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语文期末考试质量分析.doc

上传人:pu****.1 文档编号:548894311 上传时间:2023-08-20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2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九年级语文期末考试质量分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九年级语文期末考试质量分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九年级语文期末考试质量分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九年级语文期末考试质量分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九年级语文期末考试质量分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九年级语文期末考试质量分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九年级语文期末考试质量分析.doc(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82019年第一学期九年级期末考试语文质量分析应城市蒲阳初级中学 李琴20182019年第一学期语文期末考试已经结束,为今后更加扎实地开展语文教学,进一步树立质量第一的教学意识。我在认真分析试卷的基础之上,以我市的期末语文考试成绩,对本次考试情况作一个客观的分析,现分析如下:一、试卷分析本次试卷阅读理解、综合运用、写作表达三个部分。全卷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试卷结构分为“阅读理解”“综合运用”“写作表达”三大板块。“阅读理解”60分,“积累运用”10分,“写作表达”50分。试题的难度值为067左右。其中阅读理解分现代文阅读理解、古诗文阅读理解和名著阅读理解。现代文分别是叙事

2、类、说明类、议论类共三篇阅读;综合运用分别是字词积累和综合性学习;写作表达以贴近学生思想和生活实际为命题原则,提供两道作文题(一道为半命题“这一次,我选择了”,一道为材料),供学生从中选择一道进行作文。试题符合课标与教学实际要求,试题对学生语言建构、思维发展与提升、审美鉴赏与创造、文化传承与理解四个方面核心素养的考察。试题题型基本稳定,对接高考,选材上注重:文化味、生活味、时代味。二、学生答题情况分析(一)第一部分是阅读理解。1、现代文:(1)叙事类阅读答题情况:本次考试,从学生的答题情况来看,做得好一点的是第1、2、5、6四个小题。第3小题和第4小题得分不高。这篇阅读着重考查学生感受形象、品

3、味语言、体验情感的能力,考查对阅读材料内容、主旨、语言等方面的理解和感悟能力。(2)说明类现代文考查的内容:主要考查对说明对象、说明内容的把握等。从学生的答题情况来看,做得好一点的是第7、9两个小题。失分较多的是第8题。对于这篇科普说明文,很多学生考完后反映文章不容易读懂,太难了。正因为学生难以读懂,因此第8小题对文章内容的分析不能正确判断了。(3)议论类现代文主要考查对作者观点或态度的把握与理解。从学生的答题情况来看,做得好一点的是第12小题。失分较多的是第10和11两个小题。第10题很多学生写了“奔”这个答案。第11题很多学生写了古代事例而失分。2、古诗文阅读理解(1)古诗文名句默写本题主

4、要考察了学生四个名句的默写,其中第2小题是得分最高的,第第一小题的默写,很多学生把“暝”写成了“冥、瞑”而失分,写连续两句与生肖动物有关的诗词句,一部分学生不会写而失分。(2)诗词联读按照新教材“1+x”学习理念,古诗词阅读采取教读诗词与教材内“课外古诗词诵读”各一篇的方式呈现,考查古诗词类文联读能力,主要考查对内容、情感、主旨的领悟以及语言的品味和基本写作特色的把握。从学生的答题情况来看,第14题得分较高,第15题审题不准,部分学生没有根据“对待未来的态度不同”来拟写答案而失分。3、文言文比较阅读主要考查常用实词和虚词的理解;给文言语句断句;句子的翻译;文章内容的把握;主要思想和文章特色的领

5、悟;古代文化常识的了解;以及联系社会生活实际审视作品的思想内容和感情倾向等。从学生的答题情况来看,第16和18题得分较高。第17题很多学生选“c”项而失分,第19题学生不能理解干支计时法和更点计时法,因此选错。第20题学生不能从“迥异的审美情趣”作答而失分。4、名著阅读理解考查对文学名著的阅读面、阅读量及阅读品味,考查对整本书的主要人物、事件和主题的阅读理解情况。从学生的答题情况来看,第21题得分较高,22题得分次之,第23题失分较多。失分原因是学生没有真正读整部名著,或者是时间长了内容有些忘记了。(二)综合运用考查以下方面能力:对材料信息的归纳整理能力。阅读图表能力。对“数字化阅读”能有针对

6、性地有中心、有条理、有根据地发表自己的看法。病句辨别。主要考查学生通过语感,结合基本的词类、短语、句子成分等语法知识,判断句子语病的能力。从学生的答题情况来看,第24、26题得分较高,第25题和27题第二小题失分较多。第25题学生一方面不能读懂句子的意思,另一方面学生不知道古人高雅情趣的活动,因此失分较多。第27题第二小题部分学生不能采用总分的结构方式,观点不够明确而失分。(三)写作表达第三部分是“写作部分”。 两个题目,半命题作文和材料作文。供学生从中选择一道进行作文。半命题作文的题目为,要求写自己的真实生活,感情要真挚。材料作文抓住关键词构思。从学生作文的得分情况来看,本次作文整体情况不好

7、,能得到优分的学生比较少。从写作实情分析,大部分学生写作能力较差,不能认真审题,没有抓住关键词“选择”构思,写出的作文没有扣住这个题目,大部分学生书写不太工整,语言表达空流畅,结构思路不很清晰。平均得分在34-36分。三、成绩分析学生人数3562,人均分79.56,人均分得分率66.3,最高分108,最低0,优秀率7.27%,及格率77.18%,低分率0.7%,综合得分62.15。四、改进措施综合本次考试,发现尽管有许多值得令人欣喜的地方,但同时也还存在着许多不尽如人意的地方。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差,要在多读、多听、多说、多写中提高语言运用能力本次考试阅读理解部分共有

8、60分,能够得到45分以上的学生不多,大多数学生得分在40分左右。特别是语言概括能力、整体把握文章大意的能力尤为欠缺。因此在今后的教学中应以教材为基础,并加大对学生1+x的阅读训练,传授阅读方法,提高学生对语言材料的感知理解能力,培养学生独立思辨的习惯。教师要研读试题,教给学生答题技巧。2、要进一步夯实语文基础,使学生形成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从本次考试的情况看学生的语文基础并不牢固。从书写的情况看学生的语文学习习惯还要进一步加强,因此对学生语文学习习惯的培养,使学生知道“字要规规矩矩地写,课文要仔仔细细地读,练习要踏踏实实地做”。3、加强古诗文言文教学,让学生积累一定数量的文言实词、虚词。新的课

9、标对古诗词文言文的篇目增多,力度增大,足见对经典古诗名著的重视。从本次考试看,学生对文言的词句的掌握不是很牢固。因此,在今后的教学中,要强化文言实词、虚词的教学,要引导学生理解、诵读,形成良好的文言语感。4、进一步加大语文与生活的联系,关注生活中的语言现象,提高学生的语言文字处理的实践能力。从本次试卷来看,很重视综合实践活动的考查,学生也表现出了浓厚的兴趣,从做题情况来看,有部分学生的平时的语言现象积累不够,记忆不牢,运用不活,因此在以后的教学中要引导学生参加综合活动,主动参与,增加积累。5、写作水平急待加强,作文要“认认真真地写”,“多”出效果,“多”出成绩。本次作文考试,非常明确的告诉学生写作内容,但学生不知道究竟怎样来紧扣题目的要求,在写作过程中没有考虑作文的行文思路,选词造句没有锤炼,写出来的文章没有表现力。因此在下一阶段要加大写作的技巧与语言的表达训练,在练中提高写作水平。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研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