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第五册第一单元测量的认识吨的认识导学案说课稿教学反思.docx

上传人:M****1 文档编号:548793904 上传时间:2022-11-06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1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数学第五册第一单元测量的认识吨的认识导学案说课稿教学反思.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小学数学第五册第一单元测量的认识吨的认识导学案说课稿教学反思.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小学数学第五册第一单元测量的认识吨的认识导学案说课稿教学反思.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小学数学第五册第一单元测量的认识吨的认识导学案说课稿教学反思.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小学数学第五册第一单元测量的认识吨的认识导学案说课稿教学反思.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小学数学第五册第一单元测量的认识吨的认识导学案说课稿教学反思.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数学第五册第一单元测量的认识吨的认识导学案说课稿教学反思.docx(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小学数学第五册第一单元测量的认识吨的认识导学案说课稿教学反思吨的认识详案学习目标:1、认识质量单位吨,建立吨的质量概念。2、学会换算质量单位。3、感受到生活中存在这些质量,激发自己的学习兴趣。学习重点:认识重量单位吨,建立1吨的重量概念。教学难点:学会估计生活中物体的质量。一、自主学习1、先猜猜我自己有多重,再猜猜牛妈妈、马爸爸、猪姐姐、熊哥哥有多重?2、观察书第11页主题图,思考牛妈妈、马爸爸、猪姐姐、熊哥哥要一起过桥,能一起过去吗?为什么?3、我得出吨是比千克()的质量单位,1吨=()千克4、一个小朋友的体重约25千克,40个小朋友的体重约1000千克,也就是()。5、思考:通常在什么情况

2、下,要使用质量单位“吨”呢?6、在我的生活中,()这些东西大约重1吨。在举例中感受吨的概念及大小。二、合作探究、归纳展示(小组合作完成下列各题,一组展示,其余补充、评价)1、我能填:6吨=()千克9000千克=()吨1600千克-600千克=()吨1吨-400千克=()千克具体说说每题的做法及原因。2、1只熊猫约重100千克,多少只熊猫约重1吨?3、有10吨货物,用载重2吨的货车4辆,1次能将这些货物全部运走吗?为什么?三、总结、评价:今天的学习,我学会了:吨的认识说课稿一说新课标吨的认识是一节概念教学课,是在学生学习了质量单位千克和克,对质量单位有初步认识的基础上教学的。学习本课知识,应使学

3、生认识质量单位吨,初步建立一吨重的观念,会进行质量单位的简单计算,为日后解答应用题和解决日常生活和生产实践中的数学问题打下坚实的基础。二说教材1、教学内容:九年制义务教育小学数学第五册第一单元测量的认识的第三课时“吨的认识”。2、教材所处地位和作用本单元教学内容是在学生学过了长度单位米和厘米,质量单位千克和克的基础上进行的。这一单元中继续学习长度单位毫米、分米、千米和质量单位吨,进一步加深学生对计量单位的认识。通过这一单元的教学常用的长度单位和质量单位就学全了,可以使学生对这两种计量单位有比较全面的认识。“吨的认识”之所以安排后讲,是按长度单位和质量单位分别编排的。教材所展现的知识结构,层次清

4、楚,由易到难,便于学生理解和掌握。3:教学目标知识技能目标:通过不同情境的创设,为学生提供丰富的感性材料,使学生建立对吨的认识,认识吨与其他重量单位间的关系,并能比较熟练到进行简单化的计算。过程方法目标:培养学生利用迁移和对比来掌握知识的学习方法,并能在实际生活中解决相应问题。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通过教学情景的创设,对学生进行爱祖国、爱家乡、立志建设家乡的教育。4:教学重、难点:1.使学生建立对吨的认识,认识吨与其他重量单位间的关系,并能比较熟练到进行简单的化的计算。2.培养学生利用迁移和对比来掌握知识的学习方法,并能在实际生活中解决相应问题。三说教法根据概念教学的特点,为了更好的突出本节的重点

5、,突破难点,我根据学生的认识规律及心理发展的特点,我在教学中采用的教法是:1、情景教学法,结合学生生活实际,提取一些具体感性的材料,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调动学生多种感知觉动脑、动手、动口,去感知和体验知识。2、运用新旧知识迁移法,启发引导学生层层深入,促使学生在积极的思维中获取新识。3、开放式教学法,营造一个民主、宽松的学习氛围,鼓励学生自主探索,研究问题,积极发言和敢于质疑。四说学法7、通过本节教学,使学生从生活实际的体验中学会观察、推理和空间想象。2、学会发现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整理、反思的学习方法。五教具准备:多媒体设备一套,课件,学生自带实物若干。学情分析:“吨”这个质量单位,学生

6、在日常生活中很少接触,为了帮助学生对质量单位“吨”有具体感性的认识,充分利用多媒体手段帮助学生结合生活实践进行学习;吨与千克的单位换算同千米与米的换算推理过程相同,这部分知识主要由学生自己尝试完成,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推理能力。五:教学过程一:创设情景,引入新课1:展示情境师:同学们,你们一定听过或者看过过桥的事情吧,请看大屏幕,牛妈妈、马爸爸、猪姐姐、熊哥哥要一起过桥,能一起过去吗?为什么?你能帮帮我吗?生讨论应该使用什么来做单位。师:看来吨与我们平常所使用的重量单位有所不同,它和我们以往学过的千克和克有什么关系呢?今天我们就一起来认识吨。2.出示课题:吨的认识通过生活情境,引导学生共同认

7、识重量单位“吨”第二环节,讲授新课我首先提出,你还想知道有关吨的哪些知识?由学生提出感兴趣的问题,激起探求新知的兴趣。然后教师出示根据学生回答归纳好的问题,由学生自学阅读教材,并就自己感兴趣的和看不懂的地方与小组同学交流一下,培养学习能力和合作意识。接着,请学生说说通过自学,你学会了什么,锻炼学生归纳概括能力,自然导入质量单位间的换算。学生会找出“1000千克就是1吨”,在这里我设计了2个问题:11吨1000千克这个式子可以怎么读?还能怎么读?让学生明确单位间可以互相换算。2看看这个式子,你能给同学们提出数学问题吗?鼓励学生自己开动脑筋,自己出题来进行单位换算的,主张自己提问,自己解决,进一步

8、培养了学习能力,这样对吨与千克之间的换算,学生会掌握得更牢固,而且也使新旧知识自然衔接起来,形成完整认知结构。完成这句话的教学后,再让学生提出还有哪句话重要,围绕“计量较量物品的质量,通常用吨作单位”这句话,我设计了2个问题:1联系生活实际,找一找生活中有什么物品用吨作单位?2出示教师收集的有关资料。在这一步骤中,我针对“吨”这一概念在学生日常生活中很难直接接触到,不容易形成表象的实际情况,采用自学举例自问自答的方式,帮助学生把数学知识与生活实际联系起来,并且开拓了学生的视野。吨的认识教学反思“吨的认识”是第五册的教学内容,教学的对象是第一学段的三年级学生,他们的思维正处于具体形象思维为主,逐

9、步向抽象逻辑思维过渡的阶段.然而“吨“这个非常大的质量单位,远离学生的生活实际.如何将“吨“这个抽象的概念,以具体,形象,可直接感知的形式呈现在学生眼前,如何让学生“体验“1吨“是本节课的重点,也是难点.1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体验.“吨“的概念比较抽象,离学生的生活实际也比较远,为了让学生能更好的获得充分的体验从而在理解的基础上牢固的建立数学概念,要尽量提供生活化的学习材料,让学生在充分体验的过程中建立表象.虽然学生已学习了质量单位“克“与“千克“,对质量单位有一定的了解,在日常生活中也许见到过“吨“,但质量单位不像长度单位那样直观,具体,不能只凭观察得到,再说像“吨“这么大的质量单位,在孩子的

10、日常生活中很少接触,更谈不上有什么体验.在教学中要让学生体验“1吨“到底有多重,我先让每位学生轮流抱一抱一袋10千克的大米,说说感觉,再选一位班中的“大力士“来抱一抱一次能抱几袋大米,然后推算100袋这样的大米重1000千克既“1吨“再让学生做游戏,同桌互相抱一抱,说说感受,如抱两,三位同学又有什么感觉呢按三年级学生每人25千克计算,全班36位同学在加上两位老师约重1吨,并让全班同学和两位老师起立,一起跳一跳,体验1吨物体落地的感觉然后让学生举例说说生活中哪些物体的体重约1吨重(如2头牛,10头猪,200只鸭,电梯的载重量等).让学生在充分的体验中,借助100袋大米,全班同学总重量,2头牛等具

11、体的实物帮助学生建立1吨的表象.让学生在实践体验中学习.2让学生在实际应用中体验.数学知识源于生活,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好的数学教学内容应该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出发,使数学贴近学生生活,变得有趣,生动,容易感受.教学中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用所学“吨“的知识解决小动物的“过桥问题“,“货车,电梯的载重量“,“多少物体的重量约1吨“,“哪些物体的质量要用吨作单位“,“估计一些大动物的质量“等,使学生体验到“吨“的知识就在自己的身边,学习“吨“的知识能解决许多生活实际的问题.让学生体验到数学源于生活,用于生活,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3困惑:(1)三年级的学生的计算能力还较差,让学生推算多少个

12、物体重约1吨比较难算.(2)是否有更大,更直接的物体能帮助学生建立“1吨“的表现.(3)虽让学生进行较充分的体验,但毕竟是三年级的学生,“吨“离他们的生活实际太远,有的学生对“千克“,“克“的质量的表象还不清晰,对以“吨“为单位的物体质量的估计就有些离谱.有一位学生说“一幢教学楼“的重约1吨.教学时要让学生在估计时与“1吨“重的表象,如“2头牛,40位同学“进行比较.总之本节课,注重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出发学习和理解数学,联系生活,让学生在体验中学习,通过实践活动,让学生观察,体验,分析,推理,估计,想象,在探索中体验,在体验中学习.以具体的实物建立“1吨“的表象,让学生确实感受到“1吨“是很重,很大,很多的.让吨的单位换算融在“动物体重“的估计与转换之中.能使学生在主动获取新知的过程中,思维得到锻炼,情感得到体验,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得到培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商业计划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