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9省道太仓延伸段境影响评价报告书

上传人:M****1 文档编号:548911439 上传时间:2023-05-17 格式:DOC 页数:28 大小:10.13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339省道太仓延伸段境影响评价报告书_第1页
第1页 / 共28页
339省道太仓延伸段境影响评价报告书_第2页
第2页 / 共28页
339省道太仓延伸段境影响评价报告书_第3页
第3页 / 共28页
339省道太仓延伸段境影响评价报告书_第4页
第4页 / 共28页
339省道太仓延伸段境影响评价报告书_第5页
第5页 / 共2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339省道太仓延伸段境影响评价报告书》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339省道太仓延伸段境影响评价报告书(2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339省道太仓延伸段环境影响报告书(简本)建设单位:太仓市交通运输局编制单位:同 济 大 学二O一二年十月331省道盐城西段改扩建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简本)目 录1 建设项目概况11.1建设项目的地点及相关背景11.2 建设内容、建设周期及投资11.3 方案比选及与相关法律法规及沿线规划的协调性分析22 建设项目周围环境现状32.1 建设项目所在地的环境现状32.1.1生态环境32.1.2声环境32.1.3地表水环境32.1.4地下水环境32.1.5环境空气32.2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范围33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预测及拟采取的主要措施及效果53.1 对环境的主要影响53.2 环境保护目标分布情况5

2、3.3 主要环境影响及预测评价结果73.3.1社会环境73.3.2生态环境73.3.3地表水环境73.3.4地下水环境73.3.5声环境73.3.6固体废物83.3.7环境空气83.3.8环境风险事故83.4 对重要生态功能区的影响分析83.5 主要环保措施93.3.1设计期93.5.2施工期93.5.3营运期143.6 环境风险143.7 环境保护投资估算143.8 经济损益分析153.9 防护距离内的敏感目标的情况及采取的措施153.10 环境管理、监理与监测154 公众参与164.1 调查范围、调查内容、调查形式164.1.1 调查范围164.1.2 调查形式164.2公众意见调查164

3、.2.1 公示调查164.2.2 问卷调查164.3 公众意见的采纳情况214.3.1 个人意见214.3.2 单位意见224.4 公众参与结论225 评价结论236 联系方式242339省道太仓延伸段环境影响报告书(简本)1 建设项目概况1.1建设项目的地点及相关背景本项目位于太仓市,项目起点为339省道实施的终点,终点接338省道,沿线主要相关道路有浏茜路、滨江大道、郑和大街(浏昆公路)、渔港路等。起讫点桩号为K0+000K8+801.403,项目全长8.801km,起于现有339省道的终点,线位避高压铁塔,向东跨过向阳河,向东与浏茜路平交后,避开已经成厂房及园中园,与规划的滨江大道平交后

4、,利用滨江大道线位向南,斜跨过洋子泾后,与郑和大街平交,继续向南跨越新浏河大桥后,利用已建成的地方道路,接上338省道。339省道太仓延伸段不仅可以加强了太仓市区、太仓港区、浏河片区之间的联系,也重新构筑了一条太仓与上海的便捷联系通道。它对缓解区域交通压力、加快“接轨上海”步伐、推动太仓市城乡一体化建设等具有重要的意义。太仓市已经把339省道太仓延伸段列为太仓“十二五”开局之年的重大基础设施建设项目。1.2 建设内容、建设周期及投资本工程项目推荐路线全长约8.801km。按公路一级标准设计,设计速度80km/h,路线受路侧管线、河流、建筑物等影响,道路标准横断面各个路段并不一致。沿线设有桥涵等

5、结构物所采用的设计负荷标准为公路-级,全线共设大桥1座,中小桥8座。路基土石方量为99.74万m3,拟建项目永久性占地562.08亩,临时占地137.903亩,拆迁房屋23200m2。项目总投资额约6.4亿元,其中环保投资3515.5万元。本项目预计2012年上半开工建设,2013年上半年建成通车。主要工程技术指标和工程数量见表1和表2。表1 主要技术指标序号类别本项目1公路等级一级公路2设计车速(Km/h)803车道数起点郑和大街采用四车道,郑和大街终点采用六车道4设计洪水频率大中小桥及涵洞1100,特大桥13005荷载等级公路-1级6抗震要求桥涵构造物抗震设防等级为7级表2 主要工程数量表

6、序号工程项目单位数量备注1路线里程Km8.8012征用土地亩562.083拆迁建筑物100023.224土方数量10000m99.745路基防护工程7.3936路基路面排水7.3937特殊路基处理1.9698沥青砼路面1000020.32未含桥梁9交通安全设施8.80110桥梁中小桥m/座190/8特大桥m/座1300/111涵洞道712立体交叉处13平面交叉处81.3 方案比选及与相关法律法规及沿线规划的协调性分析项目拟定了2种方案,方案一和方案二,本次对这2种方案进行了综合的比选。方案一起于现有339省道的终点,向东与浏茜路平交后,避开园花园,与规划的滨江大道平交后,利用滨江大道线位向南,

7、斜跨过洋子泾后,与郑和大街平交,继续向南跨越新浏河大桥后,利用已建成的地方道路,接上338省道,沿338省道至沪太交界。方案二起于现有339省道终点,与338省道共线,至沪太交界。该段338省道路线全长9.75Km,沥青砼路面,双向四车道,路基全宽25.5m(25m),具体路幅布置为 0.75m土路肩+3m硬路肩+7.5m行车道+0.5m路缘带+2(1.5)m中分带+0.5m路缘带+7.5m行车道+3m硬路肩+0.75m土路肩;338省道共有跨新浏河大桥一座,中小桥5座。从工程规模、施工难度、限制条件和经济效益方面综合权衡了两个方案的利弊。方案一不仅限制条件少,工程规模较方案二要小,施工难度也

8、比较小,还能新辟与上海之间的联系通道,有利于实现“接轨上海”的战略目标,同时也加强了滨江新城、太仓港区及太仓市区之间的联系,对于带动太仓的社会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因此经过综合分析比较后推荐采用方案一。项目的建设符合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1 年本)(发改委第9 号令)的相关要求,符合江苏省干线公路网规划、太仓市城市总体规划(2010-2030)、浏河镇总体规划(2010-2030)、浏河镇总体规划土地利用规划(2010-2030)和太仓市公路水路网规划(2010-2030)等相关规划的相关要求。2 建设项目周围环境现状2.1 建设项目所在地的环境现状2.1.1生态环境(1)项目永久占地

9、中以耕地和水域及水利设施用地为主;(4)项目沿线没有珍贵野生动植物分布。2.1.2声环境根据监测结果,本项目道路沿线4个监测点中,除除六里村七、新港小学昼间超标4.0dB和4.4dB之外,其余敏感点昼间夜间均达标。根据现场调查,超标主要是受敏感点周围交通噪声及自身社会生活噪声的影响。2.1.3地表水环境根据现状监测,五号河、新浏河水质指标均满足相应的功能区水质标准。可见当地河流的水质情况良好。2.1.4地下水环境项目区内地下水类型主要为松散岩类孔隙水:分为潜水层和弱承压水层。地下水又与地表水存在紧密的水力联系,受大气降水补给及河流的补给。排泄方式主要为地面蒸发、植物蒸腾。项目所在区域地下水环境

10、质量监测指标中,汞和砷两项指标严重超标,汞的最大超标倍数为30,砷的最大超标倍数为14,不符合地下水质量标准(GB/T14848-93)类水标准。可见,项目沿线的地下水已经受到污染,该处地下水不具有饮用功能。2.1.5环境空气现状监测结果表明,项目沿线区域的PM10日均值、NO2小时值均满足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中的二级标准,本项目所在地环境空气质量现状良好。2.2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范围根据339省道太仓延伸段工程设计期、施工期和营运期对环境的影响特点和各路段的自然环境特点,结合以往环境影响评价工作及类比监测的实践经验,确定本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范围如表3,工程路线走线见图1

11、。表3 环境影响评价范围评价内容评价范围社会环境拟建公路直接影响区:太仓市浏河镇生态环境道路中心线两侧200m以内区域、道路沿线动土范围声环境道路中心线两侧200m范围内,各类施工场界外100米范围内环境空气拟建公路中心线线两侧各200m以内区域地表水环境拟建公路中心线两侧各200米以内地区,对所跨特殊河流,评价范围将适当增长地下水环境道路建设、运营可能导致地下水水位变化的区域,一般在一个完整的水文地质单元区域内3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预测及拟采取的主要措施及效果3.1 对环境的主要影响施工准备期突出问题是征地与拆迁,主要环境影响是社会环境。在公路工程的施工期,主要是工程建设对土地的占用;工程开挖

12、改变地形地貌,破环植被,造成原地表裸露增加新的水土流失等,构成对生态环境的影响;以及车辆行驶噪声、施工期机械噪声对沿线声环境的影响;施工扬尘对环境空气的污染;生产废水、生活污水对水环境的影响。营运期对环境的影响突出表现在对沿线声环境的负面影响。特别是夜间路侧声环境敏感点的超标。工程产生的主要污染物、处理措施以及达标排放请况见表3。表3 公路工程环境影响分析表时期影响分布影响来源与环节主要污染要素影响位置影响程度特点施工期生态环境施工、征地土石方、工程废物全线严重植被破坏产生水土流失声环境运输、施工机械交通与机械噪声施工路段较严重与施工同步环境空气运输、堆放的原材料,施工机械TSP、NO2、CO

13、和沥青烟PM10施工路段TSP严重与施工同步水环境生活污水、垃圾和工程废物pH、SS、COD、高锰酸盐指数施工营地较严重与施工同步社会环境拆迁安置、 土地和资源利用、分割村舍、交通联网、国民经济制约辐射区域明显长期影响景观环境施工、征地土石方工程风景名胜区较明显施工期营运期声环境高速行驶车辆交通噪声沿线严重长期影响环境空气汽车尾气NO2、CO、PM10沿线较严重长期影响水环境路面雨水径流COD、石油类沿线较轻长期影响社会环境拆迁安置、土地和资源利用、分割村落、交通联网、国民经济制约辐射区域明显长期影响固体废弃物运输散落蔽体运输材料沿线轻微长期影响事故有害物质运输有害物质发生事故气、液、固事故发

14、生点严重不确定3.2 环境保护目标分布情况1、社会环境保护目标主要是与太仓市的城市总体规划,工程涉及到征地拆迁影响的居民和沿线受影响的农田水里设施。2、生态环境保护目标主要是浏河风景名胜区以及工程沿线的陆生植物、水声植物等。工程在K4+300-K8+800(终点)约4.5公里的路段将经过浏河风景名胜区,本项目与浏河风景名胜区的位置关系如图2所示。3、地表水环境保护目标涉及的主要河流;五号河、洋子泾和新浏河3条河流,如图1所示,路线距离第三水厂的取水口有5.1公里,位置如图3所示。4、声、气环境敏感点工程区域评价范围内的声、气环境敏感点,公路沿线中心线两侧200m范围内敏感点共计9个,其中居民点8处,学校1处,如图1所示图2 本项目与浏河风景名胜区的位置关系。图3 本项目与沿线第三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