矸石电厂地震应急预案.doc

上传人:公**** 文档编号:548955814 上传时间:2024-03-23 格式:DOC 页数:17 大小:94.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矸石电厂地震应急预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矸石电厂地震应急预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矸石电厂地震应急预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矸石电厂地震应急预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矸石电厂地震应急预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矸石电厂地震应急预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矸石电厂地震应急预案.doc(1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矸石电厂地震应急预案1 总则1.1 编制目的为增强对厂区域内破坏性地震的快速反应能力,保证地震应急工作能够协调、有序和高效进行,最大限度地减少人员伤亡、减轻经济损失和社会影响。1.2 编制依据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防震减灾法、破坏性地震应急条例、国家地震应急预案,制定本预案。1.3 工作原则坚持以人为本,最大限度地减轻地震灾害损失,保护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由厂统一领导,部门配合,各司其职、资源整合,信息共享;依靠广大党员干部、班组长在处置地震灾害事件中的骨干作用和突击队作用;发挥职工在自救互救和灾后重建工作中的作用;依靠科学决策和先进技术手段。2.组织指挥机构及主要职责2.1厂抗震救灾指挥部

2、组成与主要职责2.1.1厂抗震救灾指挥部组成厂防震减灾工作领导小组负责领导和调度全厂防震减灾工作。统一领导、组织、指挥和协调全区地震应急与救灾工作。厂抗震救灾指挥部组成如下:指 挥 长:厂 长、书 记副指挥长:副厂级、副 总成 员: 厂办公室主任、安监科科长、总值长、各车间主任、后勤科科长、供应科科长、财务科科长、党委工作部部长、劳人科科长,工会办公室主任、监察科科长指挥部办公室设在厂办公室,厂办公室主任兼任指挥部办公室主任。2.1.2厂抗震救灾指挥部主要职责:向矿务局报告震情、灾情,分析、判断地震趋势和确定应急工作方案;确定和宣布临震应急或震后应急期的起止时间。统一领导全厂抗震救灾工作,部署

3、和组织厂有关部门和有关单位进行事故抢险,根据震情、灾情向上级部门提出援助请求,尽快恢复生产,保证发供电的安全。2.1.3厂抗震救灾指挥部办公室主要职责:汇集、上报震情、灾情和抗震救灾进展情况;提出具体的抗震救灾方案和措施建议;贯彻厂抗震救灾指挥部的指示和部署,协调各车间、各科室之间的应急工作,并督促落实;掌握震情监视和分析会商情况;组织震害损失调查和快速评估;与党委工作部开展抗震救灾新闻宣传工作;起草指挥部文件、简报,负责指挥部各类文书资料的准备和整理归档;参与审定震后重建方案,检查灾后重建设施、房屋的抗震标准;承担厂抗震救灾指挥部日常事务和交办的其他工作。3.预警预防行动3.1厂抗震救灾指挥

4、部根据矿务局、政府发布的地震预报意见(年度地震危险区和应注意加强监视区),部署防震减灾工作,及时做好防震准备。各车间排查并处理所管辖区域建筑、设备的防震隐患,采取应急防御措施。值长每天检查电话、对讲机、广播完好情况,保证通讯畅通。3.2宣传、培训和演习宣传:党委工作部负责开展防震减灾科学知识普及和宣传教育,使职工树立科学的灾害观。在提高职工减灾意识和心理承受能力的基础上,动员职工积极参与防震减灾活动。最大程度公布地震应急预案信息,宣传和解释地震应急预案以及相关的地震应急法律法规,增强职工的地震应急意识,提高自防、自救、互救能力。培训:劳人科定期组织各级应急管理、救援人员进行业务知识及技能的培训

5、。演习:各车间根据各自的实际情况开展不同形式和规模的地震应急演习。4.指挥与协调厂抗震救灾指挥部尽快发挥指挥协调功能,了解震情、灾情,迅速上报。组织职工开展自救互救;组织前来支援的抢险救灾队伍抢救被压埋人员和遭受地震次生灾害致伤人员;协调和组织力量尽快抢修受损的发供电设备,并采取紧急措施防止和控制火灾、爆炸、水灾、毒物污染等次生灾害;恢复和保障供水、供电、交通、通讯等生命线工程系统的正常运行;组织前来救援的医疗救护队伍及医务人员抢救伤员,并做好防疫工作,防止和控制传染病的暴发流行;采取措施疏散、安置受灾职工。营救行动:采用起重、支撑、破拆及狭窄场地营救,高空营救等方式,使受难者脱离险境;医疗救

6、护行动:由具有现场急救经验的专业急救医生,采取医疗救护手段对受难者进行救助,迅速转送医疗站。5.应急自保、自救、互救:当班值长,应根据震情判断地震的大小和远近,迅速下达保证继续生产或停止设备运行的指令,并汇报厂抗震救灾指挥部。各班组长,根据值长指令,应迅速组织本班组进行自保、自救和互救工作。室内应迅速躲避在坚实的家具下或墙角处,避开门窗,躲过主震后,再迅速撤至室外空旷地带,远离房屋、烟筒、冷却塔及高压线路等。撤离时注意护住头部,避免二次伤害。室外人员要等到地震危险期(约一分钟)过后,再设法去抢救被困人员。各车间主任迅速组织抢险队伍,进行现场抢救。6.应急结束应急结束的条件是:地震灾害事件的紧急

7、处置工作完成;地震引发的次生灾害的后果基本消除;经过震情趋势判断,近期无发生较大地震的可能;厂区基本恢复正常秩序。7.应急队伍保障应急队伍资源及其组织方案(见附表)。8.监督检查由监察科会同有关部门,对各车间实施的全过程进行监督检查,保证应急措施到位。9.名词术语的定义与说明次生灾害:地震造成工程结构、设施和自然环境破坏而引发的灾害。如火灾、爆炸、瘟疫、有毒有害物质污染以及水灾、泥石流和滑坡等对居民生产和生活的破坏。生命线设施:指电力、供水、排水、燃气、热力、供油系统以及通信、交通等共用设施。直接经济损失:指地震及地震地质灾害、地震次生灾害造成的物质破坏,包括房屋和其他工程结构设施、物品等破坏

8、引起的经济损失,建筑物和其他工程结构、设施、设备、财务等破坏而引起的经济损失,以重置所需费用计算。不包括文物古迹和非实物财产,如货币、有价证券等损失。场地和文物古迹破坏不折算为经济损失,只描述破坏状态。10.预案管理与更新本预案由厂长批准发布。为适应地震灾害事件应急对策的不断完善和地震应急机构的调整,须及时对预案进行修订。预案的更新期限为5年。11.奖励与责任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防震减灾法、破坏性地震应急条例的有关规定,对本预案实施中的行为进行奖惩。12. 制定与解释部门本预案由安监科制定,报厂长批准后实施。本预案由安监科负责解释。13.预案实施时间:本预案自印发之日起施行。14.矸石电厂地震应

9、急预案制定依据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国发200511号),国家地震应急预案(国办函200536号),国务院抗震救灾指挥部办公室应急预案(国震指办20021号)。15.附录15.1地震灾情速报传真格式 地震灾情速报传真格式地震灾情速报(第期)速报人:批准人: 截至 年 月 日 时 分,收集的灾情如下:(1) 震感范围(2) 人员伤亡情况(可列出伤亡人员的地点)(4) 简述房屋的破坏情况(5) 简述通信、供水、供电、交通受损等情况(6) 其他情况(地震造成的社会影响、职工情绪及救灾情况等)说明(7) 年 月 日 时 分 注:了解多少情况就填多少情况,一次速报不必求全。15.2附表:应急保障

10、队伍先期处置队伍第一支援梯队第二支援梯队人员抢救队伍各车间、科室组织的抢险队矿务局救援队矿务局应急救援队伍地方地震救援队伍工程抢险队伍检修车间队伍燃运车间队伍行业专业抢险队伍地方抢险队伍医疗救护队伍后勤科队伍局医院医疗队伍地方医疗队建筑物安全鉴定队伍生产部鉴定队伍局生产技术部鉴定队伍地方安全鉴定队伍15.3附:地震应急常识地震应急常识第一部分 地震的基本常识一、 地震的基本常识(一) 什么是地震 一般指地壳的天然震动,同台风、暴雨、洪水、雷电等一样,是一种自然现象。 全球每年发生地震约500万次,其中能感觉到的有5万多次,能造成破坏性的5级以上的地震约1000次,而7级以上有可能造成巨大灾害的

11、地震约十几次。(二) 有关地震的几个概念1、 纵波和横波 地震波分为纵波和横波。纵波每秒钟传播速度5-6千米,能引起地面上下跳动;横波传播速度较慢,每秒3-4千米,能引起地面水平晃动。由于纵波衰减快,离震中较远的地方,只感到水平晃动。在一般情况下,地震时地面总是先上下跳动,后水平晃动,两者之间有一个时间间隔,可根据间隔的长短判断震中的远近,用每秒8千米乘以间隔时间可以估算出震中距离。2、 震源和震中 地下发生地震的地方,叫震源。震源正对着的地面,叫震中。震中附近震动最大,一般也是破坏性最严重的地区,也叫极震区。从震中到震源的垂向距离,叫震源深度。在地面上,受地震影响的任何一点,到震中的距离,叫

12、震中距,到震源的距离,叫震源距。在地图上,把地面破坏程度相似的各点连接起来的曲线,叫等震线。 通常根据震源的深浅,把地震分为浅源地震(震源深度小于70千米)、中源地震(震源深度70-300千米)和深源地震(震源深度大于300千米)。全世界95%以上的地震都是浅源地震,震源深度集中在5-20千米上下。3、 震级和烈度 地震的大小通常用震级表示,它是根据地震仪记录的地面地动位移,按一定的物理-数学公式计算出来的。也就是说震级是地震强度大小的度量,它与地震所释放的能量有关。震级每差1.0级,能量相差大约32倍。小于2.5级的地震,人们一般不易感觉到,称为小震或微震;2.5-4.0级的地震,震中附近的

13、人会有不同程度的感觉,称有感地震;大于5.0级的地震,会造成建筑物不同程度的损坏,称破坏性地震。 地震发生后,地震波传播到地面,会给地面各种物体造成不同的破坏现象。通常把地震对地面所造成的破坏或影响的程度叫烈度,它由物体的反应、房屋建筑物的破坏和地形地貌改观等宏观现象来判定。许多国家采用地面运动加速度值来表示地震烈度,一般在设定的不同地点安装加速度仪,直接记录当地的地面运动参数。地震烈度的大小,受地震大小、震源深浅、离震中远近、当地工程地震地质条件等因素的影响。因此,一次地震,震级只有一个,但烈度却是根据各地遭受破坏的程度和人为感觉的不同而不同。我国目前使用的地震烈度共分为12度,5度以上才会

14、造成破坏。1976年唐山7.6级大地震,极震区烈度达11-12度,北京、天津的烈度则为6-7度。(三) 地震的种类 地震一般可分为人工地震和天然地震两大类。由人类活动(如开山、开矿、爆破等)引起的叫人工地震,除此之外便统称为天然地震。天然地震按成因主要分为以下几种类型:1、 构造地震 因为地壳运动引起地壳构造的突然变化,地壳岩层错动破裂而发生的地壳震动,也就是人们平常所说的地震。由于地球不停地运动变化,从而内部产生巨大的力,这种作用在地壳单位面积上的力,叫地应力。在地应力长期缓慢的作用下,造成地壳的岩层发生弯曲变形,当地应力超过岩石本身能承受的强度时便会使岩层断裂错动,其巨大的能量突然释放,其

15、中以波的形式传到地面,这就是地震。世界上的90%以上的地震,都属于构造地震。强烈的构造地震破坏力很大,是人类预防地震灾害的主要对象。2、 火山地震 由于火山活动时岩浆喷发冲击或热力作用而引起的地震叫火山地震。这种地震一般较小,造成的破坏也极少,并且只占地震总数的7%左右。目前世界上大约有500座活火山,每年平均约有50起火山喷发。我国的火山主要分布在东北黑龙江、吉林省和西南的云南等省。近代活动喷发的有黑龙江省的五大莲池、吉林省的长白山、云南省的腾冲及海南岛等地的火山。 火山和地震都是地壳运动的产物,往往互有关连。火山爆发有时会激发地震的发生,地震若发生在火山地区,也常会引起火山爆发。1960年5月22日智利发生8.5级大地震,48小时后就使沉睡了55年之久的普惠山火山复活喷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