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数学必修5知识点总结归纳

上传人:hs****ma 文档编号:548777867 上传时间:2023-07-22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58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数学必修5知识点总结归纳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高中数学必修5知识点总结归纳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高中数学必修5知识点总结归纳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高中数学必修5知识点总结归纳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高中数学必修5知识点总结归纳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高中数学必修5知识点总结归纳》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数学必修5知识点总结归纳(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高中数学必修5知识点1、正弦定理:在中,、分别为角、的对边,为的外接圆的半径,则有2、正弦定理的变形公式:,;,;3、三角形面积公式:4、余弦定理:在中,有,5、余弦定理的推论:,6、设、是的角、的对边,则:若,则;若,则;若,则7、数列:按照一定顺序排列着的一列数8、数列的项:数列中的每一个数9、有穷数列:项数有限的数列10、无穷数列:项数无限的数列11、递增数列:从第2项起,每一项都不小于它的前一项的数列12、递减数列:从第2项起,每一项都不大于它的前一项的数列13、常数列:各项相等的数列14、摆动数列:从第2项起,有些项大于它的前一项,有些项小于它的前一项的数列15、数列的通项公式:表

2、示数列的第项与序号之间的关系的公式16、数列的递推公式:表示任一项与它的前一项(或前几项)间的关系的公式17、如果一个数列从第2项起,每一项与它的前一项的差等于同一个常数,则这个数列称为等差数列,这个常数称为等差数列的公差18、由三个数,组成的等差数列可以看成最简单的等差数列,则称为与的等差中项若,则称为与的等差中项19、若等差数列的首项是,公差是,则20、通项公式的变形:;21、若是等差数列,且(、),则;若是等差数列,且(、),则22、等差数列的前项和的公式:;23、等差数列的前项和的性质:若项数为,则,且,若项数为,则,且,(其中,)24、如果一个数列从第项起,每一项与它的前一项的比等于

3、同一个常数,则这个数列称为等比数列,这个常数称为等比数列的公比25、在与中间插入一个数,使,成等比数列,则称为与的等比中项若,则称为与的等比中项26、若等比数列的首项是,公比是,则27、通项公式的变形:;28、若是等比数列,且(、),则;若是等比数列,且(、),则29、等比数列的前项和的公式:30、等比数列的前项和的性质:若项数为,则,成等比数列31、;32、不等式的性质: ;,;33、一元二次不等式:只含有一个未知数,并且未知数的最高次数是的不等式34、二次函数的图象、一元二次方程的根、一元二次不等式的解集间的关系:判别式二次函数的图象一元二次方程的根有两个相异实数根 有两个相等实数根没有实

4、数根一元二次不等式的解集35、二元一次不等式:含有两个未知数,并且未知数的次数是的不等式36、二元一次不等式组:由几个二元一次不等式组成的不等式组37、二元一次不等式(组)的解集:满足二元一次不等式组的和的取值构成有序数对,所有这样的有序数对构成的集合38、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已知直线,坐标平面内的点若,则点在直线的上方若,则点在直线的下方39、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已知直线若,则表示直线上方的区域;表示直线下方的区域若,则表示直线下方的区域;表示直线上方的区域40、线性约束条件:由,的不等式(或方程)组成的不等式组,是,的线性约束条件目标函数:欲达到最大值或最小值所涉及的变量,的解析式线性目标函数:目标函数为,的一次解析式线性规划问题:求线性目标函数在线性约束条件下的最大值或最小值问题可行解:满足线性约束条件的解可行域:所有可行解组成的集合最优解:使目标函数取得最大值或最小值的可行解41、设、是两个正数,则称为正数、的算术平均数,称为正数、的几何平均数42、均值不等式定理: 若,则,即43、常用的基本不等式:;44、极值定理:设、都为正数,则有若(和为定值),则当时,积取得最大值若(积为定值),则当时,和取得最小值.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考英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