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狮子大王》教案及反思.doc

上传人:re****.1 文档编号:548932140 上传时间:2022-12-10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3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狮子大王》教案及反思.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狮子大王》教案及反思.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狮子大王》教案及反思.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狮子大王》教案及反思.doc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狮子大王》教案及反思.doc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狮子大王》教案及反思.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狮子大王》教案及反思.doc(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小学美术课堂以研代教模式探索狮子大王教案及反思李艳霞(美术)教学目标:1、通过本课学习初步了解如何利用观察、比较的方法抓住动物特点以及突出表现动物特点。2、通过画画、做做、演演狮子的形象,体验美术活动的乐趣。教学重点:引导学生利用观察、比较的方法抓住狮子的特点,进行大胆表现。教学难点:狮子头部特征的表现。教具:彩色卡纸、胶、剪刀,狮子视频、图片,教师制作的狮子面具等。教学过程:一、 感受1、感受狮子形象,引发学生兴趣教师利用多媒体展示狮子活动场景,让学生感受狮王的威风和霸气。2、谈话交流狮子形象,调动学生回忆你亲眼见过狮子吗,狮子大王长得是什么样子的?它的身高、体重怎样,它发出的声音是怎样的?

2、二、 观察1、出示狮王照片,引导学生观察老师也带来了一张狮王的照片,我们一起来看看。(1、)教师凝视图片,问学生“我在做什么?”学生有的说在看,有的说在观察,教师问“看和观察有什么区别?”学生通过教师的示范发现:看是随意的,观察是细致的,用心的。(2、)观察过程的引导猜猜我观察的是狮子大王的哪里?头、身、尾头部上我在先看哪里?我们发现狮王的头部是形状的,眼睛是形状的,鼻、口、耳、毛是怎样的?2、示范绘画提炼过程,渗透绘画表现方法观察之后我们要提炼出狮王的特点,并且要表现出来,谁愿意试着画一画?教师、学生同时用绘画的方法表现狮王。对比优缺,寻找最佳表现方法。2、展示狮王面具,激发学生兴趣我还能将

3、狮王的头像做成面具,请你来欣赏。三、探究(1、)观察面具,你发现了什么,你有怎样的方法可以制作出面具?给学生提共研究和思考的机会。(2、)总结制作方法,尝试自己创作四、展示舞动狮王,放飞心情。教师播放舞狮音乐,邀请学生参与舞狮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体验美术创作的快乐!五、拓展1、狮子的寓意2、不同材质的狮子作品3、狮子的生存状态目的拓展学生思维,引发学生对可持续发展的思考。反思:1、低年级美术教学中的要求要分步走,每节课解决一个重点。如观察方法的引导,教师可以细致地示范,我在怎样地观察,我观察的部位是哪里,我发现了什么等。让学生利用这样的方法观察另外的图片,说说自己的观察顺序,自己的发现、收获等

4、。让学生在巩固中,习惯这样的顺序和方法,并逐渐内化为自己的观察能力。2、动手能力的训练分步走。如本节课要求学生制作狮子大王的面具,但是很多学生在剪东西的时候不能熟练的使用剪刀,以致在剪纸时耗费过多的时间而不能在课堂上完成作品。有教师提出,是否可以有专门的剪刀使用训练课,只是用剪刀剪出很多的图形,如:方形、圆形、小花的形状,树叶的形状等,目的仅是让学生熟练使用剪刀。这确实是一种很好的思路!因为安全角度的考虑,很多孩子在家从没使用过剪刀,而在学校,教师也往往不让孩子带剪刀,剪刀这个常用的工具就像凶器一样被大人们管起来,让孩子和它离得远远的。这是以牺牲孩子技能成长为代价的溺爱,是过分担忧的悲哀!3、

5、“以研代教”模式应该分层次、分内容的细化。教知识是“教”,教方法则可能是“研”。“以研代教”是调动学生积极学习、主动参与的极好方式,但是,在一年级美术教学中应处于次要地位。因为,低年级的孩子本身研究能力不具备,他们的能力多是在模仿与不断地重复训练中获得的。让一群不具备能力的孩子自己去摸索学习方法,对于他们来说无疑是艰难且收效甚微的。当然,针对简单的问题,孩子们力所能及的事情,恰当的给予孩子探索的空间,孩子们也会在活动中摸索方法,理清思路,体验成功,争强自信!所以“以研代教”要细化,要针对不同年龄的学生有不同的要求,针对不同的教学内容有不同的研究切入点。讨来的巧克力是苦的 今天下午下学后儿子来到

6、我的办公室,我请胡老师给我们讲“20以内退位减”,儿子却偏偏不认真听。旁边董老师说到:“认真听,我这儿还有块巧克力呢!” 儿子始终不配合,我们只好做罢。 随后,我在另一间教室给儿子分析“20以内退位减”的方法,他倒是显得很积极。快下班了,我们又返回了办公室,就在我收拾东西的时候,董老师返回办公室来拿巧克力。“你家儿子真能磨呀,拽着我的衣服要巧克力。”我脸色一沉,儿子怎么会做这样的事情呀,真丢人!我随口说道:“别给他,先问他会不会算题。” . 下班了,董老师在楼梯口忙着布置板报。我从她身边走过,又转身回来,小声地问:“巧克力给他了吗?”“给了,要不一直缠着我,没法儿干活!”董老师应道。“我们有了

7、个坏开始。” . 回家的路上,儿子坐在车后,默不作声。我想他一定感受到了什么,也许正在为自己过分的讨要自责吧,也许他只是看到我的脸色不对也只跟着沉默。 一路无声。快到家了,门口有个小超市。我停下车,拿出钱说:“去买块巧克力。” 儿子沉着脸去了。 回家,进门,放书包,换鞋,洗手。 “去把巧克力拿来!”“这块是你缠着董老师要来的,这块是因为你前几天表现好妈妈买来奖励给你的,你打开尝尝,看哪块吃下去心里是甜的?” 果然是孩子,拨开巧克力的袋子真的放到嘴里吃了起来。我无语,沉着脸去了另一个房间。 许久,孩子也蹭了过了,他似乎后悔自己刚才的冲动了。我又问:“哪块巧克力好吃呀?” “生气时所有的东西都不好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幼儿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