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平衡讲义.doc

上传人:M****1 文档编号:548894266 上传时间:2022-10-01 格式:DOC 页数:20 大小:76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化学平衡讲义.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化学平衡讲义.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化学平衡讲义.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化学平衡讲义.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化学平衡讲义.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化学平衡讲义.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化学平衡讲义.doc(2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化学平衡考研难点分析及试题难点: 难点计算中常见公式例题【2010,中科院A】1、 (10分) 将1.1 g NOBr 放入-55抽真空的1 dm3容器中,加热容器至25,此时容器内均为气态物质,测得其压力为3.24104Pa,其中存在着以下的化学平衡: 若将容器内的气体视为理想气体,求上述反应在25时的标准吉布斯自由能变化值。已知原子的摩尔质量数据如下: N14 gmol-1, O16 gmol-1, Br80 gmol-1解:始态(1)及平衡(2)时的物质的量分别为: (1分) (1分) (4分) (1分)例题【2009,华南理工(二)】1、已知在时的下列数据,物质-393.51-46.1

2、1-241.82-333.51213.74192.45188.83104.6037.1135.0633.57793.14试求反应:在时的及标准平衡常数。解:时:时:考研概念试题【2010,中科院A】无【2009,中科院A】1、某低压下的气相反应,在T=200K时,Kp=8.314102Pa ,则Kc /mol.cm-3是:( D )(A)5102(B)14106(C)14103(D)0.5【2008,中科院A】1、对于气相反应,当体系总压力p变化时,( A )(A) 对无影响(B) 对无影响(C) 对无影响(D) 对均无影响2、在某温度下,当B溶解与A中形成溶液时,若纯B的摩尔体积大于溶液中B

3、的偏摩尔体积时,(设B的偏摩尔体积大于零),若增加压力则B在A中的溶解度将:( A )(A)增大(B)减小(C)不变(D)不确定【2007,中科院A】1、当以5mol H2气与4mol Cl2气混合,最后生成2mol HCl气。若以下式为基本单元,则反应进度应是:( A )H2(g)+Cl2(g) 2HCl(g)(A)1mol(B)2mol(C)4mol(D)5mol2、对于连续反应,已知E1E2,若想提高产品D的产率,应该:( B )(A)升高温度(B)降低温度(C)增加原料A(D)及时移去B【2006,中科院A】1、在凝固点,液体凝结为固体(设液体密度小于固体密度),在定压下升高温度时,该

4、过程的值将:( A )(A)增大(B)减小(C)不变(D)不能确定【2005,中科院A】1、一个由气相变为凝聚相的化学反应在恒温恒容下自发进行,有关的熵变为:( B )(A)S体系0,S环境0(B)S体系0,S环境0(C)S体系0,S环境=0(D)S体系0,S环境02、反应速率与( C )有关。(A)反应物浓度(B)反应物浓度,温度(C)反应物浓度,温度,催化剂(D)视反应条件而定3、恒温时,B溶解于A中形成溶液,若纯B的摩尔体积大于溶液中B的偏摩尔体积,则增加压力将使B在A中的溶解度:( A )(A)增加(B)减小(C)不变(D)不确定判断1、反应N2O4 = 2NO2既可以在气相中进行,也

5、可以在CCl3和CHCl3为溶剂的溶液中进行,若都用体积摩尔浓度来表示平衡常数Kc,在相同温度时,这三种情况Kc都相同。( )2、在保持恒定时,往平衡体系中添加一种反应物种,有可能使体系组成向生成更多该添加物方向变化。( )3、不可逆过程一定是自发的,自发过程一定是不可逆的。( )【2004,中科院A】1、某化学反应在恒压、绝热和只作体积功的条件下进行,体系的温度由T1升高到T2,则此过程的焓变DH:( B ) (A)小于零; (B)等于零; (C)大于零; (D)不能确定2、某实际气体反应,用逸度表示的平衡常数随下列哪些因素而变:( C ) (A)体系的总压力; (B)催化剂; (C)温度;

6、 (D)惰性气体的量【2003,中科院A】无【2002,中科院A】1、反应CO(g) +H2O(g) =CO2(g)+H2(g)在600,100kPa下达到化学平衡。当p=5000kPa时,各气体的逸系数为:g (CO2)=1.90,g (H2)=1.10,g (CO)=1.23,g (H2O)=0.77,则平衡点( C )(A)向右移动 (B)不移动 (C)向左移动 (D)不能确定2、反应NO+1/2O2=NO2的速率在温度升高时反而下降,这是因为( C )(A)该反应是一个光化学反应 (B)该反应催化剂的活性随温度升高而下降(C)速控步骤前的快速平衡步骤放热显著 (D)这是一个放热的复杂反

7、应考研计算及证明试题【2010,中科院A】1、 (10分) 将1.1 g NOBr 放入-55抽真空的1 dm3容器中,加热容器至25,此时容器内均为气态物质,测得其压力为3.24104Pa,其中存在着以下的化学平衡: 若将容器内的气体视为理想气体,求上述反应在25时的标准吉布斯自由能变化值。已知原子的摩尔质量数据如下: N14 gmol-1, O16 gmol-1, Br80 gmol-1解:始态(1)及平衡(2)时的物质的量分别为: (1分) (1分) (4分) (1分)【2009,中科院A】无【2008,中科院A】无【2007,中科院A】无【2006,中科院A】无【2005,中科院A】1

8、、56.0时,100g水中能溶解3.31g对羟基苯甲酸,80时在100g水中能溶解13.43g,试问在60时的溶解度是多少?解:对羟基苯甲酸=对羟基苯甲酸 (2分) (2分) (4分) (2分) 【2004,中科院A】1、(10分)373.15K、2的水蒸汽可以维持一段时间,但是这是一种亚平衡态,称作过饱和态,它可自发地凝聚,过程是:求此过程H2O的摩尔焓变、摩尔熵变及摩尔自由能变化。已知水的摩尔汽化热,假设水蒸汽为理想气体,液态水是不可压缩。解:(10分)由下列可逆过程(1)(理想气体) (2) (可逆相变)(3)恒温下液体加压,体积不变,值与前者相比可忽略。所以:2、(10分)在密闭容器中

9、放入PCl5,并按下式分解: (1)在T=403K时,体系的压力是否有定值? (2)在T=403K,总压力为101325Pa时,实验测得混合气的密度为4.800m-3,计算反应在403K时的 (3)若总压力仍维持在101325Pa,而其中0.5101325Pa是惰性气体Ar,求此时PCl5的离解度 已知:原子量Cl:35.5,P:31.0,气体为理想气体。解:(1)该体系中:,即体系的压力不为定值。(2)设初始为,则: 平衡时: 体系总量:组分分压: 总质量为的摩尔质量:,则由理想气体: (1) (2)(1)(2),得:(3)【2003,中科院A】无【2002,中科院A】1、(8分)已知反应:

10、(1)Na(s) Na(g), H=105kJ (291K)(2)Cl2(g) 2Cl(g), H=250kJ (291K)(3)1/2Cl2(g)+Na(s) NaCl(s), H= -411kJ (291K)(4)Na(g) Na+(g)+e, U=493kJ (0K)(5)Na+(g)+Cl-(g) NaCl(s), U= -766kJ (0K)(6)NaCl(s)(0K) NaCl(s)(291K), H=100kJ (7)Na(g)(0K)+Cl(g)(0K) Na(g)(291K)+Cl(g)(291K), H=12.1kJ求氯原子的电子亲合势,即(8)Cl(g)+e Cl- (g

11、)的-U(0K)。 解:得:2、(8分)已知气相反应的标准平衡常数与的函数关系为:上述反应可视为理想气体反应。(1)求该反应在时的。(2)时,下若有的混合气体,其中占20%(vol),占20%(vol),试判断在此条件下反应的方向如何?解:(1)将代入与的函数关系:得时,所以:(2)因为,所以,故反应向左进行。【2012,华南理工(二)】1、甲烷转化反应:在下的标准平衡常数,若取等物质的量的甲烷与水蒸气反应,求下达到平衡时系统的组成。解:设平衡转化率为,从而可得(取正值),则:【2011,华南理工(二)】1、有理想气体反应,在时,。求的分压分别为的混合气中发生上述反应的,并判断反应自发进行的方

12、向。若的分压仍分别为,为使反应正向进行,的分压最大不能超过多少?解:,反应不能正向进行。若要正向进行,即。2、有如下晶型转变反应,(1)在时哪种物质最稳定? (2)求反应的转变温度。解:(1) ,晶型稳定。(2)反应的转变温度【2010,华南理工(二)】1、将氨基甲酸铵放在一抽空的容器中,并按下式回答:在达到平衡时,容器内压力为。在另一次实验中,温度不变,先通入氨气,使氨的起始压力为,再加入氨基甲酸铵使之分解。若平衡时尚有过量固体氨基甲酸铵存在,求平衡时各气体的分压及总压。答:分压, 分压,总压注意:对高次方程的求解,迭代式的写法很重要。若待求量1,则把低次项放置右边作已知量处理,初值取1。2、时,反应。现有与碳反应的气体混合物,其组成为体积分数。试问:(1) 时,等于多少,甲烷能否形成?(2) 在下,压力需增加到若干,上述合成甲烷的反应才可能进行?答:(1) ,反应不能进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