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2微粒间作用力与物质性质(2).doc

上传人:大米 文档编号:548922422 上传时间:2024-01-10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55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专题2微粒间作用力与物质性质(2).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专题2微粒间作用力与物质性质(2).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专题2微粒间作用力与物质性质(2).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专题2微粒间作用力与物质性质(2).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专题2微粒间作用力与物质性质(2).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专题2微粒间作用力与物质性质(2).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专题2微粒间作用力与物质性质(2).doc(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吴江市中学高三化学一轮复习 物质结构与性质专题2 微粒间作用力与物质性质(2)1干冰气化时,下列所述内容发生变化的是( ) A分子内共价键 B分子间的作用力 C分子间的距离 D分子内共价键的键长2SiCl4的分子结构与CH4类似,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SiCl4具有正四面体的构型 B在SiCl4和CCl4晶体中,前者分子间作用力比后者大C常温下SiCl4是气体 DSiCl4的分子中硅氯键的极性比CCl4中的碳氯键强3分子间存在着分子作用间力的实验事实是( )A食盐、氯化钾等晶体易溶于水 B氯气在加压、降温时会变成液氯或固氯C 融化的铁水降温可铸成铁锭 D金刚石有相当大的硬度4下列说法不正

2、确的是( )A分子间作用力是分子间的弱相互作用B分子间氢键的形成除使物质的熔、沸点升高,对物质的溶解度、硬度等也都有影响C范德华力与氢键可同时存在于分子之间D氢键是一种特殊化学键,它广泛地存在于自然界中5在陆地生态系统研究中,2H、13C、15N、18O、34S等常用做环境分析指示物。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34S原子核内中子数为16 B在相同条件下1H216O比1H218O更易挥发C13C和15N原子核内的质子数相差2 D2H的酸性比1H的酸性更强6沸腾时只需克服范德华力的液体物质是( ) A水 B酒精 C溴 D水银7在氮族、氧族、卤素中NH3、H2O、HF出现沸点反常现象是由于( )A分

3、子间的结合力减小了 B键的极性很弱 C分子间产生了一种氢键的相互作用 D共用电子对强烈地偏向H原子8关于氢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每一个水分子内含有两个氢键 B由于N、O、F的电负性比较大,所以NH3、H2O、HF分子间都可以形成氢键C分子间形成的氢键使物质的熔点和沸点升高DH2O是一种非常稳定的化合物,这是由于氢键所致9现已知O3分子为V字形结构,O3在水中的溶解度和O2比较( ) AO3在水中的溶解度和O2一样 BO3在水中的溶解度比O2小CO3在水中的溶解度比O2要大 D没办法比较10在解释下列物质性质的变化规律与物质结构间的因果关系时,与键能无关的是( )AHF、HCl、HBr、

4、HI的热稳定性依次减弱 BF2、Cl2、Br2、I2的熔沸点逐渐升高CNaF、NaCl、NaBr、NaI的熔点依次降低 DH2S的熔沸点小于H2O的熔沸点11无机含氧酸的化学式可以用XOn(OH)m来表示,其中X代表成酸元素,n代表XO基中的氧原子数,m代表羟基(OH)数。n值越大,m值越小,则该酸的酸性就越强,硫酸、磷酸的结构为、,则它们的酸性( )A硫酸和磷酸都是强酸 B硫酸是强酸,但是酸性比磷酸弱C硫酸是强酸,且酸性比磷酸强 D磷酸和硫酸都是弱酸12S2Cl2是广泛用于橡胶工业的硫化剂,其分子结构如右下图所示。常温下,S2Cl2是一种橙黄色的液体,遇水易水解,并产生能使品红褪色的气体。下

5、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S2Cl2的电子式为BS2Cl2为含有极性键和非极性键的非极性分子CS2Br2与S2Cl2结构相似,熔沸点:S2Br2S2Cl2DS2Cl2与H2O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可能为:2S2Cl2+2H2O=SO2+3S+4HCl13下列对一些实验事实的理论解释正确的是( ) 选项实 验 事 实理 论 解 释A氮原子的第一电离能大于氧原子氮原子2p能级半充满BCO2为直线性分子CO2分子中CO之间的夹角为180C金刚石的熔点低于石墨金刚石是分子晶体,石墨是原子晶体DHF的沸点高于HClHF的相对分子质量小于HCl14英国路透社曾报道:以色列军方已经研制出一种新的刺激性非致命武器,

6、可用来驱散抗议者,这种新武器叫臭鼬弹(skunkbomb)。已知臭鼬剂主要成分是丁硫醇(C4H9SH),人的口臭是由于分泌出臭味的甲硫醇(CH3SH),液化气中添加的报警剂是极臭的乙硫醇(CH3CH2SH)。下列说法你认为不正确的是( )A丁硫醇、甲硫醇与乙硫醇互为同系物B沸点不同的丁硫醇有四种C丁硫醇在空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三氧化硫和水D在水溶液中,乙硫醇比乙醇更难电离出H+离子15下列变化或数据与氢键无关的是( )ASbH3的沸点比PH3高 B氨分子与水分子形成一水合氨C丙酮在己烷和三氟甲烷中易溶解,其中在三氟甲烷中溶解时的热效应较大D甲酸蒸气的密度在373K时为1.335gL1,在29

7、3K时为2.5 gL116有下列两组命题A组B组HI键键能大于HCl键键能HI比HCI稳定HI键键能小于HC1键键能HCl比HI稳定HI分子间作用力大于HCl分子间作用力HI沸点比HCl高HI分子间作用力小于HCl分子间作用力HI沸点比HCl低B组中命题正确,且能用A组命题加以正确解释的是( )A B C D17氢键可以表示为AHB,其产生的条件是A电负性大,它强烈地吸引氢的电子云,受体B具有能与氢原子强烈地相互作用的高电子云密度区(如孤对电子)。(1)分子间形成的氢键会使化合物的熔、沸点 ;分子内形成氢键会使化合物的熔、沸点 。(2)在极性溶剂中,溶质和溶剂的分子间形成氢键会使溶质的溶解度

8、(填“增大”或“减小”);当溶质的分子内形成氢键时,在极性溶剂中溶质的溶解度将 (填“增大”或“减 小”),在非极性溶剂中溶质的溶解度将 (填“增大”或“减小”)。(3)IBr在CCl4中的溶解度比Br2 ,其原因是(4)二聚甲酸解聚反应(HCOOH)22HCOOH,该反应需吸收60kJmol-1的能量,吸收能量的原因是 。18已知X、Y、Z、W是短周期中四种非金属元素,它们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X元素原子价电子排布式为ns1,Y元素是空气中含量最多的元素, Z 与W同主族,而且W原子的电子排布式中,p轨道上只有1个未成对电子。(1)写出元素符号:X _ 、Y _ 、Z _ 、W _ ;(2)由

9、元素X和元素Y形成的化合物电子式是 ,它的分子空间构型 ,它极易液化,也极易溶于水,是因为它的分子间,或它与水分子间容易形成 键,它与W元素形成的化合物属于 晶体;(3)这四种非金属元素中,电负性最大的元素是 ,它的基态原子的电子排布式是 ,据有关资料记载,它与硫原子能形成AB6型分子的八面体结构,S原子位于八面体的中心,其立体结构如上图,则该分子是_(填极性或者非极性)分子,S表现的化合价是_。19(1)前三周期元素中第一电离能最小的是 (填元素符号),其基态原子的电子排布式为 。第二周期非金属元素形成的氢化物中化学键极性最大的是 (填分子式),该物质在CCl4中的溶解度比在水中的溶解度 (

10、填“大”或“小”)。(2)物质形成分子间氢键和分子内氢键对物质性质的影响有显著差异。根据下表数据,形成分子间氢键的物质是 (填物质字母代号)。(3)晶格能的大小:MgO NaCl,键能的大小:HBr HI。(填“”、“”或“晶体硅二氧化硅碳化硅 BCI4 CBr4 CCl4 CH4 CSiF4 NaF NaCl NaBr20(1)I短周期某主族元素M的电离能如下图(A)所示。则M元素位于周期表的第 族。II图B折线c可以表达出第 族元素氢化物的沸点的变化规律。两位同学对某主族元素氢化物的沸点的变化趋势画出了两条折线a和b,你认为正确的是: (填“a”或“b”)部分有机物的熔沸点见下表:烃CH4

11、CH3CH3CH3(CH2)2CH3硝基苯酚沸点/-164-88.6-0.5熔点/4596114由这些数据你能得出的结论是(至少写2条): , 。(2)COCl2俗称光气,分子中C原子采取 杂化成键;其中碳氧原子之间共价键含有 (填字母)a2个键;b2个键;c1个键、1个键。(3)金属是钛(22Ti) 将是继铜、铁、铝之后人类广泛使用的第四种金属,试回答:ITi元素的基态原子的价电子层排布式为 ;II已知Ti3+可形成配位数为6的配合物。现有紫色和绿色两种含钛晶体,其组成均为TiCl36H2O。为测定这两种晶体的化学式,设计了如下实验:a分别取等质量的两种晶体的样品配成溶液;b向两种溶液中分别

12、滴入AgNO3溶液,均产生白色沉淀;c沉淀完全后分别过滤得两份沉淀,经洗涤干燥后称量发现:其沉淀质量:绿色晶体为紫色晶体的2/3。则绿色晶体配合物的化学式为 。专题2 微粒间作用力与物质性质(2)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升高 降低(2)增大 减小 增大(3)小 IBr为极性分子,而 CCl4、Br2为非极性分子,“相似”才“相溶”(4)解离二聚甲酸分子需要克服氢键的作用18(1)H、N、F、Cl ;(2) ,三角锥形,氢键,离子(3)F 1s2 2s22p5 非极性 619(1)Na 1S22S22P63S1 HF 小 (2)B (3) (4)B 20(1)IA IIIVA b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