板式无砟轨道混凝土轨道板暂行技术条件

上传人:大米 文档编号:548938447 上传时间:2023-04-26 格式:DOCX 页数:24 大小:126.9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板式无砟轨道混凝土轨道板暂行技术条件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板式无砟轨道混凝土轨道板暂行技术条件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板式无砟轨道混凝土轨道板暂行技术条件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板式无砟轨道混凝土轨道板暂行技术条件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板式无砟轨道混凝土轨道板暂行技术条件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板式无砟轨道混凝土轨道板暂行技术条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板式无砟轨道混凝土轨道板暂行技术条件(2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客运专线铁路CRTSI型板式无砟轨道混凝土轨道板暂行技术条件科技基200874号中国铁道出版社客运专线铁路CRTSI型板式无砟轨道混凝土轨道板暂行技术条件1适用范围本暂行技术条件适用于客运专线铁路CRTSI型板式无砟轨道用混凝土轨道板(含预应力混凝土 轨道板、预应力混凝土框架板及普通钢筋混凝土框架板,以下简称轨道板)。本暂行技术条件规定了轨道板用原材料及成品的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识、存放、 运输、装卸和质保期。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暂行技术条件的引用而成为本暂行技术条件的条款。凡是注明日期的 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暂行技

2、术条件,然而, 鼓励根据本技术条件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明日期的引用 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暂行技术条件。GB1596用于水泥和混凝土中的粉煤灰GB/T18046用于水泥和混凝土中的粒化高炉矿渣粉GB8076混凝土外加剂GB/T8077混凝土外加剂匀质性试验方法GB/T176水泥化学分析方法JC/T420水泥原料中氯的化学分析方法TB10210铁路混凝土与砌体工程施工规范TB/T2922铁路混凝土用骨料碱活性试验方法TB/T3054铁路混凝土工程预防碱骨料反应技术条件GB/T50080普通混凝土拌合物性能试验方法GB/T50081普通混凝土力学性能试验方法标

3、准TB10425铁路混凝土强度检验评定标准GBJ82普通混凝土长期性能和耐久性能试验方法GB/T5223.3预应力混凝土用钢棒JG161无粘结预应力钢绞线JG3007无粘结预应力筋专用防腐润滑脂GB1499钢筋混凝土用热轧带肋钢筋JG3042环氧树脂涂层钢筋GB11116高密度聚乙烯树脂GB/T14370预应力筋用锚具、夹具和连接器GB/T701低碳钢热轧圆盘条GB700碳素结构钢GB196普通螺纹基本尺寸GB197普通螺纹公差及配合YB/T5294一般用途低碳钢丝JC/T986水泥基灌浆材料GB/T17671水泥胶砂强度检验方法DL/T5126聚合物改性水泥砂浆试验规程铁建设2005160号

4、铁路混凝土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补充标准科技基2005101号客运专线高性能混凝土暂行技术条件铁科技函2006248号客运专线扣件系统暂行技术条件3技术要求3.1轨道板应按正式批准的设计图纸和技术条件制造。3.2轨道板应工厂化生产。3.3材料规格和要求3.3.1所有原材料及预埋件应有合格证明书和复验报告单。3.3.2水 泥采用强度等级不低于42.5级的硅酸盐水泥或普通硅酸盐水泥,水泥碱含量应不超过0.60%, 三氧化硫含量应不超过3%,氯离子含量应不超过0.10% (预应力轨道板应不超过0.06% ),熟料中 的C#含量不宜超过8%,其它技术要求应符合铁路混凝土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补充标准(铁建设 20

5、05 160号)的规定。粗骨料:应采用材质坚硬、表面清洁的二级或多级单粒级碎石,按最小堆积密度配制而成,各 级粗骨料应分级储存、分级运输、分级计量,最大粒径为20mm,含泥量按质量计不大于0.50%、氯 化物含量不大于0.02%,其它技术要求应符合铁路混凝土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补充标准(铁建设 2005 160号)的规定。细骨料:应采用材质坚硬、表面清洁、级配合理的天然中粗河砂,含泥量按重量计不大于1.5% 外,氯化物含量不大于0.02%,其它技术要求应符合铁路混凝土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补充标准(铁 建设2005 160号)的规定。不应使用具有碱一碳酸盐反应活性或砂浆棒膨胀率大于0.20 %的碱一硅酸

6、盐反应活性的骨料。 当骨料的砂浆棒膨胀率为0.10%0.20%时,混凝土碱含量应不超过3kg/m3。在轨道板投产前及骨 料来源改变时,应根据TB/T2922和TB/T3054的规定对骨料的碱活性进行试验和评价,由具有相应 资质的检验单位提出报告。3.3.4 水应符合铁路混凝土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补充标准(铁建设2005 160号)的规定。3.3.5外加剂应采用减水率不小于25%、收缩率比不大于110%的聚羧酸盐系减水剂,其它技术要求应符合铁 路混凝土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补充标准(铁建设2005 160号)的规定。禁止使用掺入氯盐类外加 剂。3.3.6掺和料应能够改善混凝土的性能,其性能指标应符合表3.

7、3.6的要求。表3.3.6掺合料技术要求序号项目技术要求1氯离子含量(%)不宜大于0.022烧矢量(%)W4.03SO3含量()W3.04含水率(%)W1.05需水量比(%)1056活性指数(%)1dN12528dN1103.3.7预应力筋和锚具a)预应力筋采用低松弛预应力钢棒,其抗拉强度不低于1420Mpa,预应力表面不得有划伤或其他瑕 疵,其他性能及检验规则应符合GB/T5223.3的规定。b)预应力筋端部螺纹采用滚轧成型,配套采用锚固螺母,预应力筋-锚固螺母组装件的静力、疲劳 和周期荷载性能应符合GB/T14370的规定。c)预应力筋无粘结方式宜采用护套包裹,护套原材料应采用挤塑型高密度

8、聚乙烯树脂,其性能应符 合GB11116的规定;预应力筋护套长度应与锚垫板外侧齐平。预应力筋与护套间涂敷防腐润滑脂, 其用量和性能应符合JG3007的规定。d)锚固螺母及锚垫板应采用45号优质碳素钢,锚固螺母应进行调质热处理。e)无粘结预应力筋及配套锚具应按不同规格挂牌整齐堆放在通风良好的仓库中。在成品堆放、运输、 装卸和施工期间严禁碰撞、踩压、摔掷和拖拉,严禁锋利物品损坏无粘结预应力筋护套。f)预应力筋和锚具的其他技术性能尚应符合设计图中的要求。3.3.8非预应力钢筋a)II级热轧带肋钢筋性能应符合GB1499的规定。b)环氧树脂涂层钢筋的性能应符合JG3042的规定。c)螺旋筋采用低碳钢冷

9、拔钢丝,其性能应符合YB/T5294的规定。3.3.9起吊套管应符合设计图中的要求。3.3.10轨道板内预埋套管应满足客运专线扣件系统暂行技术条件(铁科技函2006248号)的相关要求。3.3.11除特殊要求外,钢材、水泥、掺合料、骨料和外加剂等材料的储存和施工等应符合铁路 混凝土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补充标准(铁建设2005160号)的规定。3.4主要工艺技术要求3.4.1模板a)应采用具有足够强度、刚度和稳定性的钢模。模板应能保证轨道板各部形状、尺寸及预埋件的准确位置。b)模板的制造允许公差以轨道板成品允许公差的1/2为准。c)模板支承基础应平整、坚实,不得因其不均匀性下沉引起模板变形。d)模板

10、应实行日常检查和定期检查,检查结果应记录在模型检查表中。日常检查应在每天作 业前进行,内容包括:外观、平整度;定期检查每月进行一次,内容包括长度、宽度、厚度和平整 度。3.4.2钢筋编组及预埋件安装a)钢筋加工在常温下以不损害其材质的方法进行,并按照设计图检查尺寸。钢筋端部弯折应 利用机具一次成形,不得进行回复操作。b)环氧树脂涂层钢筋的锚固长度应符合JG3042附录D的规定。c)钢筋骨架应在专用台架上进行制作,台架每月检查一次。d)轨道板内钢筋位置的允许偏差应满足表3.4.2的要求。e)轨道板内所有预埋件应按设计图位置和间距准确安装,并应与模板牢固连接,确保混凝土 振捣时不变位。表3.4.2

11、轨道板内钢筋位置的允许偏差序号项目允许偏差(mm)1预应力钢筋12非预应力钢筋53箍筋间距104钢筋保护层+5f)轨道板内钢筋不得与预埋件相碰。3.4.3混凝土配制和浇筑a)混凝土中应选用聚羧酸盐系减水剂及能够提高混凝土的早期强度和后期耐久性能的掺合 料。混凝土胶凝材料用量应不超过500kg/m3,水胶比不宜大于0.35,混凝土含气量应不大于3%。b)混凝土原材料应严格按照施工配合比要求进行称量,材料计量误差应符合铁路混凝土工 程施工质量验收补充标准(铁建设2005160号)的规定。c)混凝土浇筑前,应确认钢筋及预埋件的位置和间距,同时用500V兆欧表测量确认钢筋骨 架的绝缘性能,电阻应不小于

12、2MQ。d)混凝土浇筑前,应确认接地钢筋、接地端子的位置和焊接质量满足设计要求。e)混凝土应具有良好的密实性,浇筑时应保证钢筋和预埋件的正确位置。f)混凝土浇筑时,模板温度宜在5C35C。g) 混凝土拌和物入模温度应控制在5C30C;当昼夜平均气温低于5C或最低气温低于 -3C时,应采取保温措施,并按冬季施工处理。h)试生产前应采用所选用的水泥、骨料、掺合料、外加剂等原材料制作抗冻性、电通量试件 各一组,进行耐久性试验,并确保由不同原材料带入混凝土内的总碱含量和总氯离子含量符合本暂 行技术条件的要求。i)浇筑混凝土过程中,应随机取样制作混凝土强度、弹性模量试件,试件应与轨道板相同条 件下振动成

13、型和养护,28天试件应在脱模后进行标准养护,试件制作、养护应符合GB/T50081的规 定。3.4.4混凝土养护和轨道板脱模a)轨道板采用蒸气养护,分为静置、升温、恒温、降温四个阶段。混凝土浇注后在5C30C 的环境中静置3h以上方可升温。升温速度不应大于15C/h;恒温时蒸汽温度不宜超过45C,板内 芯部混凝土温度不应超过55C,最高温度的持续时间不宜超过6h;降温速度不应大于15C/h,脱 模时,轨道板表面与环境温差不应大于15C。b)混凝土脱模强度应不低于40MPa。轨道板脱模应利用其预埋的起吊装置,在确认预埋件与 模板的固定装置脱离后,水平缓慢起吊轨道板。c)轨道板脱模后,应水中养护3

14、天以上,养护的水温不应低于5C。3.4.5轨道板的预施应力a)混凝土强度和弹性模量达到设计值的80%,方可施加预应力。b)按设计张拉控制应力进行张拉,张拉记录应按附录A的要求完整、准确填写。c)张拉用千斤顶在使用前应与油压表配套标定,千斤顶的校正系数不得大于1.05。千斤顶标 定的有效期不得超过一个月或张拉300块板,油压表不得超过一周。d)预施应力值应采用双控,以油压表读数为主,以预应力筋伸长值作校核。实际伸长值与设 计伸长值的差值不得超出1mm,实测伸长值宜以10%张拉力作为测量的初始点。e)预应力筋张拉顺序应符合设计图纸要求。横向预应力筋采用单端张拉,固定端预应力筋螺 纹外露量控制在81

15、0mm;纵向预应力钢筋应两端张拉,并控制两端预应力筋螺纹外露量基本一致。f)张拉锚固后,严禁采用电弧或气割切断预应力筋。g)轨道板张拉完成后,应在板侧面标识“张拉完成”标记。3.4.6封锚砂浆的填压a)封锚砂浆采用42.5级水泥、筛除5mm以上颗粒的细骨料以及能提高砂浆韧性的聚醋酸乙烯 类聚合物乳液等配制,水泥用量不宜小于800kg/m3灰砂比不应小于0.50,水灰比不宜大于 0.18,聚合物用量(按折固量计)应不小于胶凝材料的2%。材料计量误差应符合铁路混凝 土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补充标准(铁建设2005160号)的规定。b)封锚砂浆采用强制式搅拌机拌制,搅拌机转速不宜小于180r/min。c)封锚砂浆填压前,应对锚穴进行清理,不得有油污、浮浆(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