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琵琶行》案例

上传人:hs****ma 文档编号:548813980 上传时间:2023-05-26 格式:DOCX 页数:3 大小:11.6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琵琶行》案例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琵琶行》案例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琵琶行》案例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琵琶行》案例》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琵琶行》案例(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琵琶行教学案例背景:琵琶行一课处于北师大版九年级上册第二单元。在学习本课之前,学生已经学 习了盛唐时期李白和杜甫的作品。对唐代诗歌有了一个整体的大概理解。本文的最大特点是 作者对音乐的描写,本文结构并不复杂,语言也不艰深,所以我想完全能够上成一堂趣味盎 然的音乐欣赏课。音乐描写,这是本文的精彩之笔。在设计教案时我删除一切旁枝,不讲通 感夸张,略讲烘托渲染,将教学重点确定为“对无形音乐的传神描写”,拟用一课时完成欣赏 一段音乐,学习描写音乐。以音乐导入课文,以分析音乐描写方法为课堂主体,以欣赏品评 音乐结束本课教学。本设计试图在文学与音乐之间寻找交接点,激发学生对古典音乐的兴趣。因为我想语文 课

2、总是以人类一切文化积累为其背景的,将教学适当地向其他艺术类延伸是我在新课改下的 一次尝试。课堂实录 师:两千多年前,一个文人雅士,一个山野樵父,是音乐把他们联系了起来,一曲高山流水深 深的烙在了人们心中。我说的是俞伯牙钟子期高山流水的故事。它出自列子汤问相传 “伯牙善鼓琴,钟子期善听。伯牙鼓琴,志在登高山。钟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 志在流水。钟子期曰:善战!洋洋兮若江河!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后来“子期死, 伯牙绝弦,以无知音者。”所以后人以“高山流水” 比喻朋友之间相得知己。现在我们听到 的这首古琴曲就是后人根据二人故事创作的高山流水。一千年后,一个天涯歌女,一个文人骚客,又是因为音

3、乐,让他们再次演绎了一曲千古不衰 的知音绝唱,在这个不朽的夜晚,浔阳江的悠悠江水,瑟瑟秋风,清冷的月光,飘飞的荻花 永远记住了这个美丽而忧伤的故事。在这个秋江月夜下,即将与朋友分别的诗人听到了歌女 几次弹奏?生:三次 师:初次听到琵琶的乐曲,诗人是什么反应?能不能用课文原句回答? 生:主人忘归客不发师:寻声找到声音的源头,作者怎么做的? 生:移船相近邀相见师:作者为什么要邀请歌女出来相见? 生:为了再听琵琶琴音 师:歌女再次演奏琵琶曲,诗人在聆听几首名曲之后,又产生了什么反应? 生:我闻琵琶已叹息 师:这是怎样的音乐阿,他流淌过诗人的心扉,令他深深叹息!下面请同学们小声朗读下白 居易笔下的琵琶

4、曲,咱们也跟着诗人一起感受下这琵琶曲的魅力,考虑下音乐的旋律是如何 变化的?(朗读)师:哪位同学谈谈这段乐曲的旋律是如何变化的? 生:前两句大弦小弦齐奏,犹如大珠小珠落玉盘一样,让人感觉急切而愉快;紧接下来的的 两句,节奏缓慢而流转直到暂歇,感觉心在持续的下落,好像心底悄悄生出一些忧愁;第五 句音乐短暂的停顿,使得四下无声,给人们无限的遐想;第六句音乐再起时,变得格外雄壮 而激越;最后一句写的是曲终收拨,干脆而利落。师:初读之后我们已能感受到音乐跌宕起伏,变化多端。现在老师来朗读一下,大家闭上眼 睛,静静的去听乐曲的旋律,脑海中会想到什么?(配乐朗读)生:我最喜欢“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

5、声”一句。因为我觉得无声的境界胜过有声 仿佛能够感受到,虽然没有音乐,但作者与歌女的心灵在这种无声境界中有着共鸣,或者说 沟通吧!师:郑炜被诗人笔下无声的境界所打动了,其他同学呢? 生:“间关莺语花底滑,幽咽泉流冰下难”这个句比较好,可能想到那婉转流利的琵琶声从琵 琶女纤细而微微颤抖的指间滑过,像花朵的露珠,光滑透明,一颗颗从叶面滑过,从叶间滴 下,滴入听者的心中,激起阵阵的涟漪,又像黄莺(在)花下的啼鸣,唱着轻快婉转的歌曲 师:通过张闻的描述得我们仿佛看到一幅美丽的画面,之所以会产生视觉,是因为我们的作 者在描写声音时采用了什么修辞手法?生:通感师:没错,诗人把有声无形的音乐,也就是听觉通感

6、为视觉,让读者感受到这美妙的琴音。 生:张闻只说了前半句,其实幽咽泉流冰下难写得更好,弦声缓慢,仿佛眼前的小溪不再快 乐,它被冰慢慢阻塞着,发出冷涩的低泣,诉说着琵琶女心中难以言表的苦楚。而最后小溪 最终被冰完全阻塞了,没了声音。师:恩,很好,李妍把这个句也转换成图画体现在我们眼前!张成才,看你这么激动,说说 你的看法?生:我赏析的是“银瓶乍破水浆迸,铁骑突出刀枪鸣”这句。我觉得这(一句)里能够读出 一种生命搏发的气息,那是在生命的最后一刻的一种搏发,这个“铁骑突出刀枪鸣”让我觉 得有位英雄人物驰骋战场,格外的悲壮。师:张成才从这段激越而雄壮的音乐众多了份悲壮的感受,甚至在脑海中形成一个英雄人

7、物 的形象。看来白居易真是生花之妙笔。哪位同学还想谈谈?生 3:我认为诗中那一句“曲终收拨当心画,四弦一声如裂帛”道出了琵琶女复杂的内心世 界,四弦齐鸣,干脆有力,将情感直白的表现出来,而乐曲收束戛不过止,没有了呕哑啁哳 留给我们的是深深的回味。生 4:我觉得“曲终收拨当心画,四弦一声如裂帛”(声音)写的音乐有一种质感,如裂帛, 不但说琵琶女的心碎,而且说诗人被贬九江之后,他的伟大抱负(呀,什么的)都被撕裂了 师:大家说得都不错,让我想起舒婷的诗“音乐把我卷走,在它明亮的激流中”,看来琵琶女 的歌曲并不但仅打动了白居易,也打动了我们!都说音乐是人类心灵的诗章。真正的音乐是 能够打动所有真诚而丰

8、富的心灵。不要说乐曲能够打动人,就是大鼓说书,说得好也能打动 我们。在晚清时期,有一位名叫刘鹗的奇人就被一段说书陶醉了。说书人原叫王小玉,空灵 飘忽的演唱让听者叹服!请位同学为大家朗读下明湖居听书中白妞说书这个段,咱们来 看看白妞说书是怎样的过程?白妞的演唱和琵琶女的弹奏有什么异同之处?(学生朗读) 生:过程:王小玉的演唱可分为六个环节:起初低唱,接着高歌,然后降调回旋,回旋后越 来越低直至声音休止,短暂的沉寂之后突然爆发,最后人弦俱寂,表演结束。 接下来我们一起来看下两段写音乐的文字的相同点,谁说说看:生 1:描写音乐过程基本相同,都是跌宕起伏的。开始舒缓到起伏跌宕;间歇时候悄无声息; 而高

9、潮都是激烈高昂;又都突然结束生 2.都使用了比喻。 师:那么不同点呢: 生:明湖居听书之为极力形容唱腔的美妙,和琵琶行相比,缺少一份情,琵琶女的琴 音更是以情动人。而且,白居易写这段音乐,更多是为了通过音乐表现琵琶女的心境。 师:你们喜欢谁的表演?的确,白妞的演唱技艺高超,能够说登峰造极。不过刘鹗就意在描 写他唱腔的美妙,没有弦外之音。而琵琶曲中包含着琵琶女的幽怨之情,更能够以情动人。 第二次弹奏已经让诗人为之叹息了,不知第三次演奏又是如何?生:江洲司马青衫湿 师:中国有句老话,“男儿有泪不轻弹”,而今三曲琵琶曲就让堂堂三尺男儿泪洒青衫?那我 倒想知道,他的眼泪为谁洒?司马青衫为谁湿?生 1:

10、伤琵琶女:正如诗中云:“我闻琵琶已叹息,又闻此语重卿卿。”琵琶女愤激幽怨的曲 调本引发诗人情感的共鸣,在听了琵琶女的苦楚身世的倾诉后,更是激起诗人深深的怜悯。 生 2 伤己:诗人才华横溢,誉满天下,不过今朝沦落,幽愁悲愤;再加上朋友一别,更感孤 寂难耐。师:对,正是人悲,己怜,“同是天涯沦落人”。伤人,伤己,两重感伤交融一体,积累沉淀, 诗人怎不悲怆满怀,泪洒青衫?他那两行滚烫的泪水,沾湿了历史的脸庞。师:从邀相见到青衫湿,正是他们通过音乐这座桥梁从相识到相知的一个过程。我们不难发 现两人的心灵在乐声中碰撞产生了共鸣。不过同学们,一个才华横溢的诗人为什么会和一个 从未谋面的歌伎产生共鸣、相识相知呢?白居易自己把这些原因归纳成一句话,你们知道是 哪句?生: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 师:一千年前的琵琶曲我们是听不到了,不过有一首悲怆的琵琶曲同样震撼人心,想听么? 听能够,不过听完后你们得告诉我,大家学学白居易和刘鹗,把听到的音乐用文字来描述。 下面就一起来听琵琶曲十面埋伏片断 生:十面埋伏又叫楚汉,听完这段音乐,我好像能够看到刘邦率领大军拔营开拔,军 队整齐有素,气势逼人,所以在这雄壮的音律背后,暗藏着杀机,不由得让人心紧张! 师:因为时间关系,没能够多听听大家的描述,咱们把它落实到文字上来,课下用百余字形 容下这段音乐。这节课就到这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