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国有商业银行核心竞争力评价及提升对策研究.doc

上传人:公**** 文档编号:548774426 上传时间:2023-11-19 格式:DOC 页数:34 大小:41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我国国有商业银行核心竞争力评价及提升对策研究.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4页
我国国有商业银行核心竞争力评价及提升对策研究.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4页
我国国有商业银行核心竞争力评价及提升对策研究.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4页
我国国有商业银行核心竞争力评价及提升对策研究.doc_第4页
第4页 / 共34页
我国国有商业银行核心竞争力评价及提升对策研究.doc_第5页
第5页 / 共3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我国国有商业银行核心竞争力评价及提升对策研究.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我国国有商业银行核心竞争力评价及提升对策研究.doc(3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我国国有商业银行核心竞争力评价及提升对策研究1引言11.1 研究背景与意义11.2 研究综述21.2.1 国外对商业银行竞争力评价体系的研究21.2.2 我国对商业银行竞争力评价体系的研究21.2.3 各种评价体系的比较42 商业银行的发展与核心竞争力概述42.1 商业银行的改革历程42.2 商业银行的发展现状52.3核心竞争力的概念和内涵82.4 商业银行核心竞争力92.4.1商业银行核心竞争力92.4.2 商业银行核心竞争力的特征92.4.3 商业银行核心竞争力的构成要素103 商业银行竞争力实证分析113.1 商业银行竞争力评价体系构成113.2 评价方法和步骤183.4 数据分析及结果

2、194 商业银行存在的问题和发展建议294.1 商业银行存在的问题294.2 提升商业银行核心竞争力的策略294.2.1 提升商业银行自身竞争力294.2.2 完善公司治理294.2.3 进一步充实银行资本294.2.4 改变传统的业务模式,实现收入结构多元化304.2.5 金融创新,立行之本304.2.6 加强人才队伍建设,提升经营管理能力305.结论30图表 1木木木木木木木木木木6图表 27图表 37图表 48图表 5土土土土土土土土土土土土8图表 69图表 712图表 819图表 9201引言1.1 研究背景与意义目前,国内关于商业银行核心竞争力的研究还不多,只是零星地见于一些报刊杂志

3、中,缺少系统性、全面性的研究。但理论界有些学者、专家对核心竞争力有议,认为国内企业并不存在核心竞争力,并且对核心竞争力的概念都持有不同的看法。正是这原因。促使和激励我从理论发展和实践论证的广泛需求出发,研究我国商业银行的核心竞争及其塑造问题,引起我国商业银行对塑造核心竞争力的重视,抓紧时机加快核心竞争力塑造的进程,争取在剧烈的金融竞争中居于有利地位。这对于我们制定竞争策略、维护金融业健康发展至关重要,也对深化金融体制改革具有全局意义。对核心竞争力的研究能为我国商业银行争取竞争主动权展开新的视野,为商业银行制定竞争战略提供新的方向,为商业银行创造竞争优势指明新的道路。1990年美国两位管理学教授

4、提出“树型”理论认为:企业就像棵大树,而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是这棵大树的树根,是企业汲取营养的根基所在。1本文意在通过在市场上的商业银行核心竞争力的定性分析,提出塑造我国商业银行核心竞争力的措旋以增进我国商业银行的国内市场上竞力,积蓄力量,蓄势待发,逐步向国际先进银行的标准靠拢。1.2 研究综述1.2.1 国外对商业银行竞争力评价体系的研究普拉哈拉德提出核心竞争力时并没有给出可行的用以识别核心能力的方法和评价体系,也没有对企业如何积累和保持核心能力提出有效的可操作性途径。因此1993年他进异步将企业核心竞争力的解释为各种能力的组合,包括技术、管理过程、群体性学习的组合;技术能力、组织能力的组合;洞

5、察力、遇见力、前线执行能力的组合。24但此时仍是面谈与专家评定的方法。1994年,Henderson和Cockburn开始使用半定量的方法对企业核心竞争力进行评定。25这样的层次性与动态性依然不足。而ME yer和Utterback(1993)认为企业核心竞争力作为企业竞争力的重要核心部分核心产品起到了一定的平台作用。企业通过在对用户的洞察力,产品技术能力,制造工艺能力,组织能力的组织过程中,通过产品平台连接市场。对此他们构造了一个指标体系(1997)。26除了进行指标评定外,Kl ein,Jeremy,Gee等(1998)还利用网络图对企业核心竞争力进行直观的分解,他们关注企业技能网络,认为

6、各种技能及根据相互构成的网络组成的核心竞争力核心能力就是一级技能集合。271.2.2 我国对商业银行竞争力评价体系的研究国内对商业银行核心竞争力的研究自20世纪90年代后期才逐渐兴起,目前已取得较多的成果,下面从方法论的角度去综述现状,分为如下七类:第一类,简单数值对比评分法。如黄济生(2009)建立了以现实竞争力和潜在竞争力为基础的城市商业银行核心竞争力评价体系,用简单评分法对6家城市商业银行(上海银行,宁波银行,北京银行,杭少l.l银行,南京银行和天津银行)进行评分,排名第1得1分,第2得2分,以此类推。得分的高低与强弱成正向关系。第二类,灰色系统理论(GST)。如迟国泰,王际科,杜鹃(2

7、006)对国有传统四大商业银行及其招行等十大股份制商业银行,建立了以市场占有能力、流动性、盈利性和安全性四方面为基础的12个指标,通过引入灰色系统理论,计算综合关联度以此得到各指标对综合得分的影响情况。第三类,网络分析法(ANP)。如吴志强 (2010)对我国中小商业银行核心竞争力进行了初步分析,利用ANP得出评价指标体系中各指标的权重,以此静态评价各商业银行的核心竞争力,并进一步建立ANPTOPSIs模型,以此得到动态评价各商业银行核心竞争力的目的。第四类,因子分析法(PC)。如陈伟光,肖晶(2006)基于因子分析法对我国商业银行核心竞争力进行分析,得出传统四大国有商业银行的市场规模能力远高

8、于股份制商业银行,但其盈利能力和资本管理能力有待提升;朱玉林,何冰妮(2009)对8家上市商业银行,以2007年财务数据为基础,借助因子分析法对其核心竞争力进行综合研究。第五类,神经网络分析法(BP)。如张全(2007)选取14家中外商业银行作为样本,在构建商业银行现实竞争力的评价指标体系基础之上,运用BP神经网络对其进行简单评价;周旭,朱卫东,吴勇 (2007)的研究就更深入一步,选取10家商业银行为样本,通过D一S证据理论对BP输出结果的融合和集结作出评价。第六类,数据包络分析法(DEA)。如赵听,薛俊波,殷克东(2002)选取传统四大行以及交通、中信和光大三家股份制商业银行,利用DEA对

9、截面数据进行横向比较;安景文,周茂非(2006)用DEA测算了2003年我国14家商业银行的综合效率,纯技术效率和配置效率,结果表明效率的高低排名同银行家)的排名大体一致。第七类,层次分析法(AH卫)。如韩文淡(2004),迟国泰等(2005),方伟(2008)和周培红(2009)等,利用AHP确定评价指标体系权重,从而对我国商业银行核心竞争力进行科学评价。从国内研究成果来看,基本上都是沿用国外的银行核心竞争力理论,单独运用各种实证方法对其研究,缺乏系统性的对比研究。1.2.3 各种评价体系的比较近年来,关于商业银行竞争力的研究方法很多,得出的结论主要有两大类:一类是学术界对商业银行核心竞争力

10、比较分析,一类是国际权威评价杂志对银行经营状况的评价。我们着重来看学术界的评价判断方法。对于学术界,主要的研究方法有:一是采用比率法和比较法。运用多个单项指标对目标银行进行分析, 其能够反映出商业银行的竞争优势或劣势,但缺乏整体性的分析评价;二是采用综合评分法。运用模糊多属性评价方法或层次分析法来确定权重,并相应建立竞争力模型, 计算商业银行竞争力综合评价得分,其指标权重都由专家评定得到, 主观性较强, 影响评价的准确性;三是采用因子分析法建立商业银行竞争力指标体系, 运用该法评价商业银行竞争力并分析实证结果。因子分析法消除了比率法和比较法的主观因素的影响,避免了综合评分法的不足。李元旭(20

11、00)以经济效益指标,安全能力指标,业务能力指标,技术能力指标人力资源指标等,对交通银行,上海浦东发展银行,美国花期亲行及荷兰银行私家银行的竞争力状况进行分析,主要通过私家银行的五大类指标进行分析评述。28采用同样分析方法的还有范伟强(2001)对我国14家商业银行竞争力状况进行了较全面的研究。由于银行的综合竞争实力最终由银行的整体经营状况所反映,因此范伟强主要从银行经营效率,规模实力,经营效率与盈利能力,经营机制与发展战略角度来进行评价,分别比较了四大国有商业银行,在华外资银行与股份制银行之间的竞争力差距。292 商业银行的发展与核心竞争力概述2.1 商业银行的改革历程我国国有商业银行改革是

12、阶段式向前推进的。二十多年来,国有商业银行改革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1)19841994 年的专业化改革阶段1984 年以前,我国实行的是“大一统”的银行体制。1984 年,在中国改革开放的大背景下,从中国人民银行中分设出中国工商银行,加上专营外汇业务的中国银行和原行使财政职能的中国人民建设银行,以及 1979 年恢复的中国农业银行,这四家银行成为国家专业银行,人民银行则专门行使中央银行职能。自此,中国形成了各司其职的二元银行体制。(二)19942003 年的国有独资商业银行改革阶段1994 年,国家成立了三家政策性银行,实现了政策性金融与商业性金融的分离;1995年,颁布实施了中华人民共和国

13、商业银行法,明确国有商业银行是“自主经营、自担风险、自负盈亏、自我约束”的市场主体。至此,四家专业银行从法律上定位为国有独资商业银行。1997 年,亚洲金融危机爆发,同年 11 月中央召开了第一次全国金融工作会议,随后陆续出台了一系列国有商业银行改革措施,主要包括:中央财政定向发行 2700 亿元特别国债,专门用于补充四家银行资本金;将 13939 亿元资产剥离给新成立的四家资产管理公司;取消贷款规模,实行资产负债比例管理;强化法人管理、绩效考核等。这一阶段,许多先进理念和方法开始引入,经营绩效和风险内控机制逐步建立,外部行政干预明显弱化。但就总体而言,这一阶段的改革主要在梳理内外部关系、引进

14、先进管理技术、处置不良资产等层面上进行,尚未触及到体制等深层次问题。(三)2004 年开始的国家控股的股份制商业银行改革阶段2003 年底,党中央、国务院决定,选择中国银行、中国建设银行进行股份制改革试点,并动用 450 亿美元外汇储备注资,希望籍此从根本上改革国有商业银行体制。此次改革总体上分为三个步骤,一是财务重组,即在国家政策的扶持下消化历史包袱,改善财务状况。财务重组是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改革的前提和基础。二是公司治理改革,即根据现代银行制度的要求并借鉴国际先进经验对银行的经营管理体制和内部运行机制进行改造。公司治理改革是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改革的核心和关键。三是资本市场上市,即通过在境内

15、外资本市场上市进一步改善股权结构,真正接受市场的监督和检验。资本市场上市是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改革的深化和升华。2.2 商业银行的发展现状商业银行运行情况平稳,资产负债规模稳步增长,盈利水平持续向好,流动性状况前期趋紧,后期有所改善,资本充足率继续上升,资产质量总体保持稳定。截至 2011 年 12 月末,我国银行业金融机构境内外合计本外币资产总额为113.29 万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 18.9%。银行业金融机构境内外合计本外币负债总额为 106.08 万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 18.6%。图表 1木木木木木木木木木木分结构来看,其中大型商业银行总资产仍占主体,占比为 47.3%,比上季度末下降 1.2 个百分点。股份制和城市商业银行总资产占比分别为 16.2%和 8.8%。具体看来,2011 年 12 月末,大型商业银行、股份制商业银行、城市商业银行和其他类金融机构的资产总额分别为 53.63 万亿元、18.38 万亿元、9.98 万亿元、31.29 万亿元,分别同比增长 14.4%、23.3%、27.1%、22.0%;负债总额分别为 50.26 万亿元、17.30 万亿元、9.32 万亿元、29.20 万亿元,分别同比增长 14.1%、22.8%、26.5%、21.7%。图表 2图表 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文学/艺术/历史 > 影视艺术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