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小升初综合考前冲刺卷【含答案】

上传人:cl****1 文档编号:548891958 上传时间:2024-01-29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28.9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部编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小升初综合考前冲刺卷【含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部编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小升初综合考前冲刺卷【含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部编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小升初综合考前冲刺卷【含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部编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小升初综合考前冲刺卷【含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部编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小升初综合考前冲刺卷【含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部编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小升初综合考前冲刺卷【含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部编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小升初综合考前冲刺卷【含答案】(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部编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小升初综合考前冲刺卷一、选择题1十五夜望月这首诗描写了我国传统的()习俗。A元宵节B端午节C中秋节D重阳节2“书到用时方恨少”的下一句是()A莫把无时当有时。B事非经过不知难。C轻烟散入五侯家。D位卑未敢忘忧国。3下列句子中,有一句与“提到腊八粥,谁不是嘴里就立时生出一种甜甜的腻腻的感觉呢”的意思不同,请找出来。()A提到腊八粥,谁的嘴里都会立时生出一种甜甜的腻腻的感觉。B提到腊八粥,没有谁的嘴里不会立时生出一种甜甜的腻腻的感觉。C提到腊八粥,怎不让人嘴里立时生出一种甜甜的腻腻的感觉呢?D提到腊八粥,谁的嘴里会立时生出一种甜甜的腻腻的感觉呢?4与“春节眨眼就到了啊”这个

2、句子修辞手法相同的一句是()A锅中的粥,有声无力的叹气还在继续。B骄阳似火,毒辣辣地照到下午。C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D我端起搪瓷碗,觉得这个碗有千斤重。5下列句子中,有一个句子标点符号使用完全正确,请找出来。()A我不知道这件事是谁做的?但我猜做这件事的人对我们的情况比较熟悉。B除夕是热闹的,可是没有月光;元宵节呢,恰好是明月当空。C鲁滨逊漂流记、汤姆索亚历险记这两本书我都看完了。D我有蟋蟀在钵子里;蝈蝈在葫芦里;鸟儿在笼子里;父亲却有一个小蝎子在表里。6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智能手机功能强大,不仅能聊天,能购物,还能用它看新闻,上网课。手机已经成为我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

3、一部分。B武汉人民热烈欢送援汉医疗队胜利凯旋!C每年春天,武汉大学的樱花盛开时,许多行人都停下脚步驻足观赏。D会不会用心观察,能不能重视积累,是提高写作水平的基础。7下面语段的空白处依次填入诗句,正确的一项是()古诗词是我国文学殿堂的瑰宝,早已融入我们的生活中。一年四季,诗意无处不在。春天漫步郊野,不觉吟诵“草长莺飞二月天, ”;夏日里赏荷,忍不住感叹“接天莲叶无穷碧, ”;当我们遇到困难或挫折时,我们会想起竹石中的“ ,任尔东西南北风”;遇到老人哀叹岁月催人老时,可以借用浣溪沙中的“ ? ! ”来劝慰他。千磨万击还坚劲休将白发唱黄鸡门前流水尚能西映日荷花别样红谁道人生无再少拂堤杨柳醉春烟AB

4、CD8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运用不当的一句是()A“这大概是一场梦,一种幻觉吧!”他想,“过一会儿我肯定还会再变成一个人。”B好像有谁在无声地指挥,老人、青年、小孩、都不约而同地站直了身体。C它坚硬的表盖里还会发出清脆的声音:嘀嗒,嘀嗒D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插柳之恩,终身难忘。9下面对修辞手法判断不正确的一项是()A那些鸡一看见猫便住了嘴,装着聚精会神的样子在地上刨虫子吃。(拟人)B其他附属的房屋也很小。耕地窄得几乎连马都无法在上面打滚。(比喻)C随着山势,溪流时而宽,时而窄,时而缓,时而急。(排比)D过了二十三,大家就更忙了,春节眨眼就到了啊。(夸张)10下列哪句诗没有运用托物言志的表现手法?(

5、)A何当金络脑,快走踏清秋。B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C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D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11对下列句子运用的修辞手法判断有误的一项是()。A枝条无精打采地低垂着,好像被太阳晒蔫了似的。(比喻)B就在鸟儿勇敢的叫喊声里,乌云听出了欢乐。(拟人)C为了达到这个目的,他们讲究亭台轩榭的布局,讲究假山池沼的配合,讲究花草树木的映衬,讲究近景远景的层次。(排比)D他种的瓜很甜,人们在几十里外就闻到瓜香了。(夸张)12下列句子中画线的词语运用恰当的一项是()。A他上课经常早退,老师批评了好几回还是改不了,已经到了亡羊补牢的地步。B大家认为他提出的这条建议很有价值,

6、都随声附和表示赞成。C这些伪劣药品造成的危害骇人听闻,药品市场非整顿不可。D科学工作者们在会上高谈阔论,提出了许多宝贵的建议。13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机器质量的好坏是保证生产安全的一个重要条件。B几个学校的老师找他就升学的问题交换了意见。C构建长、株、潭经济合作圈,是湖南战略重大的决策。D为了便利山区的农业发展,开展山区物候观测是必要的。14下列题目和作者搭配有误的一项是()。A北京的春节老舍B那个星期天史铁生C卖火柴的小女孩安徒生D骑鹅旅行记马克吐温15下面中国四大古典名著中的人物和情节搭配不正确的一项是()A林黛玉葬花,焚诗B诸葛亮草船借箭,借东风C鲁智深醉打蒋门神D孙悟空三借

7、芭蕉扇16读下面这个句子,句中省略号表示()。穿长袍的问:“这位是”“我的兄弟。”戴礼帽的回答。A引文或引述的话有所省略B语言的中断C列举同类事物的省略D说话断断续续17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小红从小养成了热爱劳动。B爱因斯坦认为,在所有的世界著名人物中,居里夫人是唯一没有被盛名宠坏的人。C今天一大早,妈妈从菜市场买来黄瓜、苹果、西红柿、青椒等蔬菜。D李老师指导我们做了许多一个个不同的模型。二、判断题判断题。下列说法正确的打“”,错误的打“”。18“眉眼盈盈处”和“盈盈一水间”中的“盈盈”意思一样。( )19马诗和石灰吟都是咏物诗,借咏叹马、石灰表达自己的志向。( )20两小儿辩日一

8、文中,两小儿争辩的是太阳的大小问题。( )21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是一篇说明文,通过三个具体事例来说明一个道理。( )22腊八粥一课主要写了等粥和喝粥两部分内容,等粥写得详细。( )23他们那时候多有趣啊是一篇科幻小说,立足于现实,想象未来。( )判断下面的说法,对的打“”,错的打“”。24“销毁、难以置信、万像更新、宽慰、耽搁”这几个词的书写没有错。( )25寒食这首诗采用的写作方法是借古讽今。( )26列夫托尔斯泰是俄国著名的文学家、思想家。( )27“我茫然地望着凝神静气得像树一般兀立的父亲。”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 )28王昌龄、苏轼、欧阳修、李商隐都是宋代诗人。( )三、填空题2

9、9根据平时的积累填空。(1)朱自清的匆匆一文让我们明白了要珍惜时间的道理,这在我国古代的诗歌中也常有提及,如颜真卿的“黑发不知勤学早,_”;陶渊明的“及时当勉励,_”;刘希夷的“_,岁岁年年人不同”等。(2)爱国既表现在诸葛亮的“鞠躬尽瘁,_”,也表现在文天祥的“人生自古谁无死,_”。(3)妈妈经常告诫我,当别人给你提意见的时候要虚心接受,做到“有则改之,_”,这样就会不断进步,变得更优秀。30读下列文字,完成练习。你挑着担我牵着马,迎来日出送走晚霞。踏平坎坷成大道,斗罢艰险又出发,又出发一番番春秋冬夏,一场场酸甜苦辣,敢问路在何方?路在脚下。(1)这是根据我国古代神话小说_制作的电视连续剧主

10、题歌的歌词。这部小说和红楼梦_并称为“中国四大古典名著”。这部小说原著的作者是_,作品为我们塑造了一个能上天入地、降妖除魔,拥有火眼金睛的形象_,他的第一个师父是_。(2)歌词中用来形容取经之路时间漫长的句子是“_”。取经路上,师徒四人遇“坎坷”,斗“艰险”,请你写出其中的两个事例:_、_。(3)联系生活体验,谈谈“敢问路在何方?路在脚下”意在告诉人们:_。31请把下列诗文或名言补充完整。(1)夏日夜晚,望着夜空里明亮的牵牛星和织女星,我会想起诗句:“盈盈一水间,_”;月圆之夜,诗人王建感慨“今夜月明人尽望,_”。(2)送远二使安西能表现送别的诗句是_。(3)两小儿辩日讲述了孔子东游路遇两小儿

11、在争论,一儿认为_,一儿认为_,就连孔子也不能裁决,体现了两小儿善于观察、喜欢探索和孔子_的精神。(4)_去了,有再来的时候;_枯了,有再青的时候,_谢了,有再开的时候。但是,聪明的,你告诉我,我们的日子为什么_?四、语言表达32日前,争创文明城市的活动正在如火如荼地开展。作为传播文明礼仪的重要阵地,学校号召每个小学生积极参与这项活动。(1)请将你知道的有关文明礼仪的历史故事名称写在下面。(写出两个即可)_(2)请为此次创文明城市活动拟写一则宣传语,注意语言要精练,符合主题。_33按要求改写句子。(1)同茫茫宇宙相比,地球是渺小的。这句话运用了_的说明方法。用这种说明方法写一句话:_(2)院子里各个角落和暗洞你不是都很熟悉吗?(给句子换一种说法)_(3)我们必须认真克服并善于发现工作中的缺点。(修改病句)_(4)班上要举行一次禁毒宣传,你是班里禁毒宣传员,请你设计一条禁毒口号向同学们宣传。_34制作个人成长手册。难忘的一件事:_送给自己的一句名言:_我的奋斗目标:_试卷第1页,共3页参考答案:1C【详解】本题考查对古诗内容的理解与分析。十五夜望月是唐代诗人王建创作的一首以中秋月夜为内容的七绝。全诗四句二十八字,以每两句为一层意思,分别写中秋月色和望月怀人的心情,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教学/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