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人教课标Ⅰ高三化学一轮总复习资料word版:第一章-第4讲.doc

上传人:鲁** 文档编号:548938848 上传时间:2023-01-11 格式:DOC 页数:25 大小:1.12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人教课标Ⅰ高三化学一轮总复习资料word版:第一章-第4讲.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新人教课标Ⅰ高三化学一轮总复习资料word版:第一章-第4讲.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新人教课标Ⅰ高三化学一轮总复习资料word版:第一章-第4讲.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新人教课标Ⅰ高三化学一轮总复习资料word版:第一章-第4讲.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5页
新人教课标Ⅰ高三化学一轮总复习资料word版:第一章-第4讲.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新人教课标Ⅰ高三化学一轮总复习资料word版:第一章-第4讲.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人教课标Ⅰ高三化学一轮总复习资料word版:第一章-第4讲.doc(2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4讲物质的量浓度及其溶液的配制考纲要求1.了解溶解度、饱和溶液的概念。2.了解物质的量浓度的含义。3.能按要求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会进行有关误差分析。4.会根据物质的量与溶液的体积、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之间的相互关系进行有关计算。考点一物质的量浓度及相关计算物质的量浓度与溶质质量分数的比较内容物质的量浓度质量分数定义以单位体积溶液里含有多少摩尔溶质来表示溶液组成的物理量用溶质质量与溶液质量之比来表示溶液组成的物理量溶质的单位molg溶液的单位Lg计算公式cw100%特别提醒这里V是溶液的体积,它不是溶剂的体积,也不是溶剂和溶质的体积之和。深度思考1观察两个试剂瓶上的标签,回答下列问题。

2、(1)“5%硫酸铜溶液”中的5%是什么含义?答案5%表示硫酸铜溶液的质量分数,即100 g硫酸铜溶液中含有5 g硫酸铜溶质。(2)0.4 molL1 NaCl溶液中的0.4 molL1表示的含义是什么?答案1 L该NaCl溶液中所含NaCl的物质的量是0.4 mol。(3)从上述两种溶液中分别取出5 mL,硫酸铜溶液的质量分数为_,NaCl溶液的浓度为_。答案5%0.4 molL1解析溶液一旦配好,它的质量分数及浓度就不再改变。从中取出部分溶液,其质量分数及浓度也不变。2填空(1)将Na通入水中,其溶质是_;(2)将Na2O溶于水,其溶质是_;(3)将CuSO45H2O溶于水中,其溶质是_;(

3、4)将SO3溶于水,其溶质是_。答案(1)NaOH(2)NaOH(3)CuSO4(4)H2SO4题组一根据cB的计算1将10.6 g Na2CO3溶于水配成1 L溶液(1)该溶液中Na2CO3的物质的量浓度为_,溶液中Na的物质的量浓度为_。(2)向该溶液中加入一定量NaCl固体,使溶液中Na的物质的量浓度为0.4 molL1(假设溶液体积不变)需加入NaCl的质量为_,Cl的物质的量浓度为_。答案(1)0.1 molL10.2 molL1(2)11.7 g0.2 molL1解析(1)n(Na2CO3)0.1 molc(Na2CO3)0.1 molL1c(Na)2c(Na2CO3)0.2 mo

4、lL1(2)根据电荷守恒(不考虑CO的水解)c(Na)c(Cl)2c(CO)c(Cl)c(Na)2c(CO)0.4 molL120.1 molL10.2 molL1n(NaCl)n(Cl)0.2 molL11 L0.2 molm(NaCl)0.2 mol58.5 gmol111.7 g。2在80 g密度为d gcm3的硫酸铁溶液中,含有2.8 g Fe3,则此溶液中SO的物质的量浓度(molL1)为()A.d B.dC.d D.d答案A解析n(Fe3)0.05 mol,nFe2(SO4)30.025 mol,n(SO)0.075 mol,V(溶液)L,c(SO)。题组二关于物质的量浓度、质量分

5、数、溶解度的换算3在一定温度下,某饱和氢氧化钠溶液体积为V mL,溶液密度为d gcm3,质量分数为w,物质的量浓度为c molL1,溶液中含氢氧化钠的质量为m g。(1)用w来表示该温度下氢氧化钠的溶解度(S)为_。(2)用m、V表示溶液中溶质的物质的量浓度(c)为_。(3)用w、d表示溶液中溶质的物质的量浓度(c)为_。(4)用c、d表示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_。答案(1)100 g(2) molL1(3)25dw molL1(4)%解析(1)S100 g(溶解度定义)(2)c1 000 mLL1 molL1(3)c25dw molL1(4)w100%4有硫酸镁溶液500 mL,它的密度是

6、1.20 gcm3,其中镁离子的质量分数是4.8%,则有关该溶液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溶质的质量分数是24.0%B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是2.4 molL1C溶质和溶剂的物质的量之比是140D硫酸根离子的质量分数是19.2%答案C解析c(Mg2)2.4 molL1c(MgSO4),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4.8%24.0%,SO的质量分数24.0%4.8%19.2%。溶质与溶剂的物质的量之比是9190121.1。物质的量浓度有关计算的一般方法(1)由定义出发,运用守恒(溶质守恒、溶剂守恒等)及公式:c、质量分数100%进行推理,注意密度的桥梁作用,不要死记公式。(2)在进行物质的量浓度、质量分数、溶

7、解度三者之间的转换时,除利用上述方法外,我们还可以运用假设法,使问题简单化。例如已知溶质的质量分数w,溶液的密度为 gcm3,溶质的摩尔质量为M gmol1,求物质的量浓度c。我们可以假设溶液为1 L,所以溶液质量为11 000 g,溶质的质量为11 000w g,溶质的物质的量为 mol,这样我们就很容易求出该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c molL1。题组三关于气体溶质的计算5在标准状况下,将V L A气体(摩尔质量为M gmol1)溶于0.1 L水中,所得溶液的密度为 gcm3,则此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molL1)为()A. B.C. D1 000 VM(MV2 240)答案B解析气体的物质的量为

8、mol,所得溶液的质量为(M100)g,则此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mol(M100)g(1 000 gL1)molL1。6在t 时,将a g NH3完全溶于水,得到V mL溶液,假设该溶液的密度为 gmL1,质量分数为w,其中含有NH的物质的量是b mol,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溶质的质量分数w100%B溶质的物质的量浓度cmolL1C溶液中c(OH)molL1c(H)D向上述溶液中加入V mL水,所得溶液的质量分数大于0.5w答案C解析溶质的质量分数w100%,A项错误;氨水中的溶质在计算时以NH3为准,而不是以NH3H2O为准,将w100%代入公式c,化简可得cmolL1,B项错误;氨水中含

9、有的阳离子为H和NH,含有的阴离子只有OH,结合电荷守恒可知C项正确;由于氨水的密度小于水的密度,与水等体积混合所得稀氨水的质量大于原氨水质量的2倍,故其质量分数小于0.5w,D项错误。来源:学科网ZXXK规避两个易错点(1)气体溶于水,溶质是该气体与水反应生成的物质,NH3溶于水后主要溶质是NH3H2O,但以NH3计算。(2)气体溶于水,溶液的体积不是溶剂的体积更不是气体体积与溶剂体积之和,应根据V进行计算。题组四溶液稀释与混合的计算7两种硫酸溶液,一种硫酸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c1,密度为1;另一种硫酸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c2,密度为2,将它们等体积混合后,所得溶液的密度为3,则混合后硫酸的

10、物质的量浓度为()A. B.C. D.思路点拨(1)在进行有关物质的量浓度计算时,要充分应用溶质的物质的量、质量及溶液中的电荷守恒。(2)溶液稀释混合时,溶液的体积一般不可直接相加,应用溶液的总质量和密度来计算。答案A解析据混合后n(H2SO4)n1(H2SO4)n2(H2SO4),设取混合前两硫酸溶液的体积为V mL,则有c,应选答案A。8(1)将3p%的硫酸与同体积的p%的硫酸混合得到q%的稀硫酸,则p、q的关系正确的是_。q2p q2pq2pq2时,如H2SO4溶液、HNO3溶液,w2p%;当12时,如氨水、酒精溶液,w(a%b%)。当溶液密度小于1 gcm3时,必然是溶液浓度越大,密度

11、越小,(如酒精、氨水溶液)等体积混合后,质量分数w1 gcm3还是1 gcm3),则混合后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w(a%b%)。考点二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配制1有关仪器的使用(1)容量瓶的使用特点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来源:Z+xx+k.Coma容量瓶使用前一定要检查是否漏液。其操作顺序为装水盖塞倒立正立玻璃塞旋转180倒立。b用“能”或“不能”填空不能将固体或浓溶液直接在容量瓶中溶解或稀释;不能作为反应容器或长期贮存溶液的容器;不能加入过冷或过热的液体。(2)托盘天平的使用若配制0.2 molL1 NaCl溶液500 mL,应用托盘天平称取NaCl5.9 g,称量时,不慎将物品和砝码颠倒放置,实际称量的NaCl的质量为4.1 g。(3)量筒的使用量筒没有0刻度;量取7.2 mL溶液,应选用10_mL量筒,量筒上标有使用温度、容量、刻度;不能加热,不能将固体或浓溶液直接在量筒中溶解或稀释。2操作步骤(1)计算:计算所需固体的质量。(2)称量:根据计算结果,称量固体质量。(3)溶解:将称量好的固体放入烧杯中,加适量水溶解,并用玻璃棒搅拌。(4)转移:待恢复到室温后,将溶液转移到容量瓶中。(5)洗涤:用适量蒸馏水将烧杯及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商业合同/协议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