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栽培品种介绍.docx

上传人:新** 文档编号:548892281 上传时间:2023-09-06 格式:DOCX 页数:26 大小:6.35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4栽培品种介绍.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6页
4栽培品种介绍.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6页
4栽培品种介绍.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6页
4栽培品种介绍.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6页
4栽培品种介绍.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4栽培品种介绍.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4栽培品种介绍.docx(2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4栽培品种介绍:为更好地了解品种特性等,现将本课题调研出现的栽培品种的来源等介绍如下:4.1用材树种4.1.1小叶杨(Populus simonii Carr.)乔木,高达20m。树皮幼时灰绿色,老时暗灰色,沟裂。树冠近圆形。幼树小枝及萌枝有明显棱脊,常为红褐色,后变黄褐色,老树小枝圆形,细长而密,无毛。芽细长,褐色。叶菱状卵形、菱状椭圆形或菱状倒卵形,先端突急尖或渐尖,基部楔形、宽楔形或窄圆形,边平整,细锯齿,无毛。在我国分布广泛,东北、华北、华中、西北及西南地区各省均产。垂直分布一般多生在2000m以下,最高可达2500m;沿溪沟可见。多数散生或栽植于四旁。模式标本采自北京。喜光树种,适应

2、性强,对气候和土壤要求不严,耐旱,抗寒,耐瘠薄等;木材可供民用建筑、家具、造纸等;为防风固沙、护堤固土树种,也是东北和西北防护林和用材林主要树种之一。4.1.2小青杨(Populus pseudosimonii kitag)乔木,高达20m。树皮灰白色,老时浅沟裂。树冠广卵形;幼枝有棱,绿色或淡褐绿色,萌枝棱更显著,小枝圆柱形,淡灰色或黄褐色,无毛。芽圆锥形,较长,黄红色。叶菱状椭圆形、菱状卵圆形、卵圆形或卵状披针形,先端渐尖或短渐尖,基部楔形、广楔形或少近圆形,边缘具细密交错起伏的锯齿,有缘毛,上面深绿色,无毛,罕脉上被短柔毛,下面淡粉绿色,无毛。产黑龙江、吉林、辽宁、河北、陕西、山西、内蒙

3、古、甘肃、青海及四川等省,生于海拔2300m以下的山坡、山沟和河流两岸。模式标本采自黑龙江省。4.1.3青杨(Populus cathayana Rehd.)乔木,高达30m。树皮初光滑,灰绿色,老时暗灰色,沟裂。树冠阔卵形;枝圆柱形,有时具棱角,幼时橄榄绿色,后变为橙黄色至灰黄色,无毛。芽长圆锥形,无毛,鸷、紫褐色或黄褐色。短枝叶卵形、椭圆状卵形、椭圆形或狭卵形,先端渐尖或突渐尖,基部圆形,稀近心形或阔楔形,边缘具腺圆锯齿,上面亮绿色,下面绿白色,脉两面隆起,尤以下面明显无毛,无毛。产辽宁、华北、西北、四川等省区。生于海拔8003000m的沟谷、河岸和阴坡山麓。性喜湿润或干燥寒冷的气候,为我

4、国北方的习见树种。模式标本采自四川省汉源县。4.1.4加拿大杨(加杨、欧美杨)(Populus euramericana Guinier)乔木,高达30多m。干直,树皮粗厚,深沟裂,下部暗灰色,上部褐灰色。树冠卵形;萌及苗茎棱角明显,小圆柱形,稍有棱角,无毛,稀微被短柔毛。芽大,先端反曲,初为绿色,后变褐绿色。叶三角形或三角状卵形,先端渐尖,基部截形或阔楔形,边缘半透明,具圆锯齿,近基部较疏,具短柔毛,上面暗绿色,下面淡绿色。引种和栽培广泛,后来引种的欧美杨也都是欧洲黑杨和美洲黑杨的杂交种,都采用Populus euramericana的学名,在辽宁主要栽培的品种下面还有一些。4.1.5沙兰杨

5、(Populus euramericana cv.sacrau 79)沙兰杨是20世纪30年代德国温特斯坦通过杂交选育而出,属欧美杨无性系。1954年、1959年分别从德国和波兰引进,六十年代后引入我省。在我省特别是中部地区表现良好。生长迅速,优良性状稳定。如辽阳市灯塔西马峰乡11年生最大胸径达40.1cm,树高达24.1m。生长速度居当时当地各树种之首,而且沙兰杨速生期较长,是胶合板等大径材优良品种。沙兰杨,雌株,乔木,树干微弯。树冠大而开阔,呈圆锥形,树干基部树皮灰褐色,条状纵裂,裂纹浅而宽;上部树皮灰绿或灰褐色,光滑,具有明显的菱形皮孔。沙兰杨属于喜温型品种,沿大凌河以东至沈阳以南地区为

6、最佳适生区。4.1.6意大利214(Populus euramericana cv.I214)意大利1929年选育的欧美杨无性系,中国1965、1972年从意大利和罗马尼亚引进。经多年研究比较,I214杨其形态、物候、生长、材性等特征同沙兰杨十分相像。目前在我省新民地区栽培表现十分良好。4.1.7中荷64(荷兰3016)(Populus euramericana cl.N3016)荷兰3016杨是荷兰森林及城市研究所选育出来的,其母本为美洲黑杨,父本是欧洲黑杨。1982年由中国林业科学院林研所张绮纹研究员引进我国。辽西地区引入栽植较多。该品种树干通直,圆满度大,冠窄分枝角度小,叶小而密,在辽西

7、干旱地区的建平,9年生林分平均胸径31.2cm,单株材积0.7881m3,形数大于0.45,现在我省中部地区也有一定面积的栽植。4.1.8荷兰3930杨(Populus euramericana cv.N3930)1983年荷兰3930杨由王玉华等引进辽宁试种,经品种比较、区域栽培、生产中试及对物候、生长、抗性、材质等各项指标测试表明,3930杨扦插成活率高,速生性突出,适应性强,木材质量好,经济效益显著。形态特征为:雄株,树干挺直,树皮灰褐色,浅状顺向裂,树冠开阔,侧枝角度为6080,叶宽三角状,深绿色。当年生苗皮色深绿,皮孔白色,圆状,均匀分布。叶为宽三角形,宽大于长,先端渐尖,基部浅心形

8、,叶缘粗锯齿,叶柄宽扁。芽绿褐色,较小,短而圆钝,在稍部有旋转弯。荷兰3930杨也是制浆造纸的优良原料。1993年通过成果鉴定,1996年被评为林业部重点推广杨树品种。荷兰3930杨适生范围广,属于较喜温型树种,生长期在170200天的地区均可栽植。4.1.9 107杨(P. euramericana “74/76”)和108杨(P. euramericana “108”)107杨、108杨均为意大利70年代利用美洲黑杨为母本,与欧洲黑杨为父本,人工杂交选育出的欧美杨无性系,这两种杨树据观察其特性极为相似,树体高大通直圆满,幼树树皮光滑,灰绿褐色,基部粗糙,树冠较窄,侧枝细,分布均匀,叶片较小

9、而密。1992年引入辽宁试种,表现出易繁殖,生长快,干形好,适应性强,对病虫害抗性相对较强等特点,在大连、海城、辽阳、阜新、朝阳等地试验,优于其他多种杨树。108杨在辽阳4年生最大单株树高达12.0m,胸径达18.5cm,可见生长速度之快。以上两种杨树属于喜温型品种,主要在山东省大量栽培,在我省大部分地区表现出不同程度的冻害,也有少部分株行距较大,气候条件相对温暖的地块表现很好。4.1.10 中辽1号杨(P. canadensiszhongliao1)中国林科院研究院黄东森研究员等人以I-69杨Populus deltoides cv.lux 、箭黑(P opulus thevestina P

10、. nigra )、青杨(P. cathayana)等为亲本,进行杂交,其无性系中阳9等90年初引入辽宁凌海等地营造试验林。后定名为中辽1号杨。雌株,树干通直,树冠尖塔形,通过辽宁省杨树研究所调查、测试,中辽1号杨胸径生长量比当地对照种盖杨和辽育3分别高10.92%-22.62%,材积生长量比当地对照种高24.58%-53.31%,具有明显的经济效益,应在适生区大面积推广应用。中辽1号杨对蛀干害虫和锈病等有较强的抗性、材性好、比108等有耐寒性好,是抗性较好的速生品种。4.1.11 辽宁杨(P. Liaoningensis)辽宁杨是辽宁省杨树研究所陈鸿雕等1982年通过室内切枝水培杂交、集团选

11、择培育出的抗病速生新杂交种。组合为鲁克斯杨山海关杨。特征为:树干通直,树冠尖塔形,枝叶茂盛,树皮粗糙,顺向纵裂深,灰褐色,小枝有56条明显的棱线,侧枝角度大,短枝叶三角形,叶基部为浅心状,叶端宽圆渐尖或微凸尖。辽宁杨速生性强,在辽宁灯塔5年生最大胸径可达23.3cm。在南方及长江流域:一年生扦插苗当年平均苗高4.5m(最高6.3m),平均胸径3.3cm(最大4.6cm);一年生扦插苗造林当年树高可达8.1m、胸径可达8.2cm。辽宁杨等原浆白度在70.772.9%之间,是优良的造纸原料,属于喜温型品种,在辽阳以南及湖北等长江中、下游地区都适宜栽植。4.1.12 辽育1号杨(P. Liaohen

12、icaP. xiaozuanica Anshan)辽育1号杨是辽宁省杨树研究所董雁等于1992年采用人工控制授粉的方法,进行有性杂交选育出的抗寒耐旱的杨树优良新品种。雄性,树干通直,圆满,树干三分之一以下树皮为暗灰色,成纵裂,树冠大,尖塔形,分枝密而细,层枝明显,下部枝夹角4560,56年生进入花期。当年生苗顶端冬芽离生,芽长圆柱形,夏胶乳白色。叶为心形,基部深心形,叶宽大于长,表面平滑,两边缘下垂,腺体多为2个。4.1.13 辽育3号杨(P. deltoid. cl. liaoyu)辽育3号杨是辽宁省杨树研究所董雁等于1993年采用人工控制授粉的方法,进行有性杂交选育新品种。利用辽宁杨速生的

13、特性,和从加拿大高寒地区引进抗寒的美洲黑杨D189,进行种内地理远缘遗传改良。改良后的杂种命名为辽育3号雌株无性系。辽育3号杂种优势显著。利用十年的时间在辽西北及辽南进行田间试验和室内测试。实验结果辽育3号不但表现了抗逆性强于亲本,且材积生长量也明显超亲,辽西7年生平均材积单株生长量:辽育3号0.32m3,D189杨为0.25m3,辽宁杨0.26m3;材质也好于亲本,如纤维长度:辽育3号1164m、D189、1117m、辽宁杨、887m;基本密度:辽育3号0.391g/cm3、189杨为0.369g/cm3、辽宁杨1.08g/cm3;辽育3号纸浆得率为48.37%、辽宁杨粗浆得率为52.53%

14、。4.1.14 小钻杨(Populus xiaozuanica W.Y. Hsu et Liang)小钻杨是小叶杨和钻天杨为亲本的自然杂交种,由于长期自然选择,人工筛选和繁殖,在各地区形成了不同的生态型,并在形态特征上略有差异的优良无性系。通过筛选,在辽宁确定了新民、鞍山、锦县等17个适应各种不同立地条件的优良小钻杨无性系。小钻杨大部分为树干通直,树皮光滑,侧枝细密,抗寒性强,适合生长于辽宁各地。主要代表品种有赤峰杨、鞍杂杨、锦县小钻杨、彰武小钻杨、付杂2号等。锦新杨(锦县小钻杨)(Populus xiaozuanica W.Y. Hsu et Liang cv.Jinxian)该品种是林业工

15、作者和当地农民在锦县大凌河下游河滩天然杨树群体中,通过选优、人工提纯、复选出的一个小钻杨天然杂种。经试验发现,该品种比当时小叶杨、小青杨等生长快的多,与引进的北京杨、沙兰杨等比较,速生性相似,但耐旱、耐瘠薄能力等更强,80年代后期在辽宁推广的面积也比较大。4.1.15 赤峰34、36号杨(Populus xiaozuanica cv.chifeng 34、36)1961年,内蒙古昭盟林科所在赤峰地区从小叶杨和钻天杨的天然杂种中经栽培试验,选育出赤峰杨34、36号等。不但速生且具有抗寒抗旱性,在平均气温6.5,极端最底气温31.4条件下正常生长和越冬,小苗和大树均无枯梢冻害现象。4.1.16 群

16、众杨(小美旱)(Populus xiaozuanica cv. poplar) 群众杨杂种系列是中国林科院林研所徐伟英等于1957年以小叶杨为母本,钻天杨和旱柳混合花粉为父本进行杂交育种,培育而成的杨树优良品种,通过同功酶、免疫化学等测试,证明其含有旱柳的遗传物质。该品种具有速生,抗盐能力强,耐旱等特性。 群众杨乔木主干圆满、削度小,树皮灰褐色、下部纵裂,上部浅裂光滑,侧枝基部与主干呈3545度角。该品种可适生于辽宁各地,可以营造速生丰产林、防护林及四旁植树,在轻盐碱地可生长正常。4.1.17 北京杨(Populus Beijingensis W.Y Hsu) 1956年,徐纬英、黄东森等人针对我国华北北部及西北高寒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