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远的陶行知.doc

上传人:公**** 文档编号:548801545 上传时间:2023-08-06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3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永远的陶行知.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永远的陶行知.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永远的陶行知.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永远的陶行知.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永远的陶行知.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永远的陶行知.doc(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永远的陶行知 2011年,伟大的人民教育家陶行知诞辰120周年。陶行知始终将人民幸福作为教育工作的立足点和出发点;始终将育人作为教育的根本;努力培养有创造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人;着力改善农村教育,推进教育公平;坚持知行合一、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育理念。他的教育思想经历了半个多世纪的反复检验,在今天仍有强大的生命力。本期我们特别选取中国陶行知研究会近日举行的纪念陶行知120周年诞辰座谈会上的若干发言,以飨读者。陶行知永不过时朱小蔓 陶行知先生是伟大的人民教育家,他的教育信仰、教育理想、教育思想、教育实践始终与国家、民族的命运,与人民大众的福祉密切相连。他是真正的“一切为了人民的教育家”,他所倡导的“

2、生活教育”学说,富有“中国气派和中国作风”,不仅是中国现代教育思想中最具时代性、革命性、人民性与科学化、本土化鲜明特征的教育思想体系,也是新中国教育学的重要源泉之一,与中国共产党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和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所提出的教育方针高度一致。他的思想与学说,从“人”自身的改造与解放开始,培养“自主”、“自立”和“自动”的共和国民,实现推进社会改造与进步的目标,使教育成为民族解放和人类解放的武器。他是“五四”以来中国老一辈现代教育家群体的杰出代表,他是中国现代教育的伟大旗帜。 在中国历史上,不乏忧国忧民的教育家与“传道”、“解惑”、“修身”、“明德”的教育学说。然而像陶行知先生这样,将中华民族解

3、放作为中国教育的唯一目的,用思想与行动点燃中华民族生命之火焰,放出中华民族生命之光明的教育家却是仅有的。他的“生活教育”学说,用最朴素而生动的语言阐明了“生活”与“教育”、“社会”与“学校”、“知”与“行”、“劳心”与“劳力”之间对立统一的关系;他的“教学做合一”,是实现“生活教育”和普及人民大众教育最实用、最有创造性的基本方法论;他创办晓庄师范、育才学校,实验探索育人之道;他倡导“生活教育运动”、“工学团运动”、“科学下嫁运动”、“国难教育运动”等具有强烈震撼力与感召力的教育运动,成为时代和青年的灯塔,为中国的新教育指引方向。 陶行知先生的伟大之处,还在于他宽阔的视野与深刻的思想,在于他坚定

4、的信仰与持续不懈的行动,在于他高尚的人格与挚爱的心灵。他的以“生活教育”为基石的全部教育学说,他一切为了人民、为了民族解放、为了中国社会的现代化竭尽生命最后一息的传奇般的实践,为后世矗立了不朽的丰碑。陶行知先生不愧为中国的“教育之光”、“万世师表”。 当代中国教育面临着迫切而复杂的变革使命。社会需求、人民愿望与人的培养质量的不相适应是激发教育自身变革与改造的强大动力。陶行知当年曾将生活教育的目标归纳为:康健的体魄、农人的身手、科学的头脑、艺术的兴趣、改造社会的精神,要用前进的生活来引导落后的生活。他为育才学校制定的办校方针是:创造健康之堡垒;创造艺术之环境;创造生产之园地;创造学术之气氛;创造

5、真善美之人格。他提出“把学生的基本自由还给学生”和著名的“六大解放”,即解放他的头脑,使他能想;解放他的双手,使他能干;解放他的眼睛,使他能看;解放他的嘴,使他能谈;解放他的空间,使他能到大自然大社会里去取得更丰富的学问;解放他的时间,不把他的功课表填满,要给他一些时间消化所学,并且学一点他自己渴望要学的学问,干一点他自己高兴干的事情。 这些都使我们从中感受到,陶行知先生心目中现代学校的基本轮廓。比之于陶行知先生生活的时代,国家在教育普及方面取得了巨大成就,整体完成了规模扩张任务,开始走向全面追求质量提升的历史阶段,但今天的学校向“现代学校”转型的任务还远未完成。一年前颁布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

6、和发展规划纲要要求“关心每个学生,促进每个学生主动地、生动活泼地发展,尊重教育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规律,为每个学生提供适合的教育”。现实告诉我们,陶行知先生的办学境界与培养人的标准和方法在今天看来依然完整透彻,依然科学而有前瞻性,依然是所有办学者、校长和教师学习的楷模。 我们深信,陶行知是永远的!陶行知的思想与学说在中国教育现代化进程中永放光芒!中国陶行知研究会将团结和联合一切尊敬、景仰陶行知思想与人格的同仁,继承和弘扬陶行知精神,继续深入研究他的宝贵思想遗产,为进一步改善农村教育、提高教师道德与专业素质、促进教育公平和实施素质教育,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作出新的贡献!(作者系中国教育学会副会长、

7、中国陶行知研究会会长)行动是最好的纪念李重庵 今年是我国伟大的人民教育家、爱国主义战士、中国民主同盟早期领导人陶行知先生120周年诞辰。陶行知先生的一生,是为了国家的独立、民主而不懈奋斗的一生,是为了人民的教育事业而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一生。伟大的人民教育家,是毛泽东同志对他的评价与赞誉,也是世人对他的共识和尊称,是对他一生追求和光辉事业的最高概括,也是对他卓越贡献和伟大人格的最高褒奖,是先生无上的光荣! 陶行知先生从1917年留学回国,就发愿“要使全中国人都受到教育”,他始终坚持教育服务于人民,认为办教育要从中国的国情出发。他发起组织中华平民教育促进会,在南京为农村教育办晓庄师范,在上海为农

8、工大众办山海工学团,在重庆为失学儿童办育才学校、为职业青年办社会大学。陶行知先生和农民打成一片,曾咏出“一闻牛粪诗百篇”的佳句。在著名的晓庄师范,他脱去学者的长衫,穿上布衣草鞋,带着学生一边劳动,一边学习,教育学生“以老农为师”。他是知识分子与劳动人民相结合的最早的典范之一。陶行知先生认为教育“关系三万万四千万人民之幸福”,坚定地为广大劳苦民众及其子弟争取受教育权,反对“有钱、有闲、有面子,才有书念”的“残废的教育”。他将教育活动和民族解放、民主革命运动有机结合起来,使其真正成为民族的、民主的、科学的、大众的教育。 陶行知先生对教育的执著努力和探索,是以他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的赤子之心为基点的。

9、他最初投身教育,就是秉持“教育救国”的信念。陶行知先生倡导的教育,不仅是面向广大劳苦民众的教育,更是一种旨在“使大家都变成中国真正的主人翁”的教育。他创立了为广大劳苦民众求解放的生活教育理论和方法,提出“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等主张。他先后开办了各类平民学校,创办、主持社团,主编刊物,撰写文章,提倡、宣传新教育思想,并培养了大批各行业人才和教育工作者,其中很多人走上了革命道路,成为中国革命和建设的优秀骨干。 1942年,陶行知先生与救国会同仁一起加入了当时名称为“中国民主政团同盟”的民盟,并于1945年当选为民盟中央常委兼民主教育委员会主任。一直到去世,他都积极参加民主宪政运动,为团结、

10、和平、民主而奔走呼号。可以告慰先生的是,中国民主同盟作为主要由从事文化教育以及科学技术工作的高、中级知识分子组成的参政党,继承了老一辈奔走国是、关注民生的传统,特别是多年来持之以恒地致力于推动我国教育事业的改革与发展。民盟高等教育研讨会和基础教育研讨会连续举办20多年,成为民盟参政议政的品牌。近年来,民盟就农村义务教育保障、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职业技术教育发展、义务教育资源配置、高等教育改革与创新等一系列课题,深入调查研究,积极建言献策。全盟广泛开展的“农村教育烛光行动”,旨在帮助加强农村教师队伍建设,推动城乡教育公平,已取得了广泛的社会影响和积极的带动作用。 今天,我们缅怀民盟前辈、人民教育

11、家陶行知先生,就是要学习他与其他民盟前辈们热爱祖国、追求真理、献身人民的伟大精神,继承他们未竟的事业,为国家富强、民族复兴、人民安康作出我们新的贡献。这应该是我们民盟后辈和知识分子后学对于先生最好的纪念。 (作者系全国人大常委、全国人大法律委员会副主任、民盟中央副主席)祖父有一颗伟大的心陶 铮 祖父陶行知是伟大的人民教育家,是中国现代教育的先驱。当年,祖父身处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旧中国,他肩负着探索发展中国大众教育的历史使命。他学习和吸收外国先进的教育思想和经验,将中国现代教育视为世界教育的一部分,博采众长,以“开辟精神”和“创造精神”实施并推进中国教育的发展。 祖父说“教育是立国的根本,教育是共

12、和国的保障;教育是国家万年根本大计”,“教育是民族解放的武器,人类解放的武器”。他从事生活教育运动,自始至终把教育与国家兴亡、民族兴衰联系在一起,始终将教育放在社会发展的基础地位。祖父一生奉行“文化为公,天下为公,科学下嫁”的教育主张。他根据中国贫困落后、广大劳苦大众没有受教育机会的现实,怀着对祖国、对人民的爱,创造并推行平民教育、乡村教育、普及教育、抗战教育、民主教育等一系列的“生活教育”理论和实践,如:在全国开展平民教育运动,通过“平民千字课”向老百姓普及文化知识,提倡“小先生制”,开展“工学团”运动,编写“科普读物”,等等。祖父是中国义务教育的先行者,是中国优秀知识分子的典型。他用自己的

13、毕生心血,凭借百折不挠的毅力,创办了南京晓庄乡村师范、上海大场山海工学团、重庆合川育才学校、社会大学等,为中华民族的解放,为人民的觉醒,艰苦卓绝地奋斗了一生! 祖父一生拒绝高官厚禄。1917年,祖父从美国学成回国后,全力推动中国的平民教育运动。1923年,他拒绝了北洋政府任命其为武昌高等师范学校及母校金陵大学校长的聘任;1938年10月祖父出访宣传抗日回国后,为了创办一所难童育才学校,又先后谢绝李宗仁邀请任安徽省教育厅长,宋美龄邀任三青团总干事之职。他把自己的一生全部奉献给了国家、给了中国的老百姓、给了青少年朋友!他没有为名利奋斗,没有给我们后辈留下可参观的故居,甚至连家中的高堂老母、妻儿都没

14、有顾上!他一生为国、为校奔波,顾不上个人的安危和健康。毛泽东称颂祖父是“伟大的人民教育家”,宋庆龄称颂祖父为“万世师表”。 祖父是杰出的政治家、不屈的民主战将。祖父一生遭到国民党政府多次迫害,其中一次列入暗杀黑名单,两次通缉。面对生命危险,祖父大义凛然,置个人生死于度外,随时准备以身殉国,为此他曾“三写遗书”。祖父是人民大众最亲密的朋友和导师。对人民他忘了自己,对朋友他与人为善,对青年他诲人不倦,对敌人他有最大勇敢,对困难他有最大顽强。他的思想和实践代表着人民的意志、需要和感情,传递着人民的心声。他有一颗伟大的心,一种伟大的爱。他爱孩子,爱青年,爱朋友,爱人民,爱真理,爱民主,爱科学,爱一切新

15、的创造,“爱满天下”。 祖父从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学成回国到他不幸去世,这短短的30年有限的生命中,他在国家贫困、人民愚昧、民族危亡的重要关头,始终站在斗争的最前线,他所有的教育主张、办学方法,都是从人民和国家的利益出发。任何艰难,任何摧残,都不曾使他灰心或气馁过。他总是那样乐观坚决地向前战斗,永不疲倦,永不懈怠!在追求真理的道路上,祖父勇于探索,修正错误,顽强进取,坚定不移! 祖父的一生,跌宕起伏!危难成就了祖父,构筑了祖父坚不可摧的高大形象和人格魅力!祖父虽然解放后曾经遭受到不公正的批判,沉寂了30年,但丝毫不能动摇人民对他的怀念和歌颂。历史和人民是公正的,祖父的精神和思想是光辉永存的!他传奇的一生得到了共和国三代领导人的高度赞扬,这在中国的教育家里是绝无仅有的。 我怀着无比崇敬和激动的心情,纪念我的祖父。(作者系北京陶行知中学教师、陶行知的孙女)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