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机基座施工方案.doc

上传人:s9****2 文档编号:548805083 上传时间:2023-04-11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4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汽机基座施工方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汽机基座施工方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汽机基座施工方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汽机基座施工方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汽机基座施工方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汽机基座施工方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汽机基座施工方案.doc(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汽机基础施工方案汽机基础属于复杂的大型动力设备基础,也是电厂工程中最关键的核心部位,因此,不仅严格按有关规范施工,而且应采取相应的优化措施,确保施工质量。、基础垫层1、垫层表面必须光滑平整,标高准确。2、垫层上弹击承台边线及中心线和柱边线,要求准确无误。、钢筋工程本工程主要涉及基础底板、柱、梁、墙钢筋1、基础底板钢筋、 在基础桩头处理后即可以绑扎底层钢筋。、 在局部桩位较密处,可以依据100高的桩身作为钢筋保护层支垫,不够处可用100100100砼垫块支撑或钢筋。、 在底板下层钢筋绑扎好后必须设立钢筋支撑,以固定上层钢筋位置,以便于绑扎上层钢筋。、 柱插筋,必须依据垫层上弹好的柱边线来作为插筋

2、依据,底脚应固定于底层钢筋上,用电焊点上,在基础砼面标高之上也必须用钢管在四个侧面固定其位置,以免浇砼时移位。2、 梁、柱、板、钢筋、 必须按设计图纸要求绑扎牢固,间距均匀。、 钢筋接头必须机械焊接,焊接点按规范要求放在受力较小处。、 柱、梁保护层用垫块来控制,板上口筋必须用马凳支撑控制间距为500。、 风道及出线小室墙体,钢筋必须在柱梁上予留出来。内外墙筋中间用施工铁撑开相应距离。、模板工程汽机基座结构整体性较强,拆模后砼成型要求较高,故我部拟用清水砼的标准设计模板体系。1、支撑系统、由于汽机基座7.95米标高处梁的截面较大,故在其支撑系统时,刻意施加了各种不利影响来进行受力计算。、汽机基座

3、7.95米平台以其水平投影面积外边线向外400作为支撑外排立管的位置,其立管之间中距为800最下一道扫地杆离承台200,第二道离扫地杆1600,再向上每1300左右设一道牵杆,在每一道牵杠的位置必须纵横与立管相连。、凡立管均支撑在承台上,避免模板下沉。、为保证支撑体系的刚度,在纵向与横向每隔3米必须设立对边斜撑,而且确保其与各立管扣件连接。、 在汽机基座梁下口钢管的水平横楞间距为350。、 承托梁底横楞钢的牵杠必须与每根立管用双扣件连接,以共同承力,防止在梁的砼浇筑过程中下沉。2、模板系统本系统由九夹板、50100木方、对拉螺杆组成。、依据7.95米层梁底标高以及从基础砼面引来的控制轴线分别架

4、设梁底模.、无论是柱还是梁模板在其九夹板拼缝处必须填充双面胶带,以防漏浆。、在柱与基础面交接处,为防止漏浆,必须用1:2水泥砂浆堵缝。、为确保砼线型质量,梁底模及侧模下必须设50100木方作肋,在梁底模下木方中距为150,在梁侧模处木方距120,所有木方与九夹板用铁钉钉牢,防止滑动。、由于-2.07.95米砼为一次性浇筑完毕,而且泵送砼速度较快,故对柱模板必须用对拉螺杆进行截面固定,在+2.00米以下用16螺栓拉接,在+2.00米以上用14螺栓拉接。、汽机梁高1.72米,宽度为9002000,砼侧压力较大,为 确保梁在浇筑过程中不产生胀模现象,必须用14500和16500螺栓进行截面固定。、在

5、浇筑汽机基座上部柱梁砼前,在模板上打眼预插冷风道钢筋。、冷风道模板待汽机主体结束后二次支设用细石砼浇筑。、砼工程基座施工分四个浇筑程序第一, 基础底板一次性浇筑完毕。第二, 柱及顶板一次性浇筑完毕。第三, 冷风道浇筑。第四, 二次灌浆。、混凝土施工、采用商品混凝土C25施工,坍落度控制在140左右,以减少用水量。、砼宜选用水化热值较低的矿渣,硅酸盐水泥拌制砼,减少水化热,减少避免产生裂缝。在浇筑过程中,各部位混凝土的浇灌间歇时间不得超过4小时,如间歇时间超过4小时以上时,工作缝处以直径为12mm,长为600 mm的垂直钢筋加固,钢筋应埋人深度300 mm ,钢筋间距为200200 mm方格。、

6、按由南至北的顺序先将柱浇筑至主梁底,再依照之前方向浇筑梁及平板。、砼浇筑完后必须用一层薄膜纸,一层草袋覆盖。以保证砼内外不产生过大的温差。、浇筑完三天后,收去薄膜直接用草袋覆盖,并浇水养护7天以上。、基座埋件及留管1、对汽机基座而言,作为重点控制的是20根螺栓埋管位置。2、各埋管采用内装黄砂并在上部封上,以防砼灌入。3、 各埋管的下口必须依据轴线在梁底模上弹线定出位置,并用木板固定于该处后将钢管套入,以固定下口。4、 各埋管的上口也必须依据控制线定出位置后,在四面用钢管夹牢,并用钢筋点焊于钢管之上,并确保误差在2以内。、二次灌浆1、 二次灌浆必须在专业安装成型后方可进行。2、 灌浆前必须将垃圾

7、灰清吹干净,并洒水湿润24小时后方可进行。3、 螺栓孔二次灌浆宜用素浆灌浇。稠度控制在60掺入早强剂及砼膨胀剂。4、 二次灌浆在规定的时间内一次性浇筑到砼平台上口并高出20。5、 待预留孔二次灌浆终凝后,再灌筑汽机支架底板与砼平台之间的砼。6、 砼用干硬性细石砼,内掺早强剂及膨胀剂,三边用木板固定封好,从一面用毛竹逐一喂足,用小木方逐一捣实。汽机浇筑方案汽机基础属于复杂的大型动力设备基础,也是电厂工程中最关键的核心部位,因此,不仅严格按有关规范施工,而且应采取相应的优化措施,确保施工质量。一、钢筋工程:1、必须按设计图纸要求绑扎牢固,间距均匀。2、钢筋接头必须机械焊接,焊接点按规范要求放在受力

8、较小处。3、柱、梁保护层用垫块来控制,板上口筋必须用马凳支撑控制间距为500。4、风道及出线小室墙体,钢筋必须在柱梁上予留出来。内外墙筋中间用施工铁撑开相应距离。二、模板工程汽机基座结构整体性较强,拆模后砼成型要求较高,故我部拟用清水砼的标准设计模板体系。1、支撑系统、由于汽机基座7.95米标高处梁的截面较大,故在其支撑系统时,刻意施加了各种不利影响来进行受力计算。、汽机基座7.95米平台以其水平投影面积外边线向外400作为支撑外排立管的位置,其立管之间中距为800,最下一道扫地杆离承台200,第二道离扫地杆1600,再向上每1300左右设一道牵杆,在每一道牵杠的位置必须纵横与立管相连。、凡立

9、管均支撑在承台上,避免模板下沉。、为保证支撑体系的刚度,在纵向与横向每隔3米必须设立对边斜撑,而且确保其与各立管扣件连接。、 在汽机基座梁下口钢管的水平横楞间距为350。、 承托梁底横楞钢的牵杠必须与每根立管用双扣件连接,以共同承力,防止在梁的砼浇筑过程中下沉。2、模板系统本系统由九夹板、50100木方、对拉螺杆组成。、依据7.95米层梁底标高以及从基础砼面引来的控制轴线分别架设梁底模.、无论是柱还是梁模板在其九夹板拼缝处必须填充双面胶带,以防漏浆。、在柱与基础面交接处,为防止漏浆,必须用1:2水泥砂浆堵缝。、为确保砼线型质量,梁底模及侧模下必须设50100木方作肋,在梁底模下木方中距为150

10、,在梁侧模处木方距120,所有木方与九夹板用铁钉钉牢,防止滑动。、由于-2.07.95米砼为一次性浇筑完毕,而且泵送砼速度较快,故对柱模板必须用对拉螺杆进行截面固定,在+2.00米以下用16螺栓拉接,在+2.00米以上用14螺栓拉接。、汽机梁高1.72米,宽度为9002000,砼侧压力较大,为 确保梁在浇筑过程中不产生胀模现象,必须用14500和16500螺栓进行截面固定。、在浇筑汽机基座上部柱梁砼前,在模板上打眼预插冷风道钢筋。、冷风道模板待汽机主体结束后二次支设用细石砼浇筑。三、砼工程1、基座施工分四个浇筑程序:、基础底板一次性浇筑完毕。、柱及顶板和2.77米层平台一次性浇筑完毕。、冷风道

11、浇筑。、二次灌浆。2、混凝土的浇筑、采用商品混凝土C25施工,坍落度控制在140左右,以减少用水量。、砼宜选用水化热值较低的矿渣,硅酸盐水泥拌制砼,减少水化热,减少避免产生裂缝。在浇筑过程中,各部位混凝土的浇灌间歇时间不得超过终凝小时,如间歇时间超过混凝土的终凝时间时,工作缝处以直径为12mm,长为600 mm的垂直钢筋加固,钢筋应埋人深度300 mm ,钢筋间距为200200 mm方格。、按由南至北的顺序先将柱浇筑至主梁底,再依照之前方向浇筑梁及平板。、砼浇筑完后必须用一层薄膜纸,一层草袋覆盖。以保证砼内外不产生过大的温差。、浇筑完三天后,收去薄膜直接用草袋覆盖,并浇水养护7天以上。四、基座

12、埋件及留管1、对汽机基座而言,作为重点控制的是21根埋管位置。2、各埋管采用内装黄砂并在上部封上,以防砼灌入。3、各埋管的下口必须依据轴线在梁底模上弹线定出位置,并用木板固定于该处后将钢管套入,以固定下口。4、各埋管的上口也必须依据控制线定出位置后,在四面用钢管夹牢,并用钢筋点焊于钢管之上,并确保误差在2以内。5、施工混凝土时,各工种严格按照图纸跟踪检查,保证100%正确率。五、二次灌浆1、二次灌浆必须在专业安装成型后方可进行。2、灌浆前必须将垃圾灰清吹干净,并洒水湿润24小时后方可进行。3、螺栓孔二次灌浆宜用素浆灌浇。稠度控制在60掺入早强剂及砼膨胀剂。4、二次灌浆在规定的时间内一次性浇筑到砼平台上口并高出20mm。5、待预留孔二次灌浆终凝后,再灌筑汽机支架底板与砼平台之间的砼。6、砼用干硬性细石砼,内掺早强剂及膨胀剂,三边用木板固定封好,从一面用毛竹逐一喂足,用小木方逐一捣实。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