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井下紧急避险设施管理的有效途径

上传人:公**** 文档编号:548829695 上传时间:2023-04-12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8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加强井下紧急避险设施管理的有效途径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加强井下紧急避险设施管理的有效途径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加强井下紧急避险设施管理的有效途径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加强井下紧急避险设施管理的有效途径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加强井下紧急避险设施管理的有效途径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加强井下紧急避险设施管理的有效途径》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加强井下紧急避险设施管理的有效途径(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Q小组材料加强井下紧急避险系统管理的有效途径安监处Q小组九月目 录一、小组概况二、课题选择三、目的拟定四、现状调查五、因素分析六、制定对策七、效果检查八、巩固措施九、遗留问题及此后打算加强井下紧急避险系统管理的有效途径一、小组概况小组名称:东曲矿安监处Q小组课题名称:加强井下紧急避险系统管理的有效途径选题日期:二一四年五月十日小组类型:管理型完毕日期:二一四年十二月三十日注册编号:小构成员简介:序号姓名年龄文化限度组内职务与分工备注1王 晋28大专组长2刘 斌3大专成员(现场实行)3赵新增大专成员(现场实行)4皮晋军0大专成员(现场实行)黄 涛8大专成员(现场实行)小构成员共有 人,其中大专以

2、上学历4人。小组活动简况序号活动内容频率1本次课题活动时间.9-.122月活动次数1.次总活动次数6次小构成员接受QC教育学时人均8学时小构成员出勤状况00二、课题选择选题理由:1、煤矿是一种高危的行业,由于煤矿职工的文化限度普遍偏低,职工对岗位、环境的结识上普遍局限性,发生事故的也许性在一定状况下是存在的,建设紧急避险设施,对于提高职工的安全防护有着很大的意义。2、矿工自救中,设立避难硐室是十分必要的。由于自救器有效时间较短,当佩戴自救器后,在其有效作用时间内不能达到安全地点;撤退路线无法通过;若有自救器而有害气体含量又较高时,避难硐室可以发挥作用。3、9天,名矿工所有生还智利人发明了令全世

3、界为之动容的生命奇迹。作为一种矿难多发的国家,中国需要借鉴“智利模式”建避险硐室。1月19日,中国国务院批准成立了由国家安监总局牵头的调查组,彻查致37人死亡的河南省中平能化集团平禹煤电公司四矿特别重大煤与瓦斯突出事故。在会上,调查组组长、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局长骆琳特别提到,要加快强制履行井下救生舱、避险硐室、井下人员定位和通信联系、监测监控系统等先进合用的技术装备,按规定限期完毕。根据上述因素,我们小组通过认真讨论和研究,并报矿领导和有关部门批准,选择提高煤矿职工安全培训的有效途径为活动课题,并经矿科教中心注册登记,登记号为号。三、目的拟定通过开展QC小组活动,加强井下紧急避险系统管理的有效途

4、径,让职工更快的提高安全意识,更好的适应矿井各项工作中的安全问题,可以及时、精确的运用到工作的岗位。四、现状调查矿井应根据井下作业人员和巷道断面等状况,结合矿井避灾路线,合理选择和布置避难硐室或移动式救生舱。所有矿井在各水平井底车场设立固定式避难硐室。有突出煤层的采区应设立采区避难硐室,设立位置应当根据实际状况拟定,但必须设立在防逆流风门外的进风流中。煤与瓦斯突出矿井以外的其她矿井,从采掘工作面步行,凡在自救器所能提供的额定防护时间内不能安全撤到地面的,必须在距离采掘工作面10米范畴内建设避难硐室或救生舱突出煤层的掘进巷道长度及采煤工作面走向长度超过50米时,必须在距离工作面米范畴内建设避难硐

5、室或设立救生舱。避难硐室的额定人数,应满足所服务区域内同步工作的最多人员的避难需要,并考虑不低于5的富裕系数。其中,采区避难硐室至少满足1人的避难需求。避难硐室的设立应避开地质构造带、应力异常区以及透水威胁区,并规定尽量布置于岩层中,且顶板完整、支护完好,前后0m范畴内应采用不燃性材料支护,符合安全出口的有关规定。若必须设立在煤层中时,应有防瓦斯涌出、煤层自燃发火的安全措施。井下避难硐室应具有安全防护、氧气供应、有害气体解决、温湿度控制、避难硐室内外环境参数监测、通讯、照明及批示、基本生存保障等功能,保证在无任何外部支持的状况下维持避难硐室内额定避险人员生存9h以上。矿井避灾路线图应涉及井下所

6、有避难硐室设立状况。避难硐室应有清晰、醒目的标记牌,并悬挂于避难硐室外。标记牌中应明确标注避难硐室位置和规格、种类,井巷中应有避难硐室方位的明显标示,以便灾变时遇险人员可以迅速达到避难硐室。避难硐室内应有简要、易懂的使用和操作环节阐明,以指引遇险人员对的使用避难设施,安全避险。东曲矿在+86水平东翼附近建设一处永久性避难硐室,设计长度米,可容纳10人避险,已经安装完毕。在+86水平西翼中段建设一处避难硐室,设计长度6米,可容纳50人避险,已经安装完毕。在三采区2#联系巷建设一处临时避难硐室,设计长度7米,可容纳5人避险。在一采区下组煤110皮顺附近建设一处临时避难硐室,设计长度67米,可容纳5

7、0人避险,已经安装完毕。在六采区12612外围建设一处临时避难硐室,设计长度67米,可容纳5人避险。西山煤电集团公司已经为我矿配发四套由中煤机械集团浙江中煤安全设备有限公司生产的Y96矿用可移动式救生舱分别安装在+86水平东翼轨道巷号联系巷、五采区1209轨顺联系巷、四采#煤辅运巷、二采区14216轨顺附近。这些紧急避险设施由于受到井下条件、气候和人员素质的影响保养、检修成本过高,并且无法时时保证处在待用状态,对于安全生产导致了一定的影响。通过对现状和经济避险设施的分析,找出重要影响因素是:1、看护人员责任心不强2、队组领导不注重培训工作,工人学习自觉性不强。3、紧急避险设施所在区域队组作业人

8、员素质不高。4、奖罚力度不够五、因素分析根据平常培训中浮现的问题,我小组通过调查记录分析召开小组会。总结出重要影响职工安全培训工作难以顺利进行的因素有如下三项。1、看护人员责任心不强2、队组领导不注重培训工作,工人学习自觉性不强。3、紧急避险设施所在区域队组作业人员素质不高。4、奖罚力度不够以上重要因素找出之后,经研究觉得所找因素符合实际,要因素判断精确,批准制定对策,并予实行。六、制定对策 通过认真细致的分析,找出了重要因素,针对每一条因素,我们小组全体成员展开认真细致的讨论,制定实行对策根据对策表,我们进行了认真的组织实行。要因对策表序号重要因素现状目的对策负责人完毕日期1看护人员责任心不

9、强看护人员责任心不强,不能意识到紧急避险设施的严重性加强加强培训施善斌2队组领导不注重职工平常培训。队组领导不能意识到紧急避险设施的严重性,对职工的培训差加强制定措施和制度各队队长3职工自觉性不强职工好奇心重,不能自觉对设施进行维护调节建议队组研究提高、制定制度各队队长4工人文化素质参差不齐多数人员只有初中文化,尚有部分文盲强化强化业余培训各队书记技术员5奖罚力度不够制度不健全、奖罚力度不够健全健全制度,以制度进行约束王晋审核:王晋 制表:皮晋军根据对策表,我们进行了认真的组织实行(详见对策实行表)对策实行表序号实行内容负责人完毕日期1加强培训施善斌长期坚持制定措施和制度各队队长.11203建

10、议队组研究提高、制定制度各队队长1204强化业余培训各队书记技术员长期坚持健全制度,以制度进行约束王晋.10.审核:王晋 制表:刘斌七、效果检查通过半年多的对策实行,究竟效果如何,我们小组对本系统使用状况进行了抽样检查,基本达到了预期效果,避难硐室管理状况明显有了进步,检修率得到了下降,保养成本得到了控制。八、巩固措施1、为了保持我们所获得的成果,我们决定始终实行对策,并采用相应的巩固措施。2、坚持每月召开一次信息交流会,每个人畅所欲言,对工作中遇到的问题提出来人们讨论,工作中的经验人们交流,以不断提高每个人的业务技术水平,部门协调合伙能力。、进一步明确岗位责任制和多种管理制度,凡违背制度者予以经济惩罚。4、定期检查各紧急避难设施中的某些记录。、常常组织专业人员进行现场检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