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照明设计部分 (2).doc

上传人:cn****1 文档编号:548889839 上传时间:2022-12-07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37.5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校园照明设计部分 (2).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校园照明设计部分 (2).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校园照明设计部分 (2).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校园照明设计部分 (2).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校园照明设计部分 (2).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校园照明设计部分 (2).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校园照明设计部分 (2).doc(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校园景观照明设计2013/6/7 17:00:37分类:照明知识标签:学校照明校园夜景观作为校园景观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是展现和宣传校园文化、精神风貌的窗口,也是人们夜间室外活动空间构架主要部分。科学、规范、人性化的景观照明设计,对于提升学校品位和对外形象、提高师生生活质量,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将从校园景观照明设计的作用功效,设计原则,设计手法三个方面阐述校园景观照明设计。关键词:校园景观照明 校园文化 设计原则 照明方式1 前言校园景观照明设计是体现校园风貌特点,渲染气氛、美化夜间环境的装饰性照明设计,是校园环境景观设计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它不仅在使用功能上显示出其重要性,而且还充分

2、的运用了光的强弱变幻、色彩搭配、光线的折射等特点,产生出奇妙的艺术效果,给人带来愉悦的精神享受。校园夜间景观作为校园景观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是展现和宣传校园文化、精神风貌的窗口,也是构建夜间室外活动空间的主要部分。因此,科学、规范、人性化的景观照明设计,对于提升学校品位和对外形象、提高师生生活质量,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2校园景观照明设计的作用功效景观照明设计采用室外照明技术,充分利用景观园林、建筑、水体等特点,采用不同形态的灯具、运用不同色彩的光和照明方式,通过科学艺术完整的审美构思可以创造出使人愉悦、安全、可靠美好的夜景环境,烘托出特定的文化氛围,使建筑物形象在夜晚得以重塑。在营造校园夜

3、景时,选用或设计校园照明灯具时应考虑到学校的地域特点,这样既可以提升校园文化理念,扩充校园坏境空间;又可以使静宜诗意的校园夜晚在灯光的照射下展现出一种全新感觉的校园环境。2.1丰富校园空间在现代照明设计中,空间变化照明是景观照明设计的重要内容之一。运用人工光照明的抑扬、隐现、虚实、动静以及控制投光角度和范围,利用光的构图、秩序、节奏等手法,可以大大渲染空间的变幻效果,改善空间比例,限定空间区域,突出视觉中心,丰富空间层次感,明确空间的导向性。光照赋予空间的效果非常明显,它是建筑物的室内外环境中不可缺少的要素。正如建筑大师勒?柯布西耶在走向新建筑一书中指出的:“建筑是对在阳光下的各种体量作精练的

4、、正确的和卓越的处理。我们的眼睛天生就是为观看光照中的形象而构成的,光与影烘托出形象” 在校园内,投射来的灯光照射在建筑体面上,会使其轮廓更加清晰、结构更加明朗,由于灯光的光与影的变化构成在空间中表现出建筑结构感的同时能提高空间与质感的生动效果,使建筑空间显露出神秘浪漫、绚烂多彩。2.2体现校园文化景观照明设计可依据每所学校的文化特点来营造一种文化气氛,采用不同的照明方式可以塑造出具有不同文化特色的个性魅力;选用各种灯饰,采用各种技术手段,能够体现出不同地域、不同历史、不同风格的各具特色的校园文化。2.3塑造物体形象在光的作用下物体的形象才能被视觉感知,合适的照明能加强建筑造型的三维立体感。光

5、微妙的强弱变化能强化空间层次,提升艺术效果,反之则导致形象平淡无趣。照明艺术赋予校园景观更强的生命力,它不仅对校园景观起到色彩装饰作用,而且利用照明的手法可使物体同环境空间产生立体空间感,并与周围环境相互对应、形成反差对比,突出物与景的主题。2.4渲染环境气氛景观照明的气氛渲染对人的心理状态和光环境的艺术感染力起着决定性的作用。通过光线的渲染可以营造环境,突出景观重点;同时利用科技手法、运用色彩、把握节奏,可以使得周边环境具有梦幻般的意境,让人陶醉。3校园景观照明设计原则校园景观照明设计必须遵循经济实用、节能环保的原则,兼顾功能信息和精神文化审美需求两种层面。它不仅创造视觉美而且能给人们带来精

6、神上的愉悦,还充分考虑照明系统对周边环境的影响,防止光环境污染,同时保证安全,尽可能做到自然与人和谐共存的设计原则。3.1生态环保性原则生态原则的本意是要求人们了解生物,认识所有自然环境下生物互相依赖的生活方式;保护生态、顺应自然、减少盲目的人工改造。在校园景观照明设计过程中,要根据区域的自然环境特点,营造景观类型,避免对原有环境的破坏,关注生态价值的平衡;尊重场地中其它生物的需求;要保护和利用好自然资源,减少能源消耗。运用生态学理论,结合景观环境中植物的生理和生物习性,研究各种照明光源以及照明方式对生态环境的影响。选择绿色环保光源,最大限度减少照明工程对自然生态的破坏,尤其是对动植物的影响和

7、破坏,从而使校园空间中的动植物群体能更好的参与构筑一个生动的校园景观设计格局。3.2照明与艺术协调性原则景观照明是集功能照明与装饰照明于一体的综合照明体系。优秀的校园景观照明作品是校园的“第四维空间”,代表了学校的形象,丰富了学校的内涵。因此校园景观照明设计要与校园环境的整体规划及建筑师的构思相一致,并充分利用光和影、虚和实、动和静等现代照明技术手法展现一个有别于白天的校园夜景景观。当然,这就要求在做具体的单体照明设计时,设计师应首先考虑到整体照明环境的需要,决不能喧宾夺主,只顾体现其单体特色,而忽视对周围环境的影响。这就需要设计师把握好对艺术的微观表现,恰如其分的处理好微观与微观之间、微观与

8、宏观之间的艺术联系,使其相融相映、浑然一体,并且有组织地把照明灯光艺术化,有序地调动各种艺术的表现手段来营造校园的夜景氛围。3.3体现意境文化性原则景观照明的设计绝不应当局限在满足功能照明的水平上。景观照明有基本照明、功能照明和艺术照明三个层面:艺术照明是追求意境、体现文化内涵的主要体现,是一种艺术境界,它反映了人文情怀与生活景象的和谐统一。意境审美强调情景交融、虚实相生。夜景观中的灯光制造意象反差为意境埋下伏笔,在具体照明设计中对意象进行合理虚构,使光亮的物质景观向独具内涵的文化景观升华。3.4强调节能安全性原则只有在利用资源、建造高质量与高节能的“绿色照明”和注重人的视觉感受的原则下,光环

9、境才能真正成为构筑校园文化的一部分。绿色照明的基础是优质的光源,即发光体发射出来的光对人的视觉是无害的绿色照明。其主要要求是:光源发出的光为全色光,灯光光谱成分中没有紫外光和红外光,低热高效,光的色温应贴近自然光,发光源稳定可靠,无频闪光对人没有伤害。总而言之,利用先进的照明技术是我们提倡绿色照明的宗旨,也是确保安全可靠、节能环保的校园景观照明设计的基础。4校园景观照明设计手法4.1关于景观照明方式不同的照明方式会产生多种多样、各有韵味的照明效果。光线的亮度、色彩、角度不同也可以使环境空间产生视觉上的变化,呈现出明暗、冷暖等不同效果。运用灯光的投射方式的变化,改变建筑景观上的光影效果,主要几种

10、照明的方式。(1)投光照明投光照明是将光线直接投射到一个平面或立体的物体表面,在夜间重塑其外观造型。其照明效果既要显现物体全貌,又能将物体起伏造型、立体感、饰面颜色和材料质感以及装饰细部有效的表现出来。投光照明的对象主要有建筑物立面、道路、雕塑、水体、绿化带、树木和建筑小品等。(2)轮廓照明轮廓照明以夜空为背景,用灯连成线,刻画出建筑物的轮廓、门窗的框架、不同部分的交接处、屋脊和屋顶的线条,以显示出建筑物的体积和整体形态(如图2)。此类照明多用于较大型的建筑物,强调整个建筑物形状,突出建筑轮廓重点,忽略某些局部细节。(3)负轮廓照明将光线投射在物体的背面,或者通过亮的背景来创造负轮廓的照明称为

11、负轮廓照明。负轮廓照明可将主体结构和其细节区分开,呈现出剪影效果。此照明方式多用在建筑景观上的景观物结构中。(4)透光式照明在现代建筑中,窗户和玻璃幕墙的使用较多,在夜间可以利用室内光线向外透射形成内透光景观照明以达到装饰的目的(如图3)。其主要优点是能够利用室内的照明光线,在不影响建筑外立面景象的情况下,室内室外相互衬映,既省电又方便。(5)LED灯饰照明LED具有绚丽的色彩、丰富的造型、穿透力强的动感光线,而且非常节能环保,是目前最科学的照明方式之一。由于它具有自身独特的优点,所以在当今校园景观照明设计运用上非常广泛,同时也创造出了装饰效果的奇迹(如图4)。4.2关于景观照明色彩当前,在反

12、对景观照明设计中片面追求色彩变化的同时,也应尽量避免景观照明色彩的单一化。这与校园功能照明不同,彩色光的合理应用恰恰体现了校园景观照明的特点。因此,不应片面地反对采用彩色光。照明光源的色彩本身并不存在好坏之分,问题在于是否能够适应环境的要求,每一种照明光源的不同色彩都有其适用的范围和使用场所。如用荧光灯照明会给鲜艳的暖色蒙上一层灰暗的色调,从而使建筑圆润、华丽的气氛遭到破坏;而采用白炽灯照明则可以使校园建筑的温暖基调得以加强。LED彩灯的应用为校园空间气氛的渲染增加了无穷的魅力。4.3关于景观照明亮度景观照明设计中盲目追求高亮度、高色温、高明度、滥用大功率气体放式电灯,对空间尺度合理性,对人的

13、视觉环境产生的光干扰和光污染问题逐渐暴露出来。在今天,相关专家和有识之士及时指出了这个问题,反对片面追求“越亮越好”的做法在一定程度上遏制了光的干扰和污染。片面追求亮度固然不对,但是也不能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一概反对景观照明提高亮度。景观照明追求技术与艺术的完美结合,由于一些景观照明载体局部的表现需要,必须提高照明光源的亮度,形成特定的艺术效果。因此提高亮度的问题需要具体、区别对待。而且此光源亮度是在不造成能源浪费、不造成光污染和不超LPD值规定的前提下,进行适度地调整,丰富整体景观照明层次,使校园夜景观更亮丽。4.4关于景观动态照明根据景观照明载体的特征,有区别的设置动态变化的景观照明设施,增强夜间观赏性。灯光经过动态的艺术处理产生旋转、明灭、闪动,更加变幻莫测,富于动态美感。通过建筑与景观、水体与植被、动与静、虚与实、空间与实体产生动态光与影的互动,给夜晚的校园增添了无穷的魅力。5结束语通过以上所述,校园景观照明设计采用不同原则与方法,更好地促进现代化生态型校园建设的发展,展现校园整体景观风格及其特色文化背景;对整个空间进行有效的艺术加工,现代照明艺术和光的艺术表现形式的灵活应用,可以充分体现出校园建筑、道路、绿化、水体等美感,从而创造出具有文化内涵、功能性与艺术性完美结合的现代文明校园夜景观。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