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技能训练.doc

上传人:s9****2 文档编号:548819475 上传时间:2023-03-28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5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师技能训练.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教师技能训练.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教师技能训练.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教师技能训练.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教师技能训练.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教师技能训练.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师技能训练.doc(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教师技能训练第一部分 教学工作技能训练教学工作技能训练是指教师备课、上课、批改作业和评定成绩等教学环节所必备的技能训练。教学工作技能是师范生的教师技能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师范生从师任教素质的必修内容。教学工作技能是教师运用专业知识和教学理论进行教学设计,使用教学媒体和编制教学软件,组织课内外教学活动和进行教学研究等所采取的一系列教学行为方式。教学工作技能训练是在教育学、心理学和学科教学理论的指导下,以专业知识为基础的基本教学技能训练,是理论联系实际的实践活动。其主要内容包括课前进行教学设计的技能,使用教学媒体和编制教学软件的技能,课堂教学的技能,设计和批改作业的技能,组织和指导课外教学活动的技能

2、及教学研究的技能。一、教学设计技能的训练训练要求了解教学设计的方法,理解教学设计的概念,通过训练掌握制定教学目标、分析和处理教材、了解学生、制定教学策略、制订课程学期教学计划和编写教案的方法。结合学科特点设计和批改学生作业,课后能评价自己和别人的教学。1概念:教师在备课过程中,用系统的方法把各种教学资源有机地组织起来,对教学过程中相互联系的各个部分的安排做出整体计划,建立一个分析和研究的方法,制定解决问题的步骤,对预期结果进行分析。2制定教学目标:了解教学目标的类别,掌握制定教学目标的方法和要求,重点掌握制定课堂教学目标的方法。3分析和处理教材:通过训练初步学会分析教材,组织和处理教材。4了解

3、学生:了解学生学习的特点,掌握分析学生学习的方法。5制定教学策略:能根据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选择教学媒体,设计课堂教学活动。6制定课程学期教学计划和编写教案:了解课程学期教学计划和教案的结构和要求,掌握制定课程学期教学计划和编写教案的方法,通过训练能写出符合要求的课程学期教学计划和教案。7作业的类型和设计:了解本学科学生作业的类型和设计的方法,能根据教学需要选择和设计作业的内容。8课堂教学评价:了解课堂教学评价的依据和标准,通过训练掌握评价的方法。训练方法学生根据自身的具体情况,利用学科教学法课程,在教师的指导下系统训练,各学院在教学计划中明确这方面的要求,并指定教学法授课教师从低年级

4、起组织学生有计划、循序渐进地进行训练,学生要重视自我提高,也可选修相关课程或组织开展模拟教学活动。二、使用教学媒体技能的训练训练要求使学生了解教学媒体的种类和功能,掌握现代教学媒体的使用方法及其软件编制的方法。能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特点选择、使用教学媒体,设计制作教学所需的教学软件及简易教具。1概念: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和课堂教学中,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特点选择、使用教学媒体,设计制作教学软件的行为方式。2教学媒体及其教学特性:常规教学媒体及其教学特性:挂图、标本、模型、教具;现代教学媒体及其教学特性:投影、幻灯、录像、CAI等。3教学软件的编制:投影片的种类和制作:幻灯片的制作和计算机课件的制

5、作。4简易教具的制作方法。 5选择教学媒体的要求:教学内容与媒体选择;学生特点与媒体选择;媒体的教学特性与选择;媒体的价值与选择。训练方法学生根据自身的具体情况,利用学科教学法、计算机基础课程等自我练习,也可选修现代教育技术、计算机多媒体CAI、多媒体课件设计与制作等综合教育类课程。三、课堂教学技能的训练训练要求使学生了解课堂教学中基本教学技能的类型,理解各项基本教学技能的概念,掌握各项教学技能的执行程序和要求,通过训练能根据教学任务和中学生的特点把教学技能应用于教学实践。1导入技能 (1)概念:导入是在新的教学内容或活动开始时,教师引导学生进入学习的行为方式,(2)导入的类型:直接导入;旧知

6、识导入;生动实例导入;直观教具导入;故事导入;问题导入;实验导入等。(3)导入的程序:集中注意引起兴趣激发思维明确目的进入学习课题。(4)导入的要求:针对教学内容和学生的特点,导人目的明确;能引起学生兴趣,有启发性;导入与新知识联系紧密,进入课题自然合理2.板书板画技能 (l)概念:是教师利用黑板以凝炼的文字语言和图表等形式,传递教学信息的行为方式。(2)板书板画的类型:提纲式;语词式,表格式;线索式;图示式,示意图,简笔画等。(3)板书板画的要求;书写规范迅速,示范性强;条理清晰,布局合理;形式多样,启发思维;文字、图表科学准确;板画简单明了,形象生动.3演示技能(l)概念:教师根据教学内容

7、特点和学生学习的需要,运用各种教学媒体把事物的形态、结构或变化过程等内容展示出来,指导学生理解和掌握知识、传递教学信息的行为方式。(2)演示的类型:实物、标本、模型的演示;挂图的演示,幻灯、投影的演示;电视的演示和课堂实验的演示。(3)演示的程序:心理准备出示演示物对演示物说明讲解总结核查学生理解。(4)演示的要求:对演示物精心选择;演示前提出问题和观察重点;演示时要指导学生观察,充分感知;多种媒体相互配台,综合利用;演示后及时总结,明确观察结果.4讲解技能(l)概念:教师利用语言及各种教学媒体引导学生理解重要事实,形成概念、原理、规律、法则等行为方式。(2)讲解的类型:事实性知识的讲解,抽象

8、性知识的讲解。(3)讲解的程序:事实性知识的讲解:提出问题叙述事实。提示要点核查理解。抽象性知识的讲解:归纳法:提供感性材料指导分析综合概括巩固深化。演绎法:提出概念阐明术语举出实例(正、反例)巩固深化。(4)讲解的要求:明确目标、重点突出;运用丰富的实例(正、反例),联系已学过知识,引导学生分析概括,培养学习方法;及时巩固、应用,理论联系实际。5提问技能(l)概念:教师以提出问题的形式,通过师生的相互作用,检查学习、促进思维、巩固知识、运用知识、促进学生学习的行为方式。(2)提问的类型:回忆提问;理解提问;运用提问;分析提问,综合提问,评价提问。(3)提问的程序:引入阶段陈述阶段介入阶段评价

9、阶段。(4)提问的要求:设计多种水平的问题;问题重点突出,简明易懂,把握提问时机,给予启发和引导;给予分析和评价。6反馈和强化技能l)概念:反馈是教师传出教学信息后,从学生那里取得对有关信息反应的行为方式。强化则是教师通过各种方法促进和增强学生的某一行为变化朝更好方向发展的行为方式。2)反馈的类型:课堂观察;课堂提问;课堂考查;实践操作.3)强化的类型:语言强化,符号(标志)强化,动作强化;活动强化.4)反馈和强化的要求:反馈及时准确,强化恰到好处;反馈形式灵活多样,强化方式适合学生特点,发现学生的微小进步,强化以表扬为主。7结束技能(l)概念:是在完成一个教学内容或活动时、教师知识进行归纳总

10、结,使学生所学知识形成系统转化升华的行为方式。(2)结束的类型;归纳式;比较式;活动式;练习式;拓展延伸式。(3)结束的程序:简单回忆提示要点巩固练习或拓展延伸。(4)结束的要求:明确教学重点,提示知识要点;形成知识系统,使学生理解升华;及时巩固,强化学习结束形式多样,增强学生兴趣。8组织教学技能(l)概念:是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不断组织学生的注意,管理纪律,引导学习,建立和谐的教学环境,指导学生进行学习的行为方式。 (2)组织的类型:管理性组织;指导性组织;诱导性组织。(3)组织的要求:明确目的,教书育人;了解学生,尊重学生;重视集体,形成风气;灵活应变,因势利导。9变化技能l)概念:是教师利用

11、表情、动作等身态语,辅助口头语言传递教学信息和表达情感的行为方式。2)变化的类型:动作变化;表情变化;眼神变化;声调变化。3)变化的要求: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特点确定变化的类型;每一种类型的应用要有助于组织学生的注意和传递教学信息;变化技能的应用要合理适度。10教学技能综合训练;综合运用以上几种教学技能进行训练。(三)训练建议1训练的方法主要采用微型教学的方法。注意提供必要的示范,有条件的学校要应用现代教学手段提供声像反馈,以获得更好的训练效果。2根据学生情况,训练要有重点,技能的分别训练与综合实践相结合。四、组织和指导学科课外活动技能的训练(一)训练目的 使学生了解学科课外活动的特点、方法、

12、组织形式及活动方案的设计,能组织和指导与本学科教学有关曲课外活动。(二)训练内容1概念:是教师根据学生的特点及培养学生能力的要求,组织、指导学生开展有关学科课外活动教学行为方式。2学科课外活动的类型:课外兴趣小组;科技知识竞赛,读书报告拿;小论文和小制作比赛;参观;调查等。3学科课外活动常用的方法:观察和调查;实验和实践;讨论和评议;制作和创作。4学科课外活动方案的设计:了解活动方案的构成和活动方案设计的方法。5学科课外活动内容选择的要求:活动目的明确,有利于人才培养;活动内容的选择要适合青少年的特点:课内课外知识有机结合;教师具有辅导能力。(三)训练建议组织学生开展学科课外活动,由学生自己设

13、计方案执行方案,从而得到训练。训练活动也可结合教育实习进行。五、教学研究技能的训练(一)训练目的使学生了解教学研究的方法、能初步运用本专业知识的教育学、心理学原理进行教学研究,探索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二)训练内容1概念:是初步运用教学理论进行教学研究设计、资料搜集与统计处理、撰写论文的行为方式。2教学研究课题的选择:了解教学研究课题;课题选择的方法及如何制定研究计划。3教学研究的方法:调查研究;观察研究;实验研究;比较研究。4研究资料的统计和分析:掌握统计描述的基本方法,了解统计检验的适用范围。5研究论文撰写的方法:了解科研论文的结构和撰写科研论文的要求。(三)训练建议1此项教学技能训练

14、可结合教学提出研究课题,在教师的指导下由学生自己设计研究方案、搜集资料、统计分析、写出研究报告。2结合教育实习中的教育调查或毕业论文进行训练。训练方法 学生根据自身的具体情况,利用学科教学法课程,在教师的指导下系统训练,各学院在教学计划中明确这方面的要求,并指定教学法授课教师从低年级起组织学生有计划、循序渐进地进行训练,学生要注意自我提高,也可选修相关课程或组织开展模拟教学活动。四、组织和指导课外教学活动技能的训练 训练要求使学生了解课外教学活动的特点、方法、组织形式及活动方案的设计,能组织和指导与本学科教学有关的课外活动。1概念:是教师根据学生的特点及培养学生能力的要求,组织、指导学生开展有

15、关学科课外活动的教学行为方式。2课外活动的类型:课外科技小组,科技知识竞赛,读书报告会,小论文小制作比赛,参观,访问,调查等。3课外活动的方法:观察和调查,实验和实践,讨论和评议,制作和创作。4课外活动方案的设计:了解活动方案的设计和活动方案设计的方法。5课外活动内容选择的要求:活动目的明确,有利于人才培养;活动内容的选择要适合青少年的特点;课内外知识有机地结合;教师具有辅导能力。训练方法学生根据自身的具体情况,利用学科教学法课程等自我练习,也可选修相关课程。五、教学研究技能的训练训练要求使学生了解教学研究的方法,能初步运用本专业知识和教育学、心理学原理进行教学研究,开展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

16、。1概念:是初步运用教学理论进行教育研究设计、资料统计、撰写论文的行为方式。2教学研究课题的选择:了解教学研究课题的类型,课题选择的方法及如何制定研究计划。3教学研究的方法:经验总结,调查研究,实验研究,比较研究。4研究资料的统计和分析:描述统计,定量分析与推断,非数量资料的整理与分析。5研究报告撰写的方法:了解科研报告的结构和撰写科研报告的要求。 训练方法学生根据自身的具体情况,利用学科教学法课程等自我练习,也可选修教育科学研究方法等相关课程。 第二部分 班主任工作技能训练班主任工作技能训练是师范生教师技能训练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成为合格中等学校教师的必备条件之一。班主任工作技能训练是指“中学班级管理、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和组织指导学生进行课外活动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