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棕象甲椰心叶甲等防治.doc

上传人:鲁** 文档编号:548892273 上传时间:2024-03-03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30.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红棕象甲椰心叶甲等防治.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红棕象甲椰心叶甲等防治.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红棕象甲椰心叶甲等防治.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红棕象甲椰心叶甲等防治.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红棕象甲椰心叶甲等防治.doc(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红 棕 象 甲红棕象甲(Rhyncophorus ferrugineus F.)属鞘翅目、象甲科。分布于广东、广西、海南、云南、福建、香港、台湾等地。主要危害油棕、 椰子、枣椰、酒瓶椰子。以幼虫钻蛀树干内部,取食柔软组织,严重的可导致植株死亡。形态及生活习性 成虫体长3035毫米,宽12毫米,棕红色。头部前端延伸成喙,雄虫的喙粗短且直,喙背有一丛毛;雌虫喙较细长且弯曲,喙头部的长度约为体长的13。前胸前缘细小,后缘逐渐宽大,略呈椭圆形,背上有6个小黑斑排列2行,前行3个较小,后行3个较。大。鞘翅较腹部短,腹末外露。卵乳白色,长椭圆形,表面光滑。老熟幼虫体长40-45毫米,黄白色,头暗红褐色,体

2、肥胖,纺锤形,胸足退化。蛹长35毫米左右,化蛹后起初呈乳白色,以后逐渐变褐色。茧长5095毫米,呈长椭圆形,由树干纤维构成。在海南每年发生23代,世代重叠。一年中成虫出现较集中时期为5月和11月。雌成虫产卵于寄主叶腋间或树干的伤口、树皮的裂缝处。卵散产。幼虫孵化后随即钻人树干内,钻食柔软组织,树干纤维被咬断且残留在虫道内,严重时可使树干成为空壳。当幼虫钻食生长点时,初期使心叶残缺不全,最终使生长点腐烂,造成植株死亡。防治方法 1加强检疫,防止此虫随苗木引进。 2针对成虫喜欢在植株上孔穴或伤口产卵的习性,要保护好树干不受伤害。发现 对干受伤时,可用沥青涂封树的伤口或用泥浆涂抹,以防成虫产卵。 3

3、清除被害株。发现严重被害的植株,应立即挖除,以避免成虫羽化后外出扩散繁殖。 4药剂防治。在成虫集中出现期,可在叶腋间撒布辛硫磷及马拉硫磷等农药。当发现虫孔,可注射80敌敌畏乳油1:50倍药液或用300-500倍液喷洒树干,或用棉花蘸敌敌畏原药塞人虫孔并用塑料薄膜密封熏蒸7天,连续数次即有效。椰 心 叶 甲1.学名Brontispa longissina (Gestro) 异名Oxycephala longipennis Gestro; Brontispa castanes Lea;Brontispa froggatti Sharp;Bronti-spa javana Weise;Brontis

4、pa reicherti Unm.;Brontispa selebensis Gestro; Brontispa simmondsi Maulik英文名Coconut leaf beetle;Coconut hispid;Palm leaf beetle;Palm heart leafminer2.分类地位鞘翅目(Coleoptera),叶甲总科(Chrysomeloides),铁甲科 (Hispidae),潜甲亚科(Anisoderinae),Cryptonychini族。3.分布中国(台湾、香港)、印度尼西亚、澳大利亚、巴布亚新几内亚、所罗门群岛、新喀里多尼亚、萨摩亚群岛、法属波利尼西亚、

5、新赫布里底群岛、俾斯麦群岛、社会群岛、塔西提岛。4.寄主椰子、西谷椰子、大王椰子、华盛顿椰子、亚历山大椰子、雪棕、槟榔、棕榈、卡喷特木、鱼尾葵、假槟榔、山葵、刺葵、蒲葵、散尾葵、省藤等。其中椰子是最主要的寄主。5.主要鉴定特征铁甲科口器后位。跗节节,第、节完全愈合,有时残留分节痕迹。潜甲亚科体一般长形,背面无刺。口器全部外露,口缘近乎圆形,长宽相当或宽胜于长。鞘翅有时具脊线。后足腿节伸出于鞘翅侧缘之外。爪全开式。Cryptonychini族头一般有角间突,前胸前面部分一般较窄,有时前侧角加宽,前胸基部近乎平行。鞘翅一般有一额外的刻点盾列。Brontispa属角间突端部不上弯。前胸前侧角圆且略向

6、外伸展,后侧角简单或有至小齿或尖角。鞘翅有一短刻点盾列。 椰心叶甲成虫体细扁。长8.010.0mm,鞘翅宽约2.0mm。触角粗线状,11节,黄褐色,顶端节色深,有绒毛,柄节长倍于宽。雌雄二性角间突长超过柄长的/。由基部向端渐尖,不平截。沿角间突向后有浅褐色纵沟。头中间部分宽过于长。前胸背板红黄色,长宽相当,刻点粗而排列不规则,数量超过100。鞘翅有时全为红黄色,有时后面部分(比例变化较大)甚至整个全为蓝黑色,刻点大多窄于横向间距,刻点间区除两侧和末梢外较平。卵椭圆形,褐色,长.,宽.。卵的上表面有蜂窝状扁平凸起,下表面无此构造。幼虫成熟幼虫体扁平,乳白色至白色。头部隆起,两侧圆,前胸和各腹节两

7、侧有一对刺头侧突,腹节,因第节和第节合并,在末端形成一对内弯的钳状尾突,实际只可见节,腹第节侧突长小于尾突宽,两尾突外侧在基部大部分近乎平行,尾突逐渐尖细。蛹和幼虫相似,但个体稍粗,出现翅芽和足腹末仍保留对卡钳状突起,但基部的气门开口消失。6.生活习性成虫和幼虫为害心叶。在未展开的卷叶内或卷叶间纵向取食叶肉组织,在叶脉间留下窄条食痕。一片叶上往往有多头虫子为害,甚至高达数十头。随着叶片长大,窄条取食痕也扩大形成不规则大型条块,并且褐化、坏死。在比较严重的情况下,椰叶皱缩、枯萎、破烂,甚至大面积折落,留下部分叶脉架。7.传播途径各虫态随种苗或其他载体远距离传播,也可因飞行逐渐扩散。8.检验方法认

8、真检查种苗有无为害状或各种虫态个体,若有可疑虫卵、幼虫或蛹,应饲养到成虫进行种类鉴定。椰心叶甲区别于本属其他种类在于其触角粗线状,没有任何一节呈锯齿状,头中间部宽过于长,雌雄二性角间突长超过柄节的/。前胸长宽相当,刻点多超过100,侧角圆且略向外伸,角内侧无小齿或细小突起,鞘翅刻点大多数窄于横向间距,刻点间区(除两侧和末梢外)平坦。9.有关检疫规定椰心叶甲是中华人民共和国进境植物检疫危险性病、虫、杂草名录中规定的二类危险性害虫,应严格施行检疫。防治方法: 1. 椰甲清挂包法。购买和使用方法请与海南省林业局联系。联系电话:0898-65305570,李先生、吴先生。2. 绿僵菌法。为生物防治方法

9、,此方法正在试验推广阶段。3. 天敌法。 用椰心叶甲的天敌,寄生蜂姬小蜂和啮小蜂进行防治。此方法正在试验推广阶段。蔗扁蛾一、学名:Opogona sacchari (Bojer)二、分类地位:属鳞翅目,辉蛾科,扁蛾属三、寄主植物:文献报道50多种。危害巴西木、一口红和鹅掌柴的根部,棕竹的根茎部;甘蔗、玉米、马铃薯、香蕉等。四、分布国内:北京、广州、海南、福州、南京、深圳。国外:巴西、美国、意大利等五、为害情况及经济重要性:蔗扁蛾是一种严重危害观赏植物的新害虫。据国外有关资料记载,其寄主可达50种以上。近年来,我国的花卉业发展迅速,北京、广州、海南、福州等各大花卉生产基地相继发生此虫。特别是在多

10、国观叶花木贸易中,巴西木已受到人们极大重视。它以独特的形态吸引着消费者,许多饭店、宾馆、写字楼都把巴西木作为名贵观赏植物装饰客厅。就在巴西木受到人们高度重视的同时,一种害虫悄悄地随着巴西木到处蔓延,现已扩散到各大花卉生产基地,在一些温室中对巴西木已造成毁灭性的灾害。由于海南的花卉业起步较晚,生产技术落后于内地,加上海南的气候条件适宜更适宜蔗蛾发生,以致该害虫在海南的一些花卉生产基地发生更为严重。这无疑给我国花卉业的生产和发展带来潜在的威胁。六、形态特征:成虫:体色黄褐,体长810mm,展翅2226mm,前翅深棕色,中室端部和后缘各有一黑色斑点。前翅后缘有毛束,停息时毛束翘起如鸡尾状。后翅黄褐色

11、,后缘有长毛。后足长,超出翅端部,后足胫节具长毛。腹部腹面有两面三刀排灰色点列。停息时,触角前伸;爬行时,速度快,形似蜚蠊,并可做短距离跳跃。雌虫前翅基部有一黑色细线,可达翅中部。卵:淡黄色,卵圆形,长0.50.7mm、宽0.30.4mm。幼虫:乳白色透明。老熟幼虫长30mm,宽3mm。头红棕色,胴部各节背面有4个毛片,矩形,前2后2排成2排,各节侧面亦有4各小毛片。蛹:棕色,触角、翅芽、后足相互紧贴与蛹体分离。七、生物学特性:该虫在北京1年发生34代,以幼虫在温室盆栽花木的盆土中越冬。第2年温度适宜时幼虫上树危害,已在3年以上巴西木木段的干皮内蛀食为多。小巴西木有抗性。有时可蛀入木质部表层,

12、留下轻微痕迹;少数可从伤口、裂缝处钻入木段髓部,造成空心。幼虫期长达45天,共7龄。老熟幼虫吐丝结茧化蛹,夏季多在木桩顶部或上部的表皮,茧外粘着木屑和纤维等,秋冬季多在花盆土下结茧化蛹,茧外粘着土粒等。蛹期15天左右。羽化前蛹顶破丝茧和树表皮,蛹体一半外露。成虫羽化后,外露的蛹壳经久不落;成虫爬行能力很强,爬行迅速,象蜚蠊,可做短距离的跳跃。成虫有补充营养和趋糖的习性,寿命约5天,卵散产或集中块产,卵期4天。幼虫孵化后吐丝下垂,很快钻入树皮上危害。幼虫有食土的习性。在肠胃中可见有土粒,粪便中亦有土粒。八、危害症状:该虫以幼虫在巴西木、发财树、山海带等皮层内上下蛀食,将内皮层食空剩下表皮层,其间充满粪屑,幼虫咬破树身表皮成为排粪通气孔。九、传播途径:幼虫、蛹随巴西木等寄主植物远距离传播。十、防治和检疫措施:在种植前,喷洒80%敌敌畏500倍液并用塑料布盖上密封5小时,杀死潜伏在表皮的幼虫或蛹。对已上盆种植的用40%氧化乐果乳油1000倍液混合90%敌百虫800倍液喷施。加强对内对外植物检疫,严禁国内带虫植物到处蔓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