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版)27订鬼

上传人:m**** 文档编号:548761432 上传时间:2024-02-11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3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师版)27订鬼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教师版)27订鬼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教师版)27订鬼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教师版)27订鬼》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师版)27订鬼(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年 月 日 第 周 星期 班级: 姓名:27.订鬼第一课时1.解释加点的词(8分)(1)病者困剧 困:困顿剧:厉害,严重 (2)何以效之 效:验证(3)顾玩所见 顾:看玩:欣赏,玩味 (4)夫精念存想精:专一纯正(5)若见鬼把椎、锁、绳纆把:拿着 (6)俱用精神 用:因为(7)昼日则鬼见见:出现 (8)或泄于目 泄:显露2.请准确写出下列句子中的通假字并解释(2分)(1)昼日则鬼见( 见通现,出现 ) (2)则梦见夫人据案其身( 案通按,按着 )3.下列各组加点词语意思完全相同的一组是( D)(4分)A.是:(1)如是月余/(2)安能辨我是雄雌B.资:(1)供一日酒肉资矣/(2)吾资之昏C.去

2、:(1)已星散去/(2)得钱千五百,乃去D.然:(1)寂然无睹/(2)了然无声音4.翻译下面句子。(6分)(1)潜行墟墓间,如猎者之伺狐兔,竟不能遇。译文: 偷偷地在废墟墓地中行走,像猎人等候狐狸和野兔一样,竟然一直没遇见鬼。 (2)盖鬼之侮人,恒乘人之畏。译文: 原来鬼欺负人常常是在人害怕鬼的时候。 第二课时(一)课内文言文阅读。(20分)夫精念存想,或泄于 ,或泄于 ,或泄于 。泄于目,目 其形;泄于耳,耳 其声;泄于口,口 其事。昼日则鬼见,暮卧则梦闻。独卧空室之中,若有所畏惧,则梦见夫人据案其身,哭矣。觉见卧闻,俱用精神;畏惧存想,同一实也。 1.在原文的横线上各填一个词。想一想:句都

3、是从三个方面来论述,这两句当中三个方面顺序一致吗? (7分)答:目;口;耳;见;闻;言;不一致。 2.本段文字从“精念存想”表现于“ 目 ” 、“ 口 ” 、“ 耳 ”的现象来证明“ 鬼 ”是人的主观思念,是人产生的幻觉,并非实有。(4分) 3.解释加点词的意思。(4分) (1)夫精念存想 (专一,纯正) (2)俱用精神 (精神 ) 4.翻译画线句子。 (3分)译文:醒时见到的鬼和睡时听到的鬼,都是因为精神作用而产生的幻觉,害怕和想象,都会产生同样的情况。 5.这段选文运用了什么样的修辞方法?(2分) 答: 排比 (二)课外文言文阅读。(10分)颖川太守髡陈仲弓。客有问元方:“府君何如?”元方

4、曰:“高明之君也。”“足下家君何如?”曰:“忠臣孝子也。”客曰:“易称:二人同心,其利断金;同心之言,其臭如兰。何有高明之君,而刑忠臣孝子者乎?”元方曰:“足下言何其谬也!故不相答。”客曰:“足下但因伛为恭,而不能答。”元方曰:“昔高宗放孝子孝己,尹吉甫放孝子伯奇,董仲舒放孝子符起。唯此三君,高明之君;唯此三子,忠臣孝子。”客惭而退。(选自世说新语)【注释】髡(kn),古代一种剃去男子头发的刑罚。陈仲弓,元芳之父,陈仲弓被捕两次,一次是在任太丘长后,因逮捕党人,牵连到他,后遇赦放出。6.解释加点词语在句中的意思。(2分)(1)府君何如(怎么样 )(2)故不相答(所以)7.对画线句“二人同心,其

5、利断金;同心之言,其臭如兰。”翻译正确的一项是( C )(4分)A.即使两人同一条心,也会为了利益而瓜分财产;就算是同一个心思,但不免发出臭味。B.两个人同一条心,就像一把钢刀,锋利的刀刃能斩断金属;但如果心思不同的话,就会发出像兰花一样的臭味。C.两个人同一条心,就像一把钢刀,锋利的刀刃能斩断金属;同一个心思的话,它的气味像兰花一样芳香。D.即使两人同一条心,也会为了利益而瓜分财产;但如果同一个心思的话,它的气味像兰花一样芳香。8.元方的回答使客人感到非常惭愧,请简析其中的妙处,并说说这则故事中体现了陈元芳哪些性格特点。(4分)答:借用典故,用类比推理的方法进行反驳,巧妙地维护了父亲的人格和

6、自己的尊严。陈元方博学多才、聪敏机智应变,说话不卑不亢。 附译文:颖川太守把陈仲弓判了髡刑。有位客人问陈仲弓的儿子元方说:“太守这个人怎么样?”元方说:“是个高尚、明智的人。”又问:“您父亲怎么样?”元方说:“是个忠臣孝子。”客人说:“易经上说:两个人同一条心,就像一把钢刀,锋利的刀刃能斩断金属;同一个心思的话,它的气味像兰花一样芳香。那么,怎么会有高尚明智的人惩罚忠臣孝子的事呢?”元方说:“您的话怎么这样荒谬啊!因此我不回答你。”客人说:“您不过是拿驼背当做恭敬,其实是不能回答。”元方说:“从前高宗放逐了孝子孝己;尹吉有放逐了孝子伯奇,董仲舒放逐了孝子符起。这三个做父亲的,恰恰都是高尚明智的人;这三个做儿子的,恰恰都是忠臣孝子。”客人很羞愧,就退走了。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