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与技术三年级上册

上传人:博****1 文档编号:548951199 上传时间:2024-02-28 格式:DOC 页数:31 大小:65.5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劳动与技术三年级上册_第1页
第1页 / 共31页
劳动与技术三年级上册_第2页
第2页 / 共31页
劳动与技术三年级上册_第3页
第3页 / 共31页
劳动与技术三年级上册_第4页
第4页 / 共31页
劳动与技术三年级上册_第5页
第5页 / 共3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劳动与技术三年级上册》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劳动与技术三年级上册(3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综合实践活动-劳动与技术(三年级上册)第一课 纸工初步- 1 -第二课 学习纸工基本技法- 5 -第三课 制作折扇- 8 -第五课 快乐的小鸟- 14 -第六课 猫头鹰- 16 -第七课 剪纸团花、花边- 17 -第八课 拉花(彩练)- 20 -第九课 四角彩灯- 23 -第十课 动物世界- 25 -第十一课 学习认识纸编- 28 -第十二课 设计制作纸编物品- 30 -第十三课 设计制作一件作品(期末考试)- 32 -第一课 纸工初步教学目标: 1、了解纸的知识,知道纸也是一种手工的好材料。2、认识常用的纸工工具和纸工制作的符号。3、知道纸工制作时的案例防护。教学重难点:了解纸的知识,认识常

2、用的纸工工具和纸工制作的符号。教学准备: 各类纸工工具、投影仪、纸工作品图片、劳动vcd光盘教学过程: 一、课程内容说明:师:纸工,是三年级学生开展劳动与技术教育的主要内容。从本学期开始,大家将系统地学习使用剪刀、美工刀、胶水、胶带、直尺等纸工常用工具,学习运用剪、刻、折、帖、撕、拼、插、卷、编、植等纸工基本技法来制作作品;拼接玩具,纺织书签,做团花、拉花、彩灯和自己喜爱的小动物。二、了解纸的知识:1、相互说说自己知道的纸,充分感受纸在生活、生产中的重要作用。2、议一议纸的产生和发展,了解纸的相关知识,知道中国是世界上最早发明纸的国家,造纸术是我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从而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3、1)造纸术的发明:在造纸术没有发明以前,中国古代曾先后使用龟甲、兽骨、金石、竹简、木牍、缣帛等作为书写材料写字记事。直到西汉时期,简牍、缣帛依然是十分重要的书写材料。但由于简牍笨重,缣帛昂贵,于是寻求廉价、方便易得的新型书写材料成了迫切的社会要求。经过长期的实践和探索,古代劳动人民终于发明了用麻绳头、破布、旧鱼网等废料制成植物纤维纸的方法,这引起了书写材料的一场革命。纸的诞生为交流思想、传播文化和发展科学技术提供了重要工具。1986年,中国考古工作者在甘肃天水放巴滩汉墓中发现一幅纸质地图。其纸质薄而软,纸面光滑平整,呈黄色,纸上用细墨线条绘制出山脉、河流、道路等图形。这次出土的纸质地图是目前所

4、知道的中国最早的纸实物。另外,在甘肃敦煌莫高窟的故纸堆中也发现了西汉时代的纸。这表明早在东汉蔡伦之前的西汉时期,中国已发明了纸。(2)早期的造纸方法:将砍伐来的植物,比如麻类植物,用水浸泡,剥皮,剁碎,放在锅里煮;待晾凉后再行浸泡、脚踩,用棍棒搅拌,使其纤维变碎、变细;掺入辅料,制成纸浆;用抄纸器(竹帘之类)进行抄捞、晾干,即可制成为纸。(3)我国造纸工业的发展:近几年来我国造纸工业的发展速度非常快年增长率大大高于世界年增长率。2001年我国年产量已达3 200万吨以上,居世界前三位。但是我国人均纸和纸板消费量仍然较低,仅为世界人均消费量的13左右,远远低于发达国家的人均消费量。(4)介绍几种

5、常用的纸:书写纸、精制双胶纸、铜牌纸、箱板纸、地图纸、账册纸、静电复印原纸,电脑打印原纸。三、认识常用的纸工工具和纸工制作符号:1、纸工工具。1)剪刀最方便的裁剪工具。2) 美工刀切刻的工具。3)胶水常见的粘贴材料,使用时注意卫生。4)胶带有双面胶,透明胶等,粘贴时干净又迅速。5)直尺用来计算、刻和划线的工具。2、纸工制作符号。纸工材料卡片上有各种各样的符号,主要有以下一些(出示): 1)山线 2)谷线 3)剪切线 4)粘贴面 5)挖切3、纸工的基本技法。播放vcd光盘上的有关纸工技法的内容。4、纸工制作时的安全防护。1)讨论纸工制作时应该注意些什么2)总结:使用纸工工具时一定要注意安全不要用

6、手触摸剪刀、美工刀的刀刃;把刀具传递给同学时,刀锋不要对着他人;用刀沿着手指紧压的直尺刻划时,手指应与尺的外缘保持一定距离,以防划破手。四、板书设计:1、纸工初步了解纸的知识认识常用的纸工工具和纸工制作符号纸工制作时的安全防护五、教学反思:纸工,是小学生最喜爱的也是最便于开展的一项手工制作劳动。在学习做纸工的起始阶段,教材安排了“纸工初步”这一单元,旨在通过帮助学生了解纸的基本知识,认识常用的纸工工具和纸工制作符号,并动手制作一把最简单的折扇,让学生体验纸工基本技法的运用,在制作中辨认符号,使用工具,为以后顺利开展纸工制作活动奠定良好的认知和技术基础。认识纸工工具、纸工制作符号是进行纸工制作的

7、基本条件。第二课 学习纸工基本技法教学目标: 1、复习纸的知识。2、复习纸工制作符号的意义,温习纸工制作的注意点。3、在教师指导下学习纸工的基本技法。教学重难点:学习掌握纸工的基本技法。教学准备: 劳动vcd光盘、纸工材料、投影仪。教学过程:一、复习巩固:1、复习纸的知识:造纸术是谁发明的?早期的纸是如何制造的?2、投影仪出示各类纸工制作符号,指名说说意思。3、说说有哪些纸工需要的制作工具?二、学习纸工基本技法:1、师介绍纸工的几种基本技法:剪 刻 贴 撕 拼 插 卷 编 植2、播放vcd,逐一观察基本技法的操作。3、学生实践练习。4、介绍学习较为复杂的纸工技法:1)山线切折在正面用针(或小刀

8、)沿着山线符号划线(如用刀划,用力一定要轻,以免将纸划穿),然后再折(正面朝外),折成像山形的样子。 2)谷线切折先在谷线符号的两端用针扎孔,再在反面的两个洞眼之间用针(或刀)划痕,最后折成正面相靠(背面朝外),形成像山谷形的样子。 3)压印法(以压出凸起的鱼眼为例)选择有圆孔的模板(也可用硬卡纸刻圆孔做模具),把圆孔对准鱼眼的部位,捏紧,不要移动。翻个身,平放在桌上。用有圆头的棒(钢笔圆形尾部也可),在纸上磨,找到轮廓后,沿轮廓反复轻压。再将卡纸鱼翻个身,鱼眼就凸现了。鱼鳞的做法与眼相似。5、学生练习山线和谷线的切折。注意知道安全操作。6、教师巡视,展示正确的学生操作。三、板书设计:2、纸工

9、基本技法剪 、刻、贴 、撕、拼、插、卷、编 、植山线切折 谷线切折 压印法四、教学反思:纸工制作时,要求学生先明确卡片材料上的点、线等符号表示什么意思,再动手操作。这是第一次需要学生操作,因此使用纸工工具时一定要注意安全,要不断提示学生:不要用手触摸剪刀、美工刀的刀刃;把刀具传递给同学时,刀锋不要对着他人;用刀沿着手指紧压的直尺刻划时,手指应与尺的外缘保持一定距离,以防划破手。“压印法”对学生来说较有难度,可选择让学生课后在家长的单独指导下进行尝试练习。第三课 制作折扇教学目标: 1、通过制作,能够正确识别卡片上的符号,看懂制作步骤。2、掌握山线、谷线的划痕折叠。3、会在操作过程中保护自己。教

10、学重难点:掌握山线、谷线的划痕折叠。教学准备: 1教师准备:(1)投影片的制作(纸工符号、制作步骤、纸工制品等),实物投影仪及其他电教辅助设备。(2)消毒棉球、创口贴等。2学生准备:(1)课前了解纸的相关知识,收集一些不同种类的纸制品或图片。(2)纸工工具一剪刀、美工刀、胶水、胶带、直尺、针、线等。(可分组准备)(3)每人一张01号纸工材料。教学过程:一、欣赏折扇,激发兴趣导入:1、展示各类美观的折扇。2、介绍苏州的檀香扇。3、今天我们要来自己制作一把折扇。二、学习教材:1、自学教材“折扇”部分的内容2、指名说一说你学到了些什么?三、学习制作方法:Vcd播放制作过程,讲解制作方法,学生仔细观察

11、制作方法。四、学生小组学习,制作纸扇:1、回顾纸工制作的安全注意点:不要拿着剪刀、美工刀等玩耍、嬉闹2、4人一小组,讨论分工安排,互相帮助制作折扇。3、教师巡视。五、教师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再指导:1、山线、谷线折叠之前的划痕可以用针、用刀,或者用没有油的圆珠笔芯刻划。2、做纸工时剪切下的边角料要及时处理干净,装入垃圾袋。切刻材料时要垫上垫板,以免损坏课桌或操作台。六、学生再练习,独自完成一把折扇的制作。七、评一评:完成作品后,按照“方法正确、作品美观、团结互助、粘贴严整、安全卫生”等方面的要求进行评价。选出优秀作品。教师打分记录成绩。八、板书设计:3、制作折扇1)、剪切制作部件,划山线2)、划谷

12、线3)、折叠4)、结扎,粘贴,完成。九、教学反思:制作折扇,要求学生能正确识别卡片上的符号,看懂制作步骤,会运用工具正确操作。制作折扇的重点和难点在于山线、谷线的划痕折叠,教师可示范操作,帮助学生突破这个准点。在课上教师充分发挥了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动性,采用“先做、后教、再练”的教学模式,即让学生自己看制作步骤图及说明,在小组内讨论后先自主操作尝试,动手做一做,在此基础上教师指点、辅导,帮助学生完成作品的制作。第四课 十五巧板教学目标: 1、 知识目标:1)知道七巧板、十五巧板的来历,了解这种传统民间游戏深受人们喜爱,是老少皆宜的好玩具。2)认识几种常见的平面几何图形,用它们可以拼接成许多复杂有

13、趣的图形。2、 能力目标:1)比较熟练地使用纸工工具。2)能够用七巧板、十五巧板拼出几种简单的人物或自然现象。3)提高学生的创造力、想像力和动手操作能力。3、 情感目标:1) 通过了解七巧板、十五巧板的历史,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2)在小组学习中,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业精神。教学重难点:1、 制作十五巧板。2、 用十五巧板拼接图形。教学准备: 1教师准备:投影仪、十五巧板示范作品2学生准备:直尺、剪刀、胶水、和劳动制作材料02号,另备方形或圆形纸板。教学过程:一、激发兴趣。1、为激发学生制作十五巧板的兴趣,可以先从学生比较熟悉的七巧板、宝高拼装玩具等人手。让学生说一说七巧板等,进而引导学生了解十

14、五巧板。2、讲故事:七巧板的故事 宋朝有个叫黄伯思的人,对几何图形很有研究。他热情好客,发明了一种用6张小桌子组成的“宴几一一请客吃饭的桌子。后来有人把它改进为7张桌组成的宴几,可以根据吃饭人数的不同,把桌子拼成不同的形状,比如3人则拼成三角形一人则拼成四方形,6人则拼成六边形这样用餐时人人方便,气氛很好。后来,有人把宴几改变为七块板,用它拼图,演变成一种玩具。因为它十分巧妙好玩。所以人们叫它“七巧板”。到了明末清初,皇宫中的人经常用它来庆贺节日和娱乐。拼成各种吉祥图案和文字,故宫博物院至今还保存着当时的七巧板呢!l 8世纪,七巧板传到国外,立刻引起外国人极大的兴趣,有些外国人通宵达地玩它并叫

15、它“唐图”,意思是“来自中国的拼图。由于这种玩具简单到可以由小孩子自己用厚纸板制作,而玩起来的无穷趣味足以使成人为之着迷。所以流传极广。在此同时,不少七巧板的玩家还编写专著,公布自己的拼图成果,现在英国剑桥大学图书馆里,就有七巧新谱藏本。相传拿破仑在流放生活中,也曾以拼合七巧板作为消遣。2002年8月20日至2 8日在中国举办了国际数学家大会,会上:展出了七巧板、鲁班锁、九连环等古典游戏。清代童叶庚对古代七巧板和蝶几形图进行研究后,产生环规为圆,合矩成方千变万化,十色五光的方案。制成十五巧板。取名益智图。二、制作十五巧板。1、介绍制作过程:首先沿最外围的剪切线剪下两块相连的大正方形,划山线,将它们相对粘贴(图案在外),再按照图剪切出大小三角形4块,梯形2块,平行四边形1块,半圆形2块,折尺形2块,不规则图形4块。2、投影仪下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