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版小学语文课程标准测试题(卷)

上传人:ni****g 文档编号:548778952 上传时间:2023-04-16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6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1版小学语文课程标准测试题(卷)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2011版小学语文课程标准测试题(卷)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2011版小学语文课程标准测试题(卷)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2011版小学语文课程标准测试题(卷)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2011版小学语文课程标准测试题(卷)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1版小学语文课程标准测试题(卷)》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1版小学语文课程标准测试题(卷)(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2011版小学语文课程标准测试题一、填空题1、工具性 与 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 语文素养 的形成和发展。语文素养是学生学好其他课程的基础,也是 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 .的基础。2、课程的基本理念:(一)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二)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三)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四)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3、课程目标_九年一贯 整体设计。课程目标根据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维度设计,三者相互渗透,融为一体。目标的设计着眼于的整体提高. 4、课程标准在“总目标”之下,按12年级、34年级、56年级、79年级这四

2、个学段,分别提出“阶段目标”,体现语文课程的整体性和阶段性。5、课程目标中各个学段相互联系,螺旋上升,最终全面达成总目标。6、阶段目标从“识字与写字”、“ 阅读”、“ 写作”(12年级为“_写话”,36年级为“习作”)、“ 口语交际”四个方面提出要求。课程标准还提出了“综合性学习”的要求。7、新课程标准要求培植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养成语文学习的自信心和良好习惯,掌握最基本的语文学习方法。8、能主动进行探究性学习,在实践中学习,运用语文。9、学会汉语拼音。能说普通话。认识3500个左右常用汉字。10、 (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体,(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语文教学应在师生的_平等对话

3、_过程中进行。11、语文课程标准将原来的中高年级“以写记叙文为主”改成了“能写简单的纪实作文和想象作文”。12、口语交际是_听_与_ 说_ 双方的互动过程。教学活动主要应在具体的_交际情境_中进行。13、语文是 实践性很强 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 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该是 语文实践 ,不宜刻意追求 语文知识的系统和完整 。 14、新课程倡导 (自主)、(合作)、(探究) 的学习方式。15、汉语拼音能帮助(学生识字),帮助(学生说好普通话),帮助(学生阅读)。 16、识字是(阅读)和 (写作)的基础,是(整个语文学习活动)的教学重点。 17、口语交际课的教学教学设计设计,

4、首先要 (选择好话题 )。话题要贴近 (生活),密切联系学生的 (经验世界) 和 ( 想象世界 ),使每个学生有话可说,有话要说。 18、口语交际的核心是(交际)二字,注重的是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和沟通 ) 。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要在( 双向互动的语言实践)中进行。 19、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教科书编者)、(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是朗读评价的总要求。 20、 (使学生掌握一定的口语交际的技能)、(养成与口语交往相关的良好习惯及待人处事的交往能力)是落实口语交际的主要任务。 21、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 易于

5、动笔 ,乐于表达 ,应引导学生 关注现实 ,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 22、语文课程标准提出小学个学段习作教学的目标是:低年级侧重激发兴趣,培植自信,乐于写话;中年级侧重引导学生热爱生活,关注生活,自由表达;高年级侧重多读书,广见闻,善思考,有个性地表达。 23、教学目标有两种叙写方式: 分解式目标 和 交融式目标。24、在12年级学段中,学生要学会汉语拼音。能读准 声母 、 韵母 、 声调 和 整体认读音节 能准确地拼读音节,正确书写声母、韵母和音节。认识大写字母,熟记汉语拼音字母表。25、语文课程的阶段目标中,第一学段累计认识常用汉字 16001800 个,其中会写 8001000 个左

6、右。第二学段累计认识常用汉字 2500 个,其中会写 2000 个左右。到第三学段累计认识常用汉字 3000 个,其中会写 2500 个左右。26、新课标12年级求学生对写话有兴趣,写自己想说的话,写想象中的事物,写出自己对周围事物的认识和感想。27、汉语拼音教学尽可能有趣味性,宜以活动和游戏为主,与学说普通话、识字教学相结合。28、阅读教学的重点是培养学生具有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的能力。29、教育的最高宗旨是培养人。30、创新教育的核心是培养创新思维。31、教师是学习活动的_组织_者和引导者。32.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 课程。33.语文课程致力于培养学生的

7、语言文运用能力,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为学好其他课程打下基础;为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良好个性和健全人格打下基础;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打下基础。 34.教师应确立适应社会发展和学生需求的语文教育观念,注重吸收新知识,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素养。精心设计和组织教学活动,重视(启发式)、(讨论式)教学,启迪学生智慧,提高语文教学质量。35、各个学段的阅读教学都要重视(朗读)和(默读)。各学段关于朗读的目标中都要求“(有感情地朗读)”,朗读要提倡(自然),要摒弃(矫情做作的腔调)。36.(识字)、(写字 )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是第一学段的教学重点,也是贯串

8、整个义务教育阶段的重要教学内容。37.要重视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高阅读品位。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 二、单选题。根据新课标,选择符合课标理念的大写字母填入题后的( )内。(每个小题2分,共10分)1、关于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以下简称“新课标”)的观点是:( C )A、工具性 B、人文性 C、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 D、工具性、思想性与人文性的统一2、第一学段新课标对汉字的基本笔画和常用的偏旁部首的目标要求是:(C ) A、了解 B、基本掌握 C、掌握 D、不要求3、新课标学段阅读目标

9、要求中的第7条:学习略读,粗知文章大意,是哪个学段提出的:(B ) A、第一学段B、第二学段 C、第三学段D、第四学段4、阅读教学过程是:(D ) A、学生与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B、学生与教师之间对话的过程。 C、教师与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D、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5、锻炼学生口语交际能力,应鼓励学生:( A) A、在各科教学活动以及日常生活中。B、在口语交际课中 C、在家庭生活中 D、在与社会人群交往中6.下列哪项不是语文新课标的教学建议:(B )A、充分发挥师生双方在教学中的主动性与创造性 B、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C、教学中努力体现语文的实践性与综合性 D、重视培养学生的创新精

10、神和实践能力7.下列哪项不是语文新课标评价建议:( B)A、充分发挥语文课程评价的多种功能 B、努力建设开放而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C、注重评价主体的多元与互动 D、突出课程评价的整体性和综合性 8.语文课程是实践性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是: (A)A、语文实践 B、知识传授 C、积累感悟 D、语感训练 9语文教学要注重语言的(D )、感悟和运用,注重基本技能训练,让学生打好扎实的语文基础。A、潜移默化 B、训练 C、熏陶 D、积累 10.写作是学生必备的语文能力在第二学段“写作”的具体表述是什么( C) 选择一个答案a. 作文b. 写话c. 习作d. 写作

11、11.运用音序检字法和部首检字法查字典、词典是在哪个学段提出的要求:( B)A、第一学段 B、第二学段 C、第三学段 D、第四学段 12.关于写字评价的描述错误的一项是:( B)A、第一学段要关注学生写好基本笔画、基本结构和基本字。B、第三学段要开始关注学生的毛笔书写。C、义务教育的各个学段的写字评价都要关注学生写字的姿势与习惯,引导学生提高书写质量。D、对学生写字学习情况的评价,当以本标准附录“义务教育语文课程常用字表字表一”为依据。 13.“初步学会默读,做到不出声,不指读。”这是( B)阅读的要求。A、第一学段 B、第二学段 C、第三学段 D、第四学段 14.在第三学段学生开始学习阅读简

12、单的(B ),能从图文等组合材料中找出有价值的信息。A、连续性文本B、非连续性文本C、数字化文本 D、所有文本 15.小学生毕业时课外阅读总量应不低于( C)A、80万字 B、100万字 C、145万字 D、260万字 16.第二、三学段,课内习作每学年(C )左右。A、8次 B、7次 C、16次 D、14次三、判断题(正确写“+”,错误的写“”)1.语言文字的运用,包括生活、工作和学习中的听说读写活动以及文学活动,存在于人类生活的各个领域。( +)2.重视学生读书、写作、口语交际、搜集处理信息等语文实践,提倡多读多写,改变机械、粗糙、繁琐的作业方式,让学生在语文实践中学习语文,学会学习。(

13、)3.“学会汉语拼音。能熟记声母、韵母、声调和整体认读音节。认识大写字母,默写汉语拼音字母表” 这是第一学段的目标之一。(+)4.语文新课标附有“识字、写字教学基本字表”,建议低年级要先认先写“字表”中的300个字,逐步发展识字写字能力。(+ )5.“学习独立识字。能借助汉语拼音认读汉字,学会用音序检字法和部首检字法查字典。”这是第二学段的识字目标之一。( )6.第三学段要求: 能用毛笔书写楷书,在书写中体会汉字的优美。( +)7.练字的过程也是学生性情、态度、审美趣味养成的过程。每个学段都要指导学生写好汉字。(+ )8.阅读是运用语言文字获取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

14、( +)9.学习略读,粗知文章大意是小学五、六年级阅读方面的学段目标之一。( )10.朗读要提倡自然。评价“有感情地朗读”,要以对内容的理解与把握为基础,要防止矫情做作。(+ )11.三四年级学生应学习修改习作中有明显错误的词句。根据表达的需要,正确使用冒号、引号等标点符号。(+ )12.教师应加强对学生阅读的指导、引领和点拨。要善于通过合作学习解决阅读中的问题,但也要防止用集体讨论来代替个人阅读。( +)13.鼓励写想象中的事物,加强平时练笔指导,改进作文命题方式,提倡学生自主选题。( +)14.附录3中“语法修辞知识要点”提到有关的名称,是为了便于教师在引导学生认识语言现象和问题时称说,不必围绕相关知识的概念、定义进行“系统、完整”的讲授与操练。(+ )15.语文课程评价的根本目的是为了促进学生学习,而不是为了改善教师教学。( )16.语文课程评价具有检查、诊断、反馈、激励、甄别和选拔等多种功能。( +)17.对于作文的评价还须关注学生汉字书写的情况。(+ ) 三、简答题 1、语文课程的基本理念是什么? 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一)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二)把握语文教育的特(三)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四)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 2、课程的性质和地位是什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