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西站深基坑施工组织设计

上传人:大米 文档编号:548953218 上传时间:2022-08-11 格式:DOC 页数:42 大小:22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重庆西站深基坑施工组织设计_第1页
第1页 / 共42页
重庆西站深基坑施工组织设计_第2页
第2页 / 共42页
重庆西站深基坑施工组织设计_第3页
第3页 / 共42页
重庆西站深基坑施工组织设计_第4页
第4页 / 共42页
重庆西站深基坑施工组织设计_第5页
第5页 / 共4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重庆西站深基坑施工组织设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重庆西站深基坑施工组织设计(4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目 录一、编制依据2二、工程概况2三、施工部署7四、各区开挖方案12五、支护方案26六、排水方案27七、基坑监测34八、爆破方案34九、质量验收标准及保障措施36十、雨季施工技术措施及平安保障措施41十一、本卷须知45十二、应急预案45一、编制依据1、建立工程平安生产管理条例国务院令2003年第393号;2、危险性较大的分局部项工程管理方法建质200987号;3、中国中铁二院和同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设计的施工图纸;4、本工程地质勘察报告;5、周边环境、既有建筑,地下管线调查情况;6、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JGJ120-2012;7、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GB50330-2013;8、建筑工程施工质

2、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300-2013);9、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JGJ79-2012;10、建筑地基根底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GB50202-2002。二、工程概况1、 建筑概况本工程为至铁路扩能改造工程西站站房及相关工程,工程位于市沙坪坝区家湾东站货场,是在既有东站的站址上新建西站。包括站房区、雨棚区、高架桥区和新增的行包通道,正负零相当绝对标高1985国家高程302.05。本方案主要针对站房区和行包通道进展编制,其中站房区分为出站通道、出站楼扶梯和东站房地下室三个局部,出站通道基坑为东西走向,长度约350m,出站楼扶梯基坑南北走向,长度约84m,出站通道与东站房地下大厅相连通,东站房地下室长

3、度约245m。行包通道主要包括轨下主洞身主通道、站台至入口坡道段站台通道、接行包回车场段站房通道,总长约2636延米。受既有线路影响,出站通道和行包通道分两期建立,既有线以东为一期,以西为二期,平面位置详见以下列图。. z.-. z.-2、设计开挖放坡支护概况东站房基坑采用两种支护形式,在出站通道、出站楼扶梯及东站房西侧采用土钉墙支护,坡度1:0.3,土钉采用D25的钢筋,横、竖向间距均为1.2m,坡面挂8150*150的钢筋网片,外表喷100mm厚C20混凝土。东站房东侧及南北两侧采用放坡开挖,坡度1:1.5,坡面挂8150*150的钢筋网片,外表喷100mm厚C20混凝土。行包通道采用大放

4、坡,坡面挂网喷混凝土进展防护,即在粉质粘土、碎石土、素填土层采用1:1.5放坡,泥岩、砂岩、页岩等中风化、强风化岩层采用1:0.75放坡,坡面挂3.0高镀锌机编网,最后喷射50mm厚C20混凝土面层。2、地质概况根据地质勘查资料,本工程地质土层分布为:第四系全新统人工素填土Q4ml、坡洪积粉质粘土Q4dl+pl、下伏基岩为侏罗系中统下沙溪庙组泥岩、泥质砂岩、砂岩及新田沟组泥岩、粉砂岩、页岩。场地各岩土层自上而下分述:1第四系全新统Q4素填土粉质黏土为主Q4ml:紫红、褐黄、灰黄、灰色,以粉质粘土为主,可塑硬塑状,其间含碎石颗砾,含量10%40%,碎石直径在210cm围,石质成分以强、弱风化砂岩

5、为主。局部夹块石,块石直径在2025cm围,石质成分为泥质砂岩、砂岩。主要分布于既有建筑物场坪,如既有货站场区、中集物流办公楼及货物堆积场等构造物之下,钻孔揭露场地围人工填土厚度0.87.1mDZ-CQ*B-033不等。素填土碎石为主Q4ml:紫红、灰白色,以碎石为主,稍湿潮湿,松散密实,碎石含量约为60%80%,粒径大小为515cm,岩性石质成分以强、弱风化泥岩、砂岩,其余为粉质粘土及角砾充填,主要分布于既有建筑物场坪,如既有货站场区、中集物流办公楼及货物堆积场等构造物之下,钻孔揭露场地围人工填土厚度0.212mDZ-CQ*B-010不等。粉质黏土膨胀土Q4dl+pl:棕红色,软塑可塑状,局

6、部夹硬塑状,大部质纯,为中压缩性土,欠固结超固结,局部夹约515的碎石、角砾,场地西侧主要分布于沟槽中,初勘钻孔揭露厚度为37.7mBDZ-西站-46;场地东侧既有货站场坪主要分布于原始地貌为沟槽地带的素填土下部,本次勘察钻孔揭露厚度为0.65.1mDZ-CQ*YP-082。其中16组土样自由膨胀率大于40%,其值为40%75%,其中2组自由膨胀率大于67%和75%。其膨胀潜势弱中等。粉质黏土Q4dl+el:青灰色、棕黄色,可塑状,大部质纯,局部夹约515的碎石、角砾,分布于场地自然斜坡及局部人工填土下,厚约04m。 2侏罗系中统下沙溪庙组J2*s泥岩:紫红色、灰绿色,主要矿物成分为粘土矿物,

7、泥质构造,中厚层状构造,局部砂质含量较高,含砂质团块或条带。在本次勘探中仅一孔DZ-CQ*ZF-053揭露泥岩中夹有真厚约0.9m 垂厚1.7m的灰岩。本次勘探在本次勘察揭露单层最大铅直厚度35.2mDZ-CQ*ZF-091。砂岩:灰、灰白色,主要由石英、长石等矿物组成。细中粒构造,中厚层状构造,钙、泥质胶结,局部含泥质团块、条带。本次勘察揭露单层最大铅直厚度34.40mDZ-CQ*GC-033泥质砂岩:紫红、褐黄色,主要由石英、长石、粘土矿物等矿物组成。中厚层状构造,钙、泥质胶结。与泥岩、砂岩呈互层状产出。本次勘察揭露单层最大铅直厚度31.2mDZ-CQ*GC-016。3侏罗系中统下新田沟组

8、J2*此地层主要分布于场地西侧营业线及居民区一带,详勘钻探未能实施,主要通过为地质调查采集资料。泥岩:紫红、黄绿色,主要矿物成分为粘土矿物,泥质构造,中厚层状构造,局部砂质含量较高,含砂质团块或条带。初勘探揭露单层最大铅直厚度25.4mDBZ-CQ*CZ-88。粉砂岩:黄、黄绿色,主要由石英、长石、岩屑等组成。粉细粒构造,中厚层状构造,钙、泥质胶结,局部含泥质团块、条带。初勘探揭露单层最大铅直厚度9mBDZ-西站-22。页岩:深灰色,主要矿物成分为粘土矿物,泥质构造,薄层状构造,泥质胶结,易风化,遇水易软化,风化后为粉末状、碎颗粒状、片状,质软。初勘探揭露单层最大铅直厚度24.4mDBZ-CQ

9、*CZ-92。3、水文地质特征地表水主要分布于场地西侧坡地一带,以季节性溪水及池塘形式存在,水量严格受降雨控制。地下水有第四系松散层孔隙水、碎屑岩类基岩孔裂隙水两类,主要承受大气降雨和地表水体的补给。其中孔隙水主要赋存于粉质黏土、人工填筑土层中,粉质黏土透水性及富水性均较差,人工填土透水性较好。场区基岩以泥岩、页岩、泥质砂岩、砂岩、粉砂岩为主,其中泥岩、页岩、泥质砂岩为隔水层,粉砂岩、砂岩为含水层。基岩孔裂隙是地下水主要的储存及运移场所,受基岩孔裂隙发育密度及连通性差异以及补给条件的影响,此基岩含水体的富水性在时空上分布不均。从本次勘察期间钻孔地下水位核定措施的实施过程来看即:在钻孔终孔后,立

10、即抽排钻孔水至一定深度后观测,场地中、东区一带钻孔地下水抽降后恢复速度较快,且个别钻孔抽排降水时的水量较大如DZ-CQ*ZF-121孔涌水量为17m3/d。场地西侧靠山地区地质调查发现分布多口钻孔抽提井,井深2540m不等,井间距25100m,对位于变电站旁1号井井口高程302.5m,井深25m,泵位于23m处,水位高程293.2m进展了抽排观测,水量为0.25L/s,抽排12分后停水,待1小时左右水位恢复。其它井类似。据此可判定该场区基岩孔裂隙水较丰富。地下水主要以大气蒸发、人为抽排、以及顺地势由高向低洼处渗排等方式排泄。对位于东货场钻孔稳定水位观测看,水位高程为295.82299.30 m

11、。各开挖部位根本情况一览表序号施工部位自然地坪标高(m)基坑底标高(m)开挖深度m支护方式开挖坡度地质情况1东站房区-3.3-12.359.05坡面挂8150*150的钢筋网片,外表喷100mm厚C20混凝土土层1:1.5,岩层1:0.75地表至-5m为杂填土和碎石土,-5m以下为泥岩、砂岩2出站通道及出站楼扶梯-3.3-13.9510.65D25的土钉间距1.2m设置一道,坡面挂8150*150的钢筋网片,外表喷100mm厚C20混凝土1:0.3东北角土质较差,基坑标高围根本为杂填土和碎石土,南侧-5以上为杂填土和碎石土,之下为泥岩、砂岩层3行包通道主通道-3.3-12.058.75坡面挂3

12、.0高镀锌机编网,外表喷50mm厚C20混凝土。土层1:1.5,岩层1:0.75西段地坪至-6.5m为碎石土,-4m至-7m为泥岩,在下部为泥质砂岩;东段土质情况较差,碎石土和粉质粘土分部最深可达-15m站房通道-3.3-11.88.5地坪至-9.4m为松软土,-9.4m至-10.6m为松软土,最深可达-15.58m,-10.6至13.46为泥岩,13.46m以下为砂岩站台通道-3.3-11.358.05 根本站台至三站台土质较差,以松软土、碎石土为主,其余站台与主通道西段土质情况类似三、施工部署一施工区段划分本工程土方开挖采用分区分段分层进展时施工,先将工程分为三个区域:东站房、出站通道、行

13、包通道;根据每个区域面积和特点,再将其分为几个小区段组织平行施工,分段方案如下:1、东站房分为四段进展施工,每段分别采用两台PC400反铲挖掘机,由西向东进展施工,东侧修两条临时挖土坡道,用于东站房基坑出土,东站房自然地坪标高约为-3.3m,基坑底标高为-12.35m,基坑深度约为9.05m。2、出站通道及出站楼扶梯一期分3段进展开挖,二期分2段进展开挖,每段分别采用两台PC400反铲挖掘机,由东西两端向中间进展施工,每段北侧利用出站楼梯修一条临时挖土坡道。出站通道自然地坪标高约-3.3m,基坑底标高为-13.95,基坑深度约为10.65m。3、行包通道分为站房通道、站台通道、主通道三个区,其

14、中站房通道分2段进展开挖,采用两台PC400反铲挖掘机由南、北两端向中间进展施工;一期共9条站台通道,分为3段进展开挖,方案采用3台PC400反铲挖掘机由北向南施工;主通道分2段进展开挖,方案采用两台PC400反铲挖掘机由东、西两端向中间进展施工。二期共6条站台通道分2期进展开挖,方案采用2台PC400反铲挖掘机由北向南施工;主通道分1段进展开挖,方案采用两台PC400反铲挖掘机由东、西两端向中间进展施工。自然地坪标高均约为-3.3m,主通道基坑底标高为-12.05,基坑深度约为8.75m;站台通道基坑底标高为-11.8m,基坑深度约为8.5m;站房通道基坑底标高为-11.35m,基坑深度约为8.05m。二施工准备弃土场距工地约23公里,因此方案每台挖机需要10辆装载自卸汽车,6个人工,2台炮锤机配合进展施工。一期施工中,东站房、既有线以东出站通道、既有线以东行包通道方案采用平行作业的方式进展施工,因此共需要21台PC400挖机、42台炮锤机、210辆自卸汽车和126个人工配合作业,详细分配情况见下表:一期土方开挖机械及人工使用数量表序号施工部位PC400挖机台炮锤机台装载自卸车辆人工人1东站房81680482既有线以东出站通道61260363行包通道主通道242012既有线以西站房通道242012既有线以西站台通道363018合计214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基础医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