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参考2011年全省城乡规划工作要点.doc

上传人:cn****1 文档编号:548901383 上传时间:2022-11-29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39.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精品参考2011年全省城乡规划工作要点.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精品参考2011年全省城乡规划工作要点.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精品参考2011年全省城乡规划工作要点.doc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精品参考2011年全省城乡规划工作要点.doc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精品参考2011年全省城乡规划工作要点.doc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精品参考2011年全省城乡规划工作要点.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精品参考2011年全省城乡规划工作要点.doc(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附件:2011年全省城乡规划工作要点一、总体要求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加快推进新型城市化和城镇建设三年上水平,大力实施规划攻坚,健全城乡规划体系,创新理念和方法,建立科学规范的决策机制,着力提升规划设计水平,以更高的标准培育、打造一批城市标志性景观和精品工程,彰显城市风貌特色。加强规划监管,切实提高规划执行力,充分发挥规划在城乡建设中的“龙头”作用。二、基本目标- 规划体系基本健全。深化完善重点区域规划,高标准完成环首都经济圈和沿海地区总体规划、冀中南城镇群规划、省域城镇体系规划修编,全面完成设区市中心城市空间发展战略规划、县(市)总体规划修编、城市重点专项规划和控制性详细规划,突

2、出抓好城市重要地段和重点部位城市设计,进一步健全规划法规制度和技术标准导则,建立较为完善的规划编制、法规制度和技术标准体系。- 规划水平显著提高。建立政府主导、专家领衔、专业论证、公众参与、规委会审议的规划编审机制。重要规划编制全部委托一流规划编制队伍承担,规划委员会和专家论证制度进一步健全、规范。充分发挥城市设计的引领作用,对特色风貌街区、历史文化街区、主次街道两侧以及公园、广场、重要公共建筑、河湖水系等进行综合整治、系统改造和开发建设,培育打造一批标志性特色街区、精品街道、示范小区和精品建筑,突出城市风貌特色。-规划执行力显著增强。健全规划管理制度,强化实施监管措施,规划“一书三证”实现城

3、乡全覆盖,严格规划“五线”管理,完善规划公示、公众参与等制度,设市城市、环首都的县年内全部建成规划展馆。严格规划执法,规划违法行为及时得到处理。完善提升现有数字规划功能。年内,县级市和纳入中心城市统筹管理的县全部搭建起数字规划基本框架。三、主要任务(一)健全规划体系,发挥规划引导作用1、推进重点区域规划。高标准编制环首都经济圈总体规划和沿海地区总体规划,协调指导秦皇岛、唐山、沧州3市编制沿海地区空间发展战略规划,4月底前完成成果。组织开展冀中南城镇群规划编制和省域城镇体系规划修编,年底前完成成果。指导廊坊、保定、张家口3市和有关县(市),高标准编制廊坊市廊北新区(三河、大厂、香河)、保定市保北

4、新区(涿州、高碑店、涞水)、张家口市怀涿新区(怀来、涿鹿)三个新区总体规划和环首都14个县(市、区)宜居生活基地规划,经多方案比选和专家论证,3月底前完成成果。2、开展城乡统筹规划。设区市以市域为单元编制覆盖全域的城乡统筹规划,年底前完成成果。围绕做大做强中心城市、统筹中心城区与周边地区发展,深化完善设区市中心城市空间发展战略规划,4月底前完成成果,经省规委会审查后,报省政府审批。选择任丘、迁安、霸州、定州、武安、遵化、辛集等重点县级市,开展城乡总体规划试点,6月底前完成成果。3、加快生态示范城市(新区)规划。按照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省政府关于推进河北省生态示范城市建设 促进城镇化健康发展合作备

5、忘录要求,围绕生态城市建设标准体系、相关政策、运行机制等开展专题研究,4月底前出台河北省生态城市规划编制指导意见。石家庄、唐山、沧州、秦皇岛4市完成正定新区、曹妃甸新城、黄骅新城、北戴河新区四个生态示范新城(新区)规划,建立生态城市规划建设指标体系,抓紧启动绿色交通、绿色市政、绿色建筑和可再生能源等示范项目建设。4、修编县(市)城市总体规划。对照省委、省政府关于加快新型城市化进程和加快推进环首都经济圈、沿海经济隆起带发展的战略部署及要求,对现行县(市)城市总体规划实施情况进行总结评估,凡现行总体规划已经不能适应今后城市发展需要和推进新型城市化目标要求的,年内要完成县(市)总体规划修编,规划期限

6、展望到2030年。5、抓好重点专项规划。深化完善设区市统筹管理区域内的城市综合交通规划,制定城市公共设施综合规划、城市水系规划、城市绿道网规划、城市管线综合规划和有形文化建设规划等重点专项规划。石家庄、唐山、邯郸、保定、张家口、秦皇岛、廊坊、沧州8市,年底前完成城市轨道交通规划。6、完善控制性详细规划。年底前,设区市城市控制性详细规划由中心城区全覆盖延伸至中心城市统筹管理区域内规划建设用地的全覆盖。所有县(市)实现县(市)城区、各类园区(工业集聚区)控制性详细规划全覆盖,把项目和各类设施落实到规划中。(二)强化城市设计,突出城市风貌特色7、着力塑造城市风貌特色。4月底前,制定出台河北省城市风貌

7、特色控制导引。各市组织相关领域专家和规划研究机构,开展城市风貌特色专题研究,4月底前出台本市城市风貌特色管理规定,明确城市风貌特色定位,对城市重要景观节点、景观轴线、景观片区以及城市色彩、建筑、街道、绿化、水体、照明、城市家具等各类景观要素,分别提出规划控制要求和建设导引范例,有重点地培育一批独具特色的精品建筑、精品街区和标志性景观。深入挖掘和保护好历史文化资源,公布一批历史文化街区,完成历史文化街区保护规划和修建性详细规划,加强文物保护单位建设控制性地带内建设项目规划设计审查把关,彰显城市历史文化特色。8、强化重要地段、重点部位城市设计。结合旧城更新和新区开发,围绕突出城市风貌特色,重点对城

8、市旧商贸区和规划的城市行政中心、商业商务中心、文化体育中心、综合交通枢纽、滨水景观区、高层建筑集中区、历史文化街区等重要地段,以及城市出入口、迎宾线、广场、公园绿地等重点部位开展详细城市设计,并将城市设计的控制原则和要求,纳入城市控制性详细规划实施严格管理,发挥城市设计对城市景观建设中的引领作用。 9、培育和打造特色街区。3月底前,出台河北省关于加快推进旧商贸区改造工作的指导意见和“十佳特色街区”评选办法及相关标准。各地要根据城镇建设三年上水平的总体要求,按照统筹规划、成片区整体改造、综合开发的原则,针对加快推进城市旧商贸区改造和特色街区建设,确定具体项目内容和分年度实施计划,重点完善配套设施

9、,提升环境质量和文化品位,打造一批时尚精品街、休闲观光街、饮食文化街、历史风貌街等特色精品街区和特色建筑。年内,设区市完成两处以上特色街区规划,县(市)完成一处以上,并全面启动就商贸区和特色街区改造建设。10、抓好城市雕塑建设。3月底前,出台关于继续开展“雕塑营”活动 加强城市雕塑建设的指导意见。上半年,召开全省雕塑建设现场观摩会,全面总结2010年“雕塑营”活动,部署下一阶段雕塑规划建设工作。各设区市组织开展“雕塑营”活动,提出分年度的目标和任务,建成雕塑公园、雕塑广场,在城市重要景观区、景观节点打造一批特色鲜明、造型优美、艺术水平较高的精品雕塑。年内,各市都要建成一处主题突出、展现地方特色

10、的标志性主题雕塑(雕塑群)。(三)完善决策机制,提升规划设计质量11、建立科学决策机制。各市、县全面建立城乡规划委员会和规划专家技术委员会,制定严格、规范的规划修改、专家论证和方案技术审查程序,并将有关编审程序向社会公开。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将组织对各地规划编审机制运行情况进行专项评估。全面落实规划设计方案比选制度,重要规划设计方案的论证、审查,必须邀请国内一流相关专业专家参与论证把关,规划设计方案提交市、县规委会审议前,必须先经专家技术委员会审查通过。12、健全技术标准导则。3月底前,研究制定关于进一步提高规划设计水平的意见、城市便民设施专项提升行动方案、城市便民设施建设标准,以及县(市)域城

11、乡总体规划编制导则(试行)、中心城市空间发展战略规划编制导则等标准导则。各市结合城镇建设三年上水平工作,围绕城市环境综合整治和景观建设,进一步完善补齐各类规划技术标准和导则。13、加快规划展馆建设。加快推进环首都经济圈、沿海地区规划展馆建设,全省设市城市、环首都的县和其他有条件的县,今年年底前全部建成规划展示馆,并免费对公众开放,使之成为宣传、展示城市发展蓝图和公众了解、参与城市规划的“窗口”,促进城市规划公开和公众参与。(四)强化监督管理,增强规划执行力14、健全法规和规章制度。配合省人大开展立法调研,进一步完善河北省城乡规划条例(草案),力争尽早出台。修订河北省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管理

12、办法,印发河北省管建设项目选址规划管理工作规程、河北省加强城市五线规划管理规定、河北省容积率管理规定和河北省城乡规划公开公示的指导意见等规范性文件。结合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即将出台新的资质管理规定,制定河北省规划编制单位资质管理实施意见。各设区市结合河北省城乡规划条例(草案),制定本市城乡规划条例(管理办法)或规划管理技术规定,围绕加强规划“五线”、规划条件、容积率等管理出台相关管理办法,切实增强规划的严肃性、权威性。15、严格规划实施监管。深入开展违规调整规划、变更容积率专项治理工作。进一步理顺城市规划行政执法体制,明确行政执法责任,加大规划执法监察力度。继续实施“零违”行动,城市规划区内违法建

13、设全部依法拆除和处理,公开曝光、严肃查处一批违法建设行为。下半年,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将会同省人大开展城乡规划执法专项检查。设区市建立同城化规划管理运行机制,在中心城市统筹管理的县(市)、新城(新区)、开发区(园区)设立市级规划主管部门派出机构,实行规划集中统一管理。16、完善数字规划应用。设区市完善提升现有数字规划功能,完成各类规划成果整理和叠加分析,实现工程项目电子报建、网上审批和“一张图”管理。按照河北省城乡规划基础地形空间数据标准,完成主城区基础地形图测量和建库,实现重点项目三维模型辅助审批,初步建立规划数据统计和分析评价体系。积极推动数字规划向县(市)延伸。年内,县级市和中心城市统筹管理的县都要搭建起数字规划运行基本框架。17、组织开展规划培训。发挥规划协会作用,配合有关方面,组织省内规划管理和技术人员开展高规格、多层次培训。积极创造条件,鼓励各级规划管理部门、规划编制单位的在职人员参加继续教育和专业培训,赴国内外学习深造,多渠道培养和引进高层次规划人才。组织协助省内规划编制单位与国内外知名规划机构开展交流与合作,提高规划队伍的整体素质。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