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有效组织管理综合实践活动.doc

上传人:枫** 文档编号:548790518 上传时间:2023-10-17 格式:DOC 页数:26 大小:77.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如何有效组织管理综合实践活动.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6页
如何有效组织管理综合实践活动.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6页
如何有效组织管理综合实践活动.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6页
如何有效组织管理综合实践活动.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6页
如何有效组织管理综合实践活动.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如何有效组织管理综合实践活动.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如何有效组织管理综合实践活动.doc(2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如何有效组织管理综合实践活动一所学校要实施好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科学开发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内容是关键。从学校层面而言,要对综合实践活动内容框架有个整体规划。这个框架的确立,主要依据学校设计的目标以及对学校情况的分析基础上确定。如结合学校培养目标及情况分析,确定学校综合实践活动内容整体框架为:(1)了解社区的基本设施与布局。如商店、运动场所、活动中心、图书阅览室、社区政府办公机构等;(2)调查社区的道路、交通状况。 如道路的车流量、人流量、违规情况、交通事故、路标指示等。观察社区的居住环境。如社区绿化、违章建筑、环境污染、治安等;(3)探寻社区居民的文化生活。如居民的业余休闲生活方式、街道小摊小贩经

2、商情况等。识。课时:3课时。第一框为1 课时,第二框为1 课时,第三框为1 课时。教学内容提要一、财产属于谁 1、合法财产及其所有权(1)财产的含义(归属):属于国家、集体或个人所有权的物质财富。公民的财产权是指公民所享有的具有经济利益的权利。财产权包括财产所有权、准物权、债权及知识产权等。(2)公民的的合法财产的含义:公民正当的、合法的途径获得的财产。教育学生能辨别哪些是合法财产?哪些是非法财产?结合教材P6870页来学习。(3)财产所有权的含义:教材P70 分别解释:占有权、使用权、收益权、处分权 2、法律保护合法财产所有权(1)为什么要保护?P71 (2)怎样保护?宪法保护 民法保护刑法

3、保护 3、当财产所有权受到侵害时(1)确认财产所有权的归属(2)及时寻求法律救助,依靠法律维护自已的合法权益。财产属于谁 一、导入新课 “拾金不昧”。教师:哪位同学解释一下这个成语?(学生回答)“拾金不昧”指拾到钱财不藏起来据为己有。教师:现实生活中,对于拾金不昧的人社会是怎样评价的呢?(学生回答)教师:的确正如同学们说的,拾金不昧是中华民族的优良美德。对于拾金不昧的人我们不仅要大力表扬而且政府和有关部门还会给予他们特殊的奖励。我们看看这张图片。就在我们感叹好人有好报的时候,我在某一报纸上看到了这样一则内容:出租车司机李某应旅客王某的要求将其送往火车站。王某下车时不小心将钱包丢在了出租车上。李

4、某发现后,打开一看,内有5000元现金。此时,他正好从收音机里得知某大学的学生因患白血病而向社会求助。李某就产生了将这笔意外之财捐给患病的学生的想法,于是就将这拾到的5000元现金寄给了这位大学生用以治病。教师:看到这儿,你会怎样评价这位出租车司机的行为?(学生说这个司机善良、有爱心,但是不应该未征得失主的同意自行处理其财物。)教师:看来大家是很能辩证地看待这位出租车司机的行为的。丢钱的王某肯定是心急如焚,相信他会找到司机李某。那么如果你是失主,当你找到李某听到他将5000元捐给了白血病患者的消息后,你会做出什么反映? (学生回答) 让我们看看王某的做法: 王某上了火车后发现钱包不见了,经回忆

5、,钱包可能丢在了出租车上,于是他根据票上的车号找到了李某,要求返还钱包中的5000元现金。李某说钱已经捐给了患白血病的大学生,自己并没有得到利益,并拿出汇款存根为凭证,因而拒绝返还钱款.王某向人民法院提起了诉讼,要求李某返还5000元现金。教师:你支持王某的行为吗?为什么? (支持) 好,让我们来看看法院最后做出了怎样的处理? 法院依据民法通则的有关规定,经调解后,李某自愿返还王某3000元,王某愿意放弃剩余的2000元。对于这个结果,有的同学可能会想拾金不昧为什么还要赔偿,这是否有悖情理,法院做出如此处理的依据是什么?要解决大家头脑中的这个疑问,就需要我们从财产的归属问题说起,因此今天我们一

6、起来学习“财产属于谁”这一课的内容。板书:财产属于谁一、合法财产及其所有权要想理解刚才那个案例中法院的判决,我们首先要明确什么是财产所有权。(一)财产所有权教师:同学们每天都在教室里上课,相信大家最盼望的就是放假了。那么,一年365天,你最喜欢过哪个节日(法定节日)?(学生回答)教师:春节期间大家一般可以收到多少压岁钱?(学生回答)教师提问:好。假设春节期间你收到了1000元压岁钱,你会如何安排这些钱呢?(学生回答)教师:你会把这1000元放在哪里?(学生回答存银行)老师说,看来同学们年纪虽小但却十分具有理财思想。近期央行根据国内经济形势调高了存贷款利率,相信你这时存钱会给你带来更多的经济效益

7、。)教师:如果你去商店看到了自己十分喜爱的物品,你会怎么办?(学生回答)教师:(找存银行的同学继续提问)刚才你说会把这500元存入银行。如果你过一段时间去银行取钱,钱是多了还是少了?多了的部分叫什么?是归银行还是归你自己。(学生回答)教师:如果你在报纸上也看到了类似出租车司机李某听到的消息,你会怎么做?(学生回答)教师:从我们拿到这500元到现在,在这个过程中你对这500元都做了哪些事呢?其实将大家做的这些行为后面加上一个“权”字就是我们财产所有权的全部内容。财产所有权即:所有人依法对自己的财产享有占有、使用、收益和处分的权利。了解了财产所有权的含义之后,回过头我们再看看刚才那个案例中法院的处

8、理结果,谁能将法院作出处理的理由给我们大家试着分析一下。(学生回答,教师总结)教师:好!了解了财产所有权的含义。下面请大家想想在生活中你都对周围的哪些财产享有所有权呢?(学生回答)教师:通过同学们的回答,我感到在我们周围可为我们所有的财产越来越多,刚才有同学说到对家庭财产(家庭中的电脑、电视等)享有所有权。前两天,我的一个朋友接到了这样一个咨询电话: 6月初,我花3600元买了一架数码相机。三个月后,我发现相机不见了,经再三追问,儿子说他将相机以1000元的价格卖给了同学。我找到那位同学及其家长,表示愿以1000元将相机赎回,但那位同学的家长认为:张明是14岁的中学生,不是小孩,说话是算数的,

9、买卖已成交并写有字据,双方出于自愿,哪有反悔之理,不同意退回。请问我该怎么办?教师:你如何看待中学生张明的卖出行为? (学生讨论回答) 归纳总结:我国民法通则第11条和第12条规定:“18周岁以上的公民是成年人,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可以独立进行民事活动,是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10周岁以上的未成年人是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可以进行与他的年龄、智力相适应的民事活动”。根据这些规定,一般情况下,10周岁以上、不满18周岁的人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从上述材料看,一个只有14岁的孩子属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他只能进行简单的与其智力、年龄相适应的民事活动。出卖家里的高档照相机的行为已经超出了14岁的

10、孩子的行为能力。因此,其与买方之间的买卖行为应是无效的。我们在生活中决不能做案例中张明所做的事,虽然我们是家庭中的一员,但是由于年龄、智力等因素的影响,我们目前对家里的财产只有使用权,只有在征得父母的同意后才可以行使对财产的处分权。教师:刚才大家列举了那么多属于自己的财产。下面请看图片,看看这些财产的所有权都归属于谁?(出示图片:学校的桌椅、路边的电话亭等。)教师:我们如何划分财产归属的种类呢?(学生回答)我们可以将财产分为个人所有、集体所有和国家所有。由此可见,不是所有的财产都属于公民个人,我国法律规定属于公民个人的合法财产有哪些呢?(二)公民合法财产的范围财产范围的法律规定:公民的合法收入

11、、房屋、储蓄、生活用品、文物、图书资料、林木、牲畜和法律允许公民所有的生产资料以及其他合法财产。教师:我们看教材第6869页出示的五种财产占有情况,判断一下哪些应该属于个人,哪些不属于个人?为什么?(学生判断,教师总结)所谓合法财产是指公民通过符合法律规定的方式、方法取得的内容合法的财产。因此在我国法律中明确规定,公民的个人财产包括:公民的合法收入、房屋、储蓄、生活用品、文物、图书资料、林木、牲畜和法律允许公民所有的生产资料以及其他合法财产。这个规定强调合法性。过渡:了解了财产所有权和合法财产的范围,那么生活中我们的合法财产受到侵犯应该怎么办呢? (过渡:请同学们看家庭盗窃现场的图片)教师:如

12、果你放学回家,看到了图片中的情形,你的反映是什么?(家中被盗了)教师:看到如此情景,你接下来会做什么?(打电话告诉家长,或直接打110报警)教师:由同学们对刚才情景所作出的反映,我感到大家还是很有法律意识的。即在自己财产受到侵害的时候,第一个想到的是通过法律途径解决。应该说依靠法律是保护公民合法财产所有权的最有利的武器。(三)法律保护合法财产的所有权为了切实保护公民合法财产所有权,我国的根本大法宪法做出了具体的规定。现实生活中保护公民合法财产的具体手段有那些呢? 我们先来看一个案例: 案例:农民甲于1991年3月2日,在县城农贸市场以600元买了一只毛驴。1991年3月4日,甲一时疏忽,毛驴从

13、家中走失。这只毛驴恰被邻村农民乙发现并将其赶回了自家。乙对其邻居说这只毛驴是刚从集市上买来的。1991年3月23日,乙赶着这头毛驴到集市上去卖,正好经过甲家门口,当即被甲认出。甲即向其索要。乙拒绝返还,在争执不下的情况下,甲遂向县人民法院起诉。我们请左边三组同学注意,如果你是案件中的甲,你怎样向法院提出诉讼请求? 我们请右边三组同学注意,如果你是法官,你又会做出怎样的处理? (学生讨论,回答问题)以上通过民事法律手段保护公民合法财产的所有权是最普遍的做法。生活中如果出现了下面的情况我们又该怎么办呢?播放FLASH抢劫教师提问:画面中的开车人遇到了什么事情?(学生回答抢劫)教师提问:抢劫行为使你

14、的什么权利遭到了损害?(学生回答财产所有权和人身安全)教师提问:如果该抢劫犯在对你进行抢劫时,恰好被公安机关抓获,你认为应怎样处理他?并说明你的理由。(学生回答)教师总结:相信大家对他的处理意见是一致的,即交由公、检、法机关依法对其进行相应的惩罚。具体来讲,就是运用刑法这一最为严厉的法律武器对犯罪人进行最有力、最有效的打击,从而保护公民财产所有权不受侵犯。因为这些进行抢劫、盗窃、诈骗、抢夺、敲诈勒索行为的犯罪人,他们的存在不仅会给公民财产带来一定的损害,而且还对公民的人身安全造成了威胁。不仅如此,这类实行侵犯财产所有权犯罪的犯罪人,还会成为社会的不安定因素,影响社会的稳定和国家的经济建设,如果

15、仅用民事手段来解决,根本无法起到威慑、保护作用。因此,国家在规定通过民事法律手段保护公民财产所有权的同时,还规定了公民可以通过刑事法律手段保护自己的合法财产。无形的财产 教学目标 1.态度、情感、价值观:培养学生尊重规则、尊重权利、尊重法律、追求公正等态度、情感、价值观。 2.能力:在智力成果权的问题上培养学生基本的道德判断和辨别是非的能力,能够负责地做出选择。 3.知识:了解有关智力成果权方面的法律知识、基本作用和意义。教学重点培养学生尊重规则、尊重权利、尊重法律、追求公正等态度、情感、价值观。教学难点培养在智力成果权的问题上基本的道德判断和辨别是非的能力,能够负责地做出选择。 教师提问:平

16、时生活中,你们最喜欢吃什么?喝什么?或者你最喜欢什么品牌?看看你喜欢的品牌是否在下列排行榜里。 我想同学们看到自己喜欢的品牌在这些排行榜里,一定很高兴。可是,你们有没有想过,我们喜欢的有些品牌,特别是我们国家有些著名品牌的商标在海外申请注册时遭抢注。材料分析:中国商标在海外被抢注(材料一)目前中国内地已有15的企业商标在海外申请注册时遭抢注,最近内地企业的商标在港澳台地区也开始频遭抢注, 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商标局国际注册处工作人员提醒企业,强化商标先行意识、适当构筑防御性注册以及加强国际市场的监测可以有效规避遭抢注的风险。据不完全统计,中国超过80个商标在印度尼西亚被抢注,近100个商标在日本被抢注,近200个商标在澳大利亚被抢注。今年6月份,拉芳、舒蕾、雕牌等13个知名日化商标在香港遭抢注;3月份,泉州8个知名鞋业商标被台湾商人抢注;2月份,泉州有17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