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做好农村学生特别是留守学生的思想工作教师随笔.doc

上传人:壹****1 文档编号:548778617 上传时间:2023-12-11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16.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如何做好农村学生特别是留守学生的思想工作教师随笔.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如何做好农村学生特别是留守学生的思想工作教师随笔.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如何做好农村学生特别是留守学生的思想工作教师随笔.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如何做好农村学生特别是留守学生的思想工作教师随笔.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如何做好农村学生特别是留守学生的思想工作教师随笔.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如何做好农村学生特别是留守学生的思想工作教师随笔.doc(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如何做好农村学生特别是留守学生的思想工作 教师随笔 作为一名在农村连续工作二十多年的小学教师,在搞好自己的本职工作时,也一直关注着农村教育的走向,。近年来,因为家长外出务工的增加,相对减少对学生的教育,因此,作为学校教育对小学生特别是留守学生情商的培养,对做好学生德育教育的工作,从对学生人文、精神、理想、人格、个性等方面全面关注培养,显得必须和重要。 一、帮助小学生特别是留守学生正确积极看待远离双亲的事实,培养团队精神,塑造健康心理。农村的环境具有特殊性,以及学生家庭及其家长自身受教育程度少的缺陷,决定了一些教育方法的特殊性。从最近我校全方位、大面积安排教师家纺反馈的信息来看,几乎有90%以上

2、的学生来自农村家庭,大部分学生的一般由父母亲,爷爷奶奶照顾看管,而班级有一半以上的学生父母双亲均在外省城市务工,平均一年或者两年才能回家一次,而且家长的受教育程度普遍低下,父母辈大都在小学至中学文化之间,祖父辈95%以上没有受教育北京,而这期间学生从父母双亲那里得到的关爱和教育机会微乎其微,家庭教育均来自爷爷奶奶,这种离开学校就没有受教育机会的半放任状态,对学生性格,精神,理想,个性等各方面的发展均没有良好的环境,又因为80%的学生路途遥远,所以在我所带的5年级便已经开始了在住读,方方面面,形成了对班主任工作的全面依赖,在这种状况下,班主任对学生的关爱和帮助,让他们正确看待双亲远离自己显得尤为

3、重要。针对这种种问题,在班级内,经常举办学生之间的交流和集体互动,比如做游戏,运动会,近距离郊游等,增强学生的集体荣誉感,填补由于父母不在身边的缺憾和孤僻感,重新恢复和塑造小学生原本该有的健康心理;我还让学生在作文中发表自己的真实想法,从而可以了解他们的内心,在经常与他们交流的时候可以有针对性;鼓励学生之间互帮互助,让他们了解感恩,了解父母亲外出务工的艰辛和责任,让他们理解父母亲,并在同时,让他们知道知识以及人与人之间的责任。二、教会学生正确认识一知半解的外来信息,树立正确的人生观、道德观,小学阶段是儿童长身体、长知识的时期,是对他们进行道德情操、心理品质和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的最佳时期,也是为他

4、们树立科学的人生观、世界观和形成正确的政治态度的重要时期。 山区外出务工的人越来越多,相对来说,带回来的各种各样外来事务和信息也会增加,这对小学生特别是一些留守学生会产生相当强烈的冲击,他们受年龄和知识的限制,在目前阶段尚不能正确对待这些外来信息,有的学生会认为教育、学习等并不重要,只要早早区大城市就能挣钱,还有的学生根本就是人在学校心在外的状态,被务工者对外面世界的片面描述所迷惑,往往错误的理解现在学习是为了打发时间和等待长大。 作为班主任,一方面要做好智力教育,另一方面,也要随时观察和主动帮助他们认识这些。比如加强他们的阅读,在精神上越是不断的丰富补充,越是能扩充自己的视野,越是能显示出世

5、界的博大,在正确的精神方面引导,会对学生起到很强的启明星作用;我还拿出本地优秀大学生创业、工作的真实事迹,在班级上讲解,帮他们树立起榜样作用,也起到很大的鞭策作用,同时,也会对电视新闻所播放的新闻在班级里讨论,加强他们对事物的认知,虽然是在山区学校,但坚决要尽全力,让他们了解得更多。在班级内部,加强重视学生的丁点进步,小学生年龄小,交往圈子小,只有从小事抓起,才能收到显著的效果.无论是学习上,还是行为上,不分时间和地点的进行鼓励和奖励,让他们充分感受到被关注被重视,增强自信心。让学生的闪光点不断闪亮,从而帮助他们健康地成长.抓小事也是要落实学校教职员工人人都是德育工作者的要求,特别要强调两个任

6、何:一是任何一位任课教师在任何地方,发现任何一名学生言行上的亮点都要及时褒奖,并大力宣扬,积淀小学生的德育素养;二是任何一位任课教师在任何一个地方,发现任何一名学生身上的不良行为萌芽点,都要及时教育,疏导,帮助学生纠正和克服.三、培养学生心理上的主动宽容、责任感、独立性山区小学生从12岁左右便开始寄宿制生活,远离了父母亲的管制,也远离了父母亲的时刻关爱。因为客观条件限制,学校生活自然是艰苦。对班主任老师来说,便又多了项管理他们日常生活的责任,这种管理不是单一的管制,而是有目的的培养他们独立规划的能力。大部分学生家里都很贫寒,甚至连日常的三餐供应都不能完全保证,当然也有的学生是因为刚开始的时候乱

7、花钱,以至于把生活费吃掉,每周最后一两天的捉襟见肘便让部分要强的学生过的十分窘迫,而且也不愿意说出来。我把这个作为班级生活的一个重要部分,专门选出了生活班长,负责统计和观察,一方面培养他们的同情心和责任感,另一方面也是为了不让孩子挨饿,我专门自己出资订购了多余的饭票,在每周末发放到生活班长手里,由他专门负责。通过这件事情,许多学生知道了怎么规划一周的开支,也出现许多互帮互助的感人事迹,整个班级都融入到非常强烈的团结中,学生之间的友情也高涨。 教育是一项艰巨而复杂的工作,这是学生的个性多样性和环境的特殊性造成的。不管是学生学习品质差,还是行为习惯差,都要作为教师的我们去关爱、感化、帮助他们。还要通过学生之间,把生活行为与课文内容相结合,自主探索、讨论、交流、分析。在充分感知的基础上,掌握所学的知识,建立起健康的心理。实践证明,以诚相待,真诚沟通与交流不仅可以使教学效果达到最佳,更重要的是学生情商素质得到很大提高,使他们真正成为一名高智商高情商的青少年,真正成为一个拥有健康心理,拥有正确人生观的青少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