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生早恋问题分析及对策

上传人:博****1 文档编号:548817288 上传时间:2022-12-11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2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学生早恋问题分析及对策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中学生早恋问题分析及对策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中学生早恋问题分析及对策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中学生早恋问题分析及对策》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学生早恋问题分析及对策(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中学生早恋问题分析及对策摘 要:本文分析了中学生早恋的原因和发展阶段, 以及正确对待中学生早恋问题的方 法。对待中学生早恋应该多进行正面教育、积极引导,绝不能进行粗暴的禁止。关键词:早恋、动机、交往、性教育、尊重早恋是指未成年学生把对异性的好感用恋爱的方式来表现的一种心理活动形式。据调 查,一般中学生几乎不同程度上存在早恋现象, 尽管中学生早恋者仍是少数, 但对他们这一 年龄而言,其比例还是让人感到吃惊而且目前有早恋人数逐年增多、年龄愈来愈小的势头。 中学生早恋是现实的、无法回避的教育问题,我们务必认真分析中学生早恋的原因和特点, 进行学校、家庭、社会的综合治理。一、早恋的原因中学生“恋爱”

2、现象的发生既有当代青少年的生理、心理发育提前的原因, 也有社会环境的 各种刺激在起作用。 从某市对中学生恋爱态度和经历的一项调查中发现, 承认谈过恋爱的学 生中,三项主要动机为: ( 1)在感到心灵空虚时需要有人陪伴(2)优秀异性某方面的自然吸引力( 3)为了更好地了解另一个人。较次要的动机包括“对异性的好奇心”、“学会如 何与异性相处”。此外还有少数人有下列动机:“追求刺激”、“享受人生”、“表现自己 能够吸引异性”、“希望摆脱父母的控制”。从少男少女们自身来看,他们投入“恋爱”的 情感因素多数较为纯真, 较为单纯, 这种单纯性与他们自身的经历、知识、 生活经验和社会 经验有着极大的关系。

3、他们不懂得什么是真正的爱情, 多数只是把男女之间的异性吸引以及 青春期特有的对异性的性冲动作为爱慕的因素, 把这些当作爱情来对待。 此时, 他们很容易 冲动,往往当异性传递过一个“多情”的眼神,一个纸条,一次网上聊天,一次偶然的接触 等等都会为之动情,并产生“爱”的冲动,开始谈情说爱。不能否认,有少数比较早熟的青 少年已经有了真正的恋爱意识。 许多人在日常生活中提到交异性朋友的目的是想寻找精神寄 托,寻求温暖, 避免孤独, 为了有个人诉说心中的苦恼等等。即使是这些真正有意识的人也 极少考虑到结婚或寻找终身伴侣。二、早恋的发展阶段一般来说,中学生的早恋主要经过以下几个阶段。 1确定目标:开始关注

4、某一个异性,默默地思念,这一阶段可能有眉目传情、暗送秋波的 表示。有些中学生的早恋只停滞在这个阶段, 成为“单相思” ,不敢与自己喜欢的异性交往, 这样有可能形成情绪障碍,影响正常生活和学习。2有所行动:中学生异性之间写情书、递纸条、赠小礼物等,即是对某一异性有好感的表 示。同时可有约会行为,如一起逛公园、看电影、外出旅游等。3频繁约会:逐步进入一对一的比较稳定的约会,可能公开化,似乎已经确定了“恋爱” 关系。4发生性关系:虽然这还是极少数学生,但近年来有增加的趋势,尤其是职业高中、中专、 技校学生。 这些学生认为自己即将走上社会, 已经成人, 发生婚前性行为也比普通中学相对 多一些。三、如何

5、正确对待中学生的早恋1引导男女同学正常交往中学生内受性萌动的刺激,外受社会风尚的影响,喜欢交友,重视友谊,男女同学喜 欢在一起踏青、谈心、过生日,渴望交上知心朋友,可以互相倾吐内心的烦恼,取得真诚的 理解, 寻找心灵的慰藉, 共同探讨人生的奥秘,切磋学习中的疑难。男女同学之间的这种正 常交往是一种纯洁的友谊, 只要加以正确的引导, 对年轻人心理的稳定和人格的完善有着一 种不可估量的积极作用。 这种可贵的友谊应该小心爱护、 大力倡导。 如果把男女同学之间的 正常交往视为 “不轨行为” ,如果一看到男女同学单独呆在一起, 或接触频繁一些, 就住“谈 情说爱”方面联想,只能激起中学生极大的反感。2分

6、析中学生早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让他们具备对早恋的准确认识,自觉产生免疫 力:中学生的早恋往往是情感强烈,认识模糊。相爱的原因往往极其简单,没有牢固的思 想基础,比如有的是受对异性的好奇心、 神秘感的驱使; 有的是以貌取人, 为对方的外表风 度所吸引;有的是羡慕对方的知识和才能;有的是由于偶然的巧遇对对方产生好感,等等。 他们没有认识到思想感情的一致是真正爱情的基础, 观念、 信念、 情操是否一致是决定爱情 能否成功的最主要的因素。 中学生思想未定型, 他们不可能对这些复杂的因素有科学、 深刻 的思考, 也不可能真正了解自己和对方在这些方面是否真正一致。 中学生的早恋好比驶入大 海的没有罗盘、没

7、有舵的航船,随时隐伏着触礁沉没的危险。所以,中学生的早恋,不仅成 功率极低,而且意志薄弱者还可能铸成贻害终身的罪错。中学时代是打基础时期,将来从事何种事业还没有定向,对每个中学生来说,今后的 生活道路还很长,各人将来将从事什么职业, 在什么地方工作,都是难以预测的, 一个较成 熟的青年,总是先考虑立业,后考虑成家。而且随着时间的流逝,生活的变迁,各人的思想 感情将不断发生变化。 中学时代的山盟海誓往往经不起现实生活的严峻考验, 中学时代的早 恋十有九不能结出爱情的甜果,而只能酿成生活的苦酒。加强性教育,我们教育工作者在重视学生的人生观教育和培养学生坚毅顽强的意志品 质的同时,则应以科学的严肃的

8、态度对待性教育,不要一讲“性教育”就有什么副作用,而 应把性教育作为一个道德教育问题来研究,性教育包括性知识、性道德、性法制教育, 介绍 性知识是要学生掌握性器官的解剖结构和功能以及第二性征发育的特点, 并掌握与之相应的 性生理、心理卫生和保健知识,以消除对异性的神秘感。中学时期是个性发展的重要阶段, 是人的自然习惯和社会性处在大变动的时期,在两性关系方面,一个人应该遵循哪些准则, 应该具备哪些心理品质, 防止哪些不良品质, 这不仅关系到一个人的整个道德面貌, 而且关 系到将来的婚恋是否一帆风顺, 也是防止一个人在恋爱过程中产生 “越轨行为” 的重要条件。 在性法制教育中, 向学生宣传和解释与

9、两性关系有关的法制知识, 使中学生了解到: 在两性 关系中哪些行为是合法的, 哪些行为是非法的, 哪些行为要受到刑事处罚以及什么样的行为 受到什么样的处罚等,增强他们的法制观念,减少和避免性过失行为。3尊重关心,正面疏导对于早恋的学生,绝对不能加以歧视,要理解尊重他们的感情,在理解的基础上赢得 他们的信任,以关怀爱护的态度亲近他们、帮助他们。没有这种“教育爱”作为纽带,师生 之间的心灵就无法沟通, 本已闭得紧紧的学生的心扉将封锁得更加严密。 有的班主任视学生 早恋为“大逆不道”,一旦发现哪个学生有早恋行为就采取“紧急措施”,如公开点名批评 或虽不点名实有所指的暗示批评, 勒令检查扣压信件, 限

10、期断交,等等,甚至动辄斥之为 “作 风不正派”、 “思想品质不好”,或用讥讽挖苦的语言当众羞辱学生,或向家长告状,借家 长之手严加管教。 这种简单粗暴的处理办法, 极大地伤害了学生的自尊心, 使正陷入早恋迷 途的学生感到压抑和苦闷,可能促使个别认识模糊、心理承受能力差的学生为“殉情” 而轻 生,为“私奔”而出走,更多的学生则出于逆反心理,越是反对,态度越坚决,越是禁止, 谈得越热火。中学生的身心发育差异很大,又都处于性的敏感期,因此,对早恋者的教育不宜在班 级集体中公开进行。公开的批评教育会伤害早恋学生的自尊心,给他们造成思想上的压力, 使他们产生对集体的离心力,在集体中的孤独、冷漠的感受会间

11、接地强化他们的性欲冲动。 另外,公开的批评教育也会使其他学生出于好奇心理而妄加猜测或议论纷纷, 这就会成为产 生早恋行为的诱因之一。有的学生原先只有那么一点儿“意思”。经过同学们的纷纷议论, 可能“弄假成真”地认真谈起来。班主任在发现学生有早恋迹象,或经过认真观察确认学生是在早恋时,一般不要急于 去处理,而先要冷静地进行一番分析,根据该生的性格特点, 考虑教育帮助的方案,避开众 人,个别施教,尊重学生的隐私,严格保守秘密。可以个别谈心,也可能在符合学生本人意 愿的前提下通过日记、书信等说“悄悄话”。及时和家长取得联系是必要的,目的在于说服 家长教育孩子时不斥责、 不辱骂,使家长和孩子之间心地相

12、融,信任谅解, 和学校教育取得 密切的配合。4晓之以理,束之以规对早恋学生不能粗暴干涉,强行拆散,也不能居高临下,严词训斥,班主任应成为学 生生活道路的引路人,以平等的态度,以朋友和“参谋”的身份,晓以利害,喻以事理,帮 助他们处理好关系他们终身幸福的问题。 由于中学生自我克制的能力较差, 在通过说服教育, 学生心悦诚服的前提下, 班主任可帮助学生订出自我约束的守则, 并帮助督促他们自觉地履 行守则,一旦形成习惯,他们便会自觉的遵守,并逐渐把目标放到学习上来。以上是本人对早恋问题的粗浅的看法,希望通过对早恋问题的正确认识,从而对学生 进行正确的教育,防止早恋问题的发生。如有不妥之处,望各位批评指正!参考文宪:1涂光浑主编教育学,中国商业出版社出版 2新编十万个为什么(教育卷) 3现代教育思想专题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教育部师范教育司组织评审 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修养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教育部师范教育司组织编写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商业计划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