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儿童文学与儿童文学翻译.docx

上传人:M****1 文档编号:548759285 上传时间:2023-12-28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39.7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浅谈儿童文学与儿童文学翻译.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浅谈儿童文学与儿童文学翻译.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浅谈儿童文学与儿童文学翻译.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浅谈儿童文学与儿童文学翻译.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浅谈儿童文学与儿童文学翻译.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浅谈儿童文学与儿童文学翻译.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浅谈儿童文学与儿童文学翻译.docx(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浅谈儿童文学与儿童文学翻译摘要:儿童文学是培养儿童多元的认知能力和思维能力的一种重要媒介,对儿童的成长有着深远影响和重要的作用。随着儿童文学的繁荣,关于儿童文学的理论研究也得以发展,但研究多集中于儿童文学的创作,对于儿童文学翻译还少有系统的研究。本文将粗浅的分析儿童文学的分类与特点,探讨儿童文学翻译的原则和误区。1.引言在这个全球化时代,如果你登陆各大图书网站浏览畅销童书排行榜,不难发现,榜上有名者几乎无一例外都是国外引进的儿童文学作品。各类国际大奖图书,如凯迪克大奖绘本,纽伯瑞大奖儿童小说,国际安徒生奖图书等等都是父母们争相购买的图书种类。随着儿童文学的繁荣,关于儿童文学的理论研究也得以发展

2、,但研究多集中于儿童文学的创作,对于儿童文学翻译还少有系统的研究,人们普遍认为,儿童文学语言、内涵都浅显易懂,从而忽视了儿童文学翻译的研究,致使其一直处于文学翻译系统的边缘位置。然而,正是由于儿童文学目标读者在阅读水平、接受能力等方面的特殊性,在翻译时才更需要懂得儿童文学的特点,讲究一定的翻译策略与技巧,避免陷入儿童文学翻译的误区。2.儿童文学2.1定义许多学者都曾经从不同方面和角度定义过这一新生的文学类型。南福罗里达大学副教授NancyAnderon把儿童文学定义为所有为儿童创作的作品;瑞典教育家、儿童文学专家GoteKlingberg将儿童文学描述为专为儿童创作的文学作品,而不包括儿童可阅

3、读的其它文字和图画。在中国,许多学者对儿童文学也都有过解释。例如,周作人(1920)在当时儿童本位论的影响下,认为儿童文学应该迎合儿童独特的兴趣和品位,成为儿童的乐园。蒋风(1982)从教育的功能出发将儿童文学定义为:“儿童文学是根据教育儿童的需要,专为广大少年儿童创作或改编,适合他们阅读,能为少年儿童所理解和乐于接受的文学作品。它是文学的一部分,具有文学的一般特性,服从文学的一般规律,但它又是文学的一个独立的部门,具有不同于一般文学的本身的特点,即儿童文学的特点,要求通俗易懂,生动活泼,适应不同年龄少年儿童的智力,兴趣和爱好等,成为向少年儿童进行思想教育,教育的工具之一。”近些年来,随着儿童

4、文学种类,数量的飞速增长,我们可以把它定义为“切合儿童年龄特点、适合儿童阅读欣赏、有利于儿童身心健康发展的各种形式的文学作品。”(陈子典,2003:43)2.2分类与特点自“五四”运动以来我国引进了许多优秀的国外儿童文学作品,如安徒生童话、拉封丹寓言、爱丽思漫游奇境记等,种类包括童话、神话、传说、故事、童谣、寓言、绘本、儿童诗、儿童剧、音乐故事、科幻小说等。进入21世纪后,随着科技的发展,电子媒介如电视、电影、网络塑造了新形式的儿童文学作品。无论何种形式,儿童文学都具有如下特点:(1)儿童性。儿童文学的生产者是成人,消费者是儿童。真正的儿童读物应以儿童为中心,合乎儿童心理的,它的目的在于帮助儿

5、童的发展。(2)教育性。应是广义的、无形的教育。其中包括语言教育、人格教育、集体教育等等。(3)文学性。文学的感人之处在于潜移默化中讲究写作技巧。因此,无论是儿童文学创作还是翻译,我们都要考虑儿童读者的特殊之处,迎合儿童的心理特点和审美需求,最终为儿童所理解和接受。五四时期儿童文学的兴起同时也催生了儿童文学翻译的热潮。在翻译儿童文学作品时,人们会轻易地认为译者用浅显易懂的词语、短句将原文的意思表达出来就可以了。事实上,儿童文学翻译的难度并不亚于成人文学的翻译。儿童文学在题材、主题、故事结构等方面都要求有不同于成人文学的价值标准。翻译儿童文学作品时,译者应该时刻提醒自己是在翻译儿童文学作品,不能

6、忘记译作的读者是儿童。儿童文学的翻译应采取不同于成人文学翻译的策略和技巧,避免陷入翻译的误区,保证儿童通过译文容易理解和接受外国儿童文学作品,通过阅读译文能得到与原文读者大致相同的感受、启发和教育。3.1翻译误区(1)没有弄清楚读者年龄每个年龄段的儿童无论在语言水平、理解能力还是心理和审美等各方面都有其各自的特点。翻译之前没弄清楚读者的年龄,是儿童文学翻译中最常见的误区之一,这种误区表现在译者将本应该给适合低龄的孩子阅读的作品译得过于文学化。(2)没能了解儿童特征如果想要真正了解儿童如果如果就要和他们交往,要热爱他们、尊重他们,要了解儿童心理,接触儿童、熟悉儿童。译者应该站在儿童的立场上,用儿

7、童的观点去透视原文,用童心去鉴赏,以儿童的情趣去体会原文,然后再选用小读者喜闻乐见、浅显易懂的儿童文学语言翻译儿童文学作品,以保持原作的风格和儿童情趣,再现原作的思想内容、人物形象和艺术意境。没有儿童接触经历的译者很难译出自然,优秀的作品。(3)没有弄清楚原文风格文学作品风格迥异,在翻译时应该尽量做到译文与原文保持一致。但很多译作当中,在该口语的地方使用文言文,在该幽默生动的地方大用优美文字,或者在该清新恬淡的地方大用华丽辞藻,导致原著的风格全被改变。(4)没能弄清原语的文化内涵由于各国文化背景不同,单纯从文字表面我们不能理解其真正含义。如果我们不了解这些国家的文化背景,就会导致在翻译的时候按

8、字面直译,使读者不知所云;甚至曲解原文,误导读者。翻译时,除了有扎实的双语文字基本功以外,必须熟悉了解原语与译语的文化背景,这样才能真正理解原文的深意与内涵,并准确的用译语表述出来。3.2翻译原则(1)生动活泼,富有童趣儿童的天性是追求快乐的,因而让孩子快乐是儿童文学创作和翻译的一个重要目标。所以,儿童文学的翻译应该具有童趣,它的语言和思想能够引起儿童的兴趣,让他们快乐,这样才能被儿童接受,成为一部好的译作。翻译时应采用风趣幽默的笔调,用富于儿童特色的语言绘声绘色地将儿童生活、儿童心理的各种特点描写出来,使读者产生一种亲切感,从而激起他们的兴趣和共鸣。(郁炳隆,唐再兴,1990)儿童的心理、审美和价值观等的特殊性导致了语言使用的不同,因而儿童文学的译者要熟悉儿童的语言特征,懂得他们的精神渴求,力争使翻译的作品达到孩子的接受能力,为他们所喜欢。(2)选词简单,句型简短翻译的关键在于对语言的驾驭,儿童文学翻译的选词要浅显易懂,准确鲜明。由于儿童的知识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和心理发展的不健全性,在翻译时必须首先考虑儿童读者的文学理解能力,然后比较每个词的用法,再对照上下文,选择在其理解范围内的词语进行翻译。(3)不拘原文,适度创造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项目/工程管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