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义8:情绪实验

上传人:人*** 文档编号:548905619 上传时间:2022-09-18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14.7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讲义8:情绪实验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讲义8:情绪实验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讲义8:情绪实验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讲义8:情绪实验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讲义8:情绪实验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讲义8:情绪实验》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讲义8:情绪实验(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情绪实验本章细目(讲授2学时,实验1学时)第一节情绪实验研究概述一、情绪实验研究的传统方法:印象法;表现法。二、情绪实验的变量:认知变量;行为变量;生理变量。第二节情绪的生理指标一、皮肤电反应二、循环系统:脉搏;血管容积;血压。三、呼吸四、脑电波五、生化指标六、语图分析法七、指标的综合使用第三节 表情研究方法一、表情研究的理论依据二、面部表情的早期研究:面部表情的直线量表;面部表情的圆形量表;面部表情的三维模式图;表情判断的早期方法。三、面部表情的现代测量技术:面部动作编码系统;面部表情的两个测量系统。第四节主观体验测量方法一、形容词检表:心境形容词检表;情绪-心境测查量表。二、维量等级量表和

2、分化情绪量表三、应用性情绪量表重点与难点重点:情绪实验的变量,情绪的生理指标,表情研究方法,主观体验测量方法。难点:表情研究方法。本章实验情绪对动作稳定性的影响(动作稳定器,记数记时器)第一节情绪实验研究概述一、情绪实验研究的传统方法1、印象法:给被试者呈现一定的情绪刺激,通过问答来了解其情绪的主观体验。 这种方法比较主观,结果难以比较,容易削弱情绪的强度。2、表现法:对伴随情绪的生理和行为变化进行测量和分析。这种方法比较客观, 但生理和行为变化本身并不等同于情绪。二、情绪实验的变量(一)认知变量指被试者对于情境的感知、对刺激事件的解释以及自己意识到的情绪体验。1、情境变量:是引起情绪的事件及

3、其事件发生的环境。主要作为自变量,它要通 过被试者的认知起作用。操纵情境变量的方法:(1)让被试者直接处在某种情境中;(2)让被试者观看一个 实际发生的情景;(3)控制被试者对情境的认知。2、认知解释:是由实验者操纵的被试者对情境或其他情绪刺激的认识、理解。它 可以作为自变量。3、自我报告:由被试者口头报告的情绪体验,或采用情绪量表、情绪问卷获得的 被试者的情绪体验。它可以作为自变量,也可以作为因变量。情绪量表,按照测量内容分为:情绪特质量表、情绪状态量表;按照量表形式分为: 情绪体验的直接提问、情绪状态形容词核对表、情绪体验等级评定量表。(二)行为变量指被试者伴随情绪表现出来的明显的反应模式

4、和行为。它主要作为因变量。1、情绪行为,是在特定情绪状态下的典型行为。2、情绪表现,是人在情绪状态下的一切生理、心理和行为的变化。3、完成行为,是在一定情绪状态下完成某种作业的情况。使用行为变量,要注意由于具体情境、文化背景、个体差异而导致的变化。(三)生理变量1、作为自变量的生理变量(主要用于动物实验)(1)损伤法:损伤神经系统的某些部位,或切断神经系统的某些部分之间的联系, 引起情绪的变化。(2)电刺激法:通过技术手段,用电流刺激神经系统的某些部位,引起情绪的变 化。如,用电刺激法发现老鼠大脑中存在“快乐”中枢和“痛苦”中枢;用电击引起个 体的焦虑情绪。(3)化学刺激法:用激素、神经递质等

5、,直接作用于中枢神经的某一部位,或直 接作用于整个有机体,引起情绪的变化或使有机体处于一定的生理唤醒状态。作为自变量的生理变量通常要与认知变量结合起来才能发挥作用。2、作为因变量的生理变量指伴随情绪的生理变化,即情绪的生理指标。包括:皮肤电、血压、脉搏、呼吸、 脑电波、语音颤动、激素和神经递质等。详见下一节。第二节情绪的生理指标一、皮肤电反应指情绪状态下的皮肤电阻的变化。是由于皮肤内血管的收缩或舒张,以及皮肤汗腺 的活动所引起。受到机体唤醒水平、身体温度、活动强度和各种情绪性刺激的影响。二、循环系统的指标脉搏:情绪影响脉搏的快慢。血管容积:情绪影响血管的收缩和舒张。血压:情绪影响血压的高低。三

6、、呼吸情绪影响呼吸的速度、深度和频率。测量呼吸的方法:(1)吸气呼气比率法,求吸气与呼气的时间之比。(2)吸气相对 时间表示法,求吸气时间占整个呼吸周期时间的比例。(3)次数法,测量呼吸的频率和 深度。四、语图分析法当人说话时,会有听不到的、并且不能随意控制的语音的颤动。当人处于紧张情绪 状态时,语音的正常颤动被抑制。利用语图仪中的声音应激分析器,对人的语音颤动进 行记录,可以据此分析人的情绪状态。声音应激分析器也用于测慌。五、脑电波情绪引起中枢神经的变化,从而引起脑电波的变化。例如,强烈情绪使a波消失, 脑电波振幅降低。脑电波仪记录到的各种意识活动水平下的脑电波频率为:清醒、积极思维状态一一

7、P波,1330次/秒清醒、放松状态a波,812次/秒浅睡状态一一0波,47次/秒慢波睡眠状态一一 6波,13次/秒(波幅较大,无眼动)快波睡眠状态一一a波,812次/秒(波幅较小,有快速眼动)六、生化指标指在情绪状态下,身体中生物化学物质、神经递质的变化。如,情绪紧张时,肾上 腺素和去甲肾上腺素的分泌量增加。七、生理指标的综合运用单一生理指标与情绪之间的关系往往不显著,多项生理指标的组合容易与情绪之间 产生显著关系。多项生理记录仪,可以同时测定心率、血压、呼吸和皮肤电等。它也用于测谎。第三节表情研究方法一、表情研究的理论依据面部表情是传达情绪信息的外部行为;人类的面部表情具有共同性;新生婴儿不

8、经 学习就能表现出基本情绪的面部表情模式。二、面部表情的早期研究1、面部表情的直线量表武德沃斯采用对面部表情照片进行评定的方法,制作了包括六种基本情绪的单维度 量表,测量6种情绪:(1)喜爱、幸福、快乐;(2)惊讶;(3)恐惧、痛苦;(4)愤怒、 果敢;(5)厌恶;(6)蔑视。2、面部表情的圆形量表施洛斯贝格,在直线量表的基础上提出了情绪的两个维度:愉快不愉快,作为 纵轴;注意厌弃,作为横轴。每个维度分9个等级。在各个象限上分布以上6种情 绪。3、面部表情的三维模式施洛斯贝格,进一步提出情绪的三个维度:愉快不愉快,注意拒绝,睡眠 紧张。4、表情判断的早期方法波林和铁钦纳根据皮德里特设计的面部表

9、情图,用面部不同部位的表情图片,测量 面部肌肉活动所构成的表情元素。由于缺乏具体的情境,判断结果不够准确。三、面部表情的现代测量技术(一)面部动作编码系统(FACS)艾克曼等人编制。记录所有可观察到的、最精细的面部肌肉运动。包括28种单一 活动单位和19种复合活动单位。(二)面部表情的两个测量系统伊扎德等人编制。1、最大限度辨别面部肌肉运动编码系统(MAX)。将人的面部划分为三部分:额眉- 鼻根区,眼-鼻-颊区,口-唇-下巴区。共29个面部肌肉运动单元。2、表情辨别整体判断系统(AFFEX)。组合面部运动单元,从整体上判断基本情绪。现代面部表情测量技术的特点:(1)测量的是面部肌肉运动本身,不

10、是面部给予 观察者的信息;(2)严格遵循神经解剖学原则;(3)比较准确、客观,便于使用。第四节主观体验测量方法主要采用标准化量表测量被试者的情绪体验。一、形容词检表1、心境形容词检表:被试者通过内省,从检表中选出适当的形容词,描述自己当 下存在和体验着的情绪。可以用于测量心境或情绪障碍。诺利斯用200个形容词组成心境形容词检表,并抽取33个形容词构成简化的检表。伯肯用14个词汇和等距法编制了主观性应激量表。2、情绪-心境测查量表:普卢特奇克用一些形容词分别描述8种基本情绪,让被 试者进行选择或自我评定。可以用于测量特定情绪、心境或临床诊断。二、维量等级量表和分化情绪量表伊扎德编制。1、维量等级量表。包括三个分量表和四个维度。三个分量表是:情绪体验,认知, 行为。四个维度是:愉快,紧张,冲动,确信。对每一种情绪在12个维度上进行5级 评定。2、分化情绪量表:30个形容词描述10种基本情绪,对每一种情绪做5级评定。用 于测量特定情境下,个体情绪的组成成分。三、应用性情绪量表用于测量情绪对认知或操作活动的影响。如,运动竞赛状态焦虑量表,运动竞赛特 质焦虑量表。本章问题与摘要。重要问题1、说明情绪研究中的几种变量2、情绪的生理指标有哪些。知识要点1、印象法与表现法2、表情研究的理论依据3、面部表情的三维模式4、现代面部表情测量技术的特点5、主观体验测量方法有哪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