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意思维策略.doc

上传人:大米 文档编号:548932253 上传时间:2023-05-08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创意思维策略.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创意思维策略.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创意思维策略.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创意思维策略.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创意思维策略.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创意思维策略.doc(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创意思维策略创意思维教学旨在鼓励学生能以不同角度去思考和探索问题,不受常规所限,发展创造力及培养勇于创新的精神。施教时,教师可按学生的特性和需要,弹性处理课程内容课程编排,提供支持性的环境,以开放性的提问技巧及灵活的教学策略,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 创意思维教学策略注重扩散性思维和聚敛性思维兼备的培训,培养创新思维的习惯。以下简介新诗欣赏及创作课程常用的创意思维教学策略:-(一) 脑力激荡法 (Brainstorming)(二) 分合法 (Synectics)(三) 奔驰法 (SCAMPER)(四) 七何(5W2H)检讨法(一)脑力激荡法(Brainstorming)方法简介脑力激荡法是由Osb

2、orn于1937年所倡导,此法强调集体思考的方法,着重互相激发思考,鼓励参加者于指定时间内,构想出大量的意念,并从中引发新颖的构思。脑力激荡法主要以团体方式进行,但也可用于个人思考上。(1)脑力激荡法的两个基本原理:l 只专心提出构想而不加以评价。l 不局限思考的空间,鼓励想出越多主意越好。 (2)具体原则:l 延缓批判为使主意容易产生,任何判断必须延至所有参加者发表其意念后,待整个活动快将完结前,才共同选出最佳的构想。 l 欢迎自由联想主意越奇越好,不限制或批评不合常理不切实际或可笑的念头,因此类意念常会触发别人的灵感。 l 统合与改进团体的成员互相鼓励发表及交流意见,利用改进别人的意见使成

3、为自己的意见,或者连结两个或三个以上的思考、看法而产生新的主意、看法或方案。 (二)分合法 (Synectics)方法简介Gordon 于1961年在分合法:创造能力的发展(Synectics: the development of creativity)一书中指出的一套解决问题的方法。此法主要是将原不相同亦无关联的元素加以联合整合,协助思考者分析问题,产生各种观点 新的意念/面貌。分合法中应用的创造过程主要为以下两种:(1) 使熟悉的事物变得新奇:是指把熟悉的事物陌生化。让学生去除旧问题、旧观念,并以崭新、具创意的观点去重新理解,如用新奇的角度去解释熟悉的事物。(2) 使新奇的事物变得熟悉:

4、是指熟悉陌生事物。让学生面对陌生事物或新观念时,亦能以熟悉的概念去理解和学习。常用的两种方式包括:分析法: 把陌生的事物分成许多小部份,并每小部份加以研究。类推法: 对陌生事物加以类推使其易于理解及更为熟悉。分合法主要是运用譬喻(metaphors)和类推(analogies)的技术来协助学生分析问题,并形成相异的观点。(1) 譬喻:譬喻的功能在使事物之间形成概念距离(conceptual distance),以激发学生的新思。包括了提供新颖的譬喻架构,让学生以新的途径去思考所熟悉的事物,如假若礼堂像。相反地,也可以旧有的方式去思索新的主题,如以飞虎队或军队比拟人体免疫系统。从而让学生能自由地

5、思索日常生活中的事物或经验,提升其敏觉力、变通力、流畅力及独创力。(2)类推:四种类推的方法:I. 狂想类推(fantasy analogy)此法鼓励学生尽情思索并产生多种不同的想法,甚至可以牵强附会和构想不寻常或狂想的观念。再由教师带领学生回到观念的实际分析和评鉴。常用之句型是假如.就会.或请尽量列举.。II. 直接类推(direct analogy)这是将两种不同事物,彼此加以譬喻或类推,并要求学生找出与实际生活情境类同之问题情境,或直接比较相类似的事物。此法更简单地比较两事物或概念,并将原本之情境或事物转换到另一情境或事物,从而产生新观念。可利用动物、植物、非生物等加以譬喻。 III.

6、拟人类推(personal analogy)将事物拟人化或人格化。如计算机的视像接收器是仿真人的眼睛功能。例如:保家卫国的军队就像人的免疫系统,发挥最大抵抗疾病的功能。在教学上,首先要使学生感受到,他是问题情境中的一个要素。所强调的是以同理心代入情境(empathetic involvement)。 IV. 符号类推(symbolic analogy)运用符号象征化的类推;如在诗词之中利用一些字词引伸高层次的意境或观念。例如:我们见到万里长城便感到其雄伟之气势并联想起祖国,看见交通灯便意识到规则。(三)奔驰法 (SCAMPER)Eberle (1971)提出奔驰法 (SCAMPER),SCAM

7、PER个字的缩写,代表七种改进的方向,帮助学生推出新的构想。下表简列了SCAMPER的概要及内容:Substitute(替代)何物可被取代?Combine (合并)可与何物合并而成为一体?Adapt (调适) 原物可否有需要调整的地方?Modify、Magnify(修改)可否改变原物的某些特质如意义、颜色、声音、形式等? Put to other uses(其它用途)可有其它非传统的用途?EEliminate(消除)可否将原物变小?浓缩?或省略某些部份?使其变得更完备、更精致?RRe-arrange(重排)、Reverse(颠倒)重组或重新安排原物的排序?或把相对的位置对调?(四)七何检讨法(

8、5W2H检讨法)七何检讨法是六何检讨法的延伸,提示讨论者从不同层面去思和解读问题。按问题的不同性质,用各种不同的发问技巧来检讨,以七个角度去探讨事物的合理性,从而提升学生的想象力及多角度思维,强化他们的观察力和敏觉力。(一) 为何(Why)(二) 何事(What)(三) 何人(Who)(四) 何时(When)(五) 何地(Where)(六) 如何(How)(七) 何价(How Much)总结创意思维策略繁多,本章只略述新诗欣赏及创作课程中应用的数种策略,以供教育同工参考。然而,在实际施教时,教师应依据施教对象的特性、学习目标和重点等因素,选取适切的策略,并需因应不同的变量作调适运用,或甚至自创新法,以配合各自的独特需要,达致更理想的教学果效。资料来源:校本资优课程教师培训教材套 - 创意思维教局课程发展处资优教育组编制网址:http:/resources.edb.gov.hk/gifted/ttp/main/index.html香港教育局课程发展处资优教育组编制的教材套,是专为香港学校而设计的校本资优课程教师培训教材套。教材套内的资优课程示例,可供有兴趣发展校本资优课程的学校参考及使用。有关教材套详情,请参阅以下网页:http:/resources.edb.gov.hk/gifted/ttp/main/index.html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研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