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上册地理第一、二章复习提纲.doc

上传人:pu****.1 文档编号:548829600 上传时间:2024-03-14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84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七年级上册地理第一、二章复习提纲.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七年级上册地理第一、二章复习提纲.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七年级上册地理第一、二章复习提纲.doc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七年级上册地理第一、二章复习提纲.doc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七年级上册地理第一、二章复习提纲.doc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七年级上册地理第一、二章复习提纲.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七年级上册地理第一、二章复习提纲.doc(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一章 地球和地图 第一节 地球和地球仪一,地球的形状和大小1地球形状的认识过程:天圆地方说盖天说浑天说麦哲伦环球航行 2麦哲伦航行图:西班牙大西洋太平洋印度洋大西洋西班牙。3说明地球是个球体的证据:(1) 站在海边,遥望远处驶来的船只,总是先看到桅杆,再看见船身。(2) 站得高,看得远 (3) 月食 (4) 麦哲伦环球航行; (5) 卫星照片4地球的形状:地球是一个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球体。5地球的大小:平均半径为6371千米;赤道周长为4万千米;表面积5.1平方千米。二,纬线和纬度1纬线的定义:与地轴垂直并且环绕地球一周的圆圈。2纬线的特点::形状:所有的纬线都是一个圆;长度:长度不

2、相等,赤道最长,往两极逐渐缩短,最后成一点;方向: 指示东西方向。3纬度的划分:赤道为0,赤道以北为北纬,用字母N表示 (090N)赤道以南为南纬,用“S”表示 (090S)4高中低纬度的划分:低纬度地区(0-30)中纬度地区(30-60)高纬度地区(60-90)5几条重要纬线: 赤道:是 0 纬线、是南、北半球的分界线、是最大的纬线圈。赤道以北为北半球,赤道以南为 南 半球。 北回归线:即北纬23.5(或23.5N),是太阳光直射的最 北 界线。 南回归线:即南纬23.5(或23.5S),是太阳光直射的最 南 界线。 北极圈: 即北纬66.5(或66.5N);以北为北寒带,有极昼、极夜现象。

3、 南极圈:即南纬66.5(或66.5S);以南为南寒带,有极昼、极夜现象。 北纬665南纬235北纬235南纬6650纬线(赤道)(北极圈)(南极圈)(北回归线)(南回归线) 北纬665南纬235北纬235南纬6650纬线(赤道)(北极圈)(南极圈)(北回归线)(南回归线) 北极和南极:即北纬90 和 南纬 90(90N和90S)。三经线和经度:1经线的定义:连接南北两极并同纬线相交的半圆。(经线也叫子午线)2经线的特点:形状都是半圆; 长度都相等; 指示南北方向。3经度的划分:从0度经线起向东、向西各分为180度;0度经线向东为东经,用字母“E”表示;0度经线向西为西经,用字母“W”表示。4

4、 东经、西经辨别:经度向东越来越大为东经,经度向西越来越大为西经。0 ( 西经W) (东经E)18020101802010 越向西度数越大 越向东度数越大5经线圈:两条相对的经线组成一个经线圈。组成经线圈的经线度数之和等于180,且两条经线中一条为东经,另一条则为西经。6几条重要的经线:本初子午线(0经线):经过英国格林尼治天文台旧址,是东、西经度的分界线;180经线:既是180E ,又是180W。习惯上称作180经线180、0的经线圈是东、西经的分界线; 20W、160E的经线圈是东西半球的界线;7. 东西半球的划分西经20向 东 到东经160为 东 半球(即20W-0-160E为东半球)西

5、经20向 西 到东经160 为 西 半球(即160E-180-20W为西半球)西半球东半球第三节 地球的运动第二节地球的运动一、地球运动的两种基本运动形式及概况:运动形式运动中心周 期方 向产生的地理现象自转地 轴一天自西向东昼夜更替、时差公转太 阳一 年自西向东四季变化,五个温度带昼夜长短变化,太阳直射点的南北移动等二、地球的公转: 1公转示意图及两分两至(以北半球为例)比较项时间直射点北半球昼夜长短变化夏至日B6月22日前后北回归线昼长夜短秋分日C9月23日前后赤道全球昼夜等长冬至日D12月22日前后南回归线昼短夜长春分日A3月21日前后赤道全球昼夜等长2.地球公转知识点:(1) 地球公转

6、时地轴是倾斜的,而且它的空间指向保持不变。地球公转形成四季变化,南北半球的季节相反。(2)南北回归线是太阳直射点能够到达的最北和最南界线,在这两条线上一年得到一次直射,而它们之间的地区一年可以得到两次直射(3)昼夜长短的变化:夏至日,北半球各地白昼时间最长,越往北白昼越长,北极圈内有 极昼 现象,南极圈内有 极夜 现象;冬至日,北半球各地白昼时间最短,越往北白昼越短。北极圈内有 极夜 现象,南极圈内有 极昼现象;(4)地球公转至夏至日位置时,太阳直射北回归线 ,北半球正午太阳高度最大;地球公转至冬至日位置时,太阳直射南回归线 ,北半球正午太阳高度角最小。(5)影子长短变化规律:北半球,夏至日影

7、子最短,冬至日影子最长; (6)太阳直射点移动图 夏至日(6.22)三、 四季划分与五带特征:(1)四季划分:春季(35月)夏季(68月)秋季(911月)冬季(12月 一 次年2月),南半球季节相反。(2)五带划分依据:根据太阳热量在地球表面的分布状况(3)五带的划分和特点:,热带:南北回归线之间23.5N23.5S,有阳光直射北温带:北回归线与北极圈之间23.5N66.5N,四季分明,无阳光直射南温带:南回归线与南极圈之间23.5S66.5S,四季分明,无阳光直射;北寒带:北极圈内66.5N90N,有极昼,极夜南寒带:南极圈内66.5S90S,有极昼,极夜;热 带赤 道北温带 北寒带南温带南

8、寒带四季分明无阳光直射有阳光直射有极昼、极夜有极昼、极夜北 极 圈南极 圈66北 回归 线南 回归 线四季分明无阳光直射 第三节 地图的阅读一、地图三要素:方向 、 比例尺 、 图例和注记 。二、方向:在地图上判定方向的方法:(1)有指向标的地图:根据指向标判定方向(指向标箭头指向北方)。(2)有经纬网的地图:根据经纬网判定方向(纬线指示东西方向,经线指示南北方向)。北极是地球上最北的地方,其四周方向都是南;南极是地球最南的地方,其四周方向都是北(3)既无指向标,也无经纬网的地图,根据“上北下南,左西右东”来判定。三、比例尺:(1)比例尺图上距离实地距离读比例尺技巧:记住:1千米=10万厘米=

9、100000厘米(1后面5个0)(2)比例尺的三种表示方法:数字式:如1: 100000。 线段式:如。 文字式: 如:图上1厘米代表实地距离1千米。(3)比例尺的大小:比例尺是个分式,分母越大,比例尺就越小,分母越小,比例尺就越 大。 如::1/1001/100000(4)图幅相同的地图中比例尺大小与范围、内容的关系比例尺越小,表示的地区范围越大,地理事物越简略;比例尺越大,表示的地区范围越小,地理事物越详细。如:学校平面图应选择较大比例尺;画中国政区图应选择较小的比例尺.比例尺大小表示范围大小表示地理事物的详略程度大小详细小大简略三、图例和注记:(1)用来表示地理事物的特定的地图符号就叫图

10、例。(2)用来说明山脉、河流等名称的文字,以及表示陆高海深的数字叫注记,如“8844.43米”四、从地图上获取信息 地图常见种类:导游图、交通图、政区图去公园游览,需要寻找景点,应该从导游图上找到答案;外出旅行,确定行程,应该参考交通图;了解国际时事,确定事件发生地点,应该查阅世界政治地图。GPS是全球定位系统的缩写。广泛应用于飞机、轮船、汽车等交通工具的定位导航。第四节 地形图的判读一、 海拔与相对高度:(1)某个地点高出海平面的垂直距离叫做海拔,又叫绝对高度。(2)某个地点高出另一地点的垂直距离叫相对高度。二、等高线地形图:1 等高线:在地图上把海拔相同的各点连成的线叫等高线。2 同一条等

11、高线上各点的高度相同3 等高距:相邻两条等高线之间的海拔之差。4 山坡陡缓的判读:等高线密集,坡度陡;等高线稀疏,坡度缓。5、山体不同部位的判读山顶:等高线闭合,数值内大外小为山顶。(山顶一般用表示)盆地:等高线闭合,数值内小外大山脊:等高线的弯曲部位向数值低处凸出(成分水岭)山谷:等高线弯曲部位向数值高处凸出(有河流发源)鞍部:两山顶之间的较低部位陡崖:等高线重叠的地方三 分层设色地形图的判读1 地形:地表各种各样的形态,总称为地形。2 陆地地形的基本类型:即高原、山地、丘陵、盆地和平原。3 在分层设色地形图上:绿色表示平原 黄、褐色表示山地和高原,白色表示雪山冰川, 蓝色表示海洋,4 五种

12、基本地形的特点:平原:海拔较低,500米,地面坦荡,边缘陡峻;山地:海拔较高,500米,峰峦起伏,坡度陡峻;丘陵:海拔不高,500米,起伏不大,坡度和缓;盆地:海拔没有一定标准,四周高,中间低。四、地形剖面图 地形剖面图最能直观地反映地势高低起伏状况的图。第二章 陆地和海洋第一节大洲和大洋一 海陆分布状况 地球表面71是海洋,29是陆地概括的说是七分海洋三分陆地。 世界海陆分布很不均匀陆地主要分布在北半球,海洋主要分布在南半球从东西半球看陆地主要分布在东半球。但无论怎样划分,都是海洋面积多于陆地。二 七大洲和四大洋的分布及概况 (大陆与它周围的岛屿合起来称为大洲)1 七大洲:(面积从大到小)亚

13、洲、非洲、北美洲、南美洲、南极洲、欧洲、大洋洲。2 四大洋:(面积从大到小)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北冰洋3 大洲的分界线: 亚洲与非洲的分界线:苏伊士运河; 亚洲与欧洲的分界线:乌拉尔山脉、乌拉尔河、大高加索山脉、土耳其海峡北美洲与南美洲的分界线:巴拿马运河 亚洲与北美洲的分界线:白令海峡4 ,面积最大的大洲:亚洲 面积最小的大洲:,大洋洲5 纬度最高,跨经度最广的大洲是南极洲,6 纬度最高,跨经度最广的大洋是北冰洋。7 面积最大的大洋:太平洋; 面积最小的大洋:北冰洋. 苏伊士运河沟通的海洋:大西洋、印度洋巴拿马运河沟通的海洋:太平洋、大西洋8 全部位于北半球的有欧洲和北美洲 9主要在东半球的有亚洲、欧洲、非洲、大洋洲。主要在西半球的大洲:北美洲和南美洲 乌拉尔山拉拉拉里 亚 洲 乌拉尔河黑海土耳奇海峡非 洲欧 洲苏伊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