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三年级科学上册期末考试带答案.doc

上传人:pu****.1 文档编号:548891060 上传时间:2024-03-24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76.0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三年级科学上册期末考试带答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人教版三年级科学上册期末考试带答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人教版三年级科学上册期末考试带答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人教版三年级科学上册期末考试带答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人教版三年级科学上册期末考试带答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人教版三年级科学上册期末考试带答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三年级科学上册期末考试带答案.doc(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人教版三年级科学上册期末考试带答案班级: 姓名: 题序一二三四五六总分得分一、填空题。(共20分)1、在观察蚕茧中的_时,我们可以轻轻剪开_,借助放大镜观察蚕蛹。2、食盐和沙混合在一起,我们利用_,通过_和_的方法能将食盐与沙分离。3、地球仪是为了便于认识地球,人们仿造地球的形状,按照一定的比例缩小,制作了地球的_。4、食盐能够_在水中,也能从水中_出来,因此,食盐溶于水的过程是一个_的过程。5、扇扇子实际是用扇子带动空气_,形成风,使人感到_。6、绿色开花植物几乎都是从_开始新生命的。7、如果加热袋子中的空气到一定程度,那么袋子就会_。当温度_后,袋子就会掉下来。8、当两块磁铁互相靠近时,同

2、名磁极互相_,异名磁极互相_。9、降水的形式很多,常见的有_、_和_等。10、水在自然界不断经历着三种状态的循环变化,促使水的三态变化的原因是_的变化。二、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1、水的集合体指的是( )。A江河B海洋C水体2、用湿抹布擦黑板,水迹很快不见了,是因为( )。A水蒸发了B水被黑板吸收了C水流到地上了3、下列是空气和水的共同点的是( )。A有质量B很重C很轻4、鱼身体表面的黏液有什么作用?( )A减小阻力B不让发现5、潜望镜的两块镜片都是( )。A平面镜B凸透镜C放大镜6、人们利用热空气会上升的原理,制作出一些物品。下列物品没有利用这一原理的是( )。A热气球B风筝C孔明灯

3、7、下列关于空气的描述,错误的是( )。A空气是可以用来发电的B水中的动植物不需要空气C我们周围大部分地方都有空气8、量筒是测量液体体积的工具,用( )作单位。A摄氏度B毫升C毫米9、以下哪种土壤的渗水性更强( )。A砂质土B壤土C黏质土10、表示下雪天气的是( )。ABC三、判断题(每小题2分,共20分)1、冰块融化需要吸收热量。(_)2、只有固体物质能溶解在水中。(_)3、食物、气温、有害气体、疾病等都会影响蚕的生存。(_)4、磁铁只要隔着一些物体就不能吸引铁了。(_)5、在斜坡上滑落的木块是直线运动,小朋友立定跳远时从脚的运动轨迹来看属于曲线运动。 (_)6、小球通过斜坡后速度变慢。(_

4、)7、物体运动的方式是多种多样的。(_)8、冰有固定的形状,水和水蒸气没有固定的形状。(_)9、水在自然界同时以三种状态存在。(_)10、做溶解实验时,应该在每个杯子里放1毫升的清水。(_)四、连线题。(共10分)1、将下列声音与产生的原因连线。说话交流 空气柱振动管乐器奏乐 弦振动弦乐器奏乐 翅膀振动音响放音乐 声带振动蚊子的叫声 扬声器振动五、图形题。(共12分)1、欢乐读数。(_) (_) (_)六、简答题(每小题6分,共18分)1、是不是每个物体都只有一种运动形式? 如果不是,请举例说明。_2、植物的茎有什么作用?_3、夏天,把冰棍从冰箱中拿出,不一会儿,冰棍的包装纸上会出现一些水珠。

5、这些水珠是怎么形成的呢?_参考答案一、填空题。(共20分)1、蚕蛹 蚕茧2、水 过滤 蒸发3、模型4、溶解 分离 可逆5、流动 凉爽6、种子7、飞起来 下降8、排斥 吸引9、雨 雪 冰雹10、温度二、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1、C2、A3、A4、A5、A6、B7、B8、B9、A10、B三、判断题(每小题2分,共20分)1、2、3、4、 5、6、7、8、9、10、四、连线题。(共10分)1、五、图形题。(共12分)1、18 16 19六、简答题(每小题6分,共18分)1、不是。汽车在公路上行驶时,车轮是滚动,其他部分是平移。2、植物的茎具有支撑植物及运输水分和养料的作用。植物的茎能从下向上将根吸收的水分和矿物质运输到植物体的各个部分;从上向下将绿叶制造的养料运输到植物体的各个部分。3、这些水珠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而形成的页码 / 总页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中学学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