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州1:液压发展战略思考20100401.doc

上传人:工**** 文档编号:548794595 上传时间:2022-09-21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10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兰州1:液压发展战略思考20100401.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兰州1:液压发展战略思考20100401.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兰州1:液压发展战略思考20100401.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兰州1:液压发展战略思考20100401.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兰州1:液压发展战略思考20100401.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兰州1:液压发展战略思考20100401.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兰州1:液压发展战略思考20100401.doc(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我国液压工业与技术的发展现状与展望的战略思考 上海豪高机电科技有限公司 上海理工大学 许仰曾一 前言作为见证了我国半个世纪的液压气动工业与技术发展领域的一员,既为我国液压行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不入流到可在世界上占据第二位的发展感到欣喜;也对我国的液压行业只大不够强的局面感到焦虑。除去在液压的新科技领域的研究与市场需要的工程开发继续漫游外,也身体力行的投入本行业的产业发展中,感受颇深。因此希望将体会与思考奉献给同行参考,望我国的液压工业与行业在十至十五年左右能发展成为世界液压的强国,以助行业及其技术发展的一臂之力。二 中国液压发展的机遇与危机及进一步发展的理念与思路 让我们回顾一下我国液

2、压的发展的历程与差距(见图1与表1)。总的说,我国液压工业的发展与整个国家的发展是一致的,但增长率更高。2009年的液压工业产值是269.49亿,比1999年的22.92亿增长了十倍;也从1996年的世界排名第9 成为世界排名第二。我国液压的发展是很大的。但是,在2005年左右许多工程机械企业采购的高压大流量柱塞泵进口件交货期达一年另三个月以上的遭遇,对如此推迟交货的情况束手无策。许多液压元件属于安全领域也无法获得。液压元件以至整个系统对于主机一般占其成本的20%,但对主机的性能恰恰是至关紧要的。而我国的液压元件尽管产值产量不低,但高端的几乎由国外占据。而且这一差距似乎有增大趋势。因此对国人来

3、讲应该颇有危机感,甚至应该说到了“唱国歌”的时候也不为过。作为中国液压巨人,是一个不强不壮的巨人。可以这么比方,中国液压巨人其心脏不强-高端的高压大流量泵依赖进口;神经系统不健全-线控网控控制阀缺位;还有点骨质疏松-关键材料的性能热处理不出。要使我国成为真正液压强人真是路长道远!因此可以肯定,下一轮液压主机设备的技术水准,中国液压仍未占据“制高点”而甘拜下风。这一差距以目前可预见的专业性判断可能在十年甚至十五年之远。 在全球中的占有比与地位第7位(2.6%)第2位 第4位 (8%)第9位(1.4%)1996 2002 2004 2009年份6年以上2年4年 图1 中国液压行业在全球中的地位 表

4、1 我国液压工业的年产值(1995-2009)年份199519992000200120022003产值(亿)17229225.2431.9545.2958.50年份200420052006200720082009产值(亿)103.14116.15161.00207.62244.99269.49因此我们面临的共同命题是:如何让我国的液压行业从大变为强?那么什么是我国液压工业变强的标志呢?l 世界最重要要液压产品如高压大流量泵、最高频响大流量阀具备生产与开发的能力,不受制于人。l 在液压技术的新发展上有主动权,而不是亦步亦趋。l 我国有可与世界最知名的液压厂商相匹敌的跨国公司及一批专业厂,具备上述

5、能力。2009年我国政府发布了“装备制造业振兴规划”,这是向液压气动密封基础件行业又一次吹响了进军号的一年!这使得我国液压工业由大向强的发展已纳入国家的战略范畴。这是液压工业又一次腾飞的良好机遇。 在我国液压工业与技术发展一定要注意:l 世界的视野 -技术与经济结合的高度是立足点: 二个外部动力 从社会的发展需求出发 从技术的整体发展水平与趋势 二个内部动力从产品应用与市场需求及其性价比提高 从管理发展的角度出发l 中国的视角-理念、思路、机遇 企业是载体,技术是工具, 效益是目的,资本才是控制力. 创新是生产力,但创新技术对企业发展的推动力的形成,还要通过资本的实力与企业的载体. 新的更紧密

6、的产学研形式l 思路决定出路 国内已具有形成中国力士乐的资源与条件. 中国要有整合性很好的中小企业基础上的跨国企业!以OEM派生的液压企业既有资金又有市场!中国的液压工业必须与主机行业共生共荣,摆脱自我扩展独木桥!l 中国液压的差距 企业战略思维政策体制与机制 具有战略思维的企业家 让具有战略思维的企业家有展施的融资舞台 让具有战略思维的企业家展施的舞台上活跃的技术与管理团队 液压基础件工业需要整个基础工业特别是材料与热处理工业的支持 战术方面:思维、企业家运作决策、团队、材料、管理、机制、营销、定价策略、设备三、液压行业与技术发展的原动力 要使中国液压工业强盛首先要转变思维,要解决什么是我国

7、液压工业发展的出发点与落脚点?为什么要谈这个话题呢?这是因为我们自上世纪八十年代引进国外技术,就会形成了一种思维,就是要跟踪世界上的先进技术与发展。因此往往容易从国外的技术发展的具体方面亦步亦趋。经过三十年的发展我们又认识到如果仅仅亦步亦趋的结果就是我们永远在世界发展的后面,容易走“模仿”、“拷贝”的道路。技术的发展的动力是来自多方面的。我们首先要看到技术的发展来自技术与经济的结合而驱动的。从液压技术与工业而言它有二个动力来自外部,二个动力来自内部。只有看到需求的本身,我们会逐步摆脱只有拷贝的思维。液压发展的外部动力与内部动力可概括为:外部动力: 社会的发展需求 技术的实体发展水平与趋势内部动

8、力: 产品应用与市场的需求,包括性价比的需求 从管理角度企业发展的自身需求 下面阐述这些需求的具体体现:l 对现在液压总体技术水平的估计 液压技术已经历了50-100年的发展,液压元附件的原理、结构、功能、性能、配套等已基本定型。 因此在液压技术上有颠覆性的原理性的发明,并较大规模地取代现有产品的技术已经余地不大。但是在某些领域还仍然有空间,诸如纳米或微型液压等。但现有元件在其结构、性能与组合性的改革仍永无止境。 已进入了以应用要求为龙头的阶段。对液压系统配套的发展与元件革新提出新的需求与挑战。以满足应用日益苛刻的要求,如超高温、超高压、特殊环境、超高速等等。l 外部动力之一:从社会的发展需求

9、出发-节能与环保 节能与环保是人类自身生存的根本。去年哥本哈根会议对全世界的绿色要求将会持续在我们今后的生活中。也必将对液压技术未来的发展有巨大影响力,提出更高要求。今天的哥本哈根会议的要求是明天的液压发展的最大要求与挑战。 液压技术的缺点之一就是与机械等传动相比效率不够高,发热的问题始终都是系统设计面临的问题之一。作为节能,现在已有许多的措施与方案。主要有: 传动方面:与原动机传动结合如交频变量技术(交频电机、控制器、泵的低高速性) 容积调速技术如静液压技术、二次调速技术 蓄能器技术 另泄露措施如提高加工精度,减少内泄漏;采用螺纹插装阀,减少外泄漏 控制方面:负载敏感(LS)技术(即恒流量技

10、术)如多路阀的LUDV是发展范例 介质方面:水液压(w-液压) 直接对碳排量的减少有贡献。 生产方面:将元件生产与铸造脱离 努力发展插装阀,泵能否成功?有待研究。 系统方面:高效率是系统发展要追求的技术指标 液压元件与系统的永久课题:污染、噪声、泄漏、发热l 外部动力之二:从整体技术的综合体现的发展水平与趋势 -电控、总线与网络(e-液压)液压发展既受电发展的制约又与强电、电子、微处理器、网络的发展相依存共发展,传动方面:由于磁性材料磁场强度的增加,在小功率的场合采用伺服电机、交频电机等对液压构成威胁并排挤出局,如机床、机器人等应用场合已经形成定局。液压将在大功率、高压力及电不可获得处有发展空

11、间,如压力机、工程机械、海洋液压等。目前在强电方面采用交频电机与液压定量泵结合将是一个可取的方向。 控制方面:随着电子、计算机、网络的发展,液压与其结合发货二者的优势是必然趋势。目前总线的采用是已经方兴未艾,液压元件与总线的结合形成具有总线功能的液压元件已形成系列产品。相信CAN BUS + i CAN NET将是下一代液压产品的制高点。并建议将容有这种技术特征的液压元件称为线控或网控液压产品。l 内部动力之一:从产品应用、市场需求及其性价比提高的发展 高压大流量始终是液压技术的追求指标之一。在可见的期间内,液压压力达到56MPa是我们追求的目标。当前泵的压力已达到42-48MPa及流量250

12、-1000 l/min。 质量在寿命方面的提高诸如泵达10000hr,阀达1000万次,缸达100km, 高速阀达2亿次以及无故障时间等的要求。 材料的应用与表面处理,应成为液压领域新的研究方向。 材料的发展将极大推动元件的质量与品种的新发展 数字技术在液压元件上的发展,如数字阀、数字缸、数字泵等 性价比的努力如最近公开的浮动杯柱塞泵就是值得注意的新发展。l 内部动力之二:从管理的角度出发所需的技术推动-管理技术的技术在人们的意识中一直将管理排除在技术之外,实际上管理是包括管理技术在内的技术。不要把它排除在技术之外。应将液压企业的管理方法作为技术发展的一种保证与推动力来看。液压的技术开发管理以

13、至企业管理既有企业管理的共性,也有这个行业的特性。如果忽略这点,一切技术的发展只能事倍功半。建议出版一套液压企业、技术开发的经验,诸如液压技术发展史、液压创新实例等等。人们可能忽视技术的发展有时来自企业的内部,来自对应用的深入了解,来自自身的技术资源,也来自企业内部对外的竞争动力。我们把握了技术的原动力,就比较容易的摆脱将技术发展看成是追踪世界水平的目标。其实,从微观看,往往忘记这一目标反而会超越这一目标。四、液压产品的方向与液压阀的不同档次产品的竞争格局 1)液压产品与技术发展的竞争层面未来性W-液压 绿色化的回归 是中国液压界的机遇 现代工艺与材料的应用成本下降 政府政策支持包括强制性应用领域E-液压 是当今液压技术的制高点 中国主机厂与中国液压界齐联手2) 从液压阀谈技术与市场的对策l 液压阀的现状 我国的优势与差距-目前液压阀的发展程度归结为产品功能与规格基本齐全,可满足工程的总体需求。但我国在工程机械液压阀性能方面是薄弱部分.-但总的来说,国产阀优势在价格,差距在质量。 但这只是从表面上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