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行性脑脊髓膜炎诊疗常规zzq.doc

上传人:ni****g 文档编号:548824122 上传时间:2023-01-22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16.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流行性脑脊髓膜炎诊疗常规zzq.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流行性脑脊髓膜炎诊疗常规zzq.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流行性脑脊髓膜炎诊疗常规zzq.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流行性脑脊髓膜炎诊疗常规zzq.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流行性脑脊髓膜炎诊疗常规zzq.doc(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流行性脑脊髓膜炎一、临床表现1.潜伏期流脑的初期症状类似上呼吸道感染,出现发热、畏寒、头痛、咳嗽、咽痛、流涕等。1一2天后病情加剧出现脑膜炎症状。2,中毒症状突发寒战、高热、头痛、全身疼痛、流涕、鼻塞、咽痛等流感样症状。3.神经系统表现头痛、呕吐、神志淡漠、表情呆钝。颅内高压时出现剧烈头痛、呕吐、视乳头水肿,重者呼吸、循环功能受累,甚至意识改变、昏迷、部分或全身性惊厥发作,出现脑痛;体格检查可有脑膜刺激征,表现为颈抵抗,布氏征和克氏征阳性。4.皮肤和豁膜损害有淤点或淤斑,恢复期唇周疮疹。起病数小时后皮肤豁膜出现血点,多呈星状,大小不等,分布不均,指压不退色。出血点急速增多、扩大,互相融合,呈紫

2、红色.多见于肩、肘、臂等皮肤受压部位及口腔戮膜或结膜。5,重症表现起病急骤,病情凶险,如得不到紧急救治,可在24小时内死亡。表现为面色苍白、四肢湿冷、皮肤花纹、淤点迅速融合成大片淤斑、血压下降、脉搏细速、脉压缩小等感染性休克表现;频繁惊厥、昏迷加深、角弓反张、呼吸节律改变等中松性呼吸衰竭表现。6.实验室检查(l)外周血象:发病1一2天内白细胞总数及中性粒细胞分类显著增高,可达(20一40)x109/L;分类以中性粒细胞为主,占80以上;在感染严重时白细胞总数有时反而减少。(2)脑脊液检查:脑脊液呈现典型的化脓性改变,表现为脑脊液压力增高,外观混浊,白细胞总数显著增多(1000X106/L),以

3、中性粒细胞为主;糖含量显著降低,常1.lmmol/L,甚至测不出;氯化物降低;蛋白质含量增高,多在1000mg/L以上早期和休克型除外,部分患者24小时内脑脊液可正常)。细菌培养及涂片多为阳性。7.病原学检查(1)涂片检查:包括皮肤痪点和脑脊液沉淀涂片检查。皮肤淤点淤斑刺破后血液或渗出液涂片或脑脊液涂片革兰染色,可见细胞内革兰阴性双球菌。(2)细菌培养:血培养和脑脊液培养出或者检测出脑膜炎奈瑟菌。血培养脑膜炎双球菌的阳性率较低,但对慢性脑膜炎双球菌败血症的诊断非常重要。8.血清学检查是近年来开展的流脑快速诊断方法。(1)患者恢复期血清抗体效价较急性期呈4倍或以上升高。(2)急性期脑脊液乳胶凝集

4、试验脑膜炎奈瑟菌抗原检测阳性;用PCR技术检测到患者急性期血清或脑脊液中脑膜炎奈瑟菌的DNA片段。二、诊断要点与临床分型1.疑似病例有流行病学史和临床表现。2.临床诊断病例(1)普通型:有流行病学史和临床表现。(2)暴发型(休克型、脑膜脑炎型、混合型):临床诊断病例重症表现。3.确诊病例有流行病学史和临床表现和病原学检查。三、诊断鉴别辅助检查1.血象: 外周血白细胞总数明显增加,中性粒细胞升高。2.脑脊液检查:压力增高,外观呈浑浊米汤样甚或脓样;白细胞数明显增高,以多核细胞为主,糖及氯化物明显减少,蛋白含量升高。3.细菌学检查:可取皮肤瘀斑处的组织涂片染色或离心沉淀脑脊液沉渣涂片染色,血液或脑

5、脊液细菌培养。4.血清免疫学检查:脑膜炎奈瑟菌抗原、抗体检测。5.脑膜炎奈瑟菌的DNA特异性片段检测。鉴别诊断1.其他细菌引起的化脓性脑膜炎:一般无明显季节性,以散发为主,无皮肤瘀点、瘀斑。(1)肺炎链球菌感染多见于成年人,大多继发于肺炎、中耳炎和颅脑外伤;(2)流感嗜血杆菌感染多见于婴幼儿;(3)金黄色葡萄球菌引起的多继发于皮肤感染;(4)铜绿假单胞菌脑膜炎常继发于腰穿、麻醉、造影或手术后;(5)革兰阴性杆菌感染易发生于颅脑手术后。 2.结核性脑膜炎: 有结核病史或密切接触史,起病缓慢,病程较长,有低热、盗汗、消瘦等症状,神经系统症状出现晚,无皮肤瘀点、瘀斑,脑脊液细胞数以单核为主,蛋白质增

6、加,糖和氯化物减少;脑脊液涂片可查到抗酸染色阳性杆菌。四、治疗方案与原则1.一般治疗应卧床休息,密切观察患者的神志、面色、脉搏、呼吸、血压、瞳孔等生命体征。皮肤有大片淤斑或有血疤形成者,应加强皮肤护理,防止继发感染和皮肤坏死。流脑发病急骤,病情进展快,应及时建立并保留静脉输液通道。并予适量输入液体,使每日尿量在I000ml以上。2.对症治疗必要时给氧。高热时可用酒精擦浴,头痛剧烈者可予镇痛或高渗葡萄糖、用脱水剂脱水。3.病原治疗及早采用可穿透血一脑脊液屏障的抗生素静脉注射。青霉素、氨节西林或头抱曲松钠为首选抗生素。也可选取用磺胺类药物等。(1)青霉素:青霉素在脑脊液中的浓度为血液浓度的10一3

7、0%,大剂量注射使脑脊液达有效杀菌浓度。640万一800万U/d,分1一2次,静脉滴注。(2)氨带西林:氨节西林对脑膜炎双球菌、流感杆菌和肺炎球菌均有较强的抗菌作用,故适用于病原菌尚未明确的5岁以下患儿。(3)头饱曲松钠:12g/d,静脉滴注。4.休克型流脑的治疗重点是抗休克和防治DIC。抗感染可选两种药物联合使用。(1)抗休克治疗:扩容参照感染性休克治疗。血管活性药物常用山蓑若碱(盐酸山蓑若碱):早期轻度休克每次0.3-0.5mg/kg,重者可用lmg/kg,静脉注射10一15分钟1次,直至面色潮红,呼吸循环好转,延长给药间隔时间,或逐渐减量,不可骤停。连用10次不见好转,需分析其他治疗是否

8、得当,必要时增补或换用其他血管活性药物,如多巴胺、多巴酚丁胺。(2)抗凝、抗纤溶:如出血点迅速融合成大片淤斑者或休克较重伴大量淤点、淤斑者或休克经综合治疗不见好转者,应考虑有DIC存在,不必等待实验室检查结果,可用肝素治疗。肝素每次0.5-lmg/kg,首次静推,以后每4一6小时静脉滴注1次,一般不超过24小时,当休克明显好转,出血点不再增加,淤斑界限清楚时可停用肝素,肝素过量可能导致大量新鲜出血,应立即停用肝素,并按最后一次肝素量用鱼精蛋白中和;6-氨基己酸可在每次肝素用后静脉注射,每次1一2g。(3)激素:大剂量、短疗程。(4)心功能不全治疗:酌情选用洋地黄、酚妥拉明。5.脑膜脑炎型的治疗抗生素的应用可选两种药物联合使用。此外,应以减轻脑水肿,防止脑疝和呼吸衰竭为重点。惊厥可用地西伴(安定),每次0.25一0.5mg/kg,静推;必要时人工冬眠。激素:常用地塞米松,成人每日10一20mg,儿童0.20.5mg/kg,分1-2次静脉滴注.降颅压:保持患者呈轻度脱水状态,使用20%甘露醇,每次5ml/kg,4一6小时次,可加用呋塞米(速尿);颅高压好转后逐渐减量或延长给药时间,直至停药;呼吸衰竭参见呼吸衰竭治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