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四年级下册语文教案渔歌子人教新课标3.docx

上传人:ni****g 文档编号:548913334 上传时间:2023-04-11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19.5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3年四年级下册语文教案渔歌子人教新课标3.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2023年四年级下册语文教案渔歌子人教新课标3.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2023年四年级下册语文教案渔歌子人教新课标3.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2023年四年级下册语文教案渔歌子人教新课标3.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2023年四年级下册语文教案渔歌子人教新课标3.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3年四年级下册语文教案渔歌子人教新课标3.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3年四年级下册语文教案渔歌子人教新课标3.docx(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这首词。2.通过引领学生入情入境、层层深入的诵读,学着运用展开想象的方法,初步理解词的内容,能用自己的话描述渔歌子这首词呈现的画面,体会诗人寄情山水、心志平和的情操,培养学生热爱自然山水的情感。3.拓展阅读,逐步培养对阅读古诗词的兴趣,并能主动积累优秀诗文。4.通过学习这首词,进一步感知词的特点。教学重难点:引导学生反复诵读,展开想象,在头脑中形成画面,加深对诗句的理解,体会词的意境。教学过程:一、复习引入课题1、开学初,我们就学习了一首词,还记得吗?请大家一起背一遍。2、今天这节课我们再学习一首张志和写的词渔歌子。(板书课题)“渔歌子”是词牌名,你还

2、知道有哪些词牌名吗?二、指导朗读,初步感知。1、出示学路指导: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这首词。提示:仔仔细细读上四遍,前两遍要注意词当中的生字和多音字,把词念得字正腔圆;后两遍要注意把词读通顺,读出节奏,读出韵味。2、出示词语认读。强调多音字“塞si”,看插图理解“箬笠、蓑衣”。3、诗词在古时候是用来唱的。读的时候很注意抑扬顿挫,轻重缓急。谁再来念念?读出它的节奏,读出它的韵味。4、教给大家一个声音清亮的方法:坐正,挺胸,抬头看前面再念一遍。三、理解句意,感受如画的江南美景1、张志和不仅是著名的词人,还是有名的大画家。他常常把画画的技巧融入到写词当中,他的好朋友大书法家颜真卿是这样夸他的,说他的词是:

3、词中有画,画中有词。意思就是说,他写的词就像一幅画。默读这首词,看看词中为我们描画了哪些景物?拿上笔,做上记号。2、数数,有多少景物?整首词27个字就描写了9种景物,诗词就是这么简洁。正是应为简洁,这些景物的颜色呀、姿态呀都没有写进去,那请同学们展开想像,说说这些景物是怎样的?先说:怎样的西塞山?:翠绿的西塞山:危峰兀立的西塞山:陡峭的西塞山:山清水秀的西塞山怎样的桃花?:粉红的桃花:多姿多彩的桃花:姹紫嫣红的桃花怎样的斜风?:微微的斜风细雨?蒙蒙的,凉凉的流水、白露、鲑鱼?选一个说说?鲜美的鲑鱼时快时慢的流水3、这些景物加了颜色、姿态,生动多了。那能不能把这些颜色、姿态送到这首词中,用自己的

4、语言说说这首词所描写的景色?4、在他们两个的描述中,你觉得这里的景色怎样?(美丽如画)(板书)5、张志和把江南写得多美啊!其实不仅张志和写江南,还有许多写江南的诗词。(课件出示:白居易忆江南、王安石的泊船瓜洲)四、入境如情,体悟心情1、这首词中,不仅有这些景物,还有一个不能忽视的人,这个人是怎样的穿着?怎样的姿态?悠然自得的渔夫渔夫在斜风细雨中迟迟不想回家,好像沉浸在这美丽的意境中板书:悠然自得 人2、此时的渔夫心情如何?高兴,有鳜鱼钓舒畅兴奋,他想,今天的晚餐有着落的平和,笑眯眯的。是啊,表情都看到了。完善板书:美丽如画 景悠然自得 人兴奋舒畅 情3、词中没有一个字写到人物的心情,那你是怎么

5、感受到的?(句子所描写的景物中体会到诗人的心情。)补充另一首词天净沙 秋思你再看看,这个人的心情如何?是兴奋舒畅的吗?(悲哀、忧愁)你是从哪里体会到的?(枯藤,老树,昏鸦,古道,西风,瘦马)虽然没有学过这首词,但是聪明的孩子,你们能从作者笔下的景物中可以看到作者的心情你看,张志和笔下的白鹭、桃花、鳜鱼、斜风细雨你们就是从这些景物中窥伺到作者的心情。这首词,不仅让我们看到了一幅江南春时的美丽景色,还通过景物感受到诗人悠闲自得、兴奋舒畅的心情。再读读这首词,请问,这里的“归”指的是回到哪里?(回到自己的家)五 深探“不须归”1 同学们,让我们联系时代背景去感悟张志和“不须归”的情怀。词人张志和年少

6、得志,曾经是朝廷命官,后来因得罪权贵被贬官,他干脆辞官不做,隐身于大自然,寄情于山水,以游赏为乐,以钓鱼为趣,自称烟波钓徒,过起了天大地大四处是我家的游历生活,以至常年不回家。所以这里的不须归是指回哪里?后来朝廷派人找张志和回去做官,张志和说斜风细雨不须归。这里的归又是指回哪里?他的大哥张松龄担心弟弟在外面受苦,特地写了一首词和答弟志和渔父歌,劝弟弟回家。(课件出示张松龄的和答弟志和渔父歌:乐是风波钓是闲,草堂松径已胜攀。太湖水,洞庭山,狂风浪起且须还。)师:下面,我来当哥哥,你们当张志和,我们一起来对读两首词。“乐是风波钓是闲,草堂松径已胜攀。太湖水,洞庭山,狂风浪起且须还。”生:(齐读)西

7、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师:太湖水,洞庭山,狂风浪起且须还。生:(齐读)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师:狂风浪起且须还。生:(齐读)斜风细雨不须归。师:且须还。生:(齐读)不须归。师:(指生)志和啊,你为何不归?生1:西塞山的风景太美了,我完全沉浸在风景里,不想回家。生2:我爱大自然,大自然就是我的家。生3:春光这么好,我想多玩会儿。2. 是啊,你们真是张志和的知音。据他的好朋友颜真卿记载:张志和每次垂钓,他的鱼钩是没有鱼饵的。有鱼饵,鱼才会上钩,没有鱼饵,能钓到鱼吗?师:是啊,世人哪得识深意,此翁取适非取鱼!3. 让我们像张志和那样,独坐着,任清风拂

8、面,任桃花的芬芳扑鼻而来,一起读音乐响起4. 这首渔歌子流传至今,已上千年。来,让我们深情地吟诵这首千古绝唱,让它在我们的心中定格成一幅清丽自然、醇香久远的永恒画卷吧!6、后来大家都非常喜欢这首词,里面有一个句子成为千古流传的名句,在大家写文章的时候常常被用到。你觉得是指哪一句?为什么?:西塞山因为景色美丽,一看到美丽的景色,就想起这句诗。:青箬笠7、如果朋友看见我在雨中散步,问我,咦,你怎么不回家呢?我可以用一句诗回答他斜风细雨不需归如果有一个人遇到了困难,经历了艰难,他也可以用一句诗安慰自己斜风细雨不需归看来斜凤细雨不仅指自然界的斜凤细雨,还可以指生活中遇到的困难。教师小结:现在,到底词会流传哪一句已经不重要了,重要的是这首诗还会千古流传,一定还会流传下去,从同学们中间流传下去。最后我们在这首音乐中结束这堂课。板书:美丽如画 景悠然自得 人兴奋舒畅 情第 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其它文档 > 租房合同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