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昌市2009年环境状况公报(终稿).doc

上传人:m**** 文档编号:548952048 上传时间:2023-05-25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3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宜昌市2009年环境状况公报(终稿).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宜昌市2009年环境状况公报(终稿).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宜昌市2009年环境状况公报(终稿).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宜昌市2009年环境状况公报(终稿).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宜昌市2009年环境状况公报(终稿).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宜昌市2009年环境状况公报(终稿).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宜昌市2009年环境状况公报(终稿).doc(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宜昌市2009年环境状况公报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关于“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定期发布环境状况公报”的规定,现发布2009年宜昌市环境状况公报:一、环境质量状况(一)环境空气质量 2009年,宜昌市城区全年API指数100的天数为349天,占全年天数的95.6%,较2008年上升0.5%,环境空气质量处于良好水平。 监测结果表明:2009年城区环境空气中二氧化硫、二氧化氮、可吸入颗粒物年均值均达到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1996)二级标准。其中二氧化硫年日均值49微克/标立方米,较2008年上升3微克/标立方米,二氧化氮年日均值27微克/标立方米,较2008年下降11微克/标

2、立方米,可吸入颗粒物年日均值87微克/标立方米,较2008年上升2微克/标立方米。 按空气污染指数进行统计,中心城区空气质量达级“优”有37天,占全年天数的10%,达级“良”有312天,占全年天数的85%,“轻微污染”的天数为14天,“占全年天数的4%,轻度污染”的天数2天,占全年天数的1%,全年未出现空气质量状况为 “中度污染”、“中度重污染”和“重污染”的情况,首要污染物为可吸入颗粒物。 2009年,城区降水pH值年均值5.29,较2008年上升了0.01个pH单位,全年酸雨发生频率35.9%,相比2008年下降11个百分点。降尘年均值为3.9吨/平方公里月,较2008年下降6.1吨/平方

3、公里月。 2009年,城区臭氧年日均值123微克/标立方米,较2008年上升27微克/标立方米,硫酸盐化速率0.224SO3毫克/100cm2碱片日,较2008年下降0.314SO3毫克/100cm2碱片日。 2009年,各县(市、夷陵区)的二氧化硫、二氧化氮和总悬浮颗粒物年均值均达到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1996)二级标准,首要污染物为总悬浮颗粒物。三个省控酸雨监测点中,宜都市降水pH年均值较上年略有上升,枝江市和秭归县降水pH年均值有所下降。(二)水环境质量 宜昌市城区地表水主要由长江干流及其支流(黄柏河、柏临河)和人工运河组成,2009年地表水水质状况总体为“良好”,与2008

4、年相比水质状况无明显变化。 监测结果表明:长江南津关国控监测断面水质总体质量较好,达到国家地表水环境质量类水质标准。长江云池、黄柏河大桥等省控监测断面均达到地表水功能区类标准。柏临河猫子咀、黄柏河将军岩、运河茶庵子和万寿桥等市控监测断面主要水体水质分别达到、类水环境功能区划要求。 宜昌市城区官庄水库、善溪冲水库和楠木溪水库三个集中式饮用水源地水质均达到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的类标准限值,城区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100%。 各县(市、夷陵区)地表水质量状况均符合所在功能区规划类别要求,黄柏河、沮漳河、玛瑙河、清江、渔洋河、天池河、香溪河、茅坪河水质状况均为“优”。各

5、县(市、夷陵区)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均为100%。(三)声环境质量 1、区域环境噪声 2009年,宜昌市城区区域环境噪声监测点覆盖面积37.1平方公里,覆盖人口59万人,区域环境噪声年均值为53.7dB(A),总体符合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标准类(适于居住、文教机关为主的区域)标准,2009年区域环境噪声质量等级为“较好”,与2008年相比噪声质量状况持平。 2009年,对城区21条主要道路干线的71个路段进行了交通噪声监测。交通噪声年均值为69.0dB(A),符合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5-2008)中交通干线两侧区域噪声标准,城区道路交通噪声质量等级为“较好”,较2008年68.8dB

6、(A)略有上升。 宜昌市城区噪声源主要是生活声源和交通声源。二、污染物排放及处理状况(一)废气 2009年,全市工业企业废气排放总量为1638.85亿标立方米,其中城区449.78亿标立方米;废气总量中燃料燃烧废气508.74亿标立方米,城区239.19亿标立方米。工业废气中二氧化硫排放量34870吨,比上年增加129吨;烟尘排放量11257吨,比上年减少4351吨;工业粉尘排放量7994吨,比上年减少5676吨。全市工业二氧化硫、烟尘和工业粉尘排放达标率分别为99.7%、99.3%和98.9%。工业废气主要来源于建材、化工和电力三个行业,主要分布在城区、宜都市、枝江市。(二)废水 2009全

7、市废水排放总量为24639万吨,比上年增加1116万吨,其中工业废水12265万吨,工业废水排放达标率99.2%。城区全年废水排放总量为13395万吨,其中工业废水4841万吨,工业废水排放达标率98.8%。全市及城区工业废水中污染物排放量分别为:化学需氧量11220吨和4911吨;氨氮2090吨和602吨;石油类25.03吨和2.78吨;挥发酚1.27吨和0.01吨;有毒有害污染物1.23吨和0.03吨。全市工业废水主要来自化工、电力和造纸等行业,主要分布在城区、宜都市、枝江市、当阳市。(三)工业固体废物 2009年,全市工业固体废物产生量为924.8万吨,比上年增加319.0万吨。全市工业

8、固体废物综合利用量388.5万吨,处置量535.8万吨,贮存量0.5万吨,实现了固体废物零排放,工业固体废物处置利用率99.9%。其中城区工业固体废物产生量为442.9万吨,综合利用量115.8万吨,处置量326.61万吨,贮存量0.5万吨,排放量为0,工业固体废物处置利用率99.9%。(四)污染物减排指标 2009年,全市完成减排项目47个,其中化学需氧量项目20个,二氧化硫项目27个,共削减化学需氧量3447吨,二氧化硫4206吨。 2009年全市二氧化硫排放总量53134吨,较2008年53498吨下降0.68%;全市化学需氧量排放总量27240吨,与2008年27240吨持平,全面完成省人民政府下达“化学需氧量排放总量维持上年水平、二氧化硫排放总量比上年下降0.2%”的目标任务。三、生态环境状况 截止2009年底,全市共各类自然保护区65个,其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1个、省级自然保护区36个、市级自然保护区14个、县级自然保护区14个。全市现有森林公园10个,建成风景名胜区11个。同时,组织申报的宜昌市窑湾乡黑虎山村和安县木瓜铺村国家级生态村已通过省级现场核查,秭归县归州镇等四个省级优美乡镇和兴山古夫镇深渡河村等五个省级生态村通过验收。截止2009年底,城市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达40.85。宜昌市环境保护局 二一年六月五日6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