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代主题与当代中国

上传人:大米 文档编号:548953275 上传时间:2023-05-19 格式:DOC 页数:16 大小:7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时代主题与当代中国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时代主题与当代中国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时代主题与当代中国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时代主题与当代中国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时代主题与当代中国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时代主题与当代中国》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时代主题与当代中国(1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时代主题与当代中国复习导入:教师引导学生回顾当今世界和平主题的相关内容,导入当今世界的另一主题发展。讲学新课:二、“南北”关系与“发展”主题:教师引导学生阅读课文第一段,使学生认识到二战以来世界经济有了很大的发展,但远未惠及到世界所有国家,当今世界是一个贫富悬殊的世界,理解发展是当今世界主题的原因。板书:1、 发展是当今世界的另一大主题:2、 发展问题的表现:突出表现为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关系问题教师解释:“南、北”的概念,所以发展问题有时也称为南北关系或南北问题。进一步引导学生阅读图册,找出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分布的规律,加深对南北意义的理解。探究一:南北差距大材料,解答课文问题,加深对当

2、今世界南北问题存在情况的了解。承转:是什么原因造成发展中国家的贫困的呢?教师提问 生生互动 师生互动 得出真知:3、发展问题的原因:探究二:数字对比案例,解答课文上的问题。数字变化的原因:根本原因是不公平的国际经济旧秩序。20世纪50年代以来,发展中国家在政治上取得独立,但在经济上并没有摆脱被剥削、被掠夺的地位,西方大国变换手法,主要通过经济手段来加强对发展中国家的渗透和控制,也就是经济霸权主义。这种贸易状况会导致的结果:会使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贫富差距越来越大,造成富国愈富,穷国愈穷的不平等现象,由此埋下战乱、疾病等不安定的种子。探究三:苦难的延续教师设问:造成发展问题的最主要的原因是什么

3、?指导学生阅读课文、材料 学生分组讨论 全班交流,达成共识源于西方殖民者对亚非拉广大地区的殖民侵略不公正的国际经济秩序没有改变根源发展中国家的外债通过探究,加深对造成发展问题原因的理解。承转:面对发展问题,我们怎么办?4、发展中国家为争取发展的斗争问:针对造成发展问题的原因,你认为解决发展问题的对策是什么?为争取发展,发展中国家已经或正在作哪些努力?在这一问题上,中国的态度是什么?要求学生结合课文最后一段作出回答。教师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适当举例作补充。如1955年召开的万隆会议、七十七国集团等。自主小结:围绕发展问题要求学生分别谈谈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布置作业:教学后记:第二单元建设可持续

4、发展的社会第二课直面中国的人口、资源、环境问题课程标准:2-1运用典型事例和相关数据,说明现阶段中国和世界的人口、资源与环境形势。2-1列举人口问题对社会发展的影响,理解实行计划生育是我国的基本国策。2-3了解世界和中国的老龄化趋势,知道我们应有的态度和行为。2-5了解区域性和全球性的 环境问题,知道问题的解决需要自身努力以及世界各国的通力合作。教学要求:1、通过各种图表和统计数据,了解我国人口的特点;列举身边的典型事例,说明我国人口过快增长给资源、环境与社会带来的影响;通过比较分析,树立人口忧患意识。2、通过各种数据和资料,了解我国资源的特点及其开发利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树立资源忧患意识。3

5、、通过各种资料或数据,了解我国的环境问题;列举实例,说明我国存在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等环境问题;通过了解这些问题给社会带来的危害,树立环境意识。教学重点:我国人口、资源、环境面临的问题及我们应对的策略和应有的环境意识、人均意识、节约意识、可持续发展意识。教学课时:七课时教学过程:第 一 课 时创设情景,导入新课:教师概述:中国人口在世界人口中占的比例、中国人口每年的增长情况等材料,切入新课。一、 人口警钟须长鸣1、 我国人口的特点:教师指导学生阅读课文,师生互动得出中国人口的特点,同时教师再作适当的解释和总结。人口数量大基本特点人口增长的速度不同的历史时期不同:20世纪50年代以后 ,高速增长

6、 70年代以后,计划生育,少生几亿 90年代以后速度明显减慢,增长率低,但基数大、净增人口多探究一:我国人口数量的基本状况:图214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的人口变化示意图:要求学生读后认识到: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的人口总数持续快速增长。人口密度图表:通过学生对世界主要国家人口密度的计算,认识到我国单位面积上生活的人口是其他国家的几倍、甚至几十倍,我国的人口对国土的压力比其他国家要大得多。通过对两个材料的探究使学生进一步理解我国人口数量大这一基本特点。探究二:我国人口素质的基本状况教师指导学生探究课文两个材料,得出我国人口高文化素质人口比例低、文盲率高的状况,再结合课文正文内容,得出我国人口的另一特点

7、人口素质低。人口素质不高另一特点点明:人口素质指身体、文化、思想道德素质(德、智、体)探究三:人口年龄结构的基本状况:指导学生阅读课文人口年龄结构图,思考课文问题,教师总结指出:图2-16说明:我国年龄结构中,青少年越来越少;老年人口越来越多。得出我国人口存在的第三个问题:人口老龄化未富先老问:在我国目前的经济发展水平下,老龄化给社会进步带来哪些压力?与日本比较有什么不同?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教师点明:我国是未富先老,压力比其他国家要大得多。承转:人口存在的问题问题的影响2、 我国人口数量大、文化素质低对自然社会和经济带来的沉重的压力:负面影响教师设问要求结合课文、针对存在的三方面问题分别作出

8、回答。资源人均占有量少;大量人口给社会带来沉重的就业压力,我国失业人口增多,而文化素质偏低,又给这部分人再就业带来了难度;老龄人口增加很快,受着银色浪潮的冲击。二、讨论:如何看待“人口”与“人手”对照课文内容,结合自己的思考,分男女两组辩论:人多好?人少好?,教师点评后总结发言:人口既不是越多越好,也不是越少越好,人口的多少也不是绝对的,而是可以相互转化的,重要的是人口的数量应与社会的资源、环境相协调,与经济发展的水平相适应。自主小结:1、中国的人口存在的问题;2、中国人口问题的影响。布置作业:教学后记:板书要点:一|人口警钟须长鸣:1、中国的人口问题: 2、人口问题的影响:人口数量大基本特点

9、人均资源少,生态环境压力大、就业难等人口素质低另一特点就业难度增加,不懂得保护资源、环境等人口老龄化未富先老增加家庭、国家的负担,社会保障、医疗卫生第 二 课 时复习导入:中国人口存在的问题如何解决这些问题 是什么 怎么办教学过程:引导学生解读课文标题,要求学生用最简短的语言概括出中国解决人口问题的对策。得出中国解决人口问题的对策是:实行计划生育。一、 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问:为什么要计划生育?指导学生阅读课文第二段,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教师再小结指出:1、 实行计划生育的原因:人口的重要性 要生育人口过多的危害(人口问题的影响)要计划生育(联系上一节课内容,要求学生放到PRED问题中去

10、理解)2、计划生育政策的内容:我国把计划生育作为一项基本国策,提倡“晚婚、晚育”“优生、优育”结合课文70页问题,教师适当解释此政策的目的和意义。(延长生育周期)3、 实行计划生育的目的: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控制人口数量:降低人口出生率,是解决人口问题的首要任务。提高人口素质:既是积极解决人口问题的重要措施,又是实现人口与资源、环境、经济协调发展的关键。对以上课文相关段落内容,要求强记2分钟,问答若干问题。4、 我国计划生育的成绩:人口出生率显著下降,减缓了人口的过快增长;节省了大量的资源和资金,缓解了人口过快增长给人们的压力;人口的文化素质进一步提高。二感受计划生育的成就:教师通过设问

11、指导学生阅读课文材料,解答课文问题。师生、生生互动后,教师再适当小结。1、 计划生育对控制人口数量的贡献:三十多年,中国累计少出生3亿多人;人口出生率下降,进入低生育国家行列。(区别:出生率低与净增人口多)区别:中国人口出生率、增长率、生育率低;人口基数大,净增人口多。2、 计划生育对提高人口素质的贡献:成人文盲率下降;高素质人口比例提高;义务教育正在普及。3、 计划生育和生活质量的关系:如果不实行计划生育,对国家来说,整个国家的消费支出将会增多,但个人平均消费水平将降低;对家庭来说,整个家庭的生活消费支出增多,而个人消费比例下降。师生共同小结:1、本节课 关键词:计划生育主要内容 :计划生育

12、的原因、内容、目的意义、成绩。2、中国的人口问题:人口问题的表现(人口存在的问题,是什么?)人口问题对社会经济发展造成的影响(解决人口问题的原因,为什么?PRED的关系)解决人口问题的对策(怎么办?)延伸与拓展:问:对中国的人口问题仅仅靠计划生育能不能彻底解决问题?要求学生结合课文第一段,思考回答。要求学生通过思考,认识到计划生育应与发展经济结合起来,PRED问题应统一起来考虑。布置作业:教学后记:第 三 课 时创设情景,导入新课:教师概述:一直以来我们都用“地大物博”来形容我们的祖国,教师出示我国资源总量相关的表格加以说明。但现在又有人说我国是“地大物薄”,出示我国资源人均占有量的相关数据加

13、以说明。是“地大物博”还是“地大物薄”?一、 资源“大国”还是资源“小国”资源名称 总量居世界位次人均占有量占世界平均水平 土地 3 1/3 矿产资源 3 3/5 耕地 4 1/3 河流年径流量6 1/4 森林资源 6 1/5 通过“博”与“薄”的讨论,得出中国资源的第一大问题:我国资源总量丰富,但人均占有量少,我国资源国情的基本特征;问:资源“大国”和“小国”分别是从什么角度来说的?点明标题含义。承转:我国资源还存在什么问题?教师出示我国资源利用率方面的相关数据:2004年,我国4%的GDP,消耗石油7。4%、煤31%、钢铁21%;我国工业用水的重复利用率不到50%,低于发达国家20%-30

14、%。得出我国资源的第二个问题:利用不够科学,浪费损失严重;二、实说我国的自然资源探究一:引导学生探究我国矿产资源分布图,结合课文问题,要求学生了解我国主要矿产资源的分布情况,我国矿产资源分布的特点,从中归纳出我国资源问题的第三方面表现:我国资源分布不平衡;(分布相对集中、使得资源的主要分布地和消费地相分离,也导致了我国资源西气东输、北煤南运等情况的出现)探究二:指导学生阅读关于我国土地资源的相关数据,问:我国土地资源有什么特点?这样的特点对我们的生产和生活有什么影响?要求学生通过思考归纳出我国土地资源虽然类型多样,但总体质量不高,作为农业之本,承担着十几亿人口吃饭问题的耕地较少。得出我国资源问题的第四方面表现:资源质量不高小结:我国资源存在的问题(四个方面的表现)问:这些问题会对我们产生什么影响?要求学生结合课文和当前实际油荒、水荒、电荒等谈谈资源问题对我们的影响。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教师总结指出:这些问题加剧了资源短缺的问题,特别是随着人口的不断增加,资源短缺将会越来越严重,影响我国经济建设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基础医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