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路建筑材料修改2012.7.doc

上传人:博****1 文档编号:548794971 上传时间:2023-02-10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25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道路建筑材料修改2012.7.doc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道路建筑材料修改2012.7.doc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道路建筑材料修改2012.7.doc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道路建筑材料修改2012.7.doc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道路建筑材料修改2012.7.doc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道路建筑材料修改2012.7.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道路建筑材料修改2012.7.doc(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道路建筑材料2012年7月 修改知识点0、P50页 第21行的“282mm”改为“301mm”1、P74页 第6行的水灰比改为水胶比;以下一段改为如下:水胶比水胶比是指混凝土中用水量与胶凝材料用量之比。在胶凝材料用量和集料用量一定时,水胶比的变化即反映水泥浆稠度的变化。水胶比小,则水泥浆稠度大,混凝土拌合物流动性小;水胶比过小时会造成施工困难,不能保证混凝土的密实成型。反之,拌合物的流动性会随水胶比的增加而增大;但水胶比过大会严重影响混凝拌合物的黏聚性和保水性。当水胶比超过某一极限值时,会造成混凝土拌合物严重的离析、泌水,进而导致混凝土强度与耐久性显著降低。因此,水胶比是影响混凝土主要性能的至

2、关重要的参数,应严格按混凝土设计强度和耐久性要求合理选用。2、P78页 第13行(5)“影响混凝土强度的因素很多,从内因来说主要有水泥强度、水灰比和集料质量;从外因来说,则主要有施工条件、养护温度、湿度、龄期、试验条件和外加剂等。”改为“影响混凝土强度的因素很多,从内因来说主要有胶凝材料强度、水胶比和集料质量;从外因来说,则主要有施工条件、养护温度、湿度、龄期、试验条件和外加剂等。”P78页 第15行水泥强度和水灰比改为胶凝材料强度和水胶比混凝土的强度主要来自水泥石以及集料之间的粘结强度。水泥强度越高,则水泥石自身强度及与集料的粘结强度就越高,混凝土强度也越高,试验证明,混凝土与水泥强度成正比

3、关系。改为混凝土的强度主要来自胶凝材料强度以及集料之间的粘结强度。胶凝材料强度越高,则胶凝材料自身强度及与集料的粘结强度就越高,混凝土强度也越高,试验证明,混凝土与胶凝材料强度成正比关系。接下来的一段话改为:水泥完全水化的理论需水量约为水泥质量的23%左右,但实际拌制混凝土时,为获得良好的和易性,水胶比大约在0.400.65之间,多余水分蒸发后,在混凝土内部留下孔隙,且水胶比越大,留下的孔隙越大,使有效承压面积减少,混凝土强度也就越小。另一方面,多余水分在混凝土内的迁移过程中遇到粗集料时,由于受到粗集料的阻碍,水分往往在其底部积聚,形成水泡,极大地削弱胶凝材料浆体与集料的粘结强度,使混凝土强度

4、下降。因此,在胶凝材料强度和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水胶比越小,混凝土强度越高,水胶比越大,混凝土强度越低。但水胶比太小,混凝土过于干稠,使得不能保证振捣均匀密实,强度反而降低。试验证明,在相同的情况下,混凝土的强度(fcu)与水胶比呈有规律的曲线关系,而与胶水比则呈线性关系,如图3-7所示。图3-7 中“C”改为:“B”;图名改为混凝土强度与水胶比及胶水比的关系a) 强度与水胶比的关系 b)强度与及胶水比的关系3、P79页第1行至第21行改为以下内容:通过大量试验资料的数理统计分析,建立了混凝土强度经验公式(又称鲍罗米公式): (3-6)式中混凝土的立方体抗压强度(MPa);混凝土的胶水比,即

5、1m3混凝土中胶凝材料与水用量之比,其倒数是水胶比;胶凝材料28d胶砂抗压强度(MPa);a、b与集料种类有关的经验系数。胶凝材料28d胶砂抗压强度值()根据水泥胶砂强度试验方法测定。在进行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和实际施工中,需要事先确定胶凝材料强度。当无条件实测时,可按下式计算: (3-7)式中粉煤灰影响系数和粒化高炉矿渣粉影响系数,影响系数根据掺量按经验选取,粉煤灰掺量为0、10%、20%、30%、40%时,粉煤灰影响系数分别为1.00、0.850.95、0.750.85、0.650.75、0.550.65;粒化高炉矿渣粉掺量为0、10%、20%、30%、40%、505时,粒化高炉矿渣粉影响系数

6、分别为1.00、1.00、0.951.00、0.901.00、0.800.90、0.700.85;影响系数。水泥28d胶砂抗压强度()无实测值时,可按经验公式计算,水泥强度等级值富余系数取值为:32.5级水泥取1.12,42.5级水泥取1.16,52.5级水泥取1.10;如水泥已存放一定时间,则取1.0;如存放时间超过3个月,或水泥已有结块现象,可能小于1.0,必须通过试验实测。经验系数a、b可通过试验或本地区经验确定。根据所用集料品种,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程(JGJ 55-2011)提供的参数为:碎石:a=0.53,b=0.20卵石:a=0.49,b=0.13混凝土强度经验公式为配合比设计

7、和质量控制带来极大便利。例如,当选定水泥强度等级(或强度)、水胶比和集料种类时,可以推算混凝土28天强度值。又例如,根据设计要求的混凝土强度值,在原材料选定后,可以估算应采用的水胶比值。4、P81页,第10行的“水灰比”改为“水胶比”。也可以说是将全文的“水灰比”改为“水胶比”;5、P82页 第2行和第3行的“水灰比”改为“水胶比”。6、P84页 倒数第二段(倒数第6行)JGJ 55-2000改为JGJ55-2011;也要将全文的JGJ 55-2000改为JGJ55-2011;对混凝土工程最大水灰比和最小水泥用量的限制条件见表3-7或表3-8。改为对混凝土工程最大水胶比和最小胶凝材料用量的限制

8、条件见表3-7或表3-8。7、P85页表3-7 JGJ 55-2000改为JGJ55-2011;增加注最大水胶比与最小胶凝材料用量如下表所示最大水胶比最小胶凝材料用量(kg/m3)素混凝土钢筋混凝土预应力混凝土0.602502803000.552803003000.503200.453308、P99页公式3-18的式中的含义 改为“对于强度等级不大于C30的混凝土,当混凝土标准差计算值不小于3.0MPa时,按(式3-14)计算结果取值;当混凝土强度标准差计算值小于3.0MPa时,应取3.0MPa;对于强度等级大于C30且小于C60的混凝土,当混凝土标准差计算值不小于4.0MPa时,按(式3-1

9、4)计算结果取值;当混凝土强度标准差计算值小于4.0MPa时,应取4.0MPa;当无统计资料和经验时,可参考表3-12取值。标准差的取值表 表3-12混凝土设计强度等级C20C25C45C50C55(MPa)4.05.06.09、 P100页 第5行 公式3-19到第34行(即倒数第3行)改为 +0.7o (3-19)0.7o (3-20)当混凝土强度等级不高于C20时,尚应符合下式要求:0.85 (3-21)当混凝土强度等级高于C20时,尚应符合下式要求:0.90 (3-22)式中同一验收批混凝土强度的平均值(N/mm2);设计的混凝土强度的标准值(N/mm2);o验收批混凝土强度的标准差(

10、N/mm2);同一验收批混凝土强度的最小值(N/mm2)。检验批混凝土立方体抗压强度的标准差,精确到0.01MPa,当检验批混凝土强度标准差计算值小于2.5MPa时,应取2.5MPa。检验批混凝土立方体抗压强度的标准差按下式确定: (3-23)式中前一检验期内同意品种、同一强度等级的第i组混凝土试件的立方体抗压强度代表值,检验期不应少于60d,也不得大于90d;n前一检验期内的样本热量,在该期间内样本容量不应少于45; (2)当混凝土的生产条件不能满足上述条件的规定时,或在前一检验期内的同一品种混凝土没有足够的强度数据用以确定验收批混凝土强度标准差时,应由不少于10组的试件代表一个验收批,其强

11、度应同时符合下列要求: (3-24)2 (3-25)式中:同一检验批混凝土立方体抗压强度的标准差,精确到0.01MPa,当检验批混凝土强度标准差计算值小于2.5MPa时,应取2.5MPa。1,2合格判定系数,按表3-13取值。合格判定系数 表3-13试件组数101415192011.151.050.9520.900.85(3)当用于评定的样本容量小于10组时,应采用非统计方法评定混凝土强度,验收批强度必须同时符合下列规定: (3-26)0.95 (3-27)式中:混凝土强度等级小于C60时,3取1.15,混凝土强度等级大于C60时,3取1.10。10、P101第9行 104页第16行全部 改为

12、二、混凝土配合比设计中的三个基本参数为了达到混凝土配合设计的四项基本要求,关键是要控制好水胶比(W/B)、单位用水量(mwo)和砂率()三个基本参数。这三个基本参数的确定原则如下:(1)水胶比水胶比根据设计要求的混凝土强度和耐久性确定。确定原则为:在满足混凝土设计强度和耐久性的前提下,选用较大水胶比,以节约水泥,降低混凝土成本。(2)单位用水量单位用水量主要根据坍落度要求和粗集料品种、最大粒径确定。确定原则为:在满足施工和易性的基础上,尽量选用较小的单位用水量,以节约水泥。因为当W/B一定时,用水量越大,所需水泥用量也越大。(3)砂率合理砂率的确定原则为:砂子的用量填满石子的空隙略有富余。砂率

13、对混凝土和易性、强度和耐久性影响很大,也直接影响水泥用量,故应尽可能选用最优砂率,并根据砂子细度模数、坍落度要求等加以调整,有条件时宜通过试验确定。三、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方法和与原理混凝土配合比设计的基本方法有两种:一是体积法(又称绝对体积法);二是重量法(又称假定表观密度法),基本原理如下:(1)体积法基本原理。体积法的基本原理为混凝土的总体积等于砂子、石子、水、水泥、矿物掺合料体积及混凝土中所含的少量空气体积之总和。若以Vh、Vc、Vf 、Vw、Vs、Vg、Vk分别表示混凝土、水泥、矿物掺合料、水、砂、石子、空气的体积,则有:Vh= Vw+ Vc+ Vf +Vs+ Vg+Vk (3-28)若

14、以mC0、mf0、mW0、mS0、mg0分别表示1m3混凝土中水泥、矿物掺合料、水、砂、石子的用量(kg),以w、c、f、s、g分别表示水、水泥、矿物掺合料的密度和砂、石子的表观密度(g/cm3),10表示混凝土中空气体积,则上式可改为: (3-29)式中,为混凝土含气量百分率(%),在不使用引气型外加剂时,可取=1。(2)重量法基本原理。重量法基本原理为混凝土的总重量等于各组成材料重量之和。当混凝土所用原材料和三项基本参数确定后,混凝土的表观密度(即1m3混凝土的重量)接近某一定值。若预先能假定混凝土表观密度,则有: (3-30)式中,mcp每立方米混凝土拌合物的假定质量(kg),即混凝土的表观密度。可取2350 kg/m32450kg/m3。混凝土配合比设计中砂、石料用量指的是干燥状态下的重量。四、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步骤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步骤为:首先根据原始技术资料计算“初步计算配合比”;然后经试配调整获得满足和易性要求的“基准配合比”;再经强度和耐久性检验确定出满足设计要求、施工要求和经济合理的“试验室配合比”;最后根据施工现场砂、石料的含水率换算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