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涪陵龙桥变电站工程质量通病防治手册

上传人:pu****.1 文档编号:548956727 上传时间:2023-05-22 格式:DOC 页数:22 大小: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重庆涪陵龙桥变电站工程质量通病防治手册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重庆涪陵龙桥变电站工程质量通病防治手册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重庆涪陵龙桥变电站工程质量通病防治手册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重庆涪陵龙桥变电站工程质量通病防治手册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重庆涪陵龙桥变电站工程质量通病防治手册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重庆涪陵龙桥变电站工程质量通病防治手册》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重庆涪陵龙桥变电站工程质量通病防治手册(2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重庆涪陵龙桥220kV变电站工程质理通病防治重庆市电力公司建设分公司二一一年七月批准: 年 月 日审核: 年 月 日编写: 年 月 日目录一、 常见工程质量管理通病二、 变电工程实体质量通病三、 参建各方管理措施四、 主要建筑质量通病防治措施1、 墙体裂缝防治的技术措施2、 钢筋砼现浇楼板裂缝防治的技术措施3、 楼板地面裂缝、渗漏防治的技术措施4、 外墙渗漏防治的技术措施5、 门窗渗漏防治的技术措施6、 屋面渗漏防治的技术措施五、电力建设工程质量通病防治任务书根据涪陵龙桥220KV变电站工程实际情况,将如下质量通病防治作为重点,要求参建各方高度重视,通力合作,取得防治质量通病的效果,为重庆电力

2、建设质量通病的防治积累经验。一、 常见工程质量管理通病1、 日常质量管理不到位:未按质量管理规定开展质量巡视检查;2、 质量管理文件编审批不规范:项目质量相关文件编审批责任主体、签字、日期等不满足规定要求;3、 施工记录不真实:施工记录、监理记录等明显偏离测量误差;不实测实量、直接引用设计数据,精度误差明显不合理等;4、 过程质量控制数码照片不真实:存在与其它工程共用、后期制作等弄虚作假现象;5、 质量验收不严格、不规范:施工三级自检、设备进场验收、中间验收、竣工验收等质量控制环节不严格。二、 变电工程实体质量通病1、 建筑物渗漏水:建筑屋面、窗台、墙面、地下室及有防水要求的房间存在渗漏水现象

3、;2、 建(构)筑物墙地面裂缝:建(构)筑物墙地面、散水、防火墙、围墙等存在裂缝;3、 道路裂缝:进站及站内道路存在裂缝;4、 建筑物外墙面抹灰层空鼓、龟裂:建筑外墙面抹灰层存在大面积空鼓、龟裂;5、 基础二次饰面;6、 地面不均匀沉降:回填土未夯实等原因导致地面不均匀沉降。7、 沉降缝设置不规范;8、 构件外观质量存在明显缺陷:构支架等构件镀锌质量差(存在锌疤、锌瘤、露铁等明显缺陷),或因施工造成损伤;9、 基础积水:主变、GIS等基础等平整度不满足要求,导致基础表面排水不畅而明显积水;10、 电缆沟积水;11、 静电地板铺设不规范:静电地板水平度超标,破损、翘曲、底部支撑不可靠;12、 设

4、备渗漏油:主变、高坑等充油存在渗漏油现象,或存在渗漏油痕迹;13、 建筑插座安装不规范:安装位置、高度不规范不统一,火线、零线设置不正确;14、 接地体焊接不规范:主接地体、接地引下线等各类接地体焊接长度、外观质量等不满足规范要求;15、 螺栓安装不规范:螺栓安装不出扣、未紧固、或与构件安装不紧密。16、 设备及安装螺栓生锈;17、 电缆敷设不规范:动力电缆与通信电缆混放,电缆施放交叉无序;18、 电缆封堵不规范:该封堵处未封堵、封堵不完整,封堵村料老化脱落、封堵工艺差;19、 电缆二次接线不规范;20、 设备垫片安装不规范:垫片安装随意,超出三片安装垫片或垫片安装不牢固;21、 压接管不满足

5、规范要求:设备线夹、母线压接管等部位弯曲度超标等;22、 设备未设置加强接地线:GIS等设备未按要求设置明显的加强接地线;23、 端子箱、屏柜等柜间接地联线缺失;三、参建各方管理措施1建设单位11协调、解决质量通病防治过程中出现的问题。12不得随意压缩工程建设的合理工期。13应将通病防治列入工程检查验收内容。14应明确通病防治的奖罚措施。2设计单位21在电力工程设计中提出相应的设计措施。22将通病防治的设计措施和技术要求向相关单位进行设计交底。3施工单位31认真编写电力工程质量通病防治方案和施工措施,经监理单位审查、批准,报建设单位备案后实施。32必须做好原材料和构配件的第三方试验检测工作,未

6、经复试或复试不合格的原材料不得用于工程施工。在采用新材料时,除应有产品合格证、有效的鉴定证书外,还应进行必要检测。原材料、构配件的试验检测必须坚持见证取样制度。33记录、收集和整理通病防治的方案、施工措施、技术交底和隐蔽验收等相关资料。34根据经批准的电力建设工程质量通病防治方案和施工措施,对作业班组进行技术交底,样板引路。35专业分包单位应提出分包工程的通病防治措施,由总包单位核准、监理单位审查、批准,报建设单位备案后实施。4监理单位41审查、批准施工单位提交的电力建设工程质量通病防治方案和施工措施,提出具体要求和监控措施,并作为监理规划和监理细则的补充。42认真做好隐蔽工程和工序质量验收,

7、上道工序不合格时,不允许进入下一道工序施工。43配备常规的便携式检测仪器,加强对工程质量的平行检验,发现问题及时处理。44工程完工后,应认真填写电力建设工程质量通病防治工作评估报告。四、主要建筑质量通病防治技术措施1墙体裂缝防治的技术措施11设计111电力建设房屋工程地基应按变形控制设计,并按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02)的有关规定进行地基变形计算。112房屋工程建筑物长度大于40m时,宜设置变形缝,当有其它可靠措施时,可在规定范围内适当放宽。113多层及主要建筑物砌体工程的顶层和底层应设置通长现浇钢筋混凝土窗台梁,高度不宜小于120,纵筋不少于410,箍筋200;其它层在窗

8、台标高处应设置通长现浇钢筋混凝土板带;房屋两端顶层砌体沿高度方向应设置间隔不大于1.3m的现浇钢筋混凝土板带。板带的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应小于C20,纵向配筋不宜少于38。1.1.4混凝土小型空心砌块、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等轻质隔墙,应增设间距不大于3m的构造柱;层高超过4m时,中部增设厚度为120与墙体同宽的混凝土腰梁,砌体无约束的端部必须增设构造柱,预留的门窗洞口应采取钢筋混凝土框加强。115顶层圈梁高度不宜超过240。顶层砌筑砂浆的强度等级不应小于M7.5。116主体与阳台栏板之间的拉结筋必须预埋。117在两种不同基体交接处,应采用钢丝网抹灰或耐碱玻璃网布聚合物砂浆加强带进行处理,加强带与各基

9、体的搭接宽度不应小于150。顶层粉刷砂浆中宜掺入抗裂纤维。118灰砂砖、粉煤灰砖、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宜采用保水性强的砂浆砌筑。119顶层框架填充墙不宜采用灰砂砖、粉煤灰砖、混凝土空心砌块、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等材料;当采用上述材料时,墙面应采取满铺钢丝网粉刷等必要的措施。1110寒冷、严寒地区住宅、办公楼等外墙宜采用保温砂浆、复合保温材料等外墙外保温措施。 1.1.11屋面刚性层与女儿墙、山墙之间应预留30的伸缩缝,伸缩缝用柔性防水材料填充。1112屋面应进行保温或隔热设计,其传热阻不得小于1.26m2K/W。12施工121砌筑砂浆应采用中粗砂,严禁使用山砂和混合粉。122蒸压灰砂砖、粉煤灰砖、

10、加气混凝土砌块的出釜停放期宜为45d(不应小于28d),上墙含水率宜为5%-8%。混凝土及轻骨料混凝土小型空心砖块的龄期不应小于28d,并不得在饱和水状态下施工。123填充墙砌至接近梁底、板底时,应留有一定的空隙,填充墙砌筑完并间隔15d以后,方可将其补砌挤紧,或采用微膨胀混凝土嵌填密实;补砌时,双侧竖缝用高标号水泥砂浆嵌填密实。124砌体结构坡屋顶卧梁下口的砌体应砌成踏步形。125砌体结构砌筑完成后宜30d后再抹灰。126通长现浇钢筋混凝土板带应一次浇筑完成。127框架柱间填充墙拉结筋应满足砖模数要求,不得使用膨胀螺栓,不得折弯压入砖缝。128采用粉煤灰砖、轻骨料混凝土小型空心砌块等的填充墙

11、与框架柱交接处,应用1515木条预先留缝,粉刷前1:3水泥砂浆嵌实。2、钢筋混凝土现浇楼板裂缝防治的技术措施21设计211电力建设房屋工程的建筑平面宜规则,避免平面形状突变。当平面有凹口时,凹口周边楼板的配筋宜适当加强。当楼板平面形状不规则时,宜设置梁使之形成较规则的平面。212屋面及建筑物两端的单元中的现浇板应设置双层双向钢筋,钢筋间距不宜大于100,直径不宜小于8。外墙转角处应设置放射形钢筋,钢筋数量不应小于710,长度应大于板跨的1/3,且不得小于1.5m。213在现浇板角急剧变化处、打开洞削弱处等易引起收缩应力集中处,钢筋间距不应大于150,直径不宜小于6,并应在板的上表面布置纵横两个

12、方向的温度收缩钢筋。板的上、下表面沿纵横两个方向的配筋率均不应小于截面积的0.15%。214外墙转角处构造柱的截面积不宜小于200200,与楼板同时浇筑的外墙圈梁,其截面高度应不大于300。215现浇板强度等级不宜大于C30。216建筑物长度大于40m时,宜在楼板中部设置后浇带。后浇带两边应设置加强钢筋。22施工221现浇板的混凝土应采用中粗砂。222混凝土应采用减水率高、分散性能好、对混凝土收缩影响较小的外加剂,其减水率不应低于8%。223预拌混凝土的含砂率应控制在40%以内,每立方米粗骨料的用量不少于1000,粉煤灰的掺量不宜大于15%。224预拌混凝土进场时按检验批检查入模塌落度,塌落度

13、值按施工规范采用。225严格控制现浇板的厚度和现浇板中钢筋保护层的厚度。阳台、雨蓬等悬挑现浇板的负弯矩钢筋下面,应设置间距不大于300 的钢筋保护层垫块,在浇筑混凝土时保证钢筋不位移。226现浇板中的线管必须布置在钢筋网片之上(双层双向配筋时,布置在下层钢筋之上),交叉布线处应采用线盒,线管的直径应小于1/3楼板厚度,沿预埋管线方向应增设6150、宽度不小于450的钢筋网带。严禁水管水平埋设在现浇板中。227现浇板浇筑宜采用平板振动器振捣,在混凝土终凝前进行二次压抹。228现浇板浇筑后,应在终凝后进行覆盖和浇水养护,养护时间不得少于7d;对掺用缓凝型外加剂的混凝土,不得少于14d。229现浇板

14、养护期间,当混凝土强度小于1.2Mpa时,不得进行后续施工。当混凝土强度小于10Mpa时,不得在现浇板上吊运、堆放重物。吊运、堆放重物时应减轻对现浇板的冲击影响。2210现浇板的板底宜采用免粉刷措施。2211模板支撑的选用必须经过计算,除满足强度要求外,还必须有足够的刚度和稳定性,边支撑立杆与墙间距不得大于300,中间不宜大于800。根据工期要求,配备足够数量的模板,保证按规范要求拆模。2212施工缝的位置和处理、后浇带的位置和混凝土浇筑应严格按设计要求和施工技术方案执行。后浇带应设在对结构受力影响较小的部位,宽度为700-1000。后浇带的混凝土浇筑应在主体结构浇筑60d后进行,浇筑时宜采用微膨胀混凝土。3、楼地面裂缝、渗漏防治的技术措施31设计311厨卫间和有防水要求的建筑地面必须设置防水隔离层。312厨卫间和有防水要求的楼板周边除门洞外,向上做一道高度不小于180的混凝土翻边,与楼板一同浇筑,地面标高应比室内其它房间地面低20-30。32施工321上下水管道套管及预留洞口座标位置应正确。套管应高出建筑层50;洞口形状为上大下小。322管道安装前,楼板板厚范围内上下水管的光滑外壁应先做毛化处理,再均匀涂一层401塑料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