领略到了西湖的美景,更是领略到了与众不同的张岱。五、板书设计 湖心亭看雪(张岱) 痴行 雪夜独往湖心亭看雪痴迷于天人合一的山水之乐痴 痴景 上下一白(大)醉情于世俗之外的闲情雅趣 痕、点、

5、芥、粒 (小) 痴人 痴情 喜一知己之乐 痴一醉情自然湖心亭看雪教学反思 回顾这节课,我觉得有成功的地方,也有不足之处。总结反思如下:成功的地方: 1、这篇课文,我主要采用的是诵读法和讨论法与点拨法相结合的教学方式,课堂教学思路清晰,重难点突出,每一个环节都能体现教学目标,整个课堂,以引导为主,很好的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 2、读是课堂的主线。从最开始的全文朗读到重点句子的品读,通过朗读,让学生领略到了西湖的美景,了解了白描的写作手法,感悟到了作者的闲情雅趣和对故国的怀念之情。 3、设计问题上,我以“痴”为切入点,通过“观其痴行”“赏其痴景”“悟其痴情”三个步骤引导学生体会作者的内心世界。 4、课件制作简洁精炼,课件的背景图片是湖心亭看雪的简笔画,更好的配合文本。 不足之处: 1、提问的时候,留给学生思考的时间不够多,急着提示学生。 2、朗读的方式有点单一,朗读的时间不够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