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镇林业调研报告2

上传人:cn****1 文档编号:548910108 上传时间:2023-06-07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1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乡镇林业调研报告2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乡镇林业调研报告2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乡镇林业调研报告2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乡镇林业调研报告2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乡镇林业调研报告2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乡镇林业调研报告2》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乡镇林业调研报告2(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乡镇林业调研报告范本 一、我省基层林业站建设简要回顾 回顾我省林业站建设发展历程,大致经历了以下三个阶段。一是191年至987年的缓慢发展阶段。为适应林业建设需要,我省于11年开始在重点林区设置区、乡(镇)林业站,但发展一直比较缓慢。到1987年底,林业站只有55个,职工仅995人。二是98年至192年的快速发展阶段。19年原国家林业部将林业站建设作为林业改革重要任务之一,提出利用5年时间把区、乡(镇)林业站建设好。我省即把建站设员工作摆在突出的位置,林业站建设步伐加快,发展迅速。截止1992年,全省已建有林业站10个(占乡镇总数的6.9%),站员46人,其中正式职工2627人。三是1年以来的

2、标准化建设阶段。993年6月,全省林业站工作会议在XX县区召开,研究和部署林业站开展标准化建设,标志着我省开始了以核定林业站机构编制,提高队伍素质,加强站房、交通、通讯等基础设施和制度、图表及档案管理建设为中心;以强化林业社会化服务职能,加快林业站自身经济建设及廉政建设等为主要内容的林业站标准化建设阶段。在这一阶段,我省紧紧围绕林业站标准化建设这根主线,巩固和完善前期建站成果,发挥林业站的多项职能作用,为实现“五八”造林绿化规划、林业第二次创业和绿色长廊工程目标做出了积极贡献,现在正全力投入到退耕还林等林业重点工程建设之中。 据调查统计,目前全省保留单独设立的基层林业站有86个,在农林水综合站

3、加挂林业站牌子的挂牌林业站01个,另有综合站284个。全省各类站共定林业人员编制40人,实有林业正式职工4517人。截止目前,全省已经有6个县(市、区)获得了国家林业部(局)确认的林业站标准化建设“合格县”称号。 二、林业站存在的主要问题与分析 (一)林业站机构不稳定 据摸底调查,从总体上看,目前我省山区及重点丘陵、平原区基层林业站机构较为稳定。2个山区县基本上以乡镇设立林业站,其它重点丘陵、平原区县多以6个乡镇设立林业中心站或在重点林业乡镇设立林业站。而在一般平原区和丘陵区,如阜阳、亳 州、合肥、蚌埠和XX市的全部或者大部县(市、区)均为设立综合站;巢湖、安庆、六安、XX市等的一些县(市、区

4、)多为在综合站的基础上加挂林业站牌。全省单独设立80个林业站,较xx年底全省已建的113个林业站缩减了%。 形成目前局面的原因在于,自199年开展撤区并乡及乡镇机构改革以来,我省林业站就一直受到“撤并”的影响。x年9月新一轮乡镇机构改革后,各地又开始撤并林业站机构,下放林业站管理权限,大幅度裁减林业站人员。据统计,到改革后第一年,也是最严重时的xx年底,全省实有基层林业站73个(较x年缩减5),落实核定林业站编制3035人(较x年缩减%,占省编委核定全省林业站编制数的52%),实有职工3221人(较x年缩减39%)。与国家加快林业发展的形势,与多项林业重点工程实施的实际需要不相适应。林业站机构

5、的不健全、不完善、不稳定难以保证各项林业重点工程的顺利实施。 (二)人员编制少,事业经费难落实 本次调查,各地均反映林业站人员编制少,且多数山区县林业站人员事业经费不能列入县级财政预算,实行全额拨款,加重了林业部门的经费压力。如XX县区有21个乡镇,设立6个中心站,核定编制才1人;XX县区是我省重点山区县,全市19个乡镇办均单独设置了林业站,核实编制113人,站均.95人,而该市有林业用地面积5万亩,站人均25万亩。XX县区林业用地面积达0多万亩,全县29个乡镇林业站,只核实编制8人,站均07人,人均林用地面积近5万亩。都与X省乡镇林业工作站人员编制标准(试行)X县区乡镇站编制基数为3人,每1

6、.5万亩林业用地增编1人的规定要求有较大出入。又如重点山区县XX县区,全县3个林业站,定编28人,站均编制只有3.28人。而且,该县林业站事业经费得不到保证。县财政每年总体上划拨给县林业局的事业经费只有42万元。导致该县2名农民技术员(包括从社会上招收的“林政员”、“林管员”和“林业基金代征员”),1997年参加了XX市人事、林业部门联合组织的考试、考核,被择优聘用;年又参加机构改革中的考试、考核竞争上岗,身份虽已解决,但其工资等待遇却一直不能兑现。近几年来,不时有上访发生。类似的情况在绩溪、岳西、潜山、霍山、金寨等县均不同程度地存在。 据摸底调查统计,全省各类站共核定林业人员编制001人,其

7、中,单独设立林业站的59个县(市、区)设立780个林业站(注:还有濉溪、肥东、无为等县少数乡镇设有林业站,多数乡镇为综合站,故未计其中), 下达编制3人,站均89人;有8个县(市、区)设立31个挂牌林业站,下达编制66人,站均.21人;其它32个编制多属综合站中落实林业人员。全省各类站实有林业正式职工中还有2的人员事业费未列入县级财政预算。 (三)管理体制不顺,林业站职工待遇低 目前全省基层林业站管理体制多种多样。据调查,全省有35个县(市、区)83个林业站“三权”在县级林业主管部门,实行以条为主的管理体制。主要分布在山区县和设立林业中心站的县;有3个县(市、区)157个林业站和8个挂牌林业站

8、实行双重领导;还有20个县(市、区)18个林业站和12个挂牌林业站,1个县(市、区)8个林业站和284个综合站实行以块为主的管理体制。 金寨、青阳、桐城、埇桥、X县区、濉溪等县(市、区)普遍反映,由于林业站现属乡镇以块为主的管理,存在下列弊端:一是林业站职工成了乡(镇)干部,要参加乡镇中心工作,成天包村下队,计生收税,无力投身林业工作;二是林业站职工待遇低,工资福利难保证;三是森林资源管理失控;四是造林质量难保证;五是林业主管部门落实任务不畅等等。同时,多年来一些地方将林业站“三权”下放与收回几经反复,动摇了基层林业站职工的工作积极性。如在工资兑现上,林业站“三权”下放的县区,庙前乡财政只拨给

9、林业站基本工资(占70%)的80,而浮动工资(占30%)、23元津贴工资等一概不发,林业站职工在家扎大扫把卖,每月只能勉强兑现基本工资。 与此同时,省林业厅没有专门的管理机构,市级X县区级林业主管部门内也没有统一的专门的林业站管理机构。林业站管理的职能分散在办公室(人秘股)、林业站(造林科)、资源科(股)、技术推广中心等部门。盛市、县三级林业站主管部门的管理体系也有待理顺与加强。 内容总结(1)乡镇林业调研报告范本 一、我省基层林业站建设简要回顾 回顾我省林业站建设发展历程,大致经历了以下三个阶段(2)二是1988年至1992年的快速发展阶段(3)而在一般平原区和丘陵区,如阜阳、亳 州、合肥、蚌埠和XX市的全部或者大部县(市、区)均为设立综合站(4)还有0个县(市、区)148个林业站和12个挂牌林业站,18个县(市、区)18个林业站和284个综合站实行以块为主的管理体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演讲稿/致辞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