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林村党支部书记优秀事迹材料.docx

上传人:大米 文档编号:548775677 上传时间:2022-09-07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13.8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松林村党支部书记优秀事迹材料.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松林村党支部书记优秀事迹材料.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松林村党支部书记优秀事迹材料.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松林村党支部书记优秀事迹材料.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松林村党支部书记优秀事迹材料.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松林村党支部书记优秀事迹材料.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松林村党支部书记优秀事迹材料.docx(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松林村党支部书记优秀事迹材料 党支部书记优秀事迹材料 xxx,男,1948年9月生,汉族,*镇松林村人,初中文化,1984年6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84年开始在村里任职,1988年担任村党支部书记至今。在他的带领下,松林村由一个贫穷的小山村变成了新农村建设的示范村,连续多年被评为全镇全面或单项先进单位,2007年被*市委市政府评为计划生育模范村,2008年被市爱卫办评为*市卫生村。 该村面积7.2平方公里,辖28个村民小组,595户,人口2150人,2008年全村工农业总产值1196万元,其中工业及第三产业收入715万元,人均纯收入4590元。苏太逊同志担任村党支部书记21年来,以共产党员的标

2、准严格要求自己,以支部书记的身份当好领头雁,为全体村民作表率,带领群众致富奔小康,为本村经济发展、新农村建设作出了突出的贡献. 说起松林村,过去流传着这样一首民谣,“两山五湾尽岩壳,中间一条甘溪河,暴雨三天路行船,天晴一月没水喝,丰收年景吃菜粥,饥荒之年讨米多,有钱不住竹园榜,好女不嫁松林坡,要想丰衣又足食,除非日从东边落”,这首民谣,真实地反映了当时松林村恶劣的自然环境和贫穷状况。由贫瘠到小康的巨变,离不开农村党支部这个战斗核心,离不开为民书记苏太逊同志的努力。 一、以“联户帮带”为切入点,加强党建工作 2007年全县推行合村并组,竹园榜村和松林峪村合并为新的松林村,苏太逊担任松林村党支部书

3、记,他在带领党支部一班人开展“双争创五好”,带领大多数群众致富奔小康的同时,更加关注弱势群体的生产生活。全村共有党员59名,其中2名村主干具有大专文凭,15名党员是科技示范户,“双带”能力较强。党支部把党员“联户帮带”做为实施民心工程的切入口,积极组织全村59名党员对困难户的帮扶工作,用真情暖民心,用爱心赢民心,帮助困难户提高他们解决生活困难的能力.他个人在联户帮带活动中,为自己的联系户从资金、农业技术、家庭生产生活等方面解决实际困难,先后帮助6个困难户真正走上了致富路.该村原有15个特困户、5个残疾户,生活不能自理,村支部开展“一争两创活动,义务帮困,开发荒山种桔橙80亩,每户每年增收200

4、0元5000元以上。既增强了“造血”功能,又帮助困难户树立生活信心,促进全村共同致富,和谐发展。 2008年,“5.12大地震后,在为四川灾区募捐活动中,党支部号召群众积极献爱心,他个人带头捐款500元,全村共募捐21870元。 二、努力建设新农村,软件硬件大改善 在新农村建设中,苏太逊同志带领一班人,抢抓发展机遇,三年来,内引外联,向上争取项目、资金,并发动群众集资,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使全村面貌焕然一新。一是针对村级公路不畅,路况较差的现状,苏太逊同志采纳民意,把村组公路硬化作为为民办实事的重头戏来抓。2006年发动群众集资7万多元,争取资金260万元,硬化村级公路4.5公里,组道4公里,彻

5、底改变了过去“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身泥”的交通状况,从而也极大地促进了该村的经济发展,以前柑橘熟了,柑橘销售商说起松林的路就头疼,没有人愿意进村收购,农户只好用农用车转运,耗时费力价格低,路修好后,柑橘商直接进村收购,大车开到田间地头,每年仅柑橘销售一项,群众的人均增收近1000元;二是投入资金25万元修建村自来水供水系统,解决人畜安全饮水,保证全村用上安全卫生饮用水,共258户,805人受益;投资10多万元在全镇第一个拉通了程控 和有线电视。三是今年软硬件建设再上台阶,在市纪委等后盾单位的帮助下,先后完成了投资100万元的2.3公里公路硬化,投资40万元的电网改造,投资15万元的1500米引水

6、渠建设,新建垃圾池8个,以村级活动中心为载体,投入48万元建成高标准村级活动中心,并配备了篮球、乒乓球、图书室等体育文化设施,丰富群众文体生活。建有藏书2500册的农家书屋,远程教育、宽带网安装完毕并投入使用,丰富了村民的文化生活。四是积极引导农村实行“五改”,即改路、改水、改厕、改房、改圈,全村五改户和沼气池用户达80以上,农村卫生状况大大改观,群众生活质量明显提高。五是坚持科学发展,提升村级可持续发展能力。目前,村里与国土部门合作,将村集体100亩老桔园进行国土开发整理,积极争取农业、林业等部门资金、技术支持,规划建设100亩柑桔新品种示范基地,以此推动全村柑桔品种改良,拓宽老百姓增收渠道

7、。该示范基地于明年春天建成后,不仅为本村群众提供种苗接穗,还将成为全镇柑桔品种改良的科学示范基地。 三、民主监督无死角,规范管理见成效 苏太逊同志担任村干部二十多年来,清正廉洁,公私分明,从不乱报乱花村里的钱,在村里有口皆碑。他知道,打铁光靠本身硬,靠个人权威进行管理不是长久之计,必须建立起完善的管理制度,用制度管人、用制度管事,接受群众监督,才能使村级运转减少人为的猜疑和阻力,更好地集中精力谋大事、办大事。因此,村里建立健全了各种管理制度,尤其是村里的财务制度,对非生产性开支做了严格规定,比如,到县里办事,不允许大吃大喝,不允许公款住宾馆,招商引资确有必要的,由当事人现行垫付,待招商引资和向

8、上级争取的资金到位后,经村支委、民主理财小组共同审核,方可报销发票,近几年,先后向上级争取的建设资金达300多万元,基本上没住过宾馆,没有大吃大喝行为,非生产性开支控制在5左右,村级财务定期公布,群众明明白白理财,村干部清清白白做人,干群关系更加和谐。今年7月初,村里又聘请了党风廉政监督员,对村级运行的方方面面进行监督,10月份,深入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全面推行了“四议两公开”工作法,这些措施,极大地凝聚了党心民心,为松林村健康、稳定、和谐、快速发展提供了制度保障. 今日的松林村,楼房林立,设施完善,环境优美,群众*,精神积极向上,处处呈现勃勃生机。这些成绩的取得,离不开苏太逊同志的辛勤努力,离不开党支部一班人的努力,群众高兴地说,“一谢党的政策好,二谢有个好书记。” 中共xzx镇委员会 2009年11月20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