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新课标历史初中年级《原始农业和先民的家园》教学设计

上传人:汽*** 文档编号:548901087 上传时间:2023-12-01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5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新课标历史初中年级《原始农业和先民的家园》教学设计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人教新课标历史初中年级《原始农业和先民的家园》教学设计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人教新课标历史初中年级《原始农业和先民的家园》教学设计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人教新课标历史初中年级《原始农业和先民的家园》教学设计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人教新课标历史初中年级《原始农业和先民的家园》教学设计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人教新课标历史初中年级《原始农业和先民的家园》教学设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新课标历史初中年级《原始农业和先民的家园》教学设计(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二课 原始农业和先民的家园一、课程标准1 1 举例说明自然环境因素对历史进程的影响。1 2 列举环境变化的实例, 说明历史上人类活动对自然环境的影响二、教学要求:1、能大致描述新石器时代先民的社会生活变化的基本线索, 明确农耕、畜牧、定居是人类在史前时代的巨大进步。2、能够从岩画、器物等反映人类早期文化成就的实物资料中 观察先民的精神世界。3、能初步比较我国黄河流域的半坡遗址和长江流域的河姆渡遗 址所体现的不同文化类型。3、 感悟、思考人与自然的相互关系,知道历史上人类活动与 自然环境是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三、教学重难点: 我国黄河流域的半坡遗址和长江流域的河姆渡遗址。 农耕、畜牧、定居是

2、人类在史前时代的巨大进步。四、教学时间:2 课时。五、教具准备:教学挂图六、教学步骤:第一课时(一)、引课: 通过学习第一课,我们知道了人猿揖别,人类便踏上自己的发展历程。在漫长的史前时代, 人们主要依靠石制工具,过着采集和渔猎 的生活,人工取火的成功,是人类的一大进步。大家是否知道,人类 在史前时代还取得了哪些巨大的进步?(二)、授新课: 指导学生阅读课文第一段,组织学生讨论:1、原始农业和畜牧业是如何产生的?2、原始农业和畜牧业的产生与发展,对人类社会产生了哪些 影响?有什么意义?(生产工具有了显著的改进, 出现了磨制石器, 人类开始进入新石器 时代,推动了原始社会家庭手工业的发展,例如制

3、陶、制革、纺织等 以妇女为主的手工业; 促使农业村落出现,人类逐渐实现了定居生活) 然后,指导学生阅读图 111,结合图例进行学习,引导学生观 察,思考:1、在世界农业、畜牧业起源时期, 世界主要农作物和驯化动物 的整体空间分布在哪些地区?主要分布在中国、印度、西亚、中美洲和欧洲)引导学生阅读阅读卡“磨制石器” ,组织学生讨论:1、打制石器与磨制石器有哪些区别?(制作工艺不同)2、新石器时代的“新”表现在哪些方面? (磨制石器和陶器的使用上)3、石镰作为磨制石器的代表,石镰和陶器分别用于哪些领 域?(石镰用于生产领域, 陶器作为重要的生活用具, 用于生活领域) 过渡:教师结合图 111,世界上

4、在最早出现驯养动物和栽培植物的地 方,也最早出现了农业村落。(板书:古老的村落) 西亚、中国的黄河流域、长江流域最早出现了村落,下面我们来 看看这三个地方的农业村落情况。看挂图:西亚的“新月沃土” ,这里有两条河流经过。西亚的村落 是怎么样的呢?观察教材 11 页的图 112,思考:1、这个村落是由哪些部分构成的?那里的房屋是什么样式 的?(村落由长方形的围墙、生活区、生产区组成的,房屋是用泥砌 成长方形,屋顶用草覆盖)2、那里的人们从事哪些生产活动?从画面上可看出他们驯养哪些动物?原始农业、畜牧业,制造陶器,驯养牛、羊、猪等)3、图中他们使用怎样的家具和生活用具?(家具比较简陋,只有简单的石

5、台,地上铺草作为床,生活中已 大量使用陶器)4、村落居民与外界怎样沟通、往来?(围墙有大门,可走出村落放牧牛羊,获取所需的东西,有时也 用特制的梯子翻过围墙)5、为什么要用厚厚的围墙?(防御凶猛的野兽,外部入侵,保护自己)6、农业的产生、家畜的驯养,陶器的发明,与定居的实现有 什么关系?(原始农业、畜牧业的产生,磨制石器、陶器的出现,使人类逐 渐开始了定居生活,形成了农业村落)7、与到处漂泊相比,定居有什么好处?(定居生活促进了原始农业、畜牧业、手工业的发展,促进了物质生活的提高,也促进了人们精神生活的改善,对于人类文明的 起源和传承,具有重要的意义。 )先请学生观看图 2 5,熟悉半坡遗址的

6、地理位置,分布在我国的 黄河流域一带,问:1、 看图 114,半坡居民的房屋有什么特点?这与当地的自 然环境有什么关系?(半地穴式房屋,这里位于黄河流域,冬季比较寒冷,夏季炎热,半地穴式房屋冬暖夏凉。)2、阅读图1 15、1 16、1 17,能看出半坡居民的生产活 动有哪些?(能磨制石器,从事渔猎和原始的纺织业)3、阅读阅读卡,并观察图1 18,这是什么?体现了半坡居 民在哪些方面的艺术创造?(彩陶,在彩陶的造型、色彩搭配、图案的绘制等方面)(三)、小结:这节课我们主要学了村落是怎样形成的及我国的半坡遗址村落。板书设计原始农业和畜牧业的产生古老的村落1、西亚(最早)2、我国的半坡遗址半分布时间

7、自然环境建农作驯制坡特征筑形物养作式的的动陶物器遗黄河距今约气候比较半地小猪彩址流域五、六干燥,穴式麦、陶千年河流较少粟第二课时(一)、引课:上节课我们学了我国的村落:半坡遗址,今天我们来学习另一个 村落:河姆渡遗址,先指导学生阅读图 25,教学挂图,让学生熟 悉河姆渡遗址的地理位置,分布在长江流域一带,问:(二)授新课:1、看图1 19,河姆渡居民的房屋有什么特点?这与当地的自然环境有什么关系?(干栏式建筑,以木结构为主,当地处于长江中下游地区,气候温暖湿润,这种房屋利于通风、防潮)2、阅读图1 20,可以看出河姆渡居民主要以什么为食 ?从中 还反映出什么?(当时长江中下游地区已经种植水稻,

8、这也与当地自然条件密切相关)3. 观察图 121,体现了河姆渡居民在哪些方面的艺术创造 ?(制作黑陶 造型 绘画 )活动:想一想 :河姆渡居民的生活跟半坡居民有什么相同和不同之 处?( 都生活在新石器时代 ,使用磨制石器和陶器 ,会建筑房屋 ,建立了 农业村落 ,过着定居的生活 ,从事原始农业和畜牧业 ,造成其不同 之处的主要原因是地形 气候 河流分布等自然环境方面的差异 ) 二|精神家园请学生阅读 14 页第一段1. 图中所画事物主要以什么为主 ? (姿态各异的不同种类的动物 )2. 这些画面反映出什么历史信息 ?(当时人们生活以狩猎为主 ,对动物非常了解 )让学生看图 1 24,阅读相关课

9、文 ,问 :1. 这条项链是用什么做成的 ?(兽牙 海蚶壳 碎石 )2. 这种项链的出现反映出什么现象 ?(原始的审美意识萌芽 )阅读课文 15 页第一 二段,观察 127,小口尖底瓶 ,问: 当把它放入水中汲水时 ,会出现什么样的情形 ?(口朝下,汲满水后 ,口会朝上 )为什么?(重心)这说明了什么?(先民们积累了许多生产和生活经验,初步懂得重力平衡原理,形成了科学知识的萌芽)说说14-15页几幅图分别从哪些方面展示了他们的精神世界,反映了人类在那时所取得的主要文化成就 ?(从艺术包含绘画饰物音乐舞蹈,科学,宗教等不同侧面)(三)小结:这节课我们学了我国的村落:河姆渡遗址的生产生活情况,及那时 的人们的文化成就.板书设计一河姆渡遗址:河姆渡分布时间自然环境建 筑 样 式农作物驯养 的动物制作的陶器遗址长江流域距今约气候比较湿润,水干栏水稻牛黑陶七千年网密布式二精神家园绘画饰物 艺术音乐舞蹈 科学精神世界,文化成就宗教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商业计划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