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路防雷技术监督管理.doc

上传人:新** 文档编号:548810473 上传时间:2023-05-09 格式:DOC 页数:15 大小:61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线路防雷技术监督管理.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线路防雷技术监督管理.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线路防雷技术监督管理.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线路防雷技术监督管理.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线路防雷技术监督管理.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线路防雷技术监督管理.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线路防雷技术监督管理.doc(1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线路防雷技术监督管理【摘要】 黄石电网是鄂东南电网的枢纽,担负着本地区供电以及武汉、鄂州、黄冈、咸宁等相邻地区部分负荷的转供电任务,其1100多公里架空输电线路多经85%为石灰岩、坚石地质的起伏山峦、峰高谷深地段,同时黄石地区年均雷暴日在46天以上,致使线路雷击跳闸居高不下,20012006年雷击跳闸均占到跳闸总数的43%左右。根据黄石电网的重要地位及可靠性和安全指标的要求,我公司通过统计分析多年的防雷技术监督数据,于2006年年底制定了输电线路防雷技术改造三年滚动实施计划。经过两年的防雷改造,成效显著,有效降低了输电线路发生雷击跳闸次数,有力促进了可靠性指标的提升,切实减轻了运行人员事故巡视

2、的劳动强度,着力提高了运行维护的管理水平。2007年同比2006年220kV架空线路可用系数提升0.46个百分点,110kV架空线路可用系数提升0.41个百分点;雷击跳闸次数下降38.09%,剔除雷电流超标事件,雷击跳闸次数下降57.14%;输电障碍率下降0.19次/百公里. 年;2008年上半年雷击跳闸同比2007年下降20%;目前已进行防雷改造的输电线路尚未发生一起雷击跳闸事件。一、专业管理的目标描述1、专业管理的理念或策略黄石电网50%左右的输电线路运行30年以上,防雷设防水平较低:全线或局部单避雷线设计;塔头结构性缺陷,双避雷线保护角较大;绝缘子老化严重,甚至X-4.5(X-7)型号产

3、品仍在挂网运行;接地网原设计多为8、10圆钢,且锈蚀严重;高新技术防雷产品投入不足,线路避雷器、避雷针、接地模块等尚未针对性采用;如此种种均直接导致雷击跳闸的大幅上升,严重影响可靠性和设备故障指标,加大了运行维护人员故障巡视强度和维护成本。输电线路遭受雷击主要与四个因素有关:线路绝缘子的50%放电电压;有无架空地线;雷电流强度;杆塔的接地电阻。因此,在统计分析线路防雷各项技术监督数据的基础上,并全面考虑线路的装备水平、雷电活动的强弱、各项避雷装置的防范特点、地形地貌特征、土壤电阻率等情况,从防止雷击形式的针对性出发,按照线路雷击等级分布,参考线路污秽等级及地形情况分级、分类设防,并有针对性的使

4、用其它辅助防雷措施进行防雷整治。2、专业管理的范围和目标2.1 范围根据湖北电网雷区分布图及雷区等级划分,黄石地区多为III、IV级雷区。黄石地区湖北电网防雷4级划分(落雷密度:个/km2a)湖北电网防雷等级少雷(I级)中雷(II级)多雷(III级)强雷(IV级)落雷密度 0.80.8-2.82.8-7.987.98 注:雷电流强度5000A。因此黄石线路防雷技术监督范围主要为城网88回1100余公里处于多雷区、重雷区的110(66)220kV架空输电线路。2.2 目标线路防雷技术监督的最终目标是进行防雷改造,根据线路防雷技术监督数据,并结合线路自身健康水平、线路重要性、电网运行方式等因素确定

5、线路防雷改造原则及方案,通过综合实施有效降低线路跳闸率,提高黄石电网的安全可靠运行水平,确保工农业及生产生活用电。 防雷改造计划每年投入约200万,分三年(20072009年)实施完成。改造目标是:当年改造完成后,雷击跳闸次数同比上年下降25%30%,其中220kV雷击跳闸次数同比上年下降35%40%;跳闸总次数同比上年下降25%40%。;架空线路可用系数提高0.35个百分点;输电障碍率下降0.15次/百公里. 年,控制在架空输电线路管理规范允许值范围内,即220kV0.315次/百公里. 年、110(66)kV0.525次/百公里. 年。3、专业管理的指标体系及目标值序号安全指标目标值可靠性

6、指标目标值1输电事故率(次/百公里年)0220kV及以上架空线路可用系数(%)99.9502输电障碍率(次/百公里年)0220kV及以上架空线路非计划停运率0.0003110(66)kV及以下输电事故次数0220kV及以上架空线路计划停运率0.5004110(66)kV及以下输电事故率0110(66)kV架空线路可用系数99.9005雷击跳闸次数(次)0110(66)kV架空线路非计划停运率0.0006雷击跳闸率(次)0110(66)kV架空线路计划停运率1.80二、专业管理主要做法1、专业管理的工作流程图2、主要流程说明以日常防雷技术监督数据为依据,做到改造重要区段清楚、防雷手段清楚、雷击形

7、式清楚、预防重点清楚、防雷成效预见清楚,最大限度地预防雷击跳闸,降低雷击跳闸率。2.1 技术监督本阶段是线路防雷针对性性技术改造的基础,收集整理齐全本地区的地理环境、地质概貌、土壤电阻率、外绝缘、杆塔结构、污秽区、雷电活动区、雷电流幅值、防雷设施装备等技术监督数据后,进行关联性和专业性分析。我们耗时两个月收集整理了20002006年线路跳闸数据、杆塔保护角数据、单避雷线或双避雷线情况、屏蔽线/耦合地线安装情况、土壤电阻率普查数据、绝缘子台帐、历年调爬情况、历年雷击跳闸雷电流幅值、可控放电避雷针安装情况、地线防绕击针安装情况、避雷器安装情况、黄石地区20002006年雷电活动日天数等大量防雷技术

8、监督数据,为下阶段的技术论证和改造方向提供全面翔实的数据支持。2.2 技术论证技术论证主要是判断出直击、绕击对线路不同区段所占的主导地位,从而采取针对性的技术改造措施。通过前期收集整理出的大量数据进行技术论证,绘制出20002006年220kV、110kV线路雷击趋势图,确定110kV电压等级是防雷重点;采用杆塔结构、单/双地线、土壤电阻率等数据分别计算出220kV线路保护角20,110kV线路保护角25所占比例及杆塔数量、位置,论证清楚了存在23.65%的杆塔(939基)避雷线保护角未能达到要求(220kV避雷线保护角20,110kV避雷线保护角25),确定这部分杆塔将采用安装可控放电避雷针

9、或地线防绕击针技术措施防雷;统计出73.33%的110kV线路仍然存在单避雷线或单双混合避雷线,进一步佐证了110kV线路易遭雷击;27%杆塔所处土壤电阻率2000m,工频接地电阻40,确定这部分杆塔的技术改造重点在接地,采用接地模块、延长接地极、外引接地进行防雷;根据污区分布图、绝缘子台帐、调爬记录,确定外绝缘水平现状,对于220kV尚存的普通型绝缘子更换为合成绝缘子,对于运行25年以上的绝缘子根据零值检测情况安排调爬;根据历史跳闸数据及雷电定位系统数据,判定雷击形式,从而决定措施的针对性。黄石电网常见杆塔避雷线保护角见附件1。通过前期技术监督数据统计、分析、论证,确定防雷改造基本方向:(1

10、)提高线路外绝缘水平。高压送电线路的绝缘水平与耐雷水平成正比,加强零值绝缘子的检测,保证高压送电线路有足够的绝缘强度是提高线路耐雷水平的重要因素。(2)降低杆塔的接地电阻。高压送电线路的接地电阻与耐雷水平成反比,根据各基杆塔的土壤电阻率的情况,尽可能地降低杆塔的接地电阻,这是提高高压送电线路耐雷水平的基础,是最经济、有效的手段。对于土壤电阻率较高的疑难地区的线路,特别要强化降阻手段的应用,如增加埋设深度,延长接地极的使用,就近增加垂直接地极的运用。(3)逐步推广新型防雷装置的使用。可控放电避雷针、地线防绕击避雷针、线路串联间隙避雷器等防雷装置逐步在线路上推广使用。2.3 改造范围依据技术论证结

11、果,确定防雷改造线路区段及改造措施。2.4 改造原则(1)线路防雷整治技术措施按照线路雷击等级分布,参考线路污秽等级及地形情况分级、分类设防。(2)线路绝缘及防污配置按照提高绝缘配置标准、提高防污配置标准,优先使用免清扫、免检测型绝缘子,禁止使用高劣化率绝缘子(只允许使用唐山NGK、大连电瓷厂和苏州电瓷厂生产的瓷绝缘子)。(3)全部采用双避雷线。(4)接地电阻值全部满足设计要求。(5)有针对性的使用其它辅助防雷措施。防雷技术改造三年滚动实施计划将投入约600万,改造线路42条,提高其防雷水平。由于改造线路较多,改造资金资金有限,将确定差异性技术改造原则进行防雷改造,确保不同区段线路改造的针对性

12、和实效性。而改造差异性技术的确定主要依据不同技术的单项投入、改造时停电所造成的电能损失、不同技术的改造效果等方面的比较,本着投小损少效大的原则选择防雷技术措施。黄石地区不同雷击区域线路(段)防雷整治技术措施见附件2。2.5 改造序位在整理统计出需要改造的线路,技术论证不同区段改造的针对性技术措施后,确定42条线路在20072009年改造的先后顺序。按照优先级序位进行技术改造,一级为重雷区线路、220kV线路、110kV联络线;二级为多雷区线路、110kV重要用户专线、110kV变电站主用线路;三级为110kV变电站主备线路、历史雷击跳闸三次及以上的线路。2.6 制定方案至此, 2006年11月

13、公司制定了黄石城网输电线路防雷差异性技术改造三年滚动实施方案,阐述了各种防雷技术的差异性和针对性,明确了每条线路待改造区段应采用的防雷技术措施,按照改造方向和线路名称分类分别制定了三年改造实施计划表,并强调每年的改造计划均应在5月底完成。黄石公司2007年、2008年防雷改造方案见附件3。2.7 实施改进生产技术部按照方案制定年度停电计划,输电检修部负责实施,输电运行部负责验收。同时由于近年黄石电网建设的突飞猛进,致使原拟定防雷改造实施方案中的一些线路被改建、拆除甚或退运,有必要及时调整改造的具体线路;结合方案实施当年的运行情况及电网运行方式的变化及时调整改造序位;总结改造成效的同时,根据市场

14、的变化和新技术、新材料的出现及时调整改造技术措施。3、确保流程正常运行的人力资源保证3.1 组织机构3.2 岗位设置及要求序号机构岗位要求1技术监督和改造工作组组长由公司总工担任,负责线路防雷技术监督和组织技术改造方案的制定及批准。2生产技术部线路专责生技部线路专责牵头,共同负责线路防雷技术监督工作和制定相关年度指标,进行有关防雷理论性的计算,如避雷线保护角和杆塔耐雷水平的计算等,负责制定防雷改造方案和实施安全监察部设计院3计划部规划专责负责提供未来两三年电网的接线方式及改接、改建具体线路。4调通中心方式专责负责提供电网重要线路名称及用户专线停电的协调。5输电运行部生技科负责线路防雷技术监督有

15、关数据的收集、整理、统计工作;负责设备变更后输变电生产管理系统和雷电定位系统的参数录入。6安监科负责提供线路历年跳闸数据及故障分析报告。7班 组负责原始数据的收集及改造后的验收。8输电检修部生技科负责方案实施过程中的标准化作业指导书编写、停电联系、工艺质量、进度控制等工作。9安监科负责方案实施过程中的现场安全控制。10材料科负责方案实施过程中的工器具及材料供给。11班 组负责方案中高端业务部分的现场实施,如更换架空地线、安装避雷装置等。12外包队配合班组作业,从事地网更换等低端业务作业。4、保证流程正常运行的专业管理的绩效考核与控制。4.1 绩效考核组织机构4.2 考核说明为确保防雷技术改造的实施不影响可靠性相关指标,每年均在年度停电计划申报之前微调三年滚动实施的总体方案,避免改造线路未进计划而造成非停事件。绩效考核以节点和结果为依据,节点控制过程,结果控制成效。4.1.1 每年11月底由生产技术部向架空输电线路防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