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科版-八年级上学期物理期中调研试卷苏科版

上传人:ni****g 文档编号:548888862 上传时间:2022-10-31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252.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苏科版-八年级上学期物理期中调研试卷苏科版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苏科版-八年级上学期物理期中调研试卷苏科版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苏科版-八年级上学期物理期中调研试卷苏科版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苏科版-八年级上学期物理期中调研试卷苏科版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苏科版-八年级上学期物理期中调研试卷苏科版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苏科版-八年级上学期物理期中调研试卷苏科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苏科版-八年级上学期物理期中调研试卷苏科版(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4分)1通过学习“声”,你认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声音在真空中传播的速度最大,在水中传播的速度最小B、只要物体在振动,我们就一定能够听到声音C、只要听到物体在发声,那么物体一定在振动D、不振动的物体也有可能发声2一场大雪过后,人们会感到外面万籁俱静。究其原因,你认为正确的是A可能是大雪后,行驶的车辆减少,噪声减小B可能是大雪蓬松且多孔,对噪声有吸收作用C可能是大雪后,大地银装素裹,噪声被反射D可能是大雪后气温较低,噪声传播速度变慢3. 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诗句“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中的“高”是指声音的音调高 B两名宇航员在太空中不能直接对话,是因为声

2、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 C发出较强声音的喇叭能使它前面的烛焰“跳舞”,说明声音具有能量D听不同乐器弹奏同一首歌曲能分辨出所用乐器,是利用声音的音色不同4.下面现象能说明声音传递能量的是:A. 利用声纳探测海底深度B. 利用超声波进行金属内部探伤C. 利用超声波清洗钟表等精密机械 D. 隆隆的雷声预示着一场大雨5. 关于声现象中,以下知识结构错误的是: 次声波 在声源处减弱A声波按频率分 可闻声波 B减弱噪声的途径 在传播中减弱 超声波 在人耳处减弱频率 传递信息C声音的特征 响度 D声音的利用 音色 传递能量6300年前,意大利科学家做了这样一个实验:在房间里挂了许多铃铛,然后让蝙蝠在房间中自由飞

3、。第一次未对蝙蝠有任何限制,铃铛未响;第二次蒙住蝙蝠的眼睛,铃铛也未响;第三次塞住蝙蝠的耳朵,房间中的铃铛响了。下列问题不是该实验所研究的是A蝙蝠飞行是靠什么躲避障碍物的 B眼睛对蝙蝠飞行是否起作用 C耳朵对蝙蝠飞行是否起作用D铃铛是怎样发声的7.坎儿井是新疆吐鲁番地区庞大的地下灌溉工程,坎儿井的作用是A阻止输水过程中水的蒸发和渗漏B减少输水过程中水的蒸发和渗漏C减少输水过程中水的蒸发和沸腾D阻止输水过程中水的蒸发和沸腾8.两盆冰水混合物,各自处于太阳下和背阴处,在盆内冰尚未熔化完以前,用温度计去测盆内水的温度时A.太阳下的那盆水温度较高B背阴处的那盆水温度较高C两盆水的温度一样高D.不知气温

4、高低,无法判断9. 在下列几组物态变化的过程中,都是吸热的是 A熔化、液化 B液化、汽化 C汽化、熔化 D凝固、液化10.两支内径粗细不同,下端玻璃泡内水银量相等的合格温度计,同时插入同一杯热水中,水银柱上升的高度和温度示数分别是A上升高度一样,示数相等 B内径细的升得高,它的示数亦大C内径粗的升得低,但两支温度计的示数相同 D内径粗的升得高示数也大。11.海波的熔点是48,那么温度为48的海波的状态是A一定是液态 B一定是固态 C一定是固液共存状态D以上三种状态都可能12如图所示,将盛有水的小试管放入盛水的烧杯中,用酒精灯给烧杯加热,烧杯中的水沸腾,继续加热,则试管中的水: A.温度为100

5、,并沸腾B温度略低于100C经较长时间,才能沸腾D温度为100,但不沸腾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34分)13. 声音是由物体的_而产生的。声音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是_(选填“相同”或“不同”)的。在气温15时,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_ms。如果看到闪电后,3s钟才听到雷声,那么闪电处距人约_m。14.通常,我们交流声音是通过 传播的。人在游泳时鱼会吓跑,说明声音能在 中传播,而在 中声音是不能传播。15. 音调、_和音色是乐音的三个特征,其中_是由声源的振动频率决定噪声是当代社会的公害之一,有资料显示,噪声经过一块100m宽的林带可降低20一25dB,道路两侧种植着许多树木,这是在_减弱噪

6、声的。16. 炎热的夏天,发现中暑患者后,常常把患者扶到通风处,并在患者身上擦上酒精,这里用到的主要物理道理是:(1) (2) 。17液体温度计的原理是根据液体的 来测量温度的,下图体温计的量程是 ,分度值是 。请读出下图温度计的读数,读数是 。 18. 西瓜切开后,常用保鲜膜覆盖切面,这样做的目的是减慢水分 。 如果对烧开的水继续加热,水会_热(填“吸”或“放”),此时,水的温度_。19.写出下列现象的物态变化名称,各现象是吸热还是放热?(1)冬天,早晨出来跑步,口中呼出“白汽”:_,_热(2)水结成冰:_,_热;(3)潮湿的衣服晾干;_ _,_热;20、如图所示的两支温度计的示数分别是 ,

7、 。21、读表格。在30时,水银为态,氮为态,萘为态。22早春冰河解冻会感到寒冷,这是因为_ _ 时要 _热的缘故;盛夏在地上洒水会感到凉爽,这是因为_ 的缘故;被100的水蒸气烫伤要比被100的开水烫伤严重得多,这是因为 。三实验题:(每空1分,共计30分)23.如图,在一个正在发声的喇叭上放上一些泡沫小球,调节音量开关,逐渐调大音量,会听到声音的 变大,同时看到 ,实验表明 。24. 小兰在观察提琴、吉他、二胡等弦乐器的弦振动时,猜测:即使在弦张紧程度相同的条件下,发声的音调高低还可能与弦的粗细、长短、及弦的材料有关。于是她想通过实验来探究一下自己猜想是否正确。下表是她在实验室控制的琴弦条

8、件。(1).如果小兰想探究弦发声的音调与弦的材料的关系,你认为她应该选用表中编_两根琴弦(只填写字母代号)。(2). 探究过程通常采用下列一些步骤:实验研究;分析归纳;提出问题(或猜想);得出结论等。你认为小兰要完成本探究的全过程,所采取以上4个步骤的合理顺序应该是:_(只填写数字代号)。(3).在上述探究过程中,总要控制某些因素,使它们保持不变,进而寻找出另外一些因素的关系,这种研究方法叫做“ 法”。25.在“观察水的沸腾”实验中:(1)如图所示,是小明同学用温度计测小烧杯中水的初温时的操作图。A是操作过程,B是读数过程。A图中操作的错误是 ;B图中读数的错误是 。时间t/min012345

9、67891011温度t/909192939495969798989898(2)小明同学在利用如图所示的装置做实验时,发现从开始给水加热到水开始沸腾所用的时间过长,请你帮助他找出可能存在的原因。(写出两种即可) ; 。(3)实验中,沸腾时的气泡变化图是 。(图a/b)小明每隔1min,记录一次水的温度,得到的数据记录在表中根据图象可知,水的沸点为 。(4).当水的温度达到沸点后,停止给水加热,水的沸腾将 (停止/继续)。说明水沸腾的条件是:一、 二、 。(5)根据表格中的数据,在右图作出水沸腾的图像。26.有A、B两种固体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如图2所示,请根据图像回答下列问题: (l)晶体图是

10、 。它的熔点是 ;(2)该晶体熔化过程用了 分钟时间;(3)该晶体熔化时需要热,温度 ;(上升/保持不变/下降)(4)晶体图像上,3min时是 态, 8min时 态,12min是 态。(5)下列四幅图中表示非晶体凝固的图像是()27. 某同学用温度计测量液体温度的实验步骤: A估计被测物液体的温度; B取出温度计; C观察温度计的量程及分度值;选择适当的温度计; D让温度计玻璃泡与被测液体充分接触; E读出温度计的示数,并记录。则实验步骤正确的顺序应是 。28(1)在用酒精灯将烧瓶内的水加热沸腾后,水蒸气从烧瓶中喷出,在离管口稍远处可以看到雾状的“白汽”,这是因为喷出的蒸气发生了_现象,“白汽

11、”产生时会_热(填“吸”或“放”). (2)如果这时在管口处放置一玻璃片,会发现正对管口的玻璃片表面有_,玻璃片的温度将_(填“升高”、“不变”或“降低”)。四、应用题:(第29题2分,其余每空1分,共12分)29.估测是人的一种基本的能力,以下温度最接近25的是( )A冰水混合物的温度 B人的正常体温C人感到舒适的房间温度 D张家港市盛夏中午的室外温度30冬天上课时紧闭门窗,开启教室空调,由于室内外温差大,玻璃窗上常常会出现一层水珠,这是 (填写物态变化名称)现象。这层水珠是在室内一侧,还是在室外一侧?请写出你的猜想及你猜想的依据:我的猜想:呈在 侧(室内/室外);猜想的依据是: 。3120

12、10年春晚,阔别舞台已久的“小虎队”重新站在观众面前,一曲爱让人们找到了那熟悉的的旋律。这是因为他们的声音 没发生变化。 32阅读下列材料,按要求完成后面提出的问题。材料:气温影响着地面附近的空气状况,气温越高,地面附近空气变得越稀薄,声音在其中的传播速度越快大,因而声速与气温有关。晴天的中午,地表迅速升温,地表附近的气温较上层的气温高,声音在地表附近的传播速度较上层快,所以地面上的声源发出的声音向四周传播时是向上拐弯的。 (1)赤日炎炎,在沙漠里即使相距不太远的人也难以听清对方的大声喊叫,其中一个主要原因是声源传播时向 (上 / 下)拐弯。 (2)“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在清冷的深夜,姑苏城外寒山寺的钟声的传播路径向 (上 / 下)拐弯。33某学习小组的同学自制了一个简易温度计,A为一塑料瓶,B为吸管,通过软木塞与A相连,管下端插入水槽中,使管内外水面有一高度差h,在不同温度下分别测出对应水柱高度h,记录数据如下表:温度171921232527hcm3002491971469442(1)此温度计的测温原理是_这个温度计的塑料瓶部分(图中的A)相当于常用温度计的_(2)用此温度计_(能不能)测29及其以上的温度(3)利用此温度计存在的不足之处是_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